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血性與良將

大軍出征,不戰則已,若戰必勝,否則便是要折了國蕭墨軒繼續說道,“十萬大軍若是給諸位統領出關,能有幾分勝算?”

衆人聽蕭墨軒問起這個,也是低頭不語。十萬大軍若是和圖門正面決戰,自然是大佔優勢。可兵出關外,變化莫測,誰也說不準。

“陛下這幾日便會頒下聖旨,在我大明各地推行番薯等物。”蕭墨軒見衆人不說話,只是微微一笑,“番薯,諸位眼下該是知道吧?”

年前供給給遼東的軍糧中,就有一部分是番薯,眼前諸將都已是嘗過,味道尚可,也管得飢飽。又聽說此物收成極高,便就是軍屯裡也想弄了些來種。

“江南倭寇漸平,南洋與西洋的海貿已開,我大明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物遠銷海外,獲利勝今日十倍。再過數年,我大明可貿之物,也遠不止絲綢,茶葉這些東西。那些西洋和南洋的稀罕物,日後也會在我大明大行其道。”蕭墨軒有些出神的憧憬着,右手輕輕擡起,在空中劃了一道。

眼下最大的出口宗物,只是絲綢和茶葉,瓷器。可這只是眼下,日後包括中成藥,上等鑄鐵等等,甚至包括中華文化,都會隨着大明的戰艦和貨船,走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日後我大明人人得其食被,商旅行於天下,國富民強。大運河的通州渡,會被貨船塞得整日水瀉不通。還有遼東的金州,義州,碼頭上邊也會整日堆滿貨物。年年太倉歲入,也絕不會只像眼下一般。一年錢銀僅僅數百萬計。”不得不承認,即便是朗得功,汝契等人,也被蕭墨軒所描繪的畫面所吸引住了,揣住了拳頭,幾乎連呼吸都要停滯。

身爲帝國的軍人,血灑疆場,所爲的又何嘗不是蕭墨軒所描繪地這一幕。

“蕭大學士……你說的,可是能成真?”汝契有些將信將疑的問道。

“人人盡心,個個出力。當然會成真。”蕭墨軒點頭笑道,“再過幾日,我且是又要南下,除了經略海道之外,更是奉了聖命,要大造戰艦,火器。”

“山海關的城樓上架設的火炮,諸位可是見過?”蕭墨軒輕聲問道。

遼東諸城和長城的城樓上雖然也都有火炮,可是比山海關等幾個雄關起來,倒是差了很多。

“嗯。”衆人一起點用力的點着腦袋。嘖嘖稱讚。火炮這東西,用在防守城池上邊。真是太好用了。

“日後給諸位軍中所配,會比山海關上的,還要多,還要好上數倍。”蕭墨軒有些不屑的揮了下手。

“唔……”廳堂裡頭,頓時響一片驚呼。

“禁軍神機營所配的火器,諸位以爲如何?”蕭墨軒又問。

衆將四顧一眼,連連點頭稱道。神機營地配置,當然是無比精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神機營甚至可以算是草原騎兵的剋星,只可惜耗費太大。不能把整個大明的軍隊都武裝成神機營。

“誰說不能?”蕭墨軒又是一陣不屑,“只要有了銀子,憑什麼不能?”

“眼下東南軍中所用的火藥,射程比當日神機營更遠了四分之一。眼下神機營新換的火藥,便就是從南京所取。”蕭墨軒得意的說道,“那火銃子一下子下去。打馬上的韃子便就是一打一個翻。”

蕭墨軒折騰出“卯子號火藥”之後,便就立刻通報了朝廷。朝廷依法仿治,卻不知怎的,無論如何威力也不如蕭墨軒從南京送來的品樣。派人去南京親眼看着照着方子配置,威力卻又是比在北京仿造大上幾分。無奈之下,只的把全國地火藥坊全搬去了南京,眼下便就有不少工匠和器物正在路上走着。

“贊……”衆將面上一起露出一絲嚮往來,如果遼東軍也能配置上和神機營一樣的裝備,再加上精銳地騎兵衝殺,日後迎上韃子,那可就是一面倒的事情。

做將領的,誰不希望自個手下拉出來的都是精兵悍卒呢。裝備在裡面起的作用,還是非常巨大的,要不爲什麼最好的東西只有禁軍的神機營才能用上呢。

“你們都是血性的漢子,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將。”蕭墨軒收起笑容,“皇上和朝廷,不需要你們血灑疆場。皇上和朝廷所要地,是要你們打敗敵人之後還能活着回來,那纔是真的護我

疆。”

“末將明白了,只有有了銀子,有了糧食,纔好打戰,纔好打得勝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便就是這個道理。”汝契的臉上,現出一絲憨笑來,“只是……希望蕭大學士能讓末將等人少等些時候。”

“我也心急呢。”蕭墨軒呵呵笑道,惹得衆人一起跟着笑了出來,廳堂裡頭緊張的氣氛,頓時也是大緩。

“只是……適才我卻是有一句話說錯了。”蕭墨軒地臉上又泛起一絲笑來,引得衆將紛紛投來不解的目光。

“皇上和朝廷所要的,並不是你們守邊衛城。”蕭墨軒緩緩說道,“皇上和朝廷要地,是擴土添疆。”

