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

關於朝廷改組的商討還在繼續,朱慈炅之所以提前幾天放出消息,就是想讓所有人都好好想想,怎樣改才合理,怎樣改才能使朝廷的辦事效率更高。

各衙門的大佬都不是尸位素餐之輩,對手底下負責些什麼事情自然再清楚不過了,他們對改組計劃也早有各自的想法,所以,朱慈炅一路點下了,大家言都很積極。

接下來就輪到兵部尚書孫元化了,他見皇上鼓勵的眼神看過了,連忙拱手道:”皇上,微臣覺得兵部職能之繁複尤其嚴重,像武器裝備的放和管理,糧草輜重的調撥和存儲,6軍軍團的操練和作戰,海軍軍團的操練和作戰,這些,都應該分離出去,而兵部本身只管理軍籍和軍令是最合理的。“

朱慈炅聞言,點頭讚許道:”恩,初陽說的很對,這些朕以後會考慮的。“

接下來就輪到太常寺卿蔡邦俊了,五寺的職能倒是相對單一一點,沒有什麼拆分的必要,只是隨着大明的展人員有點不足而已,所以蔡邦俊也只是要求增添人員,並沒有建議拆分職能。

朱慈炅乾脆總結道:”恩,五寺就不說了,都是人員短缺,你們都擬定個章程出來,朕酌情給你們批覆。“

接下來,他又看向戶部尚書程國祥,這戶部可是此次改組的重點,因爲他們應該是最不堪重負的。

果然,程國祥一看皇上的眼神,立馬急切的拱手道:”皇上,微臣覺得戶部的改組已經刻不容緩了,大明這幾年光是行省就增添了三倍,官員數量差不多也翻了三倍,稅賦更是翻了三倍都不止,各項支出也翻了幾倍,光是這些戶部都有點忙不過來了,還有大明的商戶,外來的商戶,這些根本就沒人去管,所以,微臣覺得戶部不但要增添人員,還應把稅賦的管理和商戶的管理都拆分出去,只專心管理朝廷的支出。“

朱慈炅聞言,忍不住讚賞道:”恩,仲若說的很好,接下來刑部、詹事府、翰林院無外乎也是增添人員,增加職位,在這裡就不說了,你們擬章程上來,朕給你們批覆。諸位愛卿都能大公無私,不爭權奪利,只爲將事情做好,將朝廷效率提高,朕心甚慰。不過呢,增添衙門只能一步步的來,不能一次性將所有衙門全部改組,不然的話大家都在忙着調動,整個朝廷豈不是要亂套了?“

他後面這句是帶着開玩笑的口吻說出來的,在座的衆人自然是很配合的笑了一笑,這下整個場面就更和諧了。

緊接着,他又故作神秘道:”那麼,最先應增添的是哪些衙門呢?“

說到這裡,他有意停下來,微笑着看着在座的大佬,貌似想讓他們提出建議。

這個問題衆人倒沒考慮過,先增添哪個部門後增添哪個部門難道會不一樣嗎?

從皇上的表情來看,這個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那麼到底先增添哪些部門好呢?

這個問題,朱慈炅自然是有答案的,他緊接着引導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大家都知道吧?“

這不廢話嗎?這句話都不知道還能考上進士,還能當官!

朱慈炅又繼續道:”自秦始皇一統華夏,後面又經歷了多少朝代呢?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多少朝代了,那麼朝代更替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就有點複雜了,每個朝代更替的時候好像都不單單是生了一點事情,基本上都是很多事情累積到一起,才能造成一個王朝的滅亡。

而且,看皇上這架勢,他也沒準備讓誰回答,他老人家是要自問自答呢,所以,在座的大佬都沒有開口,只是全神貫注的看着皇上,一副悉聽教誨的樣子。

果然,朱慈炅緊接着又道:”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一個王朝的覆滅,每次王朝更替的時候,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民不聊生!不造反他們就活不下去,你說他們會不會反?如果大家都生活富足,誰又會願意搞的天下大亂呢?“

皇上竟然談論造反的問題,這簡直太怪異了,下面的人無不目瞪口呆,不過,貌似皇上說的好像很有道理,大家都過的好好的,誰會想着造反啊!

朱慈炅最後總結道:”所以,黎民百姓纔是國家的根本,只有讓黎民百姓生活富足,安居樂業,一個王朝才能長治久安,而且,百姓越富足,國家就越強盛,外辱也休想強加於身。“

這下大家都明白皇上的意思了,能讓百姓生活富足的衙門,要先行。

那麼是哪個衙門呢?這還用問,肯定是戶部啦,衆人的目光不由全部望向戶部尚書程國祥。

程國祥這個惶恐啊,你們都看着我幹嘛?

還好,皇上的目光並沒有看過來,程國祥暗暗鬆了一口氣,要怎樣使百姓生活富足,這個命題實在是太大了,讓他回答,他怎麼回答!

程國祥是鬆了一口氣,黃道周卻冷汗都嚇出來了,因爲皇上正盯着他看呢。

他心裡那個慌啊,皇上,這麼多大佬您不問,您看着我幹嘛?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您啊!

朱慈炅之所以盯着黃道周,倒不是想要這貨出什麼主意,他只是在組織語言而已,盯了一會兒,他終於開口道:”要使黎民百姓生活富足,先必須讓他們學會賺錢的本事,如果斗大的字都不認識一個,只會種地,吃飽飯或許沒問題,要想家致富,那就難了。“

衆人聞言,無不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全部悶頭種地的確只能混個飽腹,要說富足,那還差得遠呢!

朱慈炅緊接着點名道:”幼玄在這方面就做的很不錯,所以,朕決定,先成立一個教育部,由幼玄擔任尚書,負責所有百姓的啓蒙教育,技能教育、科舉教學和漢學推廣。“

前一秒還嚇的要死的黃道周一聽這話,錯點沒激動的暈倒,從一個掛名的正三品詹事府詹事到一個正二品尚書這是多大的跨越啊,最重要的讓他主管的還是他最熟悉教學工作,這簡直就是爲他量身打造的一個部門啊!

其實,朱慈炅就是爲了給他安排個職位纔想着要新增衙門,然後纔想到朝廷各衙門的現狀,可以說,改組朝廷的起因就是爲了給他量身打造一個衙門。

黃道周當然不知道這些,他只感覺皇上對他簡直是太好了,這恩寵,哪怕皇上讓他立馬跳進滾燙的油鍋裡,他都會毫不猶豫的跳!

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章 閹黨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開始,運氣逆天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