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大限將至:大明版圖

“第三十,宋傑。”

“宋傑是朕的侍衛出身,雖是正經侯爵,實則出身朕的侍衛。”

“朕太瞭解他了,他最大的優點,就是忠心。”

“若統兵十萬以上,朕最放心的人就是宋傑。”

“因爲他沒能力造反。”

“而且,他又和朕有姻親,世代勳貴,他沒有造反的動機。”

“所以,每逢大戰,朕必派他統兵,他在,朕放心。”

“宋偉和他不一樣,宋傑讓朕特別放心,他不善統兵,但會將權力下放,併爲朕舉薦人才。”

“宋偉則是自認爲有兩把刷子,且朕也認爲他有能力,事實證明是朕看走眼了,他能力着實一般。”

“而且,宋偉不幸,死在了征途中。”

朱祁鈺道:“三十一,毛忠。”

“毛忠有名將之資,明明一個軍人,卻攙和進政治之中,所以朕討厭他,也就不太用他。”

“壓了幾年,算是磨平了他的棱角。”

“這才爲朕所用。”

“也立下一下功勳,可他明明歲數那麼大,非要獨領一支軍隊,最終病死在沙場上,導致他帶走的大軍損失慘重,這是過。”

“所以,朕沒有追贈毛忠國公之爵,僅以侯爵禮下葬,且葬禮辦得並不風光。”

“三十二,龔永吉。”

“龔永吉此人,你印象不深,但大明在對馬島的戰略經營,完全是他一手做的。”

“他是文官,是朕求他做勳貴的。”

“他在對馬島十年,病死在島上,朕將一座島礁,命名爲永吉礁,紀念他的功勞。”

“大明能威懾倭國,操縱倭國,能從倭國隨便徵兵,龔永吉功勞最大。”

“三十三,胡豅。”

“胡豅若活下去,必然進前十,奈何天妒英才啊。”

“三十四,于冕。”

“于冕比於康厲害得多,不過,論穩重,還是於康更好,於康有他父親之風,且沒有他父親的傲氣。”

“而於冕學到了于謙的皮毛,也繼承了他的傲氣,所以排名不高。”

“三十五,許寧。”

“許寧是許泰的父親,許貴的兒子,許寧沒有辜負朕的期望,終於成長爲一代名將。”

“只是可惜,許寧在魏國戰場上,中流矢身亡,不然排名還能靠前。”

“三十六,郭懋。”

“郭懋的功勞,在於發現新大陸,反而戰場上的功勳不多。”

“大明能得到全世界,跟他關係極大。”

“榮封國公,是朕對他成績的肯定。”

“三十七,房能。”

“房能大智若愚,若重劍無鋒。”

“他是朕一點點磨礪出來的名將,朕一直認爲,他是朕的徐晃。”

“穩重、靠譜,朕將難題交給他,他一定能妥善解決,且從不邀功,他是朕最信任的將領之一。”

“他從來沒單獨領軍過,但所有攻堅任務,都會交給他,他總會按部就班的完成。”

“可他晚年納妾不祥,被妾室聯合姦夫,毒害而死,可惜了朕的名將。”

朱祁鈺有點唏噓房能。

“第三十八,李杲。”

“李杲的能力還沒有完全顯露出來,他在你手上,一定會大放異彩的。”

“三十九,王離。”

“王離出身農家,因爲在軍隊中作戰出色,被遴選進入武學,又因爲用功讀書,被于謙看重,成爲于謙的好學生。”

“王離未來前途不可限量,他的時代快要來了。”

“第四十,伊旭春。”

“他是倭人,因作戰勇猛,而得到上級提攜,一步步爬到了國公位置。”

“可惜他生不出兒子,爵位無法傳承。”

“納了二百多個妾室,最終被妾室害死,也是可憐。”

“四十一,於康。”

“於康朕說過了。”

“四十二,仇鉞。”

“仇鉞此人,功利心甚重,慣會殺良冒功,此人有名將之實,卻無名將之品德,此人要慎用。”

朱祁鈺對仇鉞印象不好,許泰功利心也重,但不會殺良冒功。

仇鉞不止一次這樣做,屢次警告死不悔改,且每次出征,必斬幾萬頭顱充作戰功。

他壓根就不是去藩國立功的,單純是去殺夷人的。

“四十三,毛榮。”

