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發家致富(五)

第014章 發家致富(五)

“趙大嬸,最近買賣如何?”

“還行,還行”趙大嬸習慣性的答道。

“和在驛站那會相比呢?”張振嶽不爲所動的問道。

“唉” 趙大嬸忍不住的嘆了口氣卻沒有開口回答,眼神中卻不加修飾的流露出一絲深深的憂愁,是個人都能瞧出來。

這趙大嬸本是河南信陽人,五年前跟着丈夫遷到此處落戶。她丈夫的表舅就是襄城驛站的上任驛丞,所以她原本在南陽府城做幫工的丈夫很快就被安排進襄城驛站當了個普通的雜役,而趙大嬸靠着自己的勤快,在驛站附近租了一個鋪子,做起了豆腐花、豆漿、鹼水面的早餐生意以補貼家用。加上丈夫的那份也還算不錯的薪水,這一家人的小日子過得到還是不錯,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二年前,剛剛改任信差不久的趙大嬸的男人,在一次遞送緊急公文的時候途中遭了土匪劫道結果不幸遇難。爲了生計,淪爲寡婦的趙大嬸不得不帶着三個半大的孩子繼續在襄城驛站開鋪子謀生,生活雖說艱辛了點,到也勉強能夠維持。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半年前,丈夫的表舅也因病去世了,原本還有表舅關照的趙大嬸在這襄城驛立時就變得無依無靠。而章驛丞上任後她又因爲無法接受漲租而被章驛丞下令趕了出來,這二年獨自照顧三個孩子的趙大嬸如今可是半點積蓄都沒有,要回信陽自然是連路費都拿不出的,所以只能學別人的樣子在縣城大街邊支個攤位當起了“走鬼”。索性其他做走鬼的人家也都知道她的難處,對於她的分食行爲自然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在大明朝除了縣令、縣丞、教諭、驛丞是吃皇糧的外,其餘都是靠地方財政自收自支的,而在這大街上向販夫走卒收錢就是地方財政的一個主要來源,差役老爺們也是要養家餬口的。趙大嬸之前在驛站開鋪子,一來生意好,二來驛站也是一個獨立系統,由上頭垂直管理的,地方上的差役是不會到驛站收保護費的。結果不知道這一情況的趙大嬸,日子立刻變得艱難起來。可爲人好強的她每逢人問起日子如何,總是說還好,還行。

“回驛站吧”張振嶽直截了當的告訴心中苦楚的趙大嬸。

趙大嬸無奈的看了一眼這個自己眼中的小孩子:“我到是想啊,別的不說,俺要是在驛站做這個,衙門是不會過問的。可是驛站的章老爺把租金定的這麼高,俺如何回去。。。唉。”

張振嶽放下手中的挖豆腐花的湯勺:“趙大嬸,這個問題你放心,我來辦。只要趙嬸你肯過來,我自然有辦法。”

“真的,假的?小兄弟,可不許哄嬸子啊!”

“是真的,不過這鋪子是我們三個花大價錢盤下來的,所以我們想和嬸子你談一談怎麼做這些鋪子的買賣。”

“三位小兄弟,嬸子家的情況你們是知道的,要多錢是真拿不出了,這租金太高我是交不起的。”

“租金一個大子都不用交”張振嶽故作神秘道。

“一個大子不交,世界上哪有這樣的好事啊?那你們花大價錢租鋪子圖什麼?”趙大嬸開始懷疑自己的聽力是不是出了問題。

“咱們想請嬸子做我們的掌櫃,替我們管理幾個鋪子,所得的話,按照三七開,趙大嬸您拿三成,我們拿七成,此外爲了避免你吃虧,我們每季度還會支付一次工資給您作爲基本的生活開支,您看如何?”

“這是真的假的,大兄弟,別拿你嬸子俺開心啊,這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啊?做買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趙大嬸還是不太相信,反而開始勸張振嶽要謹慎。

張振嶽知道多說無益:“這事肯定是真的,嬸子您要是覺得行,三天之後收了攤子就去驛站老胡頭那裡等我們,我這還有幾家要走,三天後見了您。。。”

隨後張振嶽帶着蕭嚴、宋小魯走訪了原本在驛站做營生的幾家以及這襄城中有名的布莊錢老闆,裁縫鋪沈掌櫃。

蕭嚴現在已經驚訝的合不攏嘴了:“大哥,你這又是豆腐攤,又是米店,又是布莊的,你到底準備拿這十二個鋪子做什麼啊?”

