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零章 一拍即合

一一零章 一拍即合

寺廟道觀環境清幽,住宿乾淨,僧道們還會提供口味不錯的素齋。

碰上有些水平的僧道,還能與客人談玄論文,對弈手談,甚或一展琴茶雅藝。是許多出門遊學的讀書人、寒門出身的官員,最喜歡的落腳點。

而這個客戶羣體,則是徐元佐的目標羣體!

徐元佐掛出鄭嶽的名頭,要以公權力來斷了寺廟宮觀的生意,一則是告訴他們:自己的確是來吃大餅的,但這塊大餅你們原本就沒得吃,是小哥我自家烙的。二則也是警告:我可不止有徐家做後援,還有個縣尊恩師呢!

胡琛心中一動:若是如此,我這邊或許也能分點湯水呢!

袁正淳卻道:“若是寺廟道觀不合住得,那麼民宿也不能住了?”

住在民宿的多是積年老客,帶着朋友故舊的意思,並不算是純生意。就如徐賀在外行商,也有幾處是住在民宿的,都是機緣巧合之下認識的可靠人。

徐元佐摸清了唐行的市場,自然知道袁正淳是在“聲東擊西”。問的是“民宿”,其實意指“貨棧”。

因爲袁家作爲仁壽堂的魁首¥2,唐行鎮的首富,最大的買賣就是牙行埠頭。

人都說明朝禁商,照徐元佐看來其實是朱家皇帝在摸着石頭過河,不知道什麼政策能真正利益商人階級。

牙行就是典型例子。

洪武二年的時候,朝廷令:“天下府州縣各鎮市不許有官牙、私牙,一切客商貨物投稅之後,聽從發賣。”這條禁令的背景是因爲蒙元承襲了兩宋的“重稅政策”,商人賦稅極重——除非官僚背景的商家。而官牙負責收稅,私牙負責坑騙。都是商人的天敵。

洪武二年的這條廢牙行令,正是爲了促進商品流通,保護小商人的利益,可以說是自由市場的先聲。

然而後來爲何又承認了官牙的存在呢?

因爲國家要控制人口流動,如果沒有牙行,就得靠邸(貨棧和旅店的合體)、店承擔流動人口檢查。而這又缺乏實際操作性。徹底不收商稅,怎麼都說不過去。再加上商人的確需要中介人從中牽線,否則誰知道上哪裡找貨源去?那時候既沒阿里又沒網絡,就連報紙廣告和黃頁電話簿都沒有。

見牙行沒法廢除,洪武二十四年的時候,朝廷又令工部“建屋數十楹,名曰塌坊,商人至者,俾悉貯貨其中。既納稅,從其自相貿易,駔儈(牙人)無所與。”這種官店便是集合了邸、店、牙三者,建立了一個公共平臺,實際上仍舊排斥中介。

在洪武帝看來,中介這種轉手貿易獲利的行爲,根本就是詐騙。

事實證明,牙人的確有存在的必要。

有些牙人仿照官店的邸、店、牙合一的形式。依樣辦理,就成了牙行。

因牙行得有鋪面、堆棧乃至客房。並僱人看貨、幫手、帳房、莊客,需要一定的資金,所以朝廷只能在《明律集解附例》裡規定:“凡城市鄉村諸色牙行及船埠頭,並選有抵業人戶充應。”這其實就是承認了牙人的法律地位,並且重啓了官牙制度。

袁家的牙行有牙貼,可以算是官牙。不過他一張牙貼管十幾個牙行。掛靠他名下的私家牙行更是多達數十,上面不查也就罷了,真要查起來肯定是要依法查處的。

徐元佐道:“民宿也好,貨棧也好,於情於理都說得過去的。官府怎麼會查。”

袁正淳道:“就怕縣尊老爺一時心血來潮,鬧出事端。”

Wωω● тт κan● C○

“咱們要和氣生財,縣尊也指着平平安安進名宦祠呢。”徐元佐道。

袁正淳心中知道:原來還有這個開價。

他不知道徐元佐隨口替恩師要了點好處,還以爲徐家與鄭嶽鄭縣尊已經說好了籌碼呢。

“若是徐公子家提倡,縣尊自然是肯定要入祠的。”袁正淳撫須道。

“家師也是的確有心造福一方,並非單純圖個虛名。”徐元佐回到正題,道:“我家客棧開起來之後,自然也是願意交納規費的。而且地方上讀過書,進不了學的生童,我們也願意僱些來用。至於家底清白,勤勞肯幹的雜役,少不得要多僱幾個。”

他頓了頓,又對胡琛笑道:“胡老爺若是不打算做這買賣了,您家名下的客棧、人手,我也願意合買、續聘。”

袁正淳並不關心胡琛的生意,只是問道:“你說的這生童,能僱多少?”

“就看保人的情面有多大了。”徐元佐笑道:“從唐行往西走,北竿山、重固、劉家角、商榻,我都要開店,有的是用人的地方。”

學而優則仕,若是不優做什麼呢?自家有產業的還可以經營自家產業,若是自家沒產業呢?這些讀書人豈不成了“負擔累贅”?

