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八唐行鎮

大明金主· 一零八 唐行鎮

幸虧過年的時候接觸了朱裡的和春堂,讓徐元佐對大明基層社會生態有所瞭解。▲∴,

唐行最初是一戶唐姓人家的木行所在地,因爲販賣木頭而漸漸發展成鎮。當初這戶唐姓人家有幾支留在此地經營,加上奴僕賜姓,便成了唐行的大姓。

城鎮化之後,其他商賈加入到了唐行的建設之中,以木行爲主體組建起了唐行商會——仁壽堂。隨着時代更迭,木材買賣已經不再是他們的主營業務,唯有布、絲、鹽和糧食纔是如今的主要商貨。

徐元佐今天要見的便是唐行的頭臉人物,仁壽堂的三位大股東。

跟在徐元佐身後的顧水生有些擔憂。他知道唐行在元佐哥哥的心目中地位甚高,所以來這裡做市場調查最是用心。按照元佐哥哥的建議,他也有動用過一筆小額的“公關費”,用來打點鎮上的消息人士,其中有一個還是當地里正。

也是通過這位里正,顧水生才知道仁壽堂的幾位大佬對於徐家出現在唐行並不樂見。

徐家對他們而言是個很不錯的生意夥伴,能夠拿到質優量足的各色綢緞、棉布。而且身爲宰輔人家,徐家的信用絕對是過硬的。如果可以,他們希望世世代代跟徐家合作。然而現在徐家現在想染指唐行,這就撈過界了!

唐行早就排定了座次,各家分多少餅,漏多少渣給下面,都有章程。徐家要是擠進來,這座次要不要重排?餅要不要重分?更討厭的是徐家實在太過於龐大,沒法硬頂。除非能夠說動松江府其他幾戶勢家。聯合起來抵制徐階……這簡直是癡心妄想。那些勢家與徐階都是利益同盟,誰會爲小小唐行的舉人秀才出頭?

顧水生自然將這些消息原原本本告訴了徐元佐,但是看起來徐元佐絲毫不以爲然。

“呀!唐行竟然還有城牆呢!”徐元佐坐在轎車裡,從轎窗望出去,正能看到一丈多高的土牆,大約只是二樓的模樣。上面站了兩個身穿粗布服飾的弓兵。不知道是裝樣子還是真有瞭望警戒。

顧水生勉強笑了笑。

徐元佐並不回顧,叫停了牛車,跳出轎廂,踩在堅硬的車轍上,差點崴了腳。

“哥哥小心。”顧水生正好鑽出來,伸手虛扶。

徐元佐已經站穩了,走向土城,發現城牆上的弓兵少了一個,另一個大概去報信了。

果不其然。“城門”裡迎出了十餘人。三人打首,都穿着綢緞衣裳,雖然努力擺出一副客套的模樣,但舉手投足之中仍舊掩飾不住久在人上,趾高氣揚的神情。

在他們身後跟了四個奉承人,其中三個衣服乾淨利落的,應該是各人的長隨。另一個粗布衣服,面容乾癟。正是此地裡正之一,常年給這幾位大佬跑腿。

這四人後面。還有鬆鬆散散五七人,像是子侄晚輩,又像是跟班門客,也像是的來捧場的商鋪掌櫃,反正都是不用理會的背景。

徐元佐迎了上去,掃了一眼最前三人就知道誰是真正魁首了。

“袁老爺。小可徐元佐,這廂有禮了。”徐元佐當前拜道。

那袁老爺名正淳,是正兒八經的乙榜出身,在唐行的地位最高。他如今年過六十,一般都在幕後運籌帷幄。生意自有子侄輩打理,這回是看在徐階的“孫子”面上才親自迎出來的。他固然知道徐元佐很年輕,卻沒想到竟然年輕得如此離譜。

離譜得有些不尊重人了吧!

“哦哦哦。”袁正淳淺淺回了禮:“徐公子年輕有爲,年輕有爲。”他微微側身:“這位是我唐行有名的儒商長者,程先生。”

“程先生。”徐元佐看過顧水生的通報,知道這位程先生單名一個宰字,雖然是個生員,但是地位卻在三位領袖中排了第二,反倒在另外一位舉人老爺胡琛之上。

袁正淳介紹了程宰,便轉向另一側:“這位是高中嘉靖戊午科乙榜,胡老爺。”

唐行還有三位舉人,兩個例監,九名生員,不過他們或是在仁壽堂裡地位不高,或是根本沒有加入這個商業組織,此刻都沒有出現。

徐元佐又向胡琛行禮,笑道:“諸位長者折煞小可了。”

袁正淳微微一笑,皮裡春秋也是功夫了得,並不將心思寫在臉上。他道:“徐公子來信已閱,我等且去公所詳談吧。”

