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京都風雲(七)

羅廣才果然是非常能幹,在受李維正責怪他監視不利後,他立刻整頓,一個時辰後便送來了第一份監視報告,讓李維正感興趣的是兩件事,一是晉王今天再來秦王府秘晤,至今還沒有出來,第二是燕王府那邊,一個神秘的馬車夜訪燕王府,隨即又去了吏部尚書葉天明的府第,馬車後來駛入一個不知名的大宅,從對方有三百餘軍隊護衛來看,應該是個王爺。

李維正對後一個情報尤爲感興趣,燕王怎麼可能容忍秦王逼宮自立,這必然是他出手了,這個王爺的真實身份很重要,極可能就是他李維正所尋找的那根最關鍵的撬棒,他立刻吩咐親兵道:“去告訴羅廣才,這個王爺的身份極爲重要,一定要查清他到底是誰。”

..........

葉天明得到周王的告密,不由大吃一驚,他連夜進宮稟報了朱允炆,朱允炆異常震驚,他萬萬沒想到二叔竟然要用倩倩之事來逼自己退位,而且已經有超過一半的王爺支持了,他不久前做的夢真的應驗了,他心中一片混亂,連忙問葉天明道:“葉愛卿,你說他們可能逼朕退位嗎?”

葉天明嘆了口氣道:“如果在朝堂上不可能,朝廷是公事,逼皇帝退位須得大臣的同意,但宗廟卻不同,宗廟是皇傢俬地,首先大臣就不能介入,皇室雖還有更年長者,但他們都在鳳陽,在京城,秦王就是宗室之首,秦王又是宗正寺卿,你是他的皇侄後輩,他完全可以在先帝面前彈劾於你,當然,陛下可以分辯解釋,如果參與宗廟的其他皇室支持陛下,那也無妨,可問題是現在一半以上的王爺都支持秦王,臣很擔心陛下屆時會抗不住啊!”

朱允炆的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半晌他才憂心地問道:“那葉愛卿可有什麼好的辦法解決此事?”

葉天明沒有說話,眼中有些.猶豫,朱允炆看出來了,他立刻道:“葉愛卿不要有顧慮,只要能解決問題,朕都可以考慮。”

葉天明嘆了一口氣,緩緩道:“讓藩.王進京的建議是臣提出來的,其實臣當時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利用藩王進京,將他們一網打盡,全部貶爲庶民,甚至賜一杯毒酒,告之天下,藩王欲造反,這樣削藩的難題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

朱允炆大吃一驚,他呆愣愣地.望着葉天明,這種念頭他從來就沒有過,葉天明突然提出來,讓他一時懵住了,葉天明知道自己的建議太過激進,朱允炆一時接受不了,就算接受他也要和自己的師傅商量,他便躬身道:“陛下,夜已經深了,臣不敢打擾陛下休息。”

“你去吧!”朱允炆疲憊地揮了揮手。

葉天明告退了,朱允炆坐在那裡還是一動也不動,.昏黃的燈光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顯得孤獨而寂寥,他低低嘆了一口氣,從懷中摸出一支鉛筆,輕輕地撫摸着上面刻着的名字:‘允炆’,那娟秀的字跡還歷歷再現,往事如流水般的涌入他的心中,五年了,不知她現在還記得自己嗎?

“陛下,夜已經深了,請陛下歇息吧!”一名太監小聲地.稟報道。

朱允炆搖了搖頭,把鉛筆小心翼翼地放入懷中,.他吩咐道:“立即派人把齊泰和黃子澄請來,朕要召見他們。”

數十名侍衛騎.馬向宮外飛馳而去,瞬間消失在沉沉地夜幕之中,齊泰和黃子澄都已經睡下來了,他們被家人叫醒,說皇上有緊急事情召見,二人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立刻穿衣進宮面聖。

皇城內宮,師徒三人秉燭而坐,朱允炆神色凝重地把剛纔葉天明的緊急稟報說了一遍,兩人的臉上都露出了震驚的神色,這件事他們竟然一點都不知道,而且竟是周王告密,朱允炆嘆口氣又繼續道:“周王告密估計是他們的內訌,朕暫且不管,關鍵是如何平息此事,葉尚書建議朕將他們趁機一網打盡,甚至賜一杯毒酒。”

齊泰和黃子澄對望一眼,他們異口同聲道:“此事萬萬不可!”

