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

章府,全家在院子中接旨後在商討二十頃地,章子俊心中換算一下後就是二千畝啊,一畝等於166平方米,不得了,一下子就成了地主了,“平安伯”什麼的都是虛名,可這土地卻是實實在在的,首先姚穎、陳詩蘊特別開心,作爲明代人,土地就是家財,可以傳給後代的,而這個“平安伯”卻不是世襲罔替,這就意味著相公的下一代會被降級,而伯爵在明朝屬於異姓爵位,明初一循元代舊制。洪武三年(1370),定封爵之制,分公、侯、伯三等,罷子爵、男爵不置。

章子俊的這個“平安伯”還是三等奉天翊運推誠,有名無實,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封號,沒有給鐵券,歲祿以功爲差,蔭其子孫。表面上是一個伯爵,其實水份很大,明朝的伯爵分爲四等,伯爵歲祿如下:伯 千石至七百石。 一等開國輔運推誠,二等奉天靖難推誠,三等奉天翊運推誠,四等奉天翊衛推誠。

至永樂初,規定伯之祿居侯之下,正一品之上,其階勳皆與侯等,而伯爵益重。公侯伯入則可掌參五府總六軍,出則可領將軍印爲大帥督,轄漕綱,但不得預九卿事。

正因爲這樣,這個“平安伯”還不如實實在在的二十頃地實在,可是話又說回來,沒有“平安伯”的稱號也得不到二十頃土地。

這個通州三河之地,就是在章子俊選址的鐵廠外三裡地,靠近通州界內,二十頃土地內有一個村子東劉莊村,十六戶人家在內,也就是說,往後這個十六戶村民也將成爲“平安伯”府地內的佃戶,

既然章子俊封了伯,意味著要在賜地上修建伯爵府,這也是京城中某些人算計,目前內閣權微,以萬通、萬安等皇親弄權,以劉珝、劉吉、萬安爲“萬歲閣老”,那麼目前再有望入閣的就數翰林侍讀章子俊,憑着“高產糧”的功勞,必將對現有內閣成員某人取而代之,爲了把這樣一個對手按住,只能封伯,賜地,這樣一來修建伯爵府在賜地上,也好遠離朝堂,削弱章子俊的風頭,對朝堂的影響。

這些小算計在章子俊看來就不當回事,章子俊巴不得遠離是非之地,現在有了地,工部還能爲自己建一個伯爵府,何樂不爲之,往後妥妥地“田園生活”了,就這樣一拍即合,弄的皆大歡喜,朝堂上大都人認爲章子俊很傻,上了套了,被驅逐出京城,而他自己還不明白其中的厲害,真乃是傻子啊。不過章子俊作爲文臣能封伯爵,在明朝已經是爲數不多的一位了。

伯爵府的賜地在通州以東潮白河跟京杭大運河之間的東劉莊村,章子俊對這塊地很是滿意的,最重要是水運便利,土地平整,這二十頃地規劃一下,伯爵府不用營造的很大,用章子俊的話來說,幾排房,幾個四合院子就成,不用花園假山荷池等,用磚牆一圍就是伯爵府,重要是賜地內的田地上可以種上章子俊手中的全部莊稼,不出幾年,就是一個小型的產糧區。

被封了伯爵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安全性命得到了保證,不受律法約束,只受王府管轄。即便犯了罪,也只是削爵稱爲庶民。

這就是地位啊,有了此等地位,雖然只是一個簡配版的伯爵,也沒有世襲,卻能保證性命無憂,也是章子俊來到明朝最想得到的。

可是目前明朝到處是災害,天災加上人禍,章子俊很明白這是小冰河時期,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從元朝到清末都是小冰河時期。元朝統治時間100年卻發生了水災92次、旱災86次、雹災69次、蝗災61次、地震52次、風災42次、霜雪28次、瘟疫20次。 明朝從洪武到崇禎十八年期間共計自然災害1101次。 “小冰河期”導致氣溫大幅度下降,糧食大幅度減產,由此引發社會劇烈動盪,人口銳減。說到底就是糧食問題,這個“小冰河期”目前已經初現,連續的發大水就是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區域普遍南移,再過幾十年後不僅北方受到影響,就連江南,也因爲氣溫的異常,出現了河面結冰的情形。

對於這些天象異常,太子少保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彭時等上言:天象垂戒,古今罕見,而外人不知皇上憂勤在心,私下議論遇此災變,竟視如平常,還不能降顏一接臣下,詢訪民情。臣等欲於明早朝退,詣便殿請見,一以寬聖心,一以息羣議。

次日早朝畢,朱見深往文華殿,召輔臣彭時、商輅、萬安等入見。未進殿之前,中官都面有懼色,對彭時等說:皇上初次來文華殿,情緒不佳,不要多說,等到下次召見時再詳言。

難得朱見深能單獨在文華殿召見,彭時、商輅可不想錯過這樣的機會,彭時言:天變可畏。朱見深說:已知,卿等宜盡心。彭時又言:昨御史有疏請減京官俸薪,在文臣可,在武臣不可。朱見深說:知道了。

