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總督江南(一)

第016章 總督江南(一)

等到張振嶽一行從京師出發的時候,整個江南的官場已經炸鍋了。

曹文詔和宋小魯帶領的一千軍士都是經歷了關外三場血戰(東海、耀州、寧遠)的精銳漢子,千里奔襲對他們來說根本不是個什麼事情。所以一人雙馬,僅僅八日就如旋風一般出現在了揚州。要知道這個時候就算是六百里加急,換馬不換人,從南京到京師至少也需要六日的功夫。所以這支軍隊的出現,讓整個南京都轟動了。

詔書是七月一日下的,七月初七被加急送到南京,留守太監和勳臣立刻聚集在誠意伯府接詔。

這一代誠意伯雖然不是留守勳臣,卻因爲誠意伯爲勳臣之首的緣故,一直是溝通兩京的橋樑所在。大家都很吃驚於張振嶽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兒,怎麼在一夜之間突然就變成了江南地區最有權力的存在。

巧合的是,第十四世誠意伯劉孔昭恰好還就認識這個張振嶽,而且自認是存在合作關係的。爲了避免張振嶽這個還沒上任的“三合一”總督成爲衆人攻擊的對象,劉孔昭宣稱,這個“三合一”總督管江南而不管南京,管衛所而不管操江,所以大家安心回去,洗洗睡吧!

就是劉孔昭這麼一句話,張振嶽南下任職最大的障礙就消失了。事實上,如果南京的留守太監和勳臣合力對抗的話,張振嶽這個“三合一”總督在江南必然是一事無成。

劉孔昭的好意隨後傳到了張振嶽的耳中,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和誠意伯府一直是睦鄰友好關係。並且張振嶽在接到宋小魯轉來的劉孔昭書信後,還特的把自己的總督治府放在了南京之外。

雖然張振嶽在劉孔昭的示意下並沒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打算,但是曹文詔、宋小魯的行軍神速還是震驚了江南官場。至少在瞭解到這支軍隊是七月初二才從京師出發之後,南直隸直屬的49衛的官佐們已經清楚的認識到,這支軍隊的戰鬥力絕對在己方之上的,大家都被這樣的實力給震住了。而在計劃之外,不知不覺中,這次快速行軍的舉動十分意外的爲張振嶽後來的順利整軍鋪平了道路。

南京的王公貴戚可以不把張振嶽放在眼裡,不代表地方士紳也會如此。單單從制度上來說,明代的絕對是封建帝王時代制度最好的存在,但是在“士農工商”這個國本問題上,明代進步不明顯,唯一的進步可能來自於商在富裕之後可以通過良好的私塾教育讓自己的後代進入到士的階層。

這本來沒有什麼,一個制度如果發展到不能讓底層進入上層的時候,那麼這個制度差不多就也就該完蛋了。可偏偏我們中國最先富裕起來的一部分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把他們通過的門給關上,然後不讓別人再通過了。明朝發展到了萬曆年間,當初通過科舉躍龍門的貧寒士子已經成功形成了強大的文官集團,他們通過左右朝局來謀取私利。於是,看似公平的科舉在他們的努力下失去了原本的積極意義。東林黨的出現就等於關上了這扇門,所謂黨同伐異,在東林黨的眼中,官場上只有二種人,一種是我的人,一種就都不是人。

所有非東林黨的分子統統被劃定爲邪黨惡人,東林黨的成員貪污腐敗是不拘小節,聚衆嫖妓則是才華風流,總之怎麼都行。非東林就不行了,反正沒一個清廉的,都是穢語穢行,就算你通過科舉考進來,我也要把你踢出去。

這種非此即彼的做法嚴重違背了政治的基本原則,但是東林黨卻偏偏因此壯大了,歸根到底,就是東林黨站到了“人民”的一邊,士紳階層的利益得到了東林黨的忠實捍衛,當然,護着這頭那頭就必然會受損。受損的就是大明,受損的就是國家。

如今,經過大明天啓五年的閹黨風暴,東林黨在朝中的勢力幾乎是被一網打盡了。不過不要誤會,被打盡的不過是首要,東林歷經數十年的風風雨雨,早就已經成長爲一棵參天大樹了。魏忠賢折騰來折騰去,不過是換掉了一些官員,而大明的官場早就是佈滿了東林黨成員的了。而且還不單單是官場,皇宮大內的太監也有不少是爲東林黨收買了的。

所以皇帝任命張振嶽的詔書還沒到南京,京師早就有人飛鴿傳書到了江南,江南的士紳們已經知道張振嶽這個“三合一”總督是來撈銀子的了。於是和南京不同,江南一片狼來了的呼喊聲。