黃子澄更是站起身激憤地說道:“葉天明當真是其心可誅,竟然出這樣惡毒的主意,置陛下於不義之中,陛下已經下詔書保證藩王安全,天下皆知,若出爾反爾,陛下的仁信何在?諸王又是陛下的親叔,他卻勸陛下賜之毒酒,讓陛下揹負弒叔之名,傷及倫理綱常,臣與此等人同朝,真是感到羞辱萬分。”

朱允炆見師父嚴厲抨擊葉天明,他連忙替葉天明解釋道:“師父息怒,葉尚書或許有點考慮不周全,但他也是爲了朕好,只是方式錯了,師父不要太責備於他。”

齊泰因爲成功挑撥了葉天明和李維正的關係,達到了目的,他倒對葉天明沒有那麼刻薄了,他在一旁接口道:“其實葉天明確實沒有考慮周全,毒殺了諸王,那他們手下大將會如何?肯定會羣起造反,一時又生出無數個藍玉,還有京中的五六萬親兵,一旦鬧起來也難以收拾,反而增加陛下的危險,解決這件事其實也很簡單,後天陛下不去宗廟就是了,看他們能彈劾誰?”

“這....”不去宗廟朱允炆總覺得不妥,他又向黃子澄望去,黃子澄卻哼了一聲,昂然道:“怕什麼,陛下儘管去,他們不就是拿幾年前那件事來做文章嗎?說陛下不成體統,可陛下做了嗎?那個女人還好好的在遼東李維正身邊,陛下根本就什麼都沒做,又何懼之有?一句絕無此事就行了,想逼宮的無非是秦晉兩王,陛下以正言反駁,臣就不信,在先帝的靈前他們真敢以謬論逼宮?其他諸王也未必支持他們,反倒是陛下不去祭奠先帝,才被他們抓住把柄,這纔是逼宮的最好藉口,說不定秦王打的是這個主意。”

朱允炆點了點頭,黃子澄的話說到他心坎上了,他毅然起身道:“師傅之言深合朕意,朕決定後天準時和諸王一起在宗廟拜祭先帝。”

旁邊的齊泰雖然還是覺得不妥,可見皇上決心已下,他心中着急也沒有辦法了。

.........

第二天一早,衆人蔘加完朝會便各自回衙門了,齊泰憂心忡忡,他簡單地處理了幾件急事後,便匆匆離開了皇城,來到了李維正位於劉軍師橋的府第,門房替他通報了,等了一會兒,管家出來,說李總兵有請,在書房等候,雖然李維正沒有親自出來迎接,但齊泰已經顧不上他禮節上的不周了,他跟着管家走進了書房,一進書房,李維正便驚訝地迎了上來,“齊大人滿面憂慮,究竟出了何事?”

事實上他當然猜到了齊泰爲什麼而來,就算齊泰不來,他也會找上門去,和燕王一樣,他當然也擔心朱允炆最後扛不住而真的退位了。

齊泰嘆一口氣便道:“馬上要出大事了,我怎能不憂慮。”

“齊大人別急,請坐下慢慢說。”

他讓齊泰坐下,又讓人上了一杯茶,齊泰無心喝茶,便焦急地把昨晚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最後道:“黃子澄讓陛下以正義服人、據理力爭,並說不去拜祭反而讓他們抓到把柄,我總覺得其中有什麼不妥,可又說不上來,陛下接受了黃子澄的勸告,已經決定明天去宗廟,我心裡着急,便特來向李總兵求教。”

李維正聽完了黃子澄的理由,冷笑一聲道:“當真是腐儒之言,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親兄親弟,又逼父親退位,可人家不也一樣有貞觀之治,名垂青史嗎?諸王帶兵進京,試圖謀反,在混戰中把他們誤殺又有何妨?修改史書就是了,實在不行,事後再一一冊封,封他們某某太子某某皇帝之類的諡號,死皇帝總比活王爺令人省心吧!而且反顯出皇上的心胸和氣度,皇叔造反他都不計較,至於他們招募那些烏合之衆,有各地都指揮使看管着,還怕他們鬧上天去?”