“毛榮也非名將之資,是毛海一手帶起來的。”

“第四十四,朱儀。”

“朱儀也沒有名將之資,而且他是正統帝的人,奪門之變時,他家明確站在正統帝那邊。”

“朕沒殺他,並且用他統兵。”

“他被朕嚇破膽子了,朕給一百萬大軍,他也不敢造反,因爲沒人聽他的。”

“朕爲了戲弄他,每逢打仗都讓他去。”

“現在想想也挺可笑的,不過,也將他練成了名將。”

“後期,派他出徵,恰恰說明朕放心他。”

“朱儀每逢戰爭,必然給朕交上來一份完美的答卷。”

“晚年他也是極爲謹慎,從不多說話。”

“他的兒子朱輔也不錯,雖不是名將,也是個可用的幹練之才。”

“這人得逼一逼。”

“四十五,徐賢。”

“徐賢剛繼承爵位的時候,就是個二愣子,沒少辦錯事,打敗仗。”

“他懂得沉下心來學習,他資質並不出色,卻一點點進化成了名將,他四十歲時還只是個頂級將領而已,單獨領五千大軍是極限。”

“五十歲時,能領一萬大軍。”

“六十歲時,他竟能指揮五萬人的戰役,且打得可圈可點,已經是頂級名將了。”

“七十歲時,完全能獨當一面了。”

“徐賢厲害之處,在於不停進化,連朕都詫異,七十歲的他還在不斷進步。”

“反而把範升壓了下去。”

“實至名歸。”

“第四十六,範升。”

“範廣的兒子,算不得名將,但統兵極爲可靠,他沒有大勝的經歷,也沒有大敗的經歷,很多戰爭他都參與過。”

“作爲異姓王的兒子,無論是軍中還在家中,朕都沒收到過言官對他的舉報。”

“他極爲低調,低調到讓人忽略到京師還有這樣一個頂級將才,叫他一聲名將,夠格。”

“範升在朕身邊幾年,朕就發現他超脫一般人的穩重。”

“老四,名將,並不是只形容那種驚豔之輩的,反而像範升、朱儀、房能這樣的,纔會真的讓人安心。”

“神英打仗驚豔,可他出徵,朕都會提心吊膽,神英思維跳脫,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他出徵必定彈劾奏疏不斷,朕都心煩。”

“反而房能、範升出徵,朕從來不需要擔心。”

“你比神英厲害,但伱出征,朕就不安心。”

朱見漭老臉一紅。

打了一輩子仗,說實話他比較喜歡房能、範升這樣的執行者,這樣的人用着舒服。

“後面就不說了,整個景泰朝,名臣名將數不勝數。”

“開拓這廣袤的世界,又涌現出無數名將。”

“若各個藩國都數一遍,估計要數很久很久。”

朱祁鈺今日也乏了,不願意繼續數了。

其實還有太監的。

最會打仗的太監,比如覃益、秦成、賀知恩,都是名將。

其中秦成是跟王越練出來的,也是獨當一面的帥才,覃益是在宮中學出來的,都是帥才。這幾天,朱見漭在養心殿,肉眼可見的老皇帝在衰老,他卻樂此不疲的研究理論。

正因爲心中有工作要完成,所以他沒注意到自己的衰老。

“朕可能看不到大明版圖完整的一天了。”

“把地圖拿來,將要拆分的省份,可能拆分的省份,都標註出來,讓朕看看。”

朱見漭讓人將地圖拿來,指着地圖。

“北面加高後,黑龍江太大了,拆分成兩個省,庫頁島和蝦夷島拿出來,組建庫頁省。”

“西域拆分成三個省,崑崙省、阿爾泰省、伊犁省,費爾干納省,改爲天山省,帕米爾高原上建立蔥嶺省,興都庫什山脈,建立歸墟省。”

“唐朝時,管這裡叫吐火羅和大夏,之前定下叫歸墟省,簡稱就用夏吧。”

“唐努烏梁海省和烏蘇裡雅臺省,就不要拆分了,降低行政成本。”

“這樣一來,朕算算啊。”

