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銀行開業

李峰笑着說道:“是啊,若是在四五年之前,就是給大明的軍隊這些槍炮,朝廷也用不起啊!所以,今後打仗,就是打後勤,打銀子。尐說網5203187誰的銀子多,誰的後勤好,就誰贏。所以呢,這個銀行就很重要。”

“那這銀行到底怎麼掙錢呢?難道就像錢莊那般去放貸?”熊廷弼疑惑地問道。

李峰搖了搖頭說道:“老頭子,這些事情就沒有那麼簡單了。這樣跟你說罷,這個銀行建立起來之後,我大明許多的問題將會迎刃而解了!比方說,現在我們的稅賦在徵收的時候,最早是以實物的形式來徵收的,然後又需要折算成銀兩。然後呢,將這些銀兩交到官府之後,又需要將那些銀兩鑄成銀錠,然後再一級一級上交,這裡面得要耗費多少的人力物力?”

熊廷弼點了點頭,他對這些事情自然是十分清楚的,說道:“那是自然。”

李峰接着說道:“若是有了這個銀行之後,這種情形就不存在了!我們的銀行在每個縣裡都會設置機構,到時候這些稅賦之類的東西只需要當地的銀行存進去,朝廷這邊就可以劃撥過來,一切都會變得簡單高效。各個地方需要的資金,到時候全部通過銀行劃撥下去,也不再需要士兵們進行押運,一切都簡單多了!”

熊廷弼對李峰的這點分析十分贊同,說道:“這點倒是十分在理!”

李峰有接着說道:“當然這只是其一。其二,通過銀行,就可以大大加強朝廷對地方的管控能力。因爲有了銀行,所有的賬目都能比較清楚,就杜絕了火耗一類的貪腐行爲!”

火耗就是地方官府在徵收稅收的時候,將碎銀子融化成銀錠的時候,會有一個損耗,因此叫火耗。但是發展到了後來,這火耗卻變成了官員們貪污的一個手段。有些官員的火耗達到了三成,實實在在是一大弊病。

“其三,我們這些銀行在給那些商家發放貸款的時候,會選擇那些在工商局註冊了的商行,這就意味着,只有註冊登記,並且給朝廷交了稅的工廠、商行才能夠貸款。所以這樣一來,就會促進那些工廠、商行去登記交稅。而且,有了貸款的支持,那些商家和工廠就可以很快發展做大,繳納更多的稅賦。不出三四年,我朝廷的稅收便會大大增加。我看了看,今年朝廷的稅賦,已經達到了三百多萬兩,這還不算皇上內帑的收入。但是若是過幾年之後,咱們再回頭看時,會發現,這不過是一個小零頭罷了!”

李峰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堆,直說得天花亂墜。

“你確定你說得這些都是真的?這個銀行真的有這麼重要?”熊廷弼問道。

李峰點了點頭,十分肯定地說道:“當然,以後這中央銀行會成爲我大明最重要的機構,基本上就同那皇家陸軍和皇家海軍一般,是國之重器。等到幾十年之後,也許單單靠着銀行,我們就能打敗一個國家!怎麼樣,老頭子,這麼重要的一個機構,難道你不想成爲它的開創者,青史留名嗎?”

熊廷弼的眼珠子轉了幾轉,猛地一拍桌子,說道:“好,老夫就幹了!不過,老夫要幹就幹行長,副的咱不幹!”

李峰噗嗤一聲,一口茶噴了一地,問道:“老頭子你現在有了官癮了啊,給個副的還不幹!”

熊廷弼笑了笑道:“你小子事情多,這行長老夫就先幹着。這要青史留名嗎,當然還是當行長能夠留名了,當個副行長沒勁!”

李峰想了想於是便答應下來,不過從熊廷弼家裡出來,他忽然反過味來,忍不住罵了句粗口道:“擦,老子是來讓老頭子搬磚的,怎麼忙來忙去成了我給老頭子搬磚了?”