不過這個時候東林黨剛受了重創,所以一時半會因爲沒有人挑頭,所以還沒辦法拿張振嶽怎麼辦,但是已經在私下串聯,暗流涌動了。

與此同時,不僅僅是江南士紳,江南一地的官場對於張振嶽的到來可沒王公貴戚那麼無所謂。他們對於自己頭上突然空降下來的這麼一個領導可是很不爽的,更何況這個領導還是軍政兼顧,這不等於皇帝跑到眼前指手畫腳嗎?這下天高皇帝遠的優勢沒了不說,這個不世出的欽差總督很可能還要刮地皮。

別得不說了,聽聞欽差總督是打陸路來的,所以大家算了算日子,南直隸十四府的知府們決定七月二十五日左右集體到鳳陽去迎接。大家還派人不斷去沿途驛站打探消息,誰也不願意得罪大明開國以來最奇葩的“三合一”總督。現在這個局面,地方官員是什麼心思都有,有戒備的,也有想巴結的。。。

誰也不知道,張振嶽根本不按照規矩出牌,欽差的車隊還在山東境內緩行,而張振嶽自己則已經在德州換乘運河的糧船南下先一步到了揚州。按照他的命令,他的一千嫡系軍隊目前就駐紮在揚州。

在聽了宋小魯通過南京錦衣衛拿到了南京官場的情報彙總之後,蕭嚴很是不爽的問道:“大哥,你一向冷靜,怎麼會想起想皇上提出來江南的建議啊?這可真是個麻煩的地方。”

張振嶽搖搖頭道:“我跟皇上提的建議是整肅官場,誰想皇上卻把我們派到江南撈銀子的。既來之則安之,走一步看一步。我們的儀仗車隊八月初一纔回到,我們有半個月時間在這江南逛一逛。。。”

第061章 寧遠大戰(十一)第062章 威服南洋(二)第030章 得罪江家(一)第027章 牛刀小試(三)第047章 新昆明(三)第013章 天日昭昭(十)第005章 天日昭昭(二)第060章 海上堡壘(五)第045章 新昆明(一)第040章 痛擊大順軍(二)第009章 天日昭昭(六)第088章 天啓帝(六)第053章 擁立新君(五)第019章 頭號牙商(三)第035章 報仇雪恨(四)第059章 剿滅張獻忠(一)第004章 出兵雲貴(一)第011章 抗滿游擊隊(一)第031章 草原搶婚(一)第020章 和記南陽(一)第067章 張獻忠之死(二)第021章 和記南陽(二)第008章 天降大任(三)第030章 太行山上(三)第035章 遊江南(二)第065章 剿滅張獻忠(七)第085章 天啓帝(三)第055章 出兵討賊(五)第033章 蘇州民變(五)第063章 威服南洋(三)第032章 蘇州民變(四)第008章 唐家兄妹(二)第042章 武備優先(四)第014章 天日昭昭(十一)第015章 磨牙向北(五)第015章 發家致富(六)第024章 山西鋤奸(三)第0006章 英雄救美(二)第073章 買賣招標(六)第036章 活捉四王子(一)第046章 退路(二)第018章 初戰告捷(四)第010章 遷都南京(四)第015章 發家致富(六)第036章 活捉四王子(一)第071章 一統南洋(三)第007章 天降大任(二)第033章 平臺召對(五)第037章 大開眼界(五)第025章 鬥智鬥狠(二)第033章 風雲變幻(二)第001章 西方來客(一)第088章 天啓帝(六)第070章 一統南洋(二)第084章 天啓帝(二)第032章 牛刀小試(八)第011章 躊躇滿志(一)第024章 東海窩集部(二)第034章 草原搶婚(四)第022章 進軍遼東(三)第001章 北京的末日(一)第056章 海上堡壘(一)第033章 大開眼界(一)第023章 狼城練兵(一)第043章 榮升參將(二)第009章 遼西七匹狼(四)第078章 大爆炸(一)第056章 海上堡壘(一)第044章 武備優先(六)第050章 遼東歲月(六)第042章 荷蘭王國(二)第003章 北京的末日(三)第067章 覺華島主(三)第059章 海上堡壘(四)第028章 牛刀小試(四)第005章 天啓新貴(五)第029章 一救唐王(七)第032章 報仇雪恨(一)第029章 平臺召對(一)第046章 動盪時代(五)第031章 太行山上(四)第0001章 魂歸大明第044章 武備優先(六)第060章 王師北伐(四)第056章 張家大少(一)第026章 山西鋤奸(五)第055章 擁立新君(七)第086章 天啓帝(四)第056章 張家大少(一)第031章 蘇州民變(三)第056章 寧遠大戰(六)第067章 光復南京(五)第029章 一救唐王(七)第082章 大爆炸(五)第042章 武備優先(四)第014章 抗滿游擊隊(四)第0001章 魂歸大明第019章 頭號牙商(三)第064章 寧遠大戰(十四)第009章 遷都南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