齊泰聽完李維正之話,不由目瞪口呆,心想他們翁婿二人真是一路貨色,這位更狠,居然還想到了修改史書,心中雖不贊同,但臉上卻不敢表露,只得乾笑了一聲繼續道:“現在說這些已經晚了,關鍵是皇上明天要去宗廟拜祭先帝,黃子澄堅持所謂不成體統之事根本就不成立,只要心正就不懼,讓皇上以大義辯駁,我不知該怎麼勸皇上。”

李維正搖了搖頭,苦笑一聲道:“你們都是正人君子,滿腹治國安邦之策,卻真的不懂陰謀詭計,你們以爲秦王真會拿那件事發難嗎?你們都知道那件事根本就沒發生,難道他就不知道嗎?就算秦王蠢,可他身邊的謀士呢,他們也蠢嗎?他這樣說是想把皇帝先誆進宗廟,讓你們以爲事情不大,可以應付,等皇帝進了宗廟,可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齊泰愣住了,半晌他才結結巴巴道:“可是皇上確實沒有做什麼有失仁德之事啊!他們何以彈劾?”

“何以彈劾?”李維正有點不可思議地盯了齊泰半天,他不由啞然失笑道:“齊大人居然說何以彈劾,我來問你,先帝制定的諸般嚴刑峻法現在何在?先帝定下的樁樁鐵案,現在還有哪件沒有翻案?先帝對江浙課以重稅,並言永世不得更改,皇上是否遵從了先帝之令?皇上一次又一次地將先帝的律令聖旨踩在腳下,不屑一顧,有了這麼多的依憑,秦王難道還不足以逼宮嗎?”

齊泰已經聽得滿頭大汗了,他狠狠給了自己一記耳光,轉身就走,不等他走出門,李維正卻淡淡一笑道:“不過秦王之謀確實不用大驚小怪,齊大人只須略施小計,就讓他逼宮不成。”

齊泰的腳釘在了門口,他驀地回身,向李維正深深施一禮,懇求道:“事情緊急,萬望總兵大人賜教。”

李維正卻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茶,才緩緩說道:“其實辦法很簡單,齊大人不是兵部尚書嗎?只須調兩萬精兵部署在宗廟附近,我保證明天藩王們一個都不敢來。”

...........

第95章 上任首日第168章 蘇童進門(下)第197章 皇上有恙第46章 把水攪渾第65章 燕王朱棣第144章 耽羅後裔第190章 雙面間諜第57章 李善長死第254章 該硬時硬第294章 燕王之死(下)第8章 父親遭禍第6章 取名啞妹第187章 以石擊卵第182章 大棒蘿蔔第157章 沆瀣一氣第47章 各自出招第250章 大軍北上第54章 藏身武當第196章 毒秀士勸第133章 消除誤會第195章 步步連環第282章 危機再現第241章 反間之計第13章 池州飛鼠第195章 步步連環第246章 異曲同工第8章 父親遭禍第16章 霧裡觀花第19章 絕境求生第188章 牛刀殺雞第67章 保定春色(上)第177章 困獸欲鬥第210章 高麗女王第139章 出使日本(四)第271章 眉資大戰(中)第276章 迎頭一棒第276章 迎頭一棒第39章 意外發現第33章 意外收穫第27章 蘇州舅舅第31章 失蹤兩人第187章 以石擊卵第121章 返回京師第250章 大軍北上第274章 嫁禍東籬第156章 初次述職第101章 血洗三所第177章 困獸欲鬥第77章 秦王幕僚第243章 藍玉生亂第240章 孟德故計第116章 銀船到來第68章 保定春色(下)第244章 又到新年第155章 舉棋不定第37章 公私兼顧第162章 人心難測第16章 霧裡觀花第101章 血洗三所第159章 高麗來使第120章 京城小聚第34章 各有門道第274章 嫁禍東籬第29章 太子屈尊第172章 有容乃大第113章 巧遇海商第140章 出使日本(五)第19章 絕境求生第243章 藍玉生亂第135章 炮轟釜山第19章 絕境求生第124章 初爲人父第57章 李善長死第161章 劍拔弩張第250章 大軍北上第20章 取捨之間第109章 出發前夕第132章 蓄勢待發第165章 平衡之術第209章 朝鮮戰略第112章 廣州立威第277章 深遠佈局第214章 李檀抓週第222章 風雲疾變(下)第105章 神秘校尉第203章 東征日本(六)第217章 視察臺灣(下)第66章 失之交臂第133章 消除誤會第232章 故伎重施第83章 皇孫允炆第171章 東宮祭靈第136章 出使日本(一)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224章 京都風雲(二)第236章 激戰山海第87章 秦燕之別第261章 奉旨入朝(下)第50章 王府夜宴(二)第146章 齊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