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向南

“諸位卿家先請退下。”隆慶帝面色凝重的揮了下手.

“蕭大學士留下。”蕭墨軒剛想隨着衆人走出門外,卻又隆慶帝在身後追了一聲,頓時停下了腳步。

“你也退下吧。”隆慶帝的目光落到了馮保的身上。

“哎。”馮保應了一聲,朝着隆慶帝身邊的幾個內侍看了一眼,幾個內侍也是會意,立刻跟着馮保輕步退了出去。

“子謙,你爲何要把這火燒到自個身上?”沉默半晌,隆慶帝才擡起眼來,直直的看着蕭墨軒。

偌大一個乾清宮裡,只剩下了隆慶帝和蕭墨軒兩個人,顯得有些空蕩蕩的。丹墀兩邊,一頭頭青銅鑄就的怪獸,也在黑暗中探出了眼睛,像是要看透人的心裡。

“皇上對那些奔躍在東南和南洋的紅毛鬼知道多少?”蕭墨軒不答反問。

“這……”隆慶帝一時間也沒弄明白蕭墨軒話裡的意思,“那些紅毛鬼,屢次亂我大明海道,自當其行可誅。”

“不過。”隆慶帝又沉思片刻,“根據朕所知曉,那些紅毛鬼,向來只圖利益,貪婪成性。只要他們有利可圖,一時間倒也不會成了大害。”

“聖上所言極是。”蕭墨軒淡笑一聲,“那些西洋人,向來只圖利益,貪婪成性。可聖上又豈是知道他們的胃口有多大?”

“胃口再大,難道還能把我大明萬里河山給吞了不成?”隆慶帝輕笑一聲。暗怪蕭墨軒太過心驚。

“依臣看,韃靼也好,女真也好,並不算得虎狼。”蕭墨軒也不分辨,只是像一邊走了一步。

適才馮保等人擡過來的《大明混一圖》尚未取得走,蕭墨軒正好走到了地圖邊上。

“若我大明有一日國亡,必亡於西洋人之手。”蕭墨軒回過身來,看着隆慶帝微微一笑。

“子謙多心了吧。”隆慶帝心裡雖是不信蕭墨軒所說,可是也不由得驚了一下。

“韃靼,女真即便氣盛。可若與我大明相比,國力相差太大。”蕭墨軒搖了搖頭,對隆慶帝的話不置可否。

當年大明朝的滅亡,與其說是亡於女真後金,不如說是自己滅亡地。國內頻繁的天災和農民起義,掏空了大明朝最後的身底,龐大的帝國才最終轟然倒地。

而眼下隨着番薯等新型農作物的逐漸推廣,只今年一年,京城周邊的糧食產量便足足提高了二成。河套草原一帶和俺答部合作的地方,甚至還有剩餘的糧食賣進關內。番薯這東西吃多了雖然不是那麼爽。可是總比餓着肚子強上百倍。

在十六世紀這個時候,最普通的百姓。只要能吃飽肚子,就算冒出十個李自成來也難以成氣候。畢竟,在生命大抵有保障的情況下,一時間誰也不會傻得去和官軍造反。

大明朝自個不亂,北方韃靼和女真再猖獗,也難以撼動根本,更別說取而代之了。

其實蕭墨軒大力推廣番薯和玉米地事情,嘉靖帝和隆慶帝也是知道。也正是因爲這一行爲大爲有效,所以他們也都有過暗中相助。這一條功勞雖是平常幾乎沒什麼人說起,可是朝野上下。人人心知肚明。嘉靖帝對蕭墨軒如此寵信,除了那些戰功,以及蕭墨軒善於投意之外,和這些政績也並非沒有關係。

“子謙言重了吧。”隆慶帝很少看見蕭墨軒這般嚴肅。但是告訴他紅毛鬼才是最大的威脅,也是一時間難以接受。

當年永樂皇帝設都於北京,正是因爲北方蠻族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脅。天子守國門。在大明曆代帝王看來,針對的正是關外草原上的餓狼。

眼下聽蕭墨軒這麼說,難道要把京城搬到廣州去不成?

“時不同也。”蕭墨軒又是一笑,右手又放到了《大明混一圖》上。

“皇上請看。”蕭墨軒在地圖上划着圈,“天下此方,已盡歸西洋人矣。”

“已盡歸西洋人?”隆慶帝的身上,頓時像是燒着了一把火似的,燙的他幾乎要跳了起來。

蕭墨軒這麼一劃,不但把南洋諸國劃了進去,包括地圖左邊的一邊,也全包括了進去。

隆慶帝對西洋人雖然概念並不深,可

墨軒這麼一劃,也不禁是心中膽寒。

一個帝王最怕的是什麼?最怕地就是在自己身邊有一個同樣強大的帝國在虎視耽耽。隆慶帝並不知道,蕭墨軒劃出地這麼一塊裡頭,並不是一個國家,蕭墨軒也並不想說明什麼。而且眼下看來,被蕭墨軒劃出的這麼一塊還沒有什麼威脅。可是北方那麼幾百萬人,都和大明糾纏了近兩百年。如果再來這麼一個大傢伙,那麼豈不是要更傷腦筋。

“遠隔重洋,又有羣山阻隔,想是不易吧。”隆慶帝心裡仍存着一絲僥倖,如果真的要和那麼一大塊對戰,戰爭一發,絕對不是什麼好事情。

“鉅艦萬乘,踏浪而來,並無不可。”蕭墨軒輕輕的搖了搖頭。

“所以你重開江南船塢?”隆慶帝猛得醒悟過來,“大煉火藥,便是爲了對付這些紅毛鬼?”

