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錦衣衛密信

朱英的生意很多。

沿海那邊也是一個重要的海外銷售渠道。

對於沿海那些走私商販自然瞭解不少,畢竟很多貨都是從他這裡出的。

有心之下,基本上沿海的走私商販都有一定的瞭解。

朱元璋聽到這話,眼睛一亮。

“咱恨那些走私商販久矣,倘若大孫當真瞭解,這次必將其全部剷除,連根拔起。”

“如此至少十年內,咱大明沿海定能安穩不少。”

朱元璋當然不會認爲,把這一批走私商販給弄完後,就一直無憂。

沿海問題一直很棘手,朱元璋也是明白其中的根源。

只要有利益,過了一些年後,這些走私商販又會死灰復燃。

想要真正的解決,唯有徵伐倭國。

不過對於征伐倭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便是蒙元時期,忽必烈兩次征伐倭國,均以失敗告終,損失慘重。

鑑於前朝的失敗經驗,朱元璋哪怕派過去的使者被殺,都把這口氣忍了下來。

“沿海地區的根源,在於倭國。”朱英再次說道。

聽到這話,朱元璋有些皺眉。

他感受到了大孫似乎個倭國有什麼深仇大恨一般。

總是想要去征伐倭國。

這讓他有些費解。

在朱元璋的心中,好好守住大明江山纔是王道。

倭國那彈丸之地,哪怕有些金銀又如何。

地處貧瘠,據說災難頻發,即便攻打下來,還要費盡心思治理。

沉思片刻,朱元璋對朱英問道:“倭國於我大明,不過疥癩之患。爲何大孫的心思,總是在倭國之上。”

朱元璋最爲擔心的就是,大軍出征倭國,便如同前朝蒙元一般,影響到大明根基。

所以哪怕倭國目前極爲囂張,他也只是斷了倭國的朝貢,拒絕和其交往,並且立爲不徵之國。

但是大孫這般,朱元璋能夠清晰的感覺到。

一旦日後大孫繼承皇位,在自己走後,就目前來說,絕對不顧自己的囑咐,強行攻打倭國。

朱英聽到這話,腦海中閃過前世的記憶,毫不顧忌的露出仇恨之色,道:“倭國於我,有不共戴天之仇!”

朱英目前是準備在安南開國,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後,便征伐蘇祿。

而後攻琉球羣島。

以琉球羣島爲跳板,征伐倭國。

看似比較麻煩,也是爲了避開大明。

其實現在的蘇祿和琉球羣島極爲落後,不需要耗費多少兵力輕易就能佔據。

朱元璋聽到大孫話中那銘刻在骨子裡的仇恨,有些疑惑。

但同時也明白,想要勸說大孫放棄征伐倭國,恐怕很難。

猶豫良久,朱元璋這才說道:“倭國不是不可以打,只是要怎麼打,如何去打,纔是其中的關鍵。”

“一旦失利,這其中的後果你可曾想過。”

聽到老爺子語氣中隱約帶着一番訓斥,朱英眉頭微皺。

不過他沒有要和老爺子爭執的意思,轉而笑着說道:“是我孟浪了,征伐倭國這等事情,也輪不到我來操心。”

顯然,朱英是不想跟老爺子在征伐倭國的這個問題有太多就吃。

朱元璋聽到這話,更加明白大孫心中的堅持。

要是其他人,哪怕是老大朱標,朱元璋都絕對是一番訓斥。

朱允炆更加不用說了。

可是面對大孫,尤其是還沒有入宮的大孫。

朱元璋一下子也不知道如何去說。

便也只能跳過這個話題。

等日後大孫入宮後,再來詳談。

哪怕大孫真的要征伐倭國,朱元璋也是趁着自己還活着的時候打。

至少可以給大孫查漏補缺。

便也是擔心自己走後,大孫平白消耗大明國力。

沒過多久,朱元璋就要離開了。

朱英送老爺子下樓,看着老爺子和護衛一同離開。

心中感嘆:倭國之患,遠比你想象中的更爲離譜。

現在的疥癩之患,便是日後神州大地生生靈塗炭。

朱英擡頭,望向這湛藍的天空,心中暗自發誓:

既然上天讓我來到這大明,那就絕對不允許悲劇重演!

....

朱元璋回到皇宮沒多久。

蔣瓛就來稟告道:

“陛下,關於長孫殿下的情報,已然有密信傳來。”

“呈上來。”