徐元佐跟着三人進了城門,只見裡面屋舍儼然,道路乾淨,主幹道上都是上好的磚路,兩旁小街則鋪了青石板條。雖然不能跟松江那等郡城相比,卻也是有了縣城雛形,拿得出手了。

——這基礎建設還真不錯。

徐元佐看在心裡,微微頜首。

地方上的基礎建設能夠看出堂會的控制力。因爲官府是不可能管到那麼細的,所以路修得好,橋建得多,正說明此地的鄉紳樂意出錢,自然可以證明堂會的控制力較大。

徐元佐是不相信有人會單純爲了行善而慷慨解囊的。

到了唐行正街,只見兩旁全是商旗招展,遠遠望去,從街頭到街尾,竟然全是商家,少說也有三五百戶。鹽鐵布醬,陶瓷餐飲,文玩書肆,珠寶金銀……幾乎與後世的仿古商業街毫無二致。

街上行人或是普通百姓購買日用,或是商賈採購銷貨,人流如織,即便說是摩肩接踵也不爲過。

“唐行號稱‘五十里’,看起來還是謙遜了呢。”徐元佐對袁正淳道。

袁正淳面露得色,撫須笑道:“我唐行說是五十里,那是指鎮上。城廂裡都沒算進來呢。”

徐元佐一算:五十里就是五千五百戶,一戶姑且按照五人來算,就是兩萬七千五百人,那麼鎮上人口該在三萬左右。算上城廂人口,五萬已經算是保守估計了。

這樣的人口基數,市場規模,設爲縣治也是理所當然的。

由此一想,徐元佐更加對擠入唐行市場有了信心。

“這裡便是公所。”

衆人走過正街,轉入偏向,過了坊門,就見一處面南向的一座普通百姓住宅。

宅上也沒有名匾,看規制應該是朱裡徐家這等人家的房子——如果徐賀能夠正常地帶回銀兩。

對於一鎮首腦而言,顯然低調得有些過分了。

“請。”袁正淳說罷,自己已經率先邁步進去。

徐元佐知道這是非善意的表露,只是渾做不知,笑着與後面的程宰、胡琛讓進,然後才進了裡面。

這宅子有前後兩進院落,前院有臨街房屋五間,中間設了門屋一間。門內小院兩側,是東西廂房,各兩小間,門窗緊閉,不知道是何用處。

再往裡走,便是一堵又高又厚的內牆,大約是主人家爲了安全和禮教大防而設。

過了這牆便是後院,有一座樓房,爲堂屋與臥室所在。

這宅子用地緊湊,庭院狹小,正是江南小民之中流行的小天井佈局。

“公所鄙陋,還望公子切莫見笑。”袁正淳請衆人進了堂屋,自己坐了東主位,請徐元佐坐了主賓。

程宰、胡琛主陪,那不知名姓的里正坐陪,各有分據。

顧水生沒想到自己也坐了次賓,看着一圈年齡比他爹都大的人,頗有些彆扭。只是他少年老成,沒有表露出來而已。

徐元佐倒是輕鬆愜意地很,還頗有興致地嚐了嚐唐行的糕點和茶水。

其他背景與唐行店的五人使團去了耳房閒坐,這邊便只有六人商討正事了。

袁正淳看着“了無城府”的徐元佐,覺得自己特意安排四個人對付他們兩個少年,似乎有些以衆擊寡恃強凌弱了。

“誠所謂獅象搏兔,亦用全力矣!”徐元佐喝了口茶,突然笑着對顧水生說道。(未完待續。。)

第77章 合作三五五科學的新起點三六零說親金猴報喜第一更二九一合資二七二歹人三四一遇敵二六二年末三六九臨行前的禮物第51章 娘來了三八五連環計三四八回家二六三年會一四六常備柚子葉求月票三四九展望第71章 前方有套三四二奸商二八九來訪第12章 宏觀經濟一四一第一次夏圩會議求月票三九九智珠在握九十一章 回家過年三八四金山銀山第20章 手藝人一五七約稿二四百十鄰居三九二有恩必償二二七地震之前二八六可以歸去月票加更第182章 言爲心聲四百十鄰居三三一馬首是瞻二八六可以歸去月票加更一四九質疑求月票推薦票第192章 條件二六六豐收年一一九爲難的鄭老師求月票三零七面對面二四八衆生相二四六機會第175章 嚴肅點三九零樑房口港三零三蘇州盟友一二五梅先生第74章 家訪第57章 妖孽一二六掰開揉碎再碾壓三更求月票一九九章 提拔栽培二五九硬碰硬一六三去拜壽求月票第180章 山陰張氏一五六約稿三五八消費市場第94章 野心百十一章 聰明人三四四探訪一三三肺腑之言求月票感謝打賞第31章 信字當頭第189章 飛鴿傳書二八六可以歸去月票加更二三六說實話第74章 家訪第82章 徳不稱位二四三溢價第43章 對手第56章 送上門來的便宜第26章 仗勢欺人三四一遇敵第14章 進城二零九章 買命第169章 長沙沈家二二七地震之前一一七氣口求月票三八七錦衣衛二六四拜託第77章 合作二二七地震之前三七九宣講會二四五五倫九十六章 隆慶三年來了二九一合資三百五十一章 徐氏新學二四零暗無天日打賞加更第186章 少年說第71章 前方有套第168章 與姐姐一起看海第31章 信字當頭三四一遇敵一三四代溝求月票第85章 貴客駕到二八六可以歸去月票加更三零七面對面第74章 家訪一零四章 如切如磋一五零必考題求月票第94章 野心第76章 白鵝入彀四零七救場二九二決策第195章 高屋建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