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元宵

正月十五,上元佳節。

南京城坊間百姓採松竹杆結棚,滿城盡綴華燈,徹夜簫鼓喧鬧。

小兒女有放花者,有盪鞦韆者,亦有貪戀於鬧市酒肆者,端地是個熱鬧。

“好個奢遮景象。”

鄉下人曹端驚訝地瀏覽着眼前的一切,頗有些目不暇接的意思。

反倒是理論上的“外國人”,他的新同僚胡季犛熟稔地說道:“《宋史·禮志》載,自唐以後,常於正月望夜開坊市門燃燈,宋因循之。上元前後各一日,城中張燈,大內正門結綵爲山樓影燈,起露臺,教坊陳百戲,其夕開舊城達旦縱士民觀,後增至十七、十八兩夜.大明倒是初八夜上燈,十七夜落燈,似是少了一夜,不過熱鬧程度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曹端面對胡季犛這個曾經的外國君主,此時顯得有些拘謹,他怕自己莫名其妙說錯話被牽連到不必要的麻煩裡,所以能不開口的時候,都儘量閉嘴。

看着曹端不搭話,胡季犛也不尷尬,自顧自地往前走着,人流擁擠,曹端怕走丟了,反而是步步緊隨。

此時,皇宮周圍都是張燈結綵,而且有大量百姓聚集,這是爲了彰顯新皇普天同慶的意思.洪武、建文兩朝並不允許百姓在皇宮周圍觀燈,而朱棣則是改了規矩,允許百姓在皇宮附近的城門門口觀燈三天,並且朱棣也會親自出席。

所以永樂二年的元宵節,就顯得分外地氣氛和諧。

“上元嘉節,九十春光之始。

新正令旦,一年美景之初。

桃符已換,醮祭鬱茶辭舊歲。

椒觴頻酌,肆筵鼓樂賀新年。

萬盞明燈,象馬人魚異樣。

一天星月,階除臺榭輝煌。

賀郎擔擔,表年年節節之高。

樂藝呈工,願歲歲時時之樂。”

禮部下屬教坊司的好姑娘們,此時也負責登臺表演,一曲娓娓、餘音不絕。

不過跟大多數百姓熱衷於觀看的戲曲類表演不同,胡季犛沒有這種世俗的慾望,他什麼美女沒見過?而且他都這個歲數了。

身後的曹端倒是很想駐足觀看一下,可卻還顧着臉面,怕被人認出來,傳出去不好聽。

其實這人擠人的狀態,根本沒人在意他。

而胡季犛既然邀了新同僚同遊,這點眼力勁兒還是有的,於是從旁邊的官方攤位上接過一份文書看了起來,曹端心領神會地背對着他駐足眺望。

還好曹端又高又瘦,人羣中還是能瞧見前面舞臺上的表演。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不磕磣。

而且程朱理學從來都不反對這些東西,相反,都是以此爲風雅的總之,衛道士們致力於維護一個犯錯高成本的道德社會,但提供這些服務的從業者,並不包含在這套準則裡。

曹端看錶演的時候,胡季犛認真地低頭翻看着小冊子。

作爲新年中第一個滿月之夜,傳統觀念裡都認爲今天是個吉利日子,而禮部間接指導的欽天監也特意印發了小冊子,給百姓普及《星空志》的知識。

說實在的,南京城裡百姓這一年是真沒少長見識,甲骨文、科學實驗、星空志你別說跟日常生活有沒有聯繫,你就說新不新鮮吧?