張振嶽十分平靜的回答道:“百貨。”

看着蕭嚴和宋小魯的嘴巴張的都快可以塞下雞蛋了,張振嶽示意他們兩個在路邊的石頭上坐下來聽自己繼續說:“咱們要做買賣容易,可是要賺錢就得用心去想去做,不能全靠吃苦賣傻力氣,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路和想法,不然憑什麼輪到你發財啊?你們再瞧瞧,現在這裡的人要買個什麼東西,保不齊把整個縣城大街走完還不一定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我們就要抓住這一點,衣食住行,扣住這四個東西來做個大盤子,搞一個百貨市場出來,讓老百姓吃穿用度都能在這個市場裡完成交易,如果我們做到了,那麼我可以說,這個盤子產生的效果絕對會超出我們的想象。你們可以這麼想,屆時整個襄城縣的男女老少都會來逛咱們的百貨市場,在咱們這裡獲取所需。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保證質量,以求穩定。比如豆腐花,味道沒變,都是趙大嬸做的,她辛苦一下一天能買個幾百碗,再多多不了了,那要賺錢怎麼辦,多僱傭人才行。她有手藝卻僱不起人,僱不起人有客流也沒用。所以我們三兄弟要做的,就是整合這一塊的資源,幫她集聚人氣和客流,幫她僱傭人手擴大經營。然後我們要做的就是維護,就是抽水,這纔是真正的互惠共贏,不單單是我們和趙大嬸,這襄城的百姓生活方式也會因此獲益,這纔是真正的無量功德。”

蕭嚴和宋小魯聽完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齊齊的朝張振嶽伸出了大拇指:“大哥就是大哥,高,實在是高。”

第034章 火併江湖(二)第013章 東山再起(一)第074章 北京之行(一)第068章 決戰雅加達(三)第0009章 大戰野豬(二)第069章 一統南洋(一)第032章 平臺召對(四)第005章 天啓新貴(五)第036章 報仇雪恨(五)第036章 大開眼界(四)第035章 大開眼界(三)第007章 遷都南京(一)第018章 初戰告捷(四)第004章 充軍遼東(四)第031章 得罪江家(二)第041章 活捉四王子(六)第070章 買賣招標(三)第007章 唐家兄妹(一)第069章 買賣招標(二)第002章 北京的末日(二)第0001章 魂歸大明第015章 初戰告捷(一)第020章 進軍遼東(一)第024章 山西鋤奸(三)第039章 東林禍國論(七)第005章 再立新君(五)第029章 奇恥大辱(四)第024章 臺灣大海戰(九)第004章 英雄救美(四)第020章 總督江南(五)第0009章 大戰野豬(二)第074章 北京之行(一)第036章 告別南陽(一)第005章 北京的末日(五)第009章 北京的末日(九)第041章 荷蘭王國(一)第032章 蘇州民變(四)第072章 買賣招標(五)第012章 磨牙向北(二)第008章 北京的末日(八)第038章 風雲變幻(七)第035章 草原搶婚(五)第063章 寧遠大戰(十三)第027章 奇恥大辱(二)第026章 牛刀小試(二)第020章 西南王(三)第006章 再立新君(六)第027章 一救唐王(五)第011章 躊躇滿志(一)第048章 痛擊大順軍(十)第038章 告別南陽(三)第066章 光復南京(四)第038章 大混戰(一)第071章 一統南洋(三)第045章 痛擊大順軍(七)第056章 海上堡壘(一)第032章 蘇州民變(四)第054章 啓航(四)第008章 唐家兄妹(二)第065章 威服南洋(五)第011章 發家致富(二)第045章 痛擊大順軍(七)第027章 奇恥大辱(二)第010章 天日昭昭(七)第013章 發家致富(四)第031章 草原搶婚(一)第027章 奇恥大辱(二)第054章 出兵討賊(四)第024章 歐洲故事(三)第019章 總督江南(四)第009章 天日昭昭(六)第013章 後崇禎時代(三)第006章 出兵雲貴(三)第045章 退路(一)第006章 英雄救美(六)第022章 山西鋤奸(一)第065章 光復南京(三)第025章 臺灣大海戰(十)第020章 和記南陽(一)第050章 擁立新君(二)第019章 三義百貨(四)第012章 天日昭昭(九)第060章 剿滅張獻忠(二)第043章 動盪時代(二)第004章 英雄救美(四)第028章 西南新政(三)第025章 東海窩集部(三)第046章 三年之約(四)第004章 天啓新貴(四)第026章 奇恥大辱(一)第025章 東海窩集部(三)第067章 光復南京(五)第012章 躊躇滿志(二)第006章 遼西七匹狼(一)第047章 遼東歲月(三)第023章 滔天惡浪(三)第033章 大開眼界(一)第024章 滔天惡浪(四)第022章 整頓軍備(二)第020章 臺灣大海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