在文教不發達的地方,生童還可以做做鄉村教授,但是在松江這麼個“家弦戶誦”的地方,生員都未必能有館坐,何況那些蒙童呢。

讀書人沒有相應的出路,對應的就是讀書人地位下降,所以鄉黨之中的舉人、生員,都會關注“就業率”的問題。

任何一個體面的職位,都是有價值的。

有價值,就意味着人情和銀錢。

“公子願交多少規費?”一直沒有說話的程宰出聲問道。

徐元佐精神一振,知道這下通往唐行的道路已經徹底打通了。

“得先請問先生,貴地是各自繳稅,還是合了一處,由仁壽堂代繳。”徐元佐問道。

若是各自繳稅,仁壽堂收的規費就是用來進行鄉里補充建設的。比如修個土地廟,鋪個地磚,做個社戲之類,花銷不會很大。如果仁壽堂代繳整個唐行的商稅,甚至田稅,那麼費用就要高許多了。

程宰道:“唐行鎮上的商稅是由商家合了一處,仁壽堂代繳的。田稅是由大夥幫着催收。徐公子若是隻開客棧,年規也不多,十兩銀子如何?”

商稅本定是三十取一,但是英明的太祖皇帝怕官吏殘虐下民,在後面補了一句話:不許苛徵。

什麼叫不許苛徵呢?就是去年徵多少,今年還是徵多少。如果今年比去年徵少了,問題倒是不大,各地官員都比徐賀會找藉口。萬一徵多了,反倒得好好解釋一下,爲何會多。說不定還會引來科道言官的不信任調查。

這種情形之下,大明從建國初期十里不存一戶的蕭條時期,走到如今“有不耕寸土而口食膏粱,不操一杼而身衣文繡者,不知其幾何也?”的商業繁榮時代,即便算上後來增加“市肆門攤稅”,但是商稅總額不增反降。

三十取一的商稅不過是百分之三點三,營業額做到三百兩,就該繳納十兩銀子了。而規費也只收十兩,低得讓徐元佐簡直無法講價啊!

“若是鄉里有事,我也不會袖手旁觀。”徐元佐爽快地應承下來。

程宰提了提嘴角,顯然不願多說話。

袁正淳見該談的都談好了,起身笑道:“徐公子到底爽快人!今日正要爲公子設宴,還望賞光。”

“袁老爺客氣,日後小可在唐行還要多多仰仗諸位。”徐元佐一笑而起,熟絡得就像是自家人一般。

衆人紛紛起身,各個臉上帶着笑意,好像真是一樁喜事。

胡琛走到徐元佐身邊:“日後咱們便是同行,也得互相幫襯纔是。”

“胡老爺是前輩,少不得要多多討教。”徐元佐笑道。

胡琛一邊客套,一邊隨着人往外走。

徐元佐與跟在後面的程宰對視一眼,會意一笑,彼此都知道對方是個聰明人。他不經意間看了顧水生一眼,頓生疑惑,低聲問道:“怎麼頭上有汗?身子不舒服?”這二月春寒時節,堂屋裡火爐也不甚旺,出汗實在太奇怪了。

顧水生低聲回道:“脣槍舌劍,太激烈了!”

“啊?”徐元佐一臉茫然:脣槍舌劍?剛纔分明是一拍即合兩情相悅啊!

ps:??注:陸楫在《蒹葭堂雜着摘抄》裡說:“吳俗之奢,莫盛於蘇杭之民。有不耕寸土而口食膏粱,不操一杼而身衣文繡者,不知其幾何也?蓋俗奢而逐末者衆也。只以蘇杭之湖山言之,其居人按時而遊,遊必畫舫肩輿,珍羞良醞,歌舞而行,可謂奢矣。”

陸楫距離主角此時已經逝世十七年了,正是南直松江府人,其言論可以一觀。以後章節中,這個名字大約還會出現。

求各種打賞!

第69章 獎金分配第78章 謀主第17章 職位薪酬第183章 林大春其人第40章 借雞生蛋一二四取中二九二決策第67章 新的戰略部署一五二天真求月票第97章 緊抓思想教育一六零曲驚四座求月票二四二誰說了算第85章 貴客駕到第166 康家四零二禮物四零八來訪第49章 小心打行第14章 進城二七六案例分析四零四分配任務一三八一擲三千金三更一零四章 如切如磋第76章 白鵝入彀二四零暗無天日打賞加更三九一會面第28章 圖窮匕見一三四代溝求月票三八四金山銀山二一七少人二三六說實話第65章 抵達二四七徐盛的新前途第68章 經理三三九李如鬆二七零考察第5章 流星一零三章 書坊引出的小念頭三七六後續二二零唐行客棧二六一滴水不漏三零一一五六約稿第181章 青藤先生第55章 洗腳婢一六三去拜壽求月票二二一露出馬腳三九六章 民心所向二三三從龍一零二章 又被砸到了第33章 上陣父子兵第64章 平息第32章 還能再坑第322 堂會二六六豐收年二六九開戰的號角感謝盟主第18章 麻煩三八六章 段家二零八章 下手一四六常備柚子葉求月票四零二禮物第95章 銀和錢一四九質疑求月票推薦票三七六後續三四三潛流一五八編輯部一五五賺吆喝求月票二四四仁壽堂的起航第94章 野心第69章 獎金分配第68章 經理第34章 羅家子三三八安身策第9章 準備二一二合夥三五二章 人力緊缺第71章 前方有套三六五利益分配二二七地震之前二一零第一桶金第20章 手藝人第86章 暗藏洞天一三九搭頭求月票第38章 機會一零八唐行鎮三五七衛生設施一九七章 金山島巡檢司二一四新領域第172章 求婚三八五連環計第21章 安六爺一零七戰略重心三九五贖買一三一正餐求月票三八五連環計一五五賺吆喝求月票二五三精英小分隊第27章 什麼都不懂第177章 官差如虎一三六早鍛鍊求月票三五三章 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