可是,一邊的萬安卻突然即頓首呼萬歲。原本彭時、商輅還有許多事情要奏請,被萬安突然這樣一呼萬歲,生生打斷了,不得已,皆叩頭退下。

隨後有中官乃戲朝臣說:可別怪皇上不召對,這不皇上召見了,無奇謀至計,只知呼萬歲而已。此事傳出,因笑稱“萬歲閣老”。

後然尹直入閣,欲請見皇上計事,萬安制止說:君不聞彭公嗎?請召對,一語不合,輒叩頭呼萬歲。今吾輩每事盡言,太監擇而奏聞皇上,皇上沒有不答應的,比面對好多了。就這樣,一切權力落盡萬安之手,而萬安一切聽從萬貴妃。

萬安只是一個濫竽充數,胸無大才的庸臣,可是在朝堂中亂認親戚,亂拜兄長,不知不覺入了閣,全靠會巴結人,能巴結人的手段。這真的是一個時代的失敗。天光朗朗,萬物氣清,在龐大的封建帝制王朝裡,居然能讓一個插科打諢,喜好阿奉的小人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其實也是一個牛人。

說來難堪,這位大明王朝的內閣輔臣不愛吟詩,不愛作畫,不愛收藏古玩,生平最大的愛好,是研究房中之術。 如果你是平頭百姓,愛研究這個倒也無可厚非。因爲百姓離朝堂是很遠的。窗戶一關,大門一閉,在自己家裡想怎麼研究就怎麼研究。可是萬安把一些房中術用奏章形式寫給朱見深看,分享此中經驗及樂趣,一時弄的烏煙瘴氣。

自從章子俊封爵後,章府就成了當前大明朝有名有姓的大戶人家了,自從公上銘、公上纓在府上養傷後,除了公上銘的手臂接骨後,痊癒的不是很利索,刀傷痊癒很順利,反正這兄妹倆現在已賴上了章子俊,不想賴上也不行,無處可去,無家可歸,就目前的身份上街去打拳頭賣膏藥也不成了,如果再去“偷盜”行俠,少了“一點紅”的依靠,讓倆兄妹無所適從,在養傷的這段日子裡,看到了這個章府對待自己還不錯,也沒什麼很多的規矩,加上當初章子俊答應要爲倆兄妹負責的話,不知不覺間就把自己當成了府中人。

現在倆兄妹成天在前院跟二哥家跑的近,舞槍弄棒的,也是傷愈後活動活動身體.

章子俊地位上升了,自然巴結的人蜂擁而至,首先來的是大哥刑凱的兒子帶着一幫子親戚,全是拖家帶口的,目前大哥刑凱在禁軍都司衛所任職,年歲也大了也到了致仕的年齡,聽說章子俊封了爵就前來投靠,一個伯爵府的排場是很大的,這就說明爲什麼那些勳爵到處斂財,光靠朝廷的祿米不夠開銷養活一大家子人口,這樣的事,也輪到章子俊要考慮爲家中這麼多人得生計動腦了。

這麼多人,全是一家子,所以在通州新建伯爵府時,除了朝廷給出的管制建一個府邸外,圍繞着伯爵府外圍章子俊又建了許多獨門小院。這哪裡是建房,而是建造一個城鎮,大哥刑凱就利用手中的職權,拉來了一千三百多禁軍中的親信,整日在賜地中的東劉莊村建房。章子俊對刑凱說道:“大哥啊,小弟雖然封了個爵位,卻無權無錢,目前最大的財富就是這二十頃地,除了朝廷給建的伯爵府外,小弟身無分文,既然大哥帶着族人全來到小弟這裡,那麼各家人的住房只能自家營造,不過不能瞎建,在規劃裡面統一搭建,你看,這就是規劃圖,這上面什麼地方可以建房,什麼地方不能建裡面畫的清清楚楚。”

在規劃中章子俊頒佈了伯爵府第一個“五年計劃”,爲了能讓大家往後過上“吃飽飯、穿新衣”的幸福生活,凡是在伯爵府內的全部生產物資、人員、牲口等統一按排,不得個人私藏。

這就是“人民公社”集體所有制,章子俊也是沒法啊,這麼多的人往後全指望着自己,而自己除了這個封爵,別的什麼也沒有,要想養活千號人,光靠種地過日子,肯定只是維持能不能吃飽飯,解決溫飽問題就得要一個統一目標才行,反正在轄地上,章子俊說了算,好在大哥刑凱帶來做“私活”的一千三百禁軍餉銀糧草不用章子俊負擔,等於是白白在給伯爵府幹活,這種事目前在軍隊中“私役”很多,只要沒人舉報,朝廷不會管。

章子俊給出的“大餅”很誘人,還是夾陷的蔥油大餅,人人吃飽飯、人人穿新衣,每家每戶住新房,這是何等的新生活啊。

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馬寺夜話(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