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損人不利己

說到這,柳鵬的眼淚都落下來了,他不知道自己爲什麼會這麼動感情,但是他必須告訴在座這些龍口幫的高層:“只要我們勝了這一仗,我們至少能多救活幾十萬人!”

這是幾十萬人的生命啊!

既然是沈濱這樣冷默的人現在都被這個數字所打動,整個會場都瀰漫着一種悲壯至極的氣氛。

這一場戰鬥會打得很艱難,代價很大,會付出很多犧牲,面對是前所未遇的強敵,但是龍口一定必須打勝!

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龍口都必須打勝這一仗!

如果龍口失敗了,那會有數十萬人在這場天災**之中失去他們的生命,雖然跟這些青州人素不相識,甚至相互之間還有過一些矛盾衝突,但是不管是誰,現在都明白自己肩上擔負的重任。

哪怕從頭再來,一無所有,但是龍口必須打勝這一仗,只有打勝這一仗,才能救下這東三府百萬生靈。

江清月告訴自己的丈夫:“這件事上,我都支持你!”

說到這時,外面突然傳來了一陣喧譁之聲,接着又傳來聶川的聲音:“柳少,柳少,十萬火急,十萬火急!”

難道是萊州府的情況又發生了變故?雖然返回龍口之前,顧山河已經作了很多周密的部署,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萊州府那邊如果遭遇了重大損失,對於龍口來說那就是天大的麻煩了。

只是外面的喧譁聲又是怎麼回事?

柳鵬大聲說道:“聶川,進來吧!”

聶川滿頭大汗地跑了進來:“柳少,京裡來了最新的詔旨,咱們東三府要禁海了!而且馬上要嚴查禁海!”

禁海?這開什麼玩笑!

柳鵬一時間就被這個消息嚇住了:“你是說禁海!”

“沒錯!恐怕是近些年最嚴厲的一次禁海,趁着詔旨還沒到,咱們得早做準備。”

登萊與遼東之間雖然只隔着一條渤海海峽,而且“山東遼東原爲一省”保持着最親密的關係,但明中葉以來長期卻是保持閉關鎖國互相隔絕的禁海狀況,幾次開海都是遼東或是登萊發生大飢,所以才短期恢復通航,但是很快就恢復禁海。

而這一次能正式恢復登萊與遼東的航運,同樣是因爲山東大飢,爲此陶知府還把登州水師的戰船派去接應遼東來的商船隊,只是連柳鵬都沒想到,山東境內的旱災還沒告一段落,京師的官老爺們已經把這條海路而堵上了。

雖然這樣的海運對於完全是屬於私港的龍口影響不大,而且龍口除了遼東航線之外還有朝鮮、對馬、淮揚與江南幾條航線,現在重點緝查的是登萊與遼東之間的航運,龍口頂多是損失了兩三成的生意而已,但是柳鵬還是脫口而出:“現在還搞禁海,這開玩笑啊!”

這是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未遇的大災之年,山東境內之內已經是赤地千里的局面,即使山東與遼東之間的海道不能解決大問題,但這條海道能給很多人找出一條活路。

但是現在朝廷一道詔旨下來,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有多少人哭都哭不出來,柳鵬甚至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是搖了搖頭說道:“真是胡鬧,咱們千方百計想要挽救蒼生,大明朝的這些官老爺卻一下子至少讓幾萬人都沒活路啊!”

“是啊!都沒活路了!”江浩天苦笑道:“這大明的官府就是靠不住,希望省裡能頂得住京裡壓力,拖一拖,至少能網開一面!”

只是史欽明卻是毫不客氣地說道:“省裡的這些官老爺只知道竭澤而漁,哪裡懂得網開一頁,他們只看到遼東有近百萬石囤積在登萊,現在恐怕還在拍手稱快了,唯恐下面給遼東糧商留出一條活路!”

柳鵬對於這些進來砸飯碗的遼東糧商一向持十分敵視的態度,但是這一刻他也苦笑一聲:“我們日子至少還能過,恐怕佟國用他們的日子是沒法過了!”

聶川補充了一聲:“剛纔那陣喧譁就是遼東人在鬧騰,他們的日子確實是沒法過!”

對於這些遼東糧商來說,日子何止是“沒法過”,簡直就是“不能過了”,現在一個個都是生無可戀的樣子,一心想着怎麼樣自殺既無痛苦又能把事情鬧大了。

他們是實在想不出朝廷居然會鬧這麼一出,雖然見慣了官府豬還沒養肥就開殺的招數,可現在的問題是這場幾百年未見的大旱災根本還沒過去,山東境內每天都有很多人凍餓而亡,結果朝廷就拿他們開刀了。

他們不能理解朝廷爲什麼要這樣幹,現在大明朝禁海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但是他們已經來不及埋怨朝廷,而是考慮自己的出路問題了。

可是想來想去,他們卻發現自己已經走到絕路上了,根本無路可走,或者說,不管怎麼走都是一條死路,越是想找出一條生路,就越發發現自己根本不可能絕路逢生。

現在遼東糧商在登萊囤積了近百萬石米,以登萊兩府的消費能力是根本不可能買下這近百萬石米,更不要說遼東糧商跟柳鵬的關係很壞,沒有錢莊的信貸支持,遼東糧商在登萊兩府只能小打小鬧。

原本往青州府賣米被遼東糧商看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但事實證明越是救命稻草就越靠不住,羊角溝一戰打消了遼東糧商僅存的一點僥倖念頭,很多遼東糧商已經考慮把手上米豆運回遼東銷售,結果禁海令一出,他們的米豆就困在了登萊根本動不了。