不過熊廷弼說的也對,李峰是太忙了,若是讓他專門來管這銀行,恐怕也會將他煩得要死。因此,自己掛個副行長的職位,就讓老頭子忙活去吧。

不過,熊廷弼一旦答應下來,就真下了功夫。他隨即就辭去了郵政總局的局長一職,天天跑到侯府來找李峰學習這銀行的道道。

很快,熊廷弼就對銀行的那些經營方法明白了,隨即便對李峰提出了幾個建議。

第一就是要將現在這個銀行人員的培訓班,變成專門的銀行培訓學校,因爲今後銀行擴張,會需要許多的人才。

第二就是許多的管理人才,可以從郵政總局裡抽取。因爲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郵政總局已經走上了正規,培養出了一批經營的人才。

李峰對熊廷弼的建議欣然採納,報請皇帝同意,開設了銀行學院,同時在社會上大肆招收生員以上的學生。同時因爲考慮到銀行裡的工作女子也能夠很好的勝任,遂大規模地招收識字的女學生。

大明天啓六月初八,一個十分吉利的日子,大明中央銀行正式在王恭廠的總部成立了。

總部的大樓還沒有修建完畢,但是已經可以用王恭廠以前的辦公室辦公了。

總部大樓雖然沒有修好,但是銀庫卻是修好了的。銀庫一半位於地下,一半位於地上。銀庫的外圍,全部用將近兩米的鋼筋混凝土澆築而成,就是用藥也難以將其炸開。銀庫的周圍還有一道圍牆,上面是戒備森嚴的保安。庫門有五道,都是用厚重的鋼板做成。每道庫門都有兩把鎖,這十把鑰匙分別在十個人的手裡,只有這十個人全到齊的情況下,才能夠打開庫門的鎖。而且在最後一道庫門那裡,還需要輸進密碼才能開門。

皇帝內帑中的八百萬兩銀子送來了,國庫中的二百多萬兩銀子也送來了,李峰用來入股的一百萬兩銀子送來了,幾個皇親國戚和勳貴以及各級官員們籌資的三百萬兩銀子也送來了。

一共一千五百萬兩銀子,就算是融化了鑄成一個整體的銀錠,也得將近五十立方米。好在這銀庫足夠大,這麼多的銀子塞進去,也不過只佔據了五分之一的地方。

朱由校在銀庫中視察了一番之後,對這裡的安保工作十分滿意,他覺得放在這裡,比放在皇宮的銀庫裡安全。

將這些銀子放進倉庫之後,這些銀子就作爲了銀行的股份。其中朱由校作爲皇帝,他的八百萬兩銀子加上王恭廠的折算資產,佔據了八百二十萬股。朝廷的二百萬多萬兩銀子,一部分作爲朝廷國有資產入股,另外有一百萬兩銀子作爲存款存進了中央銀行。

隨後,這些股東在拿到了股權證後,隨着一陣鞭炮齊鳴,中央銀行正式成立了。與此同時,《大明銀行法》同一天頒佈實施。

配合着中央銀行的成立,在大明中央日報上,長篇累牘地介紹這大明中央銀行成立的消息。而這些消息,極大地震撼了各級商人和老百姓。

熊廷弼的工作力度是很強的,在同一天,大明中央銀行在大明各省城分行也都掛牌成立了,等到人員培訓完畢之後,在年底的時候,各個縣裡都會成立支行。

銀行成立之後,奇趣閣、鋼鐵廠、遠洋商行、造船廠、蒸汽機廠以及建築商行的銀兩全部存入了大明中央銀行,與此同時,銀行開始發行大明銀元券。

銀元券分爲一分、兩分、五分、一角、兩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這些不同的面額。其中十元相當於原先的一錢銀子,一百元相當於原先的一兩銀子。銀元券是紙幣,採用桑皮紙印刷而成,用了水印,具有一定的防僞手段。不過這種防僞的技術太差,因此,在十元以上的錢幣上,採用了簽名防僞。