因此,伴隨着這種活動越來越多,南京百姓對於其耐受程度也開始越來越高了,輕易不會一驚一乍。

胡季犛拿着小冊子仔細看了看,沒看懂多少,但顯然很有說法,尤其是星空對應大地的經緯度定位,按他想來,應該是別有深意的,這裡面或許就跟大明在力推的解除海禁政策,放開海洋貿易有關。

而在胡季犛的身旁,就有幾個名爲保護,實則監視的便裝錦衣衛跟着,胡季犛全做不知。

胡季犛覺得,自個在外面轉轉,欣賞欣賞大明的風土人情挺好。

這時候要是被招到宮裡,不管是以安南的身份,還是以大明的身份,都會非常彆扭,簡直就是被人當嗎嘍看。

宮外熱鬧,宮裡此時也熱鬧。

上到后妃,下到宮女,各個打扮的光鮮靚麗,見面就說吉利話,歡喜之情幾乎是溢於言表。

宮中的元宵節,主要是圍繞着巨大的“鰲山”燈會展開。

此前說過,“鰲山”是用燈裝飾成的燈山,這座燈山誇張點說,近距離仰視那就是高聳入雲。

這座五顏六色的燈山照亮了周圍的環境,受邀前來的勳貴、大臣和宗室成員,穿着華美的服飾,都靜靜地待在高臺兩側,等待着皇室的入場和節目的開始。

而此時在另一側的宮殿中,朱棣穿着硃紅色與明黃色相間的龍袍,戴着不算正式的小冠,臉部線條堅毅,雙眼深邃,神態淡然沉穩,渾身散發着一股王者風範。

今年的元宵,他的心情很好,自從靖難以來,他已經多久沒有感覺如此輕鬆愉快了?朱棣怕是自己都記不清了。

在他的身邊,就坐着皇后徐妙雲。

而朱棣身後站着的人,正是三皇子朱高燧,他比起剛進南京那會兒,明顯成熟了許多,或者說自從開始謀劃去呂宋國就藩的事情以後,就在朱棣面前刻意表現出這種能爲國分憂的姿態。

看着勳貴和大臣們,朱棣還是不由自主地想到,再過兩天就要進行的三大營軍改和京察的事情。

搖了搖頭,朱棣望着前方,一邊自斟自飲,一邊想着什麼時候能夠把這些讓他頭疼不已的事情都處理完。

就在這時,有人打斷了他的思緒。

“皇爺爺,孫兒祝您萬歲!”一聲稚嫩的叫喊響起。

原來是朱瞻基從人羣中擠了進來,他興奮地跑到朱棣跟前,拿起酒壺就往朱棣手裡灌,是的,手裡灌,一看就是徐皇后故意指使的。

朱棣笑眯眯地看着孫子,卻沒有動作,只是用拇指扣着酒壺,朱瞻基兩個小手都掰不出來。

“噯!”

朱瞻基見狀,轉頭向徐皇后求助。

“小傢伙,哪有什麼萬歲,你一轉眼的工夫也就長大嘍,到時候也會有人想喊伱萬歲的。”

朱棣的眼神中滿是疼愛,朱家似乎有很奇怪的隔代親,對於自己的幾個兒子,朱棣總是恨不得踹兩腳,而對於朱瞻基,朱棣則是連打都不捨得打。

老朱也是這樣。

所以那時候捱揍的是朱棣,朱允炆在旁邊樂,朱棣非常恨朱允炆。

“別胡鬧了。”

朱高燧接過酒壺,放在案几上,只說道:“父皇的着涼剛剛好了些,今晚又要勞累,這壺裡都是御醫調配的滋補酒水。”

“哦”朱瞻基似懂非懂地應了一聲。

他轉而又對朱棣道:“皇爺爺,你要是喝高興了,就跟以前似的帶我去騎馬,我想去打獵呢!”

朱棣聽罷哈哈一笑,伸手摸了摸朱瞻基毛茸茸的腦袋瓜,問道:“想去哪裡玩啊?”