他們第一時間就去找陶知府表示抗議,陶知府對他們的遭遇表示十二萬分的同情與理解,但是也表示這是京裡下的命令,省裡派了道臣過來督促,抓得很嚴,自己也是愛莫能助。

遼東糧商當然明白省裡那些目光短淺的官老爺對這件事是怎麼打算。

他們顯然是看到只要禁海重開,那麼遼東糧商手上的近百萬石糧食就被迫留在了登萊兩府,而山東官府現在根本沒有能力從其它地方調運大宗米豆,現在這強行留下來的近百萬石糧食就能幫官府解掉決大部分糧食問題。

省裡的這些老爺閉門造車想出了關門打狗的主意,只是遼東糧商卻早就清楚登萊兩府的關鍵問題不在糧價高昂或是缺糧,根本無助解決現實問題。

但是這樣一來,遼東糧商真是無路可走,有的糧商已經在異想天開了:“等省裡過來督辦的道臣到登州應當還有一兩日時間,我們快走快運,應當能把糧食運回遼東吧?”

現在遼東的米價可比登萊的實際成交價還要高一些,因此一些糧商早就有了返銷遼東的算盤,只是曲曾仁卻是搖了搖頭說道:“來不及了,現在哪得不及,就算是能找到船,又僥倖把糧食運回船上,現在也根本輪不到咱們的船出海。”

既然海禁重開,自然就有很多神通廣大的消息人士從中大發其財,而遼東糧商雖然也是神通廣大,但是他們的神通廣大隻侷限於遼東,在登萊兩府卻是寸步難行,大家都把遼東糧商視作大肥羊都想上來咬一口。

現在大家即使快走快運,而且還能找到一條商船並及時把糧食轉運回商船,恐怕也來不及出港了,一想到這一點好多經歷過大風大浪的遼東糧商都不由哭出聲來。

他們走南闖北,經歷無數大風大浪,但是從來沒一次象這樣絕望過,但是老天爺似乎與這些遼東糧商在開玩笑,有人一箭步又闖了出來,卻是常夜號的那位狄老闆:“諸位遼東來的朋友,你們的米豆不能再這麼存放下去了,我剛纔去看過了,已經有一點腐爛的跡象,你們得把倉庫找好,找不到倉庫也得及時把這一部分可能腐爛的部分賣出去。”

狄老闆這麼一說,徽寧會館裡那真是哭聲中帶着嚎叫聲,大家沒想到屋漏偏逢連夜雨,近百萬石米豆困在登州找不到銷路又無法運回遼東已經夠讓人絕望,但是因爲找不到合適的倉庫導致糧食變質腐爛,那這近百萬石的糧食恐怕就要盡數化爲烏有!

自己這些本分商人到底是得罪了誰?

一想到這一點,曲曾仁怒喝一聲:“是哪個奸臣在皇上面前進了讒言,居然要重新禁海?他既然不給我們活路,咱們就跟他拼個你死我活!”

雖然真相難尋,但是對於這些神通廣大的遼東大商人來說,他們搞不清楚的真相着實不多,雖然大家都把他看作一羣肥羊,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路子,不管是省裡府裡或是京裡,他們都有人!

因此沒過多久,這些遼東糧商就搞清楚誰纔是罪魁禍首:“好一個衡王府,你們既不給我們遼東漢子一條活路,那就別怪我們遼東漢子跟你拼了!”

他們實在想不到,這道禁海的詔旨居然是衡王府請下來的,衡王府在羊角溝嚴防死守不許遼米進入青州府銷售也就罷了,他們居然還搞出這麼損人不利己的主意,把遼東糧商逼到了絕路上了。

第1091章 美麗新世界第539章測繪第768章 柳鵬纔是心腹大患第329章:買路錢第813章 朝鮮之變第838章 先養起來第749章 聞香聖女第1137章 壓倒性優勢第920章: 雪中送炭第115章天馬行空的思路第172章好消息第17章應付錢第875章 鄭芝龍第1072章 又一根稻草第643章火不能滅了第272章簡在帝心第829章 起義第931章 寧遠的消息第976章 三線作戰第784章 海北萬勝第252章涇王遺地第535章 調整第179章登州路上不太平第740章 老母降靈第651章不作不死梅大鵬第115章天馬行空的思路第299章海路起運第1019章 運輸革命第53章膽大包天第91章英姿勃發第764章 撫院出馬第506章:牽馬第1069章 死要見屍第477章:再挫第167章黑山島第500章滴水不漏第749章 聞香聖女第932章 王啓峰第738章 兩都互陷第999章 刺蝟第358章張藝赫的謀劃第1152章 後方的流言第355章對調第896章 柳河之敗第144章無賴手法第872章 用心良苦第920章: 雪中送炭第970章 復聖府第1011章 女團攻略第665章功可掩過第243章曬鹽第648章最後一縷陽光第321章下班京操軍第75章你有聚寶盆第280章飛灑第62章三十文錢的殺手鐗第45章南轅北轍第650章易含之第938章 以牙還牙第337章請老爺主持公道第512章:生祠第1088章 真正的目標第285章對張江陵怎麼看第613章地方宗派第233章司禮太監韓順第120章西馬東來第823章 幫了大忙第509章:絕無此事第722章 螳螂捕蟬第512章:生祠第414章祖宗法度第901章 入夥第864章 底線第162章逼婚第1005章 易幟第1129章 安平失守第934章 榆林鋪第593章聯姻第274章去龍口第666章獻俘第953章 洋地黃第44章把關第77章吃絕戶第664章功高不賞第987章 不吃虧第434章莫名奇妙的徐典膳第903章 魏忠賢的底線第175章分工合作第1142章 六千決勝第455章米市之戰第320章逼供第816章 烏蟒島第530章 魏瑜君第171章禁海大潮第897章 開州大盜第828章 陣腳大亂第579章:海運第702章 交換的條件第1012章 察哈爾斡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