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巧遇海商

衣衛的下榻之地是原來元朝的藩商會館,專門接待海海禁之後便改爲官府的迎賓會館,專門接待朝廷高官或其他地方官府的公務官員,會館佔地很大,有各種房屋數百間,分爲東西兩部分,李維正的三百名錦衣衛便住在東會館內。

此刻李維正的房間裡,獨臂人跪在地上已是泣不成聲,沒錯,他就是武昌奪信案中最後下落不明的趙十三郎,他當時是奉命安插程延年身邊,當程延年從船上奪得假信後,卻被趙十三郎在江中謀殺,不料黃雀在後,他剛拿到信,另一名喬辦成船伕的韓淡定手下卻驟起發難,趁他不備時斬斷了他拿信的手臂,並將他踢下大江,趙十三郎命大,被一名漁夫所救,逃得了性命,這時,趙無忌已經返回京城,趙十三郎在江中丟信,無顏去見首領,他索性就留在武昌養傷。

可當他養了幾個月的傷,再回到京城時,卻得知兄長趙大被秦王杖斃的消息,趙大是趙十三郎的親兄,兩人年齡相差十五歲,從小父母雙亡,趙大便一手將兄弟拉扯大,名爲兄長,情爲父子,得知兄長慘死,報仇之念便深深地埋進了趙十三郎的心中,他自毀容貌,爲的是不讓秦王身邊侍衛認出,但以秦王的身份,加之他又斷了一臂,要報仇何其之難,他根本就沒有機會混入秦王身邊,趙十三郎無奈,只得從長計議,他的目光便投到李維正的身上,或許只有他才能最後遂成自己的心願。

李維正默默聽他述說完,便問道:“那你將來有什麼打算?”

趙十三郎重重地叩了一個頭,“我四海漂流,無所依靠,小人願意跟隨千戶大人左右,爲大人效命。”

李維正雖然也學了一點刀法,但那對付一般毛賊還行,可真要有武藝高強的人來刺殺他,他就未必能躲得過去,因此他地身旁確實需要一個精通武藝的人保護,這個趙十三郎當年號稱秦王帳下第一高手,雖然斷一臂,可從他戰勝菊池秀二來看,確實武藝不減,而且反應極爲機敏,當真是個難得的人才,只是他報仇之念太重,李維正擔心他會在關鍵時候壞自己的事,他沉吟一下便道:“你投靠我也可以,但我有句話要說在前面,秦王非普通人,天下只有一個人殺得了他,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趙十三點了點頭道:“小人明白,小人絕非魯莽之人,君子報仇,三十年不晚,只要跟隨在大人身旁,我相信早晚會等到那一天。”

“你倒是挺自信,好吧!你以後就叫十三郎,爲我的貼身護衛。”李維正終於答應了他,他隨即走到門口將羅廣才叫了進來,指着十三郎笑道:“這就是你念念不忘地神秘校尉,是我的一個故人,現在爲我地貼身護衛,你帶他去換一身正式的錦衣衛軍服吧!”

羅廣才大喜,他連忙將十三郎扶了起來,笑道:“你那一刀着實讓我難忘,有空教我一手。”

他一邊說,便帶他下去換軍服了,李維正走出房門,問一名校尉道:“那個刺客在哪裡?”

“回稟千戶。陳百戶正在審問他。”

校尉將李維正帶到一座小院裡。這裡被闢爲錦衣衛地臨時審訊所。十幾名膀大腰圓地錦衣衛站在門口。屋子裡隱隱傳來一種令人毛骨悚然地聲音。空氣中充斥着刺鼻地血腥味。就彷彿置身於一個地下屠宰場。見千戶過來。錦衣衛們一起躬身施禮。李維正點點頭。走進了房間。房間裡。那個刺客被四肢分開弔在兩個鐵環之上。衣服被剝光。男根已被割掉。身上血淋淋地。看不見一片好肉。人處於昏迷狀態。

主審他地是百戶陳瑛。這也是一個殺人不眨眼地魔頭。外號‘陳無常’。洪武十八年郭恆案中。他隨冷千秋赴浙江審案。兩天內連剝三十名貪官地人皮。是浙江官場聞之色變地魔鬼人物。上午張知縣慘遭剝皮。就是他下地手。

“怎麼樣。他招了嗎?”李維正問道。

陳瑛連忙上前施禮道:“回稟大人。他已經招了。只是屬下還想問得更深一點。”

“他招了什麼?”