東北:庫頁省(簡稱樺),黑龍江省(簡稱龍),吉林省(簡稱金),遼寧省(簡稱遼),突厥省(簡稱鐵),韃靼省(簡稱檀),朝鮮省(簡稱韓)。

北方:勒拿省(簡稱勒),葉尼塞省(簡稱葉),捕魚兒海省(簡稱貝),蒙古省(簡稱蒙),熱河省(簡稱趙),河北省(簡稱燕),北直隸(簡稱直),山東省(簡稱魯),渤海省(簡稱渤),黃海省(簡稱黃)。

西北:鄂畢省(簡稱鄂),烏蘇裡雅臺省(簡稱烏),唐努烏梁海省(簡稱唐),阿爾泰省(簡稱泰),崑崙省(簡稱昆),伊犁省(簡稱伊),天山省(簡稱費),蔥嶺省(簡稱帕),青海省(簡稱雍),甘肅省(簡稱涼),寧夏省(簡稱雲),山西省(簡稱晉),陝西省(簡稱秦)。

中部:河南省(簡稱豫),江蘇省(簡稱淮),日本省(簡稱齊),南直隸(簡稱南),安徽省(簡稱皖),江西省(簡稱贛),湖北省(簡稱楚),湖南省(簡稱湘),廣東省(簡稱粵)。

東南:浙江省(簡稱吳),福建省(簡稱閩),呂宋省(簡稱宋)。

西南:歸墟省(簡稱夏),烏斯贓省(簡稱臓),雲南省(簡稱滇),貴州省(簡稱黔),四川省(簡稱蜀),重慶省(簡稱渝),廣西省(簡稱桂),交趾省(簡稱交)。

南方:孟加拉省(簡稱孟),大理省(簡稱白),南詔省(簡稱緬),瀾滄省(簡稱怒),吞武省(簡稱泰),萬象省(簡稱暹),湄公省(簡稱柬),林邑省(簡稱佔),馬六甲省(簡稱馬),鳳麟省(簡稱鳳),滄海省(簡稱滄),聚窟省(簡稱瀛)。

十京六十二省。

面積臨近2300萬平方公里。

朱祁鈺手掌摩挲着地圖,眼眸閃爍光芒:“這天下,朕真想去看看啊。”

“六十二個省,之前是五十七個省,加入了帕米爾高原和興都庫什山脈兩個省。”

“又拆分出來四個省,林邑省、阿爾泰省、伊犁省、庫頁省。”

“撤掉了幾個直隸,只剩下南北兩個直隸,若南北兩個直隸也撤掉的話,就變成了十京六十省。”

朱祁鈺對版圖已經很滿意了:“別看興都庫什山脈這地方太窮了,但掌握好此地,大明的西大門永遠無人能叩開。”

興都庫什山脈,就是帝國墳場。

“朕這些年花了這麼多錢,經營此地,就是想作爲大明的西大門。”

“可投資太大了,朝中反對聲音也太大了。”

“朕也沒辦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若藩國要,就只能送給藩國。”

“若藩國實在不要,朕就能勉爲其難的收下,朝中也無法反對。”

“現在雖然設省,想要徹底掌握,沒二十年之功是做不到的。”

“老四,這個重擔朕就交給你了。”

朱見漭看着地圖入神,商國也十分強大,可和如此浩瀚的大明地圖比起來,實在算不得什麼。

馬上他就要掌控這個龐大帝國了。

可此刻,或多或少有幾分不捨,因爲這也意味着老皇帝要死了。

“帝國領土龐大,治理起來卻非常難。”

“尤其這些邊陲省份。”

“這次在北方動工程,才知道,這些凍土區裡,藏着很多罪犯。”

“蔥嶺省和歸墟省,是最難管的兩個省。”

“你還要防備,氣溫上升之後的烏斯贓,唐朝時的吐蕃,不得不防。”

“六教並行,是國策,不許動搖。”

朱祁鈺想到哪裡,就交代到哪裡:“老四,世代皇帝都要全信,後宮之中,妃嬪公主,王府中的王妃郡主,統統不許單一信一個教派,若敢就逐出宗室,妃嬪則打入冷宮,公主貶謫成庶人,賜白綾!”

