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前準備

參謀部的命令是製造聲勢,讓這兩地的建奴感受到壓力,這樣纔會將被攻擊的消息傳給奴酋,進而影響到奴酋。

當然,如果不花太大的代價就能夠攻下,也可以乘機攻佔,然後將物資洗劫一空,解救此地的遼民,在敵人進攻之前就可以撤出此地。

其次,覺華島現在全部是軍隊,所以建奴並不清楚覺華島的兵力情況,那麼就可以製造覺華島兵力不足的假象,在正月二十六日開始出動部分士兵進行鑿冰,只需要讓敵軍看到鑿冰這個情況,並不是要鑿冰成功,當然,在這樣的天氣情況下,匆忙進行的鑿冰行動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效果。

最後,在覺華島面對大陸的那一面修築城牆,以應付建奴可能的進攻。修城牆的任務交給了張藎臣的二旅,戴春風自告奮勇地來到二旅要求幫忙。

張藎臣笑道:“春風兄,你又不會修城,跑到這裡幹嘛呀,不放心呀?”

戴春風笑道:“我是不會修城,但現在只是要修一道小牆擋住建奴,讓我們的火力優勢能夠盡情發揮,我知道你人直爽,我怕你修一道無堅不摧的城牆出來,所以想給你提個建議。”

張藎臣笑着摸了摸頭道:“我是一根筋你是知道的,你不說,我真的是準備修個堅固的城牆的,只是有些擔心不知道在哪裡找沙石。”

戴春風神秘一笑:“不用沙石,我教你一個辦法,你先用樹枝雜草修一個樣子出來,然後將水倒在上面,很快就會凝固成一道冰牆,建奴根本就沒辦法攀上來。”

張藎臣一拍腦袋道:“原先就聽參謀部的人說,你春風兄是個聰明人,只是一直不知道你聰明在哪裡,今天終於明白了。”

張藎臣用戴春風的辦法,很快就修好了一道高約一丈的圍牆,中間只留了幾個小口子方便進出。小口子後方佈置大量的九斤炮,圍牆後面用東西墊高,讓步兵站着正好從圍牆上面開火。

城牆修好後,就開始靜待建奴的進攻了。而努爾哈赤在到達寧遠後,派了斥候前來偵查覺華島的情況,結果斥候回報,覺華島正在鑿冰,可能是纔開始不久,效果極差,根本沒有辦法阻攔進攻。

努爾哈赤召集了將領商議進攻覺華島的問題,阿濟格說道:“他們沒有想到我們會進攻覺華島,所以現在纔開始鑿冰,這已經沒有辦法鑿冰成功了。從這裡可以看出,他們害怕了,我們可以一路推過去,將他們全殲。”

杜度上次吃了近衛軍的虧後,對明軍有些畏懼,他小心地說道:“明軍如果兵力足夠,我們打過去是有些難度的。”

努爾哈赤不悅地看了這個孫子一眼道:“打誰不會有難度?敵人總不會躺着讓你打。”

杜度不敢再說,皇太極說道:“從陸地到覺華島有近三十里路,冰面難行,我們走到覺華都要近兩個時辰,如果一戰即可佔領覺華島,那倒是無妨,但如果進攻受阻的話,攻島的將士就沒有辦法回來了。請父汗深思。”

努爾哈赤一直很看重這個兒子,他的話當然要好好考慮一下才行。他想了想說道:“四旗之兵,當然要一戰即定,後天你親自帶隊前去,一舉掃平覺華島明軍,將那裡的物資全部運回遼瀋。”

皇太極回道:“父汗,僅靠斥候在遠處觀察,只怕不能清楚明軍的虛實,不如明天兒子再去親自看看?”

努爾哈赤不耐煩地嚷道:“還有什麼可看的,我的斥候看到明軍在鑿冰,如果明軍數量多,他們何必多此一舉呢?”

皇太極跪倒在地道:“父汗,明軍狡詐,如果埋伏大量軍隊等着我們進攻,不就正好中了他們的奸計了嗎?”