“派他刺殺大人的,是廣東有名地大士紳羅氏家族的長子羅宋,屬下準備審問刺殺動機,但他似乎也不知道。”

李維正沉吟一下便道:“這件事要嚴守秘密,暫時不要動羅家,另外把這個人地毒藥給他喂下去,身子洗乾淨,屍體送還官府,就說他畏罪自殺,什麼也沒有問到。”

“屬下遵命!”陳瑛一擺手,立刻上來兩名錦衣衛將刺客放下來。

李維正又囑咐他道:“雖然暫時不驚動羅家,但要派人去調查這個羅家的底細,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

“請千戶放心,屬下一定辦妥。”

李維正走出了刑房,這件事確實讓他有些奇怪,現在賑災糧案還沒有開始着手調查,暫時還不可能有誰來冒死刺殺,可如果是日本走私銀案,則更不可能,刺殺他就不等於是把他地注意力吸引過去嗎?趙無忌可沒有這麼蠢,難道是另有隱情不成?

李維正剛走出遠門,一名校尉便跑來稟報:“大人,有客人來訪,說是你的京城故交。”

李維正一愣,他沉思了一下,忽然笑道:“是不是一個少年貴公子。

“正是!”

李維正呵呵一笑,快

門走去,大門外站着一人,正是擔任廣東宣慰副使:朱權,朱元璋命他擔任副使只是讓他出來長長見識,歷練一番,他並無權管事,他就住在西會館,剛剛聽說錦衣衛下來了,而且是一個姓李的千戶,朱權便動了心,前來拜訪,不料真是李維正。

他鄉遇故交,兩人都歡喜異常,朱權上前拱手笑道:“李千戶是幾時到的,我竟然一點也不知道,也不事先打個招呼。”

“我也是剛到,小王爺在廣東過得如何?有沒有習慣這裡的風俗。”

朱權搖搖頭嘆道:“跟隨羅侍郎去賑災,累都累死了,談什麼習慣,不習慣也得習慣。”

兩人在門口寒暄幾句,李維正忽然醒悟,連忙歉然笑道:“看我,只顧說話了,也沒有請小王爺進來坐坐,小王爺快快請進。”

朱權探頭看了一眼,便笑道:“我這兩天悶在屋子裡,早就煩膩了,正要出去走走,要不咱們去逛逛廣州街景如何?”

“也好,我也正想去看一看。”

李維正翻身上馬,帶了二十幾個弟兄,新收的十三郎也跟在左右,兩人順着大街找熱鬧地地方而去。

前面不遠處就是廣州大宗商品集散之地,一家家大門面的店鋪並列而開,堆滿山南海北的貨物,此時正是午後人多之時,大街上人來車往,做買賣吆喝的,賣苦力的、從廣東各地來進貨的、上街採辦物品地,沿街乞討的,各種各樣地人混雜在街上,人聲鼎沸、熱鬧喧闐,原以爲廣州閉塞,但街上的情景卻和中原城市沒什麼兩樣。

兩人一邊緩行,一邊低聲聊天,朱權顯得心情有些沉重,他嘆了口氣問道:“我聽說李大哥剛來廣州就審了一個案子,有什麼發現什麼?”

“你是指哪方面的發現?”

“賑災糧貪污案。”

李維正搖了搖頭道:“我們抓了南海縣知縣,此人以小鬥放糧,危害皇上的聲譽,我當街剝了他的皮,至於賑災糧貪污案,現在還沒有着手。”

朱權搖了搖頭嘆道:“這件事李大哥做地魯莽了,得罪了廣州布政使不說,還走錯了方向。”

李維正聽他話中有話,又想起洪知凡暗示有隱情,他笑了笑便問道:“小王爺可有什麼提示?”

“其實李大哥查一查就會發現蹊蹺,我不妨先告訴你,賑災糧中出現大量稻

李維正明白了他地意思,稻

“查當然是很容易查,都有記錄,這些糧食都來自廣東都指揮使司軍倉,但廣東都指揮使大人鶴慶侯張翼卻堅決不承認,羅侍郎就爲難在這裡,所以按兵不動,等錦衣衛來做這個惡人。”

“這個老奸巨猾的羅子齊。

”李維正笑罵了一聲道:“我殺人剝皮的時候他恐怕在一旁竊笑呢!”

“所以說大哥魯莽了,李大哥殺人剝皮之事已經轟動整個廣州城,現在大街小巷都在談論此事,各級官員更是人心惶惶,從中午到現在,來找羅侍郎告狀之人絡繹不絕,人人都大罵錦衣衛心狠手辣,據說還有不少官員向鄉下偷運送家財,李大哥這次可真的名聲在外了。

李維正淡淡一笑,這何嘗不是他所希望地呢?

這時,前方忽然傳來一陣喧鬧,有人在大喊:“快來!抓到了。”只見幾十名衙役從四面八方跑來,他們顯然是事先埋伏,一擁而上,衝進一家賣米的店鋪裡,隱隱聽店鋪裡傳來撕打和叫罵聲。

李維正一把揪住一名衙役地胳膊問道:“出了什麼事?”

衙役正要大罵,一回頭,見竟是在街頭殺人剝皮的李維正,嚇得他幾乎心臟停止跳動,連忙顫抖着聲音答道:“回稟大人,昨