這個時候一元的購買力,已經相當於後世時候四五元的購買力,十元也算是大額鈔票了。所以銀行在這些大額鈔票上,留下了二十個簽名空格。這些空格的作用,就是簽名。

這些鈔票在流出銀行時,銀行會簽上名章,隨後這些鈔票在流通的時候,接受者要支付者在鈔票上簽名蓋章,當發生再次交易的時候,就需要支付一方接着按順序簽上自己的名字。

如此一來,一旦發現這些鈔票是假的,官府就會根據上面的簽名順序,追查假鈔的來源。而新頒佈的銀行法上,對造假鈔的處罰相當嚴厲,抓住之後,輕則抄家,重則殺頭。

當然,若是儲戶不放心,可以拿這些銀元券,去銀行換成錠,也是可以的。這不,一開始的時候,許多儲戶將銀子存進了銀行,取錢的時候,就一定要取銀子而不要紙幣。不過過了一段時間後,這些人發現,真的那銀元券能夠換來貨真價實的銀子,終於放下心來。

其實這都是大明的寶鈔惹的禍。大明朝早就發過紙幣,就是寶鈔,還用寶鈔給官員發俸祿,不過寶鈔那玩意兒,皇帝一聲令下,想印多少印多少,結果造成大貶值,因此大明人對紙幣一向擔心。

銀元券作爲一種紙幣,雖然讓大明的百姓和商人都有些不踏實,但是紙幣還是很快地就推廣開來了。

這裡面,奇趣閣等商行和工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方面,這些商行和工廠給自己的工人發工資的時候,都是發的紙幣,工人們當然用不完,於是便都存進了銀行,留出少部分作爲開銷。這部分錢,當然是用紙鈔方便,隨手在兜裡一放,也不壓身。

另外一方面,奇趣閣和這些商行,在售賣商品的時候,更樂意接受紙鈔。用銀兩的時候,還得要稱量,銅錢又笨重,也不好數,不如紙鈔方便。這一來二去,大家都發現了,還是紙鈔方便,於是很快就沒有多少人再取銀兩來用了。若說蒸汽機爲大明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那麼銀行的出現,則是給大明工業化的催化劑。。

第390章 送貨上門第346章 熱遮攔城第300章 千里傳信瞬息間第203章 事情鬧大了第37章 羣情激憤第385章 謠言四起第151章 三光政策第282章 再次出征第98章 名聲大噪第288章 九千九百歲第252章 失手第292章 元旦論政第120章 好學皇帝第338章 郵局開業第101章 挖個大坑第460章 內燃機第273章 李先生上課第410章 魏閹伏誅第281章 壞消息第89章 置之死地第263章 辭別第217章 跑死也要跑第115章 飛天神翼第433章 轟他孃的第152章 悲催馮奇第191條遼東策略第447章 皇帝又調皮了第17章 冤家路窄第279章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276章 謠言第337章 劉安撫的醒悟第133章 拜見信王第76章 競拍大會第6章 討價還價第308章 客氏召見第385章 謠言四起第435章 建奴投降第14章 孝義雙全第197章 不要封地行不第432章 突圍第115章 飛天神翼第405章 綁架羣臣第296章 魏公公挖坑第12章 月色撩人第107章 御製匾額第124章 好個奸商第1章 轉世重生第35章 叔不可忍第427章 交通法規第195章 燕子歸巢第140章 極度誘惑第91章 木匠皇帝第40章 搶先報名第320章 初次接敵第117章 朝廷激辯第293章 太陽黑子第325章 收復喜峰口(下)第434章 阻擊戰第124章 好個奸商第146章 十三山堡第166章 鮮血鋪成的道路第406章 鏖戰侯府第226章 力量比試第371章 勝利會師第389章 一個大坑第247章 水泥路第192章 又一次大捷第272章 解密半球實驗第21章 先走爲上第455章 蒂爾伯之戰(一)第120章 好學皇帝第387章 西方的使者第206章 皇家學院第318章 驚天大陰謀第253章 聖姑的初吻第133章 拜見信王第169章 韃子圍城第218章 收下那妹子第12章 月色撩人第152章 悲催馮奇第176章 請他們吃大南瓜第331章 有人下毒第227章 馬德堡半球第422章 建奴東渡第350章 小猴子第127章 左輪手槍第211章 募資大會第297章 平遼侯埋人第352章 海上“曼古歹”第406章 鏖戰侯府第280章 顯微鏡第166章 鮮血鋪成的道路第51章 我們不服第164章 敵人來了第217章 跑死也要跑第216章 “二夫人”來了第228章 給我開第101章 挖個大坑第111章 鬥寶大會第459章 有個島叫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