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躊躇滿志(四)

第014章 躊躇滿志(四)

大明天啓六年七月十五日,在緊張準備了半個月之後,張振嶽拿着天啓帝欽賜的尚方寶劍,在五百禁軍的護衛下出京赴任了。

大朝會上,張振嶽被吏部文選司郎中範景文指斥爲奸臣,當時張振嶽還咯噔了一下,但隨後他就知道魏忠賢的厲害了。按照常理,範景文這個舉動屬於點爆氣氛的登高一呼了,接下來應該是其他清流紛紛羣起而對張振嶽攻之。可偏偏這滿朝清流似乎都被打好了招呼,個個裝聾作啞,集體眼觀鼻鼻觀心。於是範景文的壯舉十分尷尬的變成了獨角戲,而且還因爲打了天啓帝的臉,當場就讓皇上派大漢將軍給拿下扔進了詔獄。若不是張振嶽事後以自己身邊缺可用之人爲由通過劉時敏公公把這範景文求了出來,估計這會子這傢伙還在詔獄裡頭吃牢飯了。這倒不是張振嶽害怕得罪清流,他要幹得差事差不多是要把整個清流得罪死的差事,他真正敬重的是範景文這個人。歷史上明朝滅亡的時候,自殺殉國名入史冊的士人八千六百人,這其中第一位就是範景文。這位是絕食三日而死,而其家人則全部投井殉國。反過來我們再看看後世的政權,大清滅亡時自殺殉國者幾人,蘇共倒臺時自殺殉國者幾人。這一點上明代雖然出的漢奸不少,但堪稱最有骨氣的朝代,在沒有了中央政權的情況下,大規模反清鬥爭持續了四十年,戰死者不計其數,自殺殉國者亦是不計其數。或許有人嘲笑這些人的愚忠可笑,卻殊不知他們自己能夠坐穩滿清奴隸恰恰來自於這些人的反抗。正是因爲他們的勇敢壯舉,圈地跑馬才僅限於北方,正是因爲他們的不屈不饒,滿人才意識到不能靠武力征服漢人,他們纔不得不尋求和漢族士紳階層合作,漢奸纔有了當漢奸的機會,比如紀曉嵐。

扯遠了,真正讓張振嶽佩服的並不是歷史記載,畢竟那東西太容易被篡改了。真正讓張振嶽佩服的是在魏忠賢高壓之下,這個範景文居然還敢公然跳出來反對,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單是這點,在給魏忠賢府上直截了當送了五萬兩白銀後,張振嶽不顧劉時敏的勸告救下了範景文。

大朝會後五天內,張振嶽天天帶着史可法去六部閒逛,上午是吏部,下午是戶部,有時候差不多快到宵禁了他才和史可法回府。這些行動名義上是爲了南下辦差的人手而查看官員的履歷,其實不過是走走過場,張振嶽想要抽調的人員早就定好了,調令也通過劉時敏發了出去。這段日子張振嶽靠劉時敏幫了不少忙,也感受到了這個老太監的真誠,所以很是乾脆的,替自己還沒出生的孩子認了劉時敏這個乾爹。這讓孩子認乾爹的事情對於來自後世的張振嶽來說如同兒戲一般,可劉時敏當場就激動的熱淚盈眶,他知道,張振嶽這是真把他當人看了,辦差自然是更加盡力了。

這不,張振嶽要的幾個官員很快就被他通過御馬監、吏部、兵部快馬招來了。他們分別是:

大明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曾二任商丘知縣,現爲吏部驗封主事的孫傳庭,三十五歲;大明天啓二年進士,戶部員外郎盧象升,二十七歲;文官還要加上被天啓帝明旨戴罪立功的範景文就抽調了三個,還都是在京中任職的。武官則是抽調了三名京營將軍,三十歲的遊擊將軍孫應元,二十八歲的遊擊將軍黃得功,以及二十六歲的千總周遇吉。

就這三文三武,外加四十多個有豐富工作的經驗、操守也還算不錯的紹興錢糧、刑名師爺,張振嶽居然就敢大搖大擺去上任了,這在當時來說是很驚人的事情。

當然,大丈夫不打無把握之戰,張振嶽還是讓曹文詔和宋小魯提帶一千嫡系先行南下,他們的任務是替自己打前站。而覺華島的恆記也轉給了成國公府管理,有一定買賣經驗的逯家三兄弟這次也隨同曹文詔他們先行南下。

六名文武是七月七日交接了各自的差事到張振嶽這裡報到的,接下來的日子,就是張振嶽天天給他們洗腦的日子。

張振嶽的洗腦估計比孔聖人要有效多了,人家不玩什麼君子小人聖賢一套的邏輯,人家就拿愛國主義說事情。

孫傳庭和盧象升還好,都不是什麼清流分子,特別是孫傳庭,沒有袁崇煥的幸運,能得侯珣那樣的貴人相助,人家可是實打實在地方熬了兩任知縣的主。所以對於張振嶽治國先理財的這套深以爲然,這治理國家和治理縣城在本質上是一樣,幹什麼都是要花錢的,沒銀子那說什麼都是在鬼扯。