“不能偏頗。”

“各教信徒都不少,作爲皇帝,不可偏頗一教,那是取亂之道。”

“且六教都有強大的政治背景,可用儒教消融它們,就如佛教被融入儒教一般。”

“宗錄司,重中之重,一定要延續朕的國策。”

朱祁鈺緩緩道:“六教,皆是大明國教,一碗水端平。”

“老四,朕知你不屑教派。”

“可人吶,終究有無助的時候,朕亦有,你也有。”

“用教派的教義,來濡養心靈,是好事,比作奸犯科更好。”

“而且,六教在教人向善。”

“不要以爲基教和伊教,非本土教派,就另眼看待。”

“佛教,亦不是本土教派。”

“可在華夏紮根上千年,已經變成了本土教派。”

“教派沒有壞的,就看你怎麼用。”

“不要阻攔百姓的信仰,那是最愚蠢的行爲。”

“只要是好教,就允許信,只要是積極向上的教派,就是好教,勸人向惡容易,勸人向善難。”

“老四,朕感覺自己的大限要來了。”

朱祁鈺忽然聲音變得低沉,語氣呢喃:“朕看見了孫太后。”

“你還記得她嗎?”

“記得,太后,兒子當然記得!”

朱見漭對孫太后的印象,是一個很慈祥的老太太,他小時候沒少在仁壽宮中玩。

他們這些年長皇子,晨昏定省,都要去請安的。

老實說,孫太后對他們這些孩子是不錯的。

孫太后薨逝之前,是他們這些孫子在身前陪伴的,當時哭得很兇。

皇帝只露了一面。

那次也是關起門來密談的,他並不知道他們談了什麼,但也就兩三天之後,孫太后就薨逝了。

“朕看見她了。”

“她是朕的嫡母,朕登基之前,她待朕不好不壞。”

“不,準確地講,是朕巴結她,她才待朕那樣的。”

“她是何其金貴的人呀。”

“她是大明王朝中,唯一一個寵冠六宮的女人。”

“連襄王見了她,都心神搖曳,甚至願意爲她去死。”

“宣宗皇帝一生,愛煞了她!”

“她那樣天仙似的人,怎麼可能看得上朕這個偷生子呢,是朕巴結她,所以才略微垂恩,不至於讓張太皇太后那邊過不去罷了。”

“僅此而已,對,就是這樣的。”

“朕登基之後,可沒少巴結她呀。”

“爲了滿足她的歡心,朕什麼都做得。”

“可因爲朕搶走了她兒子的皇位,所以她討厭朕,折騰朕,毒害朕!”

朱見漭瞪圓眼睛:“爹,太后她?”

他趕緊讓所有伺候的宮人都出去,關閉殿門。

“她毒害朕!不止一次!”

朱祁鈺眸中森然:“朕沒殺她,因爲朕殺不了她!”

朱見漭知道,他爹又要說出一個大秘密了。

“老四,你不知道。”

“朕剛繼位時,多麼渾渾噩噩。”

“朕是真的想將她當親母親一樣孝敬的。”

“饒是朕的親生母親,朕都不曾那樣孝敬過。”

“因爲,她掌握着正統權柄呀,朕的正統性來自於她!”

“朕奴顏婢膝地對待她。”

“是朕犯賤,也是沒辦法的事。”