“想去北邊。”朱瞻基回答得毫不猶豫:“南邊溼冷的厲害,我想回老家。”

“好,今年咱爺倆就回去。”

朱棣和小輩兒閒聊着,很快元宵燈會就要開始了。

司禮監掌印太監黃儼走上前來,稟報道:“啓稟陛下,都已經安置妥當,請陛下移步觀看元宵燈會。”

朱棣站起身來,帶着皇后和一衆妃子以及孩子們走出殿門,沿着寬闊的甬道往西行去。

這條甬道筆直而深長,兩側皆是高牆,每隔一段路程便有士兵守衛着,他們腰配橫刀,全身甲冑,神情肅穆,顯得威風凜凜。

甬道盡頭是一扇大門,這裡便是宴席所在地。

高臺對着鰲山燈會,而高臺兩側,便是一排排木質餐桌,這些餐桌呈階梯型佈滿整個臨時佈置的區域,桌上鋪着柔軟的絲綢作爲襯墊。

此時,在這些桌子之間早已坐滿了人,文臣武勳兩邊涇渭分明,但彼此間卻並無嫌隙。

朱棣帶領皇室衆人在高臺落座,因爲有女眷,所以高臺用黃幔遮蔽了一部分。

文武大臣和宗室成員都跟着落座之後,朱棣擡頭看了看鰲山處,見燈火輝煌,端地是一派祥和氣氛,心中十分滿足,舉起酒杯對黃儼道:“傳令下去,開始吧!”

“喏!”

黃儼立刻應道,他走下臺階,向外面揮舞了一下手中的拂塵。

下面負責調度的少監,則是揚聲呼喊:“開始!”霎時間,燈光閃耀,絢爛奪目。

不僅鰲山燈火變幻,而且還有數百盞琉璃大花燈從四面八方升騰而起,匯聚成璀璨壯觀的奇觀,它們飛上空中,在天空中組合在一起,形成五顏六色的圖案,如夢似幻,煞是漂亮。

受邀前來的日本內親王雪舞櫻,以及在國子監留學的呂宋國大王子,此時見了這番在自己國家從未見過的場景,更是一時失神。

“哇—”雪舞櫻忍不住發出驚歎。

她雖然從小在南朝生活條件相對優渥,卻還從未見識過如此絢爛多彩的夜景。

負責宮內宴會和飲食的尚膳監的宦官們,帶領宮女把宴席菜餚流水般地呈上來,宮女們穿花蝴蝶一般,整個過程靜謐而精準。

而上好了菜,皇帝倒也沒有“簡單講兩句”一直講到菜涼的意思,示意了一下,就開始了宴席。

不得不說,朱棣是真的挺乾脆一人,砍人腦袋乾脆,請人吃飯也乾脆,來吃就吃,別整那麼多沒用的繁文縟節。

皇帝請人吃飯,肯定不單單是吃飯,上古時期還有鐘鳴鼎食呢,這時候更是不差。

在鰲山旁邊就是樣式精美的戲臺,上面已經開始表演了,宮中的戲班子登臺亮相,除了唱戲,還有表演歌舞,各種節目你方唱罷我登場,在戲臺的後面,一簾之隔的地方就是樂師們的演奏之地,旁邊的建築物設計都是用來收音和擴音的。

此時,五顏六色的煙花在明淨的夜空中綻放,天穹中四散着煙花燃燒時的薄霧和璀璨奪目的光華。

被邀請來參加元宵宴會的人們,此刻盡情地享受着這種氣氛。

姜星火也是第一次參加這種純放鬆娛樂還帶節目的宴會,雖然心中事情還有很多,但此時也是暫且放下。

還是那句話,有什麼事情,過了今天假期再說。

而呂宋國的大王子,以及琉球國的幾個王子(因爲琉球國內部有三個國家,對大明而言都稱琉球國),此時卻是心思複雜,甚至有些自卑了起來。

剛來的時候,大明的人用看蠻夷土著的眼光看他們,他們覺得受到了侮辱,可隨着時間的推移,見識到了大明相對於他們國家碾壓式的國土面積、人口數量,以及全方位的領先,便自己都覺得,自己好像確實是個蠻夷。

人就是這樣,非要強撐着,很多時候就是自己折磨自己,而一旦開始擺爛,那麼很多事情就都輕鬆了起來。

以前,你敢說我是蠻夷?

現在,我蠻夷也!