努爾哈赤笑道:“你深思熟慮是好的,但也不用把明軍想得太聰明。如果他們真的聰明的話,薩爾滸之戰我們都已經死了。我們一直放風要搶朝鮮,給了明軍足夠的時間調兵遣將,探子報來,明軍早就已經移師東江了,區區覺華島,又能有多少明軍?再說明軍數量再多,又如何是我們女真勇士的對手。”

衆將齊聲高呼,多鐸雖然才十歲,也大聲叫道:“明軍軟弱,如何是我諸申對手,父汗,後日孩兒願意帶兵去攻打覺華島。”

努爾哈赤慈愛地看着多鐸道:“我的勇士,明朝的地方大得很,有你帶兵掃平明人的時候,後天還是讓你八哥去打吧。”

皇太極見事不可爲,只好點頭說道:“後日兒子一定爲父汗打下覺華島。”

努爾哈赤說道:“後天你帶着正白旗,鑲白旗全部甲兵,我再拔給你鑲黃旗二十個牛錄,這樣你不會再害怕了吧。”

這樣的話就已經是很嚴重的指責了,象阿濟格的鑲黃旗將領,多鐸的正黃旗將領,就已經有人開始嘲笑地看着皇太極了。杜度一直與皇太極交好,卻也只能替自己的八叔擔心,不敢出來說一句話。

皇太極面色不變回道:“兒子一定會爲父汗打下覺華島。”

會議散了以後,杜度擔心地問道:“八叔,明軍真的有可能會埋伏大量兵力在覺華島嗎?”

皇太極笑笑道:“我只是擔心罷了,我們兩白旗有六十三個牛錄,鑲黃旗二十個牛錄,那就有八十三個牛錄,甲兵就有近一萬人,明軍有埋伏,我們也能輕易地打垮他們。”

杜度這才放下心來:“明軍的近衛軍確實戰力很強,探子報來,大量的近衛軍已經去往東江鎮了,遼南本來就是近衛軍,想來明軍倉促之間,只怕也練不出很多的強兵來。”

皇太極點了點頭:“練兵要錢,一時之間,哪來那麼多的強兵。”只是他心裡卻不如此想,大明和建州相比,那是一個多麼高大的巨人,以他們的財力和人口數,想要練出強兵來,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事。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四十二章 射向程朱理學的第一炮第九十六章海灣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聽證會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二十章遼東第一大俠第三百六十章 張宗靈的進擊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撫民的失敗第兩百三十五章 太子上學(八)第一百九十一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一十五章 論二代的正當性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人永遠正確第一百八十七章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第一百五十章 何騰蛟第兩百三十二章 太子上學(五)第兩百二十四章 倭國的勞工輸入第七十一章再見故人(爲第一堂主“朕躬欽處軍國事”加更)第八十五章 孫得功之死第十一章 軍制第一百一十一章 遊西苑第五十八 北虜犯延安第九十一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五)第兩百章 收復河套(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議東林第三百一十一章 卡斯銳利亞第九十一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五)第兩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動前奏第十七章 游擊戰第四十四章先下蓋州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三百二十六章 票擬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第七十四章 安南(九)第兩百八十章 金字紅牌第一百五十章 意外收穫第十六章救兵來也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團歸來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明路橋與水運第八十七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一)第六十七章 張家口第九十三章南蠻胴第五十五章奴酋的自卑第三百四十章 田間話桑麻第三百四十五 強制移民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二十七章 初到遼東第兩百五十三章 鎮北城第六十五章天子門生第四十八章 日月堂第四十九章近衛軍的初次失利第兩百三十二章 太子上學(五)兩百八十六章 東籲局勢第一百三十八章 算舊賬的來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要開啓民智第九十五章打下鹿兒島第兩百六十五章 牧羊行動之外喀爾喀第五十八章建奴敗績第十九章 三觀不合(先更一千,下午三千)第二章 減租第兩百零五章 收復河套(十)第十二章 挑選軍官第二十七章京師大學堂第七十一章談判(二)第八十二章進攻前的準備第一百五十五章 呂宋和蝦夷第八十章 法學院的講話第一百七十八章 查稅(四)第九章 順天府減租第六十七章南海有事第九十一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五)第兩百七十七章 北大年的漢人第七十一章談判(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前準備第兩百三十七章 戲劇的宣傳作用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與教育第四十一章 攻新都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三十二章 炸藥包第兩百八十四章 夜戰驚魂第一百九十四章 糧食儲存署第兩百二十三章 橡膠在大明的應用第八十七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一)兩百八十六章 東籲局勢第三十五 戶部尚書第五十三章 帶路黨引起的思考第二十七章京師大學堂第兩百三十四章 太子上學(七)第三十七章 請陛下重收礦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七十三章廉政公署第一擊(二)第九章 練新軍(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思第一百七十六章 查稅(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閉城大搜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細則》第九十章初戰薩摩藩第五十六章 天不生夫子,萬古長如夜第三百六十二章 歐洲方略第兩百八十九章 打開交流之門第四十九章 印刷機第七章白蓮教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