至於盧象升,也是個通事理的,畢竟是戶部十三清吏司的員外郎,對於朝廷的賬目還是很清楚的,所以他在聽完張振嶽的話後,立刻表示要好好跟大人爲大明大幹一場。

張振嶽這個時候對這兩位歷史上的大神沒什麼特別感覺了,因爲他發現自己在因緣巧合間已經是達到前無古人的高度了。就算是崇禎皇帝寵信的楊嗣昌都沒自己牛叉,至於這兩位歷史上被楊嗣昌壓得死死的,他自然也就沒什麼感觸了。

可範景文卻油鹽不進,他毫無畏懼的大聲呵斥道:“你去江南挖銀子說着是爲朝廷斂財,可你張明德知道嗎?這些銀子最後多少會流入貪官污吏之手?你這是造福我大明,造福百姓,你這是自甘墮落,甘爲鷹犬。”

張振嶽指了指正襟危坐的孫應元、黃得功、周遇吉這三個武將道:“範公誤會了,我和這邊這三位一樣,是行伍出身,而且嚴格說起來,我還沒這三位貴重,我是充軍去的遼東。”

張振嶽根本就沒有這個時代重面子的問題,他現在身居顯位居然還自揭其短,聽得原本還有些不服氣他年紀小的三位武將心裡也很是舒服,他們立刻起身表示哪有的事情,當面承認張振嶽在遼東的智斬巴雅剌,活捉湯古代的功勳。有了這麼一出,這以後的工作就好開展了。

“所以我不能算士林中人,如此一來,再墮落我能墮落到哪裡去?再說了,範公,就算你所言無誤,我們收來的銀子很可能大半如了貪官之手,可朝廷缺銀子總是真的吧,我們能因爲有貪官就不收稅了,那不是因噎廢食嗎?你說呢?”

就這麼一個反問,範景文居然不知道該如何去反駁了。。。

第059章 寧遠大戰(九)第057章 寧遠大戰(七)第022章 和記南陽(三)第001章 北京的末日(一)第028章 一救唐王(六)第027章 山西鋤奸(六)第069章 光復南京(七)第036章 風雲變幻(五)第016章 火種(一)第026章 中原之行(一)第061章 王師北伐(五)第069章 買賣招標(二)第037章 東林禍國論(五)第037章 大開眼界(五)第072章 一統南洋(四)第020章 和記南陽(一)第005章 充軍遼東(五)第012章 東山再起(一)第035章 大開眼界(三)第032章 牛刀小試(八)第020章 穿越火線(二)第0004章 三朵奇葩(三)第024章 山西鋤奸(三)第001章 西方來客(一)第045章 三年之約(二)第052章 啓航(二)第007章 定計昆明(一)第011章 抗滿游擊隊(一)第018章 出兵歐洲(三)第0003章 三朵奇葩(二)第020章 進軍遼東(一)第051章 出兵討賊(一)第053章 出兵討賊(三)第013章 東山再起(一)第032章 牛刀小試(八)第069章 光復南京(七)第017章 大叛亂(六)第012章 天日昭昭(九)第020章 和記南陽(一)第029章 奇恥大辱(四)第002章 西南風雲(二)第049章 營救紅娘子(三)第019章 臺灣大海戰(四)第064章 威服南洋(四)第021章 整頓軍備(一)第048章 三年之約(六)第039章 招賢納士(一)第033章 草原搶婚(三)第029章 蘇州民變(一)第022章 西南王(五)第036章 海商之路(三)第0008章 大戰野豬(一)第007章 定計昆明(一)第031章 奇恥大辱(六)第034章 海商之路(一)第016章 初戰告捷(二)第022章 歐洲故事(一)第036章 報仇雪恨(五)第029章 平臺召對(一)第004章 再立新君(四)第008章 遷都南京(二)第021章 穿越火線(三)第026章 中原之行(一)第008章 天降大任(三)第084章 天啓帝(二)第054章 擁立新君(六)第019章 總督江南(四)第021章 滔天惡浪(一)第057章 王師北伐(一)第029章 平臺召對(一)第029章 太行山上(一)第061章 王師北伐(五)見義勇爲三兄弟第012章 抗滿游擊隊(二)第071章 一統南洋(三)第045章 三年之約(二)第053章 啓航(三)第048章 遼東歲月(四)第036章 風雲變幻(五)第049章 退路(五)第020章 出兵歐洲(五)第025章 鬥智鬥狠(二)第063章 光復南京(一)第075章 北京之行(二)第014章 大叛亂(三)第059章 剿滅張獻忠(一)第057章 張家大少(二)第015章 天日昭昭(十二)第034章 遊江南(一)第036章 海商之路(三)第020章 臺灣大海戰(五)第001章 西南風雲(一)第045章 三年之約(二)第032章 風雲變幻(一)第048章 痛擊大順軍(十)第055章 啓航(五)第027章 一救唐王(五)第004章 英雄救美(四)第011章 發家致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