突出的就是一個理直氣壯。

至於朝鮮和安南陳朝的使臣,這時候反倒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而各部落的使者也明白自己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全然沒什麼禮儀上的顧忌,都該吃吃、該喝喝。

朱棣讓大家都挺開心,但他自己並不是那麼完全開心,因爲身邊還有討厭的蒼蠅,幾個宮廷畫師正在臨場作畫,有時候甚至還請求自己不要移動,搞的朱棣有些放不開。

但朱棣也清楚,這是宮廷傳統,這些畫作都是要作爲珍貴史料,以後放到皇宮收藏裡的。

而後世兒孫對於自己的印象,除了史書上的記載,就多半來自於這些畫作了。

這些不自在只是暫時的,畫師們很快完成了現場的簡單描摹構圖,剩下的結構和細節就可以慢慢填充了。

姜星火也坐的端正,只希望自己不會留在這個世界的後世形象太差勁。

最起碼,也得有個《韓熙載夜宴圖》裡韓熙載的顏值水平吧?

當然了,要是遇到那種把老朱的大圓臉刻意黑成鞋拔子臉的畫師,那確實也沒辦法就是了。

而這些念頭,也僅僅是在姜星火的腦海中一閃而過。

接下來就是大家準備了許久的重頭戲了。

正如元宵大宴請柬上那行金箔小字“賀喜豐年稔歲,頌稱海晏河清”一般,今天突出的就是一個國泰民安,所以不好動刀動槍表演,而這種場合怎麼可能沒有詩詞唱和呢?

現在顯然就是文臣們發揮的時刻了。

但是尷尬的是,還真沒有人敢第一個上,原因很簡單,本來拋磚引玉不是個好活,很容易成了給他人做嫁衣裳,那自己被反襯的很蠢,可不就是虧了。

但宴會的舉辦者顯然想到了這一點,所以爲了讓詩才不好的大人們不尷尬,竟是安排了皇長孫朱瞻基來拋這個磚。

小孩作詩,格律工整、詞能達意即可,本就不要求出彩,也必須平庸,這就極大地降低了後來人的心理負擔。

“鳳歷頒新紀,王正肇此辰。

三呼祝聖壽,願過萬年春。”

沒什麼水平,可這首詩一完事,文臣們明顯踊躍了起來。

就連朱棣也跟着賦詩一首。

“正殿初開澈曉鍾,繡簾高卷見臣工。國朝禮樂遵明聖,萬國衣冠慶會同。”

翻譯過來就是“今天開門是個好日子,請臣工一起吃頓飯,咱們國朝禮樂還是老樣子,外國的酋長們也都一起樂呵樂呵”.

六部六寺臣子,翰林學士、內閣衆人,亦是紛紛獻詩詞以娛情。

可哪怕是之前志在必得,必須要露個大臉的解縉,也沒想到風頭竟然不是他的。

臣子們的詩作裡,尤以跟隨周王一起赴京的周王府長史瞿佑的一首《看燈詞》最爲出挑。

“風簾珠翠動紛紛,笑語聲喧隔戶聞。

明月滿街天似水,不知何處著行雲。”

這首詩一出,幾乎就是毫無爭議的最佳了。

“好一個‘明月滿街天似水’!”

姜星火笑吟吟對身旁的姚廣孝說道:“頗有‘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之意境了。”

這時,有人起鬨說道:“國師工詩詞,怎地不賦詩詞一首同樂?”

倒是沒有什麼挑釁的意味,包括外國使臣和王子在內的大部分人,看着平常基本接觸不到的姜星火,都非常好奇。

他們好奇這位年輕的、傳聞中近乎無所不能的國師,究竟會有怎樣的表現。

姜星火也不怯場,我本來不想裝逼,是你們非要逼我的。

元宵詩詞,以宋爲絕巔。

無論是歐陽修“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生查子·元夕》,還是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青玉案·元夕》,都可稱之爲難以超越,姜星火自然也做不到。