朱元璋接過密信,仔細的瀏覽起來。

這裡面便是跟朱英有關的所有記載。

包括其祖上三代,均有記錄。

朱棣終究還是小瞧了錦衣衛的能力。

最開始的時候,錦衣衛初步查探,朱英的身份確實很正常,沒有任何的漏洞。

不過顯然這個結果,並不能讓查探的錦衣衛首領滿意。

經過嚴查走訪下,很快就有人說出了不同。

主要是朱英的氣質,和村裡人實在是相差太大了。

第一次回村的時候,就有一種鶴立雞羣的感覺。

朱英的養父是個什麼情況,村裡人都是知根知底。

俗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子打地洞。

小時候的朱英,大家也是見過的,完全不是這個味道。

在外行商幾年,不說日子過得多苦,反而一身細皮嫩肉的回來了,這誰信啊。

只是朱英的養父一口咬定這就是自己的兒子,還給上了族譜。

閒話也就淡了下來。

朱棣派人去查的時候,沒有表露身份。

對於外人,村裡人當然沆瀣一氣,況且朱英發家後,也沒少造福鄉里。

還有不少同鄉少年,跟着朱英外出闖蕩。

哪怕朱英不是親子,大家也不在乎這麼多了。

但這次不同,來的是錦衣衛。

還有地方官府的縣令捕快陪同。

很快就有人不敢隱瞞,將事情說了出來。

“咱就知道,咱的感覺怎麼會錯,其必然就是咱的親大孫。”

“咱親手帶大的娃,咱還能認不出?”

“臭小子,還想瞞着咱。也不知道咱想你想得多苦。”

看完之後,朱元璋心中極爲舒爽,笑着跟孩子一樣的開心。

現在雖然還有很多疑惑沒有解開。

但是足可以證明,那養父根本不是大孫的親生父親。

“陛下,臣瞭解到,長孫殿下的養父還有數個好友,現在已然安排麾下前去調查詳細,想必不需要多久,就能有消息傳來。”

蔣瓛見陛下興高采烈的模樣,補充着說道。

雖然朱英的養父已然死去,但還有好友在世。

行商往往不是單獨一人,自然有許多好友。

只需把這些人找出來,就可以知道當年朱英被收養的情況。

朱元璋點點頭,而後問道:“劉日新那邊,現在如何了。”

“劉先生和欽天監測量完畢,民夫已經召集三千,這兩日便能動工了。”蔣瓛躬身回道。

“讓他們快些,若是人不夠就再多召些,十天之內,務必完成!”朱元璋催促道,已然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大孫入宮了。

“臣遵旨!”

第126章:找大侄子去吧第481章:是到了給天皇陛下盡忠的時候了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835章 新兵案爆發第662章:叛亂四起的安南第171章:大水之後必有瘟疫第678章:朱允炆的學習,德里蘇丹國覆滅第365章:朱元璋的思念第764章 全面戰爭的來臨第252章:被大明京師震撼到的帖木兒孫子第311章:拜見諸位叔叔(求月票)第168章:咱大孫,是不是咱大孫呢第223章:好傢伙,算我沒看錯你第802章 進攻帖木兒的方法第619章:擴大漢文化圈子第一步第307章 :惶恐的劉三吾第761章 老爺子的霸道第488章:大孫從未讓咱失望過第七十二章:皇嫡長孫朱雄英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261章:藍玉惹事第619章:擴大漢文化圈子第一步第六十二章:徐妙錦第715章:占城版古惑仔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626章:狩獵第115章:這聲爺爺,咱盼了十年(求訂閱求月票)第502章:一觸即發的大戰第313章:皇子守國門,藩王死社稷(求月票)第八十七章:那塊布條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790章 平定草原.第711章:姚廣孝回京,七年變化第421章:海上貿易的眺望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555章:大明失蹤的水師將士第五十七章:咱的玉佩呢第557章:刺殺幕後的陰謀第544章:打破關稅壁壘的辦法第348章:朱棣的醒悟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414章:大明九劍第534章:決策的艱難第五十九章:絕對是親大侄子第十七章:朱棣密謀第838章 推行新政第254章:朱英的棋子第127章:不跟大孫走的都下去吧第670章:少主朱英第577章:北元漢臣迴歸大明第四章:眼力第729章 我打你可以你打我不行第560章:搞風搞雨姚廣孝第417章:邸報的恐怖利潤第431章:蘇州第697章:這不是撞槍口上麼第677章:佔王的堅持,太孫的安排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255章:大孫,你準備好了嗎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273章:大閱兵的豐厚獎賞第105章:紅顏禍水(求訂閱求月票)第472章:夷三族第628章:去大明軍事學院學習第165章:姚廣孝遠走高麗第263章:這年頭,還有人敢造反?第611章:安南內閣制第435章:肉爛在鍋裡第269章:奉天門外,藍玉負荊請罪第330:左右都得死!第728章 占城這麼多年花了這麼多錢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第306章 :斷我漢人之脊樑乎!第781章 御駕親征第684章:售賣國土,欺天之罪第161章:爲娘太失望了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第376章:軍中思想的變化第484章:膽大包天的朱棣第790章 平定草原.第494章:大明的快速發展第三十九章:至死方休第250章:明朝張三丰第434章:手段第834章 連錦衣衛都敢殺第六十九章:顏面第417章:邸報的恐怖利潤第269章:奉天門外,藍玉負荊請罪第631章:朱元璋下西洋的想法第787章 難道本王將要葬身於此嗎第710章:內卷的黃觀第426章 :巡查之初沒有太監第798章 大明的強大超乎你想象第473章:懷疑的對象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第402章:朱棣的手段第278章 :越發強大的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