“也只有如此,包括楊總兵在內的歷代烈士,纔不算得白灑了熱血。”蕭墨軒站起身來,長吸了一口氣。

“末將願隨皇上和蕭大人馳騁疆場,爲我大明擴土添疆,百死不回。”汝契心頭一陣翻滾,騰的一聲半跪了下來。

“願爲我大明擴土添疆,百死不回。”雖是正月寒冬,可小小的廳堂裡面,熱的幾乎要把屋頂都掀了開來。

“你叫汝契?”蕭墨軒回過頭來,微笑着看着面前。

“末將李成樑,字汝契。”汝契目光炯炯的看着蕭墨軒。

“李成樑……?”蕭墨軒微吸一口氣,上下打量着李成樑。從年紀上看,應該是三十多歲的樣子

這個名字有點耳熟,好象以前聽過,只是一時間有點想不起來。李成樑……好象應該很有名頭的樣子,只是似乎沒有戚繼光這麼響亮。

“你不是漢人?”蕭墨軒猛得一擡頭。

“這……末將高祖英曾居朝鮮,後引衆內附,得授世襲鐵嶺衛指揮僉事。”李成樑被蕭墨軒這麼一問,先是一愣,緊接着又是怯怯的笑了一下,有些擔心的擡頭看了蕭墨軒一眼。

“呵呵,無論是否漢人,我都認得你是我大明子民。”蕭墨軒也覺得適才問的有些怪異,甚至可以算是有些失言,連忙撫慰,“皇上,朝廷,天下人,都會認。”

李成樑一家作爲朝鮮移民,多少肯定受到過一些排擠和歧視,蕭墨軒剛纔無意中問起這個,確實有些不適當。

“謝過蕭大人。”李成樑的心裡稍微安了一些。

“讀過多少兵書?”蕭墨軒饒有興趣的看着李成樑。

“不多,末將賦閒於家三十餘載,先祖所傳,約有百卷。從軍後並遼中所記,約數百卷。”李成樑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上百卷還不多,我這兩年讀的書,全加起來也才十來卷呢,蕭墨軒心裡有些憤憤的想道。

“那你適才爲何如此衝動?豈不知,爲將者,心靜乃首要?”蕭墨軒似笑非笑的問道。

“這……末將知罪。”李成樑有些忐忑的低着腦袋。

“呵呵,諸位好生休息,日後莫負了皇上和朝廷的重望。”蕭墨軒的目光四下掃了一眼,“先行告辭。”

“恭送蕭大學士。”諸將紛紛屈身抱拳相送。

“你。”蕭墨軒走了幾步,忽得回過身來,看着李成樑。

“末將……”李成樑一時間還沒來得及從蕭墨軒剛纔的話裡脫了出來,愣愣的看着蕭墨軒,似乎有些自卑的模樣。

“啪……”蕭墨軒的兩隻手,重重的落在了李成樑的肩上。

“有血性,是條漢子;可爲將者,並不只是有血性便可。”蕭墨軒鄭重的說道,“我大明缺的是良將,皇上和朝廷絕不負你。”

一語既畢,蕭墨軒在侍衛的簇擁下折過了身,揚長而去。

“汝契,蕭大學士似乎看重於你?”朗得功和李成樑向來私交甚密,看着蕭墨軒離去,不禁對着李成樑喜道。

“我……”饒是日後李成樑再牛,畢竟眼下只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參將,也弄不明白蕭大學士突然對自個如此親熱。

摸了摸剛纔被蕭墨軒拍的有些發麻的肩膀,李成樑卻是忽得心頭一熱。

“成樑也絕不負大明……”李成樑看着蕭墨軒遠去的背影,喃喃自語。

發財了……蕭墨軒卻是一路走,一路笑,這回不必擔心皇上還打戚繼光的主意了。

第72章 野心第11章 涼河心第45章 早該享福第40章 主動被動第33章 隱患第50章 左右逢源第6章 黃梅時節第2章 軼事第34章 張居正的心意第6章 上善若水第13章 泡沫散盡第36章 金花定第38章 遼東軍情第40章 升官第31章 波中仙子第60章 雷耶斯的禮物第30章 韃靼之心第24章 邊陲之患第61章 內閣來的公文第44章 認死理第34章 天生勇者第15章 東征日記第五十一章第41章 一聲嘆息第26章 江南美女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13章 慣用戰術第14章 高拱之怒第29章 寒匕初現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48章 禮物第44章 認死理第6章 黃梅時節第37章 永康模式第1章 翰林新秀第13章 泡沫散盡第1章 脈脈心語第33章 萬罪歸我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36章 爲天下而忍第24章 邊陲之患第9章 九九歸一第46章 心虛第39章 仙風第6章 背後之人第50章 暗戰第6章 危局第61章 青天在上第8章 洽情陷情第47章 國之利器第43章 混在官場第8章 來了……終於來了第42章 皇家也有煩心事兒第6章 當朝第一家第38章 江南徐渭第5章 天上掉下個媳婦第22章 天指地使第46章 火樹銀花第35章 優等縣令第3章 蘄州來客第14章 莫傷仲永第12章 婊子立牌坊第15章 心生二意第38章 東方女船王?第50章 暗戰第11章 外相內相第7章 天降星宿第28章 影影影第37章 天水冰山錄第18章 五大罪第25章 識人善用第63章 有辱祖宗第36章 爲天下而忍第60章 雷耶斯的禮物第31章 我不知道第8章 洽情陷情一章 狗急跳牆第47章 興化之陷第31章 我不知道第45章 同仇敵愾第43章 牛角尖第44章 認死理第59章 走私的總督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15章 燈下美人第43章 與龍爲友第12章 利益團伙第26章 大事第59章 玉脂香粉第26章 江南美女第1章 二王入京第47章 東門亂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42章 搶收第46章 分人情第49章 疑慮第24章 夜叉第52章 關鍵證據第4章 老不與少爭第22章 二牛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