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三義百貨(一)

第016章 三義百貨(一)

雖然都是叔叔嬸嬸輩,卻也都是實實在在人,所以當張振嶽說的道理他們覺得實在之後,他們就立刻去做了。大家第二天就開始行動,當木匠的當木匠,當泥瓦工的當泥瓦工,管做飯的做飯,二十多個勞動力很快就把佔地二畝的十二間鋪子進行大規模的拆建改造。

三角眼的章驛丞留着雙鼠須揹着小手很有興趣的繞着工地溜達了二圈,什麼都沒說就微笑的走了,心裡卻暗自偷着樂了。三年之後這鋪子就收回了,現在大興土木翻新改建帶來的好處,到時候的便宜還不都是自己。一想到這裡,章驛丞立刻做出了十分重要的決定,對於張振嶽他們私自改建驛站名下商鋪的錯誤行爲不予計較,就當看不見聽不見了。

一個月後,木製結構、被取名爲三義的百貨棧落成了,這是一個圓形結構,類似於福建的土樓,出入三個門。一般客人從緊靠着驛路官道的二米八寬的正門進來,直接就是三義百貨棧的美食坊和趙大嬸的豆腐坊,這兩間鋪子是雙門的。走過這裡,中間是個直徑三十米的空地,正中是個漂亮的園亭,四周種有花草。通向園亭的四條小路邊均設置二個供人休息的長椅,緊挨空地的是九十米長的圓形長廊,長廊的寬度則是二米。而沿着長廊對着空地依次是美食坊、品茶坊、飾玩坊、鞋帽坊、成衣坊、布料坊、木器坊、鐵器坊、南北特產坊、肉食坊、蔬果坊、豆腐坊十二個櫃坊。每個櫃坊都是二層的層高,七米的門寬,四米的徑深,單單從外面看那也很是大氣了。

這樣的格局,引用開業當日一位當地有名的秀才的話說就是:“如此佈局,如此設計,平生僅見”。

開張的日子定在大明天啓二年(1622年)三月十五日,對了,就是後世的消費者保護日。

張振嶽同學對於消費者權益還是很重視的,重點落實在蔬菜水果和肉品上。

“肖掌櫃、吳掌櫃,這個蔬菜水果和肉咱們必須對客人們負責,質量必須要有保障。咱們的貨都是十里八鄉收來的,所以規矩一定要定好,要講清楚,明確的告訴送貨的鄉親,送貨之前先挑好的,否則不好的送來咱們寧可今後寧可不和他們往來也絕對不會收。另外就是損耗的問題,你們鋪子的下頭我可都是挖了冰窖的,所以你們要注意對庫存的清理和掌控,不要冰窖裡一放就不管了。對於冰窖過了一夜的東西,第二天賣不完的就折價給顧客甚至是免費送乞丐,只當是做個口碑,千萬不要放爛了再接着賣,自己沒賺到錢不說還沒得到什麼好口碑。你們二位買東西就記住四個字:成色要好。”

肖掌櫃之前是驛站旁邊開小糧鋪賣米賣油的,吳掌櫃就是原來驛站邊上開豬肉鋪買豬肉的吳屠夫。現在掌櫃的名頭給他們一按,每月二兩銀子不說。下頭還許他們各帶兩個不發薪水的學徒,於是整個人立刻精神抖擻起來了,很有領導幹部的覺悟,聽完張振嶽吩咐就像模像樣的拱手道:“請大老闆放心,我們一定注意這點。反正是不能把不好的玩意給客人瞧見了賣了去,砸咱們自家招牌的事情咱們不做。”

“嗯,對了,還忘了和你們說一句,你們這兩個坊和美食豆腐坊一樣,都是起引客作用的,所以價格無須太高,有賺就行,毛利大致控制在一成即可。哦,對了,毛利現在會算了吧?”

“記得記得,就是用賺到的錢去算咱們一共買的錢,看看佔幾成。”說到這裡,肖掌櫃和吳掌櫃那是佩服的不行,同樣是不讀書,怎麼張振嶽這個孩子般的大老闆就知道這麼多呢?又是毛利,又是銷售額的,以前聽都沒聽過。雖然不怎麼懂,但總歸是感覺得這個年紀輕輕的大老闆很有些本事,跟着幹似乎也踏實,當然最終如何,還是要看買賣的結果。

萬事開頭難,所以在開業這天張振嶽是下了許多功夫的,他先是通過乞丐、街邊耍鬧的孩子用口口相傳的方式把“三義”百貨棧開業,物美價廉的消息給傳了出去,張振嶽還玩了一個小套路,就是在三月十五日這天,百貨棧免費給每位光臨三義百貨棧的顧客提供早餐一份,米麪、米粥、豆腐花免費送,特別註明一人一份,送完爲止。

此外還特別邀請李知縣爲百貨棧的招牌題字,邀請章驛丞前來剪綵,當然,這些都是要把銀子送出去才能辦到的。

從裝修到採買,二百多兩銀子就如同流水一般花出去了,以至於不少貨品都是以賒賬的方式擺進來的。

不過開業這天,三義百貨棧就在這小小的襄城縣打出了名頭。這一天,幾乎大半個縣城的人都涌了過來,有看熱鬧的,有嚐鮮的,有圖便宜的,反正這小小的三義百貨是立時就被圍了個水泄不通。而且客人的反應非常不錯,都說這地方好,吃的玩的用的應有盡有,便利的很。