那段記憶不堪回首。

朱祁鈺已經用了這具身體六十二年了,早已經融爲一體了。

第287章 朝鮮版奪門之變,獻朝鮮于陛下!第25章 來人,把這個亂臣賊子剮了!(求收藏第460章 大戰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二第190章 殺呀殺呀,殺出了大案,有人聚兵意第62章 陳循站在第三層上!該死的商賈,敢欺第14章 請皇太后站到高處,朕要和叛軍談判(第200章 覆盤土木堡,這叫打仗?乾脆抹脖子第349章 帝制和資本,矛盾體和歡喜冤家第443章 給王守仁上上強度,新時代朱祁鈺 朱第115章 啪!于謙,你就這般求死?第193章 爹,求求您,愛女兒一次!第470章 戰後復甦:隆慶帝的獻身(一)第484章 【番外二:談允賢錯亂時空,今夕何第319章 去地府問問,閻王爺的規矩能不能改第404章 蜀國楚國荊國篇:佛國和撤皇帝制的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116章 公主薨逝,你們駙馬爲什麼不跟着去第385章 打造大明花瓣式產業結構,地區間平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151章 大明皇帝,很難活過四十歲!第290章 二十四天滅一國,火焰山上遇阻第335章 迴鑾,日新月異的大明!中學爲本,第250章 宗室,把你們殺了當肥料養花,花都第68章 朕讓你的九族,日日夜夜和狗爲伴!涕第26章 襄王!閉嘴!你連朱高煦都不如!(三第308章 飛踏加砸頭,漢宗案牽扯出來的黨爭第469章 大戰終:大明撈個寂寞(四)第330章 瘋狗式打法,平播之戰,把各宣慰司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465章 北方加高工程竣工第105章 用兒子打老子,欠內帑的錢何時能還第442章 朱祁鈺的反向求生,爲成仙獻祭朝廷第335章 迴鑾,日新月異的大明!中學爲本,第257章第118章 黑化吧,于謙!成國公不老實,就換第449章 大限將至:大明版圖第198章 西廠出更,寸草不生!造訪張家,把第45章 拖下去,把天官凌遲!第141章 啪!廢物!你朱祁鎮就是個廢物!第397章 建立紫光閣,宋國篇:島嶼上的平頭第107章 于謙的淡定,瓦剌來使!貪官如豬狗第45章 拖下去,把天官凌遲!第298章 種子之爭,暹羅大城,屠殺西夷!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罰嗎第13章 門在你在,門失你亡第304章 先屠安南,再求老撾一指之地,劍指第128章 先別說話,剖了你的心尚且不死,咱第32章 于謙,該不該殺?(求收藏!求追讀!第366章 大明房地產爆發,外國月亮比國內圓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253章 含山公主:太祖皇帝會不會掀開棺材第329章第162章 貴妃,跪好了!第366章 大明房地產爆發,外國月亮比國內圓第126章 爲大明立膽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433章 景泰六十八年,禪讓,歷史造假第31章 開太廟,殺祁鎮!(求收藏!求追讀!第413章 引水 填海 加高三大工程,氣溫升高第104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紡織 刊刻皆可設廠第481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1)】第460章 大戰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二第317章 陳瘋子,老天不公,老子代老天幫你第74章 汪汪汪!把陳循推入屎坑!和胡濙做政第210章 用金餅砸死人,是什麼體驗?第76章 預料之中,行刺鑾駕!開殺吧,皇帝!第74章 汪汪汪!把陳循推入屎坑!和胡濙做政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118章 黑化吧,于謙!成國公不老實,就換第17章 朱祁鎮,看招(吃飯勿看,求追讀!)第77章 飛翔的感覺!死了多可惜,朕就願意看第126章 爲大明立膽 立心 立魄 重塑金身!(第346章 陳嘉猷回國,燈塔廣州,女子當家第437章 在別人眼裡,朕只能保五爭三,當不第222章 刑不上大夫,哪來的狗屁規定!第358章 陳嘉猷遍訪歐羅巴,朱見深兵打奧斯第272章 請天子劍殺官!請胡家主動認罪,莫第33章 朕殺不死朱祁鎮,還戳不死你?(求收第150章 朕想聽到,湖廣熟天下足!第36章 封爵換兵權,朕要斬破這牢籠!(求收第209章 皇太后,乖,當狗才會有富貴!第31章 開太廟,殺祁鎮!(求收藏!求追讀!第144章 太祖的子孫,怎麼能都是廢物呢?朕第49章 給皇太后送去!第133章 朕賞你的,你得接着,朕不給你,你第400章 夏國篇:試圖擺脫大明桎梏的大夏第203章 查清賬目,清洗戶部,大罰後要封賞第313章 明中六大奇案,養濟院瘦馬案第453章 至暗時刻:張太皇太后之謎(六)第372章 朕是老了,不是提不動刀了第41章 往朱祁鎮頭上扣屎盆子!(近七千字求第285章 朝鮮事,風波惡:靖難皇帝,朝世祖第381章 文抄公,演義小說的盛世第252章 朝鮮大亂,出兵吞其民,放其地,當第9章 如果奪門之變提前上演會怎麼樣?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432章 朕就是蘇大強!朱見漭變成了朱見淇第163章 滿都魯詐死?是示敵以弱?還是天佑第369章 聯軍侵西,火燒阿爾罕布拉宮第105章 用兒子打老子,欠內帑的錢何時能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