但今日的各位詞臣,水平明顯不行。

不是刻意粉飾太平,就是重蹈五代宮闈體的脂粉氣,格局不夠大。

都說了,如今乃是千古未有之變局,格局得打開。

姜星火沉吟片刻,提筆在奉過來的案上寫道。

“高臺夜永鼓逢逢,蠟炬金樽爛漫紅。

列第侯王燈市裡,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笛奏遍江左樂,火樹能禁塞北風。

惟有清光無遠近,它鄉故國此宵同。”

自有人在旁邊一字一句給他念出來,當念道“惟有清光無遠近,它鄉故國此宵同”的時候,便是方纔有些複雜心緒的外國王子們,此時也不由地原地怔了起來。

朱棣也是愣了愣,旋即開懷大笑道:“國師這首詩好的很!四海之內,皆是大明的子民,汝等無論來自天南地北,今日今夜,何妨度此良宵?”

衆使臣轟然稱是。

姜星火的這首頗有格局的詩,將整個宴會的氛圍推向了最高潮。

衆人開始暢飲,直到各自酩酊大醉方纔出宮離去。

盡職盡責的楊士奇幾乎是唯一一個沒喝酒的人,他在紙上記錄道。

“是夕,上設宴於宮,放燈觀賞,又明詔文武臣工同觀之。既夕,賜坐於鰲山之前,萬燈齊舉,光焰燭天,晃焉如晝。上命傳宴,教坊呈百伎,同羣臣樂飲至醉,既醉罷出,而月當午矣。”

放下筆,看着身前的場景,楊士奇卻不由地微微蹙起了眉頭。

過了今天,文官方面就要開始京察了,武臣方面也要進行三大營的軍改,而他們年前策劃的事情,經過了朱高熾的默許,也不知道能否實現。

顯然,眼前一切美好時光都是短暫的。

第304章 飯否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八月更新及求票第76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爲盟主“在雲端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427章 渡河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37章 無恥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312章 風起第276章 求您當國師吧【求月票!】第308章 一躍第567章 上洛第267章 朱棣,我曾無數次在史書上見過你【第406章 經濟【求月票!】第517章 心性第544章 機器第40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388章 預熱第362章 完勝【一萬字大章求月票!】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518章 中場第497章 除夕第289章 飛天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339章 火種第504章 九邊第366章 下課【糉子節加更】第63章 富可敵四百國!第542章 震動第138章 道衍鍋從天上來第95章 煉丹?不,這是化學第217章 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449章 調研第80章 朱高煦:亡國俺也修黃河!第570章 換鈔第215章 朱棣入獄【求月票!】第362章 完勝【一萬字大章求月票!】第232章 爲什麼大明與新大陸無緣?【求月票第21章 生產力就是種植糧食的能力第407章 哭陵【求月票!】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第209章 吾乃人皇,而非天子【求月票!】第85章 離岸白銀寶鈔體系第393章 空戰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第35章 “明堡宗”是誰?!第349章 夜亂【74K二合一求月票!】第52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174章 《國運論》第36章 血壓極速飆升的朱棣第294章 一怒第271章 可惜水太涼【求月票!】第405章 陷阱【求月票!】第268章 朕的大明是如何滅亡的?【求月票!第327章 馭龍第408章 紅日【萬字求月票!】第397章 兩界第497章 除夕第521章 餘波第441章 反水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466章 呂宋第478章 鑰匙第200章 弦月之距【求月票!】第296章 叩闕第362章 完勝【一萬字大章求月票!】第450章 勞工第330章 罪證第506章 棱堡第44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第63章 富可敵四百國!第564章 屈服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238章 團結一致的內閣【求月票!】第53章 公平與平等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361章 決戰【12萬字大章求月票!】第379章 揭曉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第26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334章 豪情第197章 有請卡文迪許【求月票!】第403章 拍賣第473章 獻俘第392章 尋思第287章 輿戰第318章 民間第221章 朱棣:爹,你的制度又漏了【求月票第536章 登門第496章 原理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518章 中場第212章 朱棣:把荀子擡回聖人該有的位置【第481章 莫愁第208章 自有道衍爲姜聖辯經【求月票!】第398章 真實第353章 暴露【7K二合一求票!】第570章 換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