第一天下來,負責管賬的宋小魯就屁顛屁顛的過來報告道:“大哥,大哥,咱們發達了,第一天下來,咱們光是銷售額就達到了六百兩,毛利差不多七八十兩。幸好你早就安排了補貨,不然明個開張都不知道該拿什麼出來繼續做這個買賣了。。。”

張振嶽謙虛的擺擺手:“別得意,咱們不過是從後世借鑑了些許經營罷了,做成功不稀奇,做不成反而不正常,大家繼續用心,日子肯定會慢慢好起來。”

此後整個三義百貨棧一天的銷售額穩定在每日三百兩作用,毛利則在三四十兩。這是個什麼概念了,整個襄城最賺錢的地方據說是醉仙樓和城北王記當鋪差不多是日進斗金了。不到二十天,張振嶽他們就成功實現回本了,而襄城大街許多檔口的生意也因此少了一大半。

張振嶽是懂事的,他主動找到了李知縣,表示從即日起,每月給縣衙交銀三百兩,以彌補縣衙的損失。李知縣在本地已經當了七年多知縣了,既然張振嶽這麼懂味道,他自然也就不好再拿這個事情說事了。而且往常是衙役們從街面搜刮,然後交銀子給自己,這裡頭上下其手後到自己手頭也不過七八十兩,現在好了,銀子繞過衙役直接到自己手頭了。讀過聖賢書的李知縣乾脆來個名利兼收,下令從即日起免去對縣城主道小攤販各種捐稅的徵收,衙役們的薪水由自己直接發下去。這下兩頭都保住了,只是苦了中間的衙役們,丟了撈錢機會收入銳減的衙役們自然是把三義百貨棧恨得牙癢癢了。不過沒關係,很快他們也拿到了我們張老闆給的好處費,雖然比起自己之前少了些許,但是這錢拿的踏實,起碼不擔心再被鄉親們戳脊梁骨了,於是這些衙役們也就樂得再說什麼了。

一晃三個月過去了,除開給縣裡的三百兩,給驛站章驛丞追加的每月二十兩的好處費,以及驛站自身的開支分紅外,張振嶽他們三兄弟每月差不多一百五十兩到二百兩銀子入手是沒問題的。

於是用蕭嚴的話說就是:“哎呀、媽呀,大哥,我們發了,這次是真發了。”

第018章 出兵歐洲(三)第045章 新昆明(一)第034章 報仇雪恨(三)第012章 躊躇滿志(二)第045章 退路(一)第018章 初戰告捷(四)第016章 臺灣大海戰(一)第022章 山西鋤奸(一)第006章 英雄救美(六)第023章 歐洲故事(二)第023章 山西鋤奸(二)第036章 大開眼界(四)第069章 光復南京(七)第050章 退路(六)第068章 張獻忠之死(三)第076章 北京之行(三)第053章 擁立新君(五)第088章 天啓帝(六)第016章 大叛亂(五)第032章 草原搶婚(二)第032章 太行山上(五)第046章 三年之約(三)第028章 西南新政(三)第027章 牛刀小試(三)第064章 威服南洋(四)第066章 張獻忠之死(一)第015章 東山再起(四)第030章 得罪江家(一)第046章 遼東歲月(二)第016章 出兵歐洲(一)第021章 滔天惡浪(一)第021章 滔天惡浪(一)第029章 東海之戰(四)第033章 蘇州民變(五)第034章 東林禍國論(二)第031章 蘇州民變(三)第026章 西南新政(一)第002章 英雄救美(二)第083章 天啓帝(一)第020章 三義百貨(五)第062章 剿滅張獻忠(四)第002章 天啓新貴(二)第038章 活捉四王子(三)第020章 穿越火線(二)第048章 痛擊大順軍(十)第009章 定計昆明(三)第056章 張家大少(一)第010章 北京的末日(十)第049章 營救紅娘子(三)第037章 遊江南(四)第021章 進軍遼東(二)第050章 遼東歲月(六)第059章 寧遠大戰(九)第011章 後崇禎時代(一)第049章 新昆明(五)第067章 張獻忠之死(二)第001章 西南風雲(一)第054章 寧遠大戰(四)第021章 西南王(四)第033章 風雲變幻(二)第042章 動盪時代(一)第006章 遼西七匹狼(一)第033章 報仇雪恨(二)第034章 火併江湖(二)第022章 滔天惡浪(二)第056章 張家大少(一)第041章 招賢納士(三)第040章 痛擊大順軍(二)第030章 西南新政(五)第031章 太行山上(四)第031章 得罪江家(二)第013章 大叛亂(二)第020章 西南王(三)第001章 北京的末日(一)第027章 牛刀小試(三)第007章 天降大任(二)第001章 英雄救美(一)第009章 天日昭昭(六)第019章 總督江南(四)第088章 天啓帝(六)第037章 東林禍國論(五)第054章 寧遠大戰(四)第0001章 魂歸大明第038章 風雲變幻(七)第001章 再立新君(一)第030章 牛刀小試(六)第036章 遊江南(三)第002章 天啓新貴(二)第027章 中原之行(二)第081章 大爆炸(四)第051章 出兵討賊(一)第011章 躊躇滿志(一)第004章 北京的末日(四)第041章 荷蘭王國(一)第001章 英雄救美(一)第007章 遷都南京(一)第015章 後崇禎時代(五)第054章 擁立新君(六)第015章 天日昭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