蕭墨軒微笑點頭,算是承認了下來。

“可是……”隆慶帝仍有些遲疑,“南洋與西洋,畢竟遠隔萬里,若是征討,一時間只怕……”

這麼大的事情,不但隆慶帝無法決斷,即便是提了出來,只怕也會遭受到朝廷裡面那些大臣的反對。西洋與南洋,在明人看來,雖然有許多奇異之處,可畢竟是太遙遠了。而且以眼下的交通條件,即使拿了下來,也難以管理。

“聖上可知道漢唐平西域之策?”蕭墨軒不緊不慢的回道,“即便是我大明,有些地方,也並非是派大軍駐守。”

“子謙你的意思是?”隆慶帝也立刻反應了過來,“朵甘和烏斯藏?”

朵甘都指揮使司和烏斯藏都指揮使司,設於公元一三七三年,管轄統治着今天西藏,青海的大部,以及四川,甘肅,新疆地一部分。甚至還包括今天緬甸中部,老撾和泰國北部。

這些地方,明廷設置都指揮使司,只派駐少量軍隊,在行政上,仍然具有一定的自主治理權,甚至有自己的律法。在蕭墨軒看來,便就和當時美國的一個自治州有些類似。

“如此大事,且得詳周相商纔是。”隆慶帝地額頭上已經微微滲出了汗來。興許有些是緊張,有些是激動,還有些是心驚。

“若是陛下不取,則必爲西洋人所得。”蕭墨軒用力的握了握拳頭,“等到彼時,華夏危矣。”

蕭墨軒並不是在嚇隆慶帝,他自個就是從那個黑暗的一百年之後地日子過來的。

即便是在蕭墨軒當時生活的時代,也無時無刻不感覺到那段黑暗的年代所遺留下的餘震。西方列強憑藉武力積累下大量的財富,而這些財富在以後的日子裡又被用來對付給他們帶來的財富的人,甚至於不惜摧毀和扼殺一個國家的民族產業。

“子謙你要我答應圖門的條件,也便是要全力應對?”一點既開,其他的東西,隆慶帝也一下子全明白了過來。

“既對,也不全對。”蕭墨軒哈哈一笑,將手從地圖上撤了下來。

“難道其中還有什麼玄妙不成?”蕭墨軒的一句話,引起了隆慶帝的好奇心。

“臣請皇上答應微臣的一個條件。”蕭墨軒並不急着去說圖門的事情,而是拱手敬道。

“你且是還有條件才肯說?”隆慶帝也是呵呵一笑,“但說無妨,只要不危及社稷,又不違道義,朕答應你便是。”

“臣請皇上答應,留今年南洋貿易之利於江南。”蕭墨軒開口說道。

“哦,南洋之利?”隆慶帝略微皺了下眉頭,“會有多少?”

“興許數十萬。”蕭墨軒輕聲回道,“興許上百萬。”

“這麼多?”隆慶帝也是心裡一驚,竟是隱隱後悔自個剛纔話說的太過,已經算是半答應了蕭墨軒。如果真有百萬白銀,那可是抵得上眼下朝廷太倉賦的三分之一吶。

“你……你有把握獲利如此之多?”隆慶帝心裡也有些懷疑,蕭墨軒說的話是不是有點太過了。

“當年大宋朝只海貿一項尚且一年獲利數百萬,數百年後,我大明豈能落於祖宗之後。”蕭墨軒小聲的提醒着隆慶帝。

“那……你要如此多銀子卻是做嘛?”隆慶帝有些不安的看着蕭墨軒。

第36章 各有算盤第6章 張居正的心思第8章 學內羣毆第23章 是福是禍?第20章 請魚上鉤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19章 美人倚闌第45章 大事將至第23章 三才奇陣第42章 兄弟之情第4章 神魂顛倒第25章 爭於不爭第13章 反守爲攻第8章 學內羣毆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33章 隱患第25章 送上門的人才第37章 俺答黃金史第48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12章 迷魂湯第37章 金翅大鵬第32章 蕭殺第37章 東海之波第6章 把酒歡言第25章 心事第37章 爭便宜第27章 裕王的厚禮第62章 赴任第38章 東方女船王?第11章 飛騎南下第32章 定北第4章 除夕紅第45章 種葫蘆?第42章 損招第26章 風暴前兆第46章 吉時第26章 探口風第54章 打草驚蛇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1章 誰有可爲第26章 江南美女第37章 東海之波第42章 兄弟之情第12章 婊子立牌坊第27章 此乃天意第27章 落葉欲歸第38章 古井絕第28章 兄弟,絕不輸給你第38章 太華之山第32章 建戌金菊第五十一章第24章 暗潮涌動第12章 迷魂湯第13章 陰謀詭計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35章 左右爲難第32章 清風明月第12章 嚴氏花槍第18章 汪洋大海第10章 背後第2章 錢法之治第25章 嚴府之邀第2章 花嶼島之誤第4章 神魂顛倒第32章 械鬥第24章 南洋的紅毛鬼第21章 厚禮第16章 關外的動靜第6章 黃梅時節第6章 經略江南第10章 混水相摸第30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1章 誰有可爲第60章 三朵金花第10章 寒夜驚第51章 食中味第58章 手心手背第3章 蘄州來客第28章 兄弟,絕不輸給你第7章 野心第40章 升官第24章 洗牌第31章 我不知道第48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55章 哦……上帝!第22章 心臟第29章 同生共死第32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4章 人才第28章 長城西隘第15章 如此立威?第38章 古井絕第22章 心臟第5章 螟蛉義女第15章 如何纔是治本第36章 爲天下而忍第49章 黃雀在後第46章 火樹銀花第17章 餘暉脈脈水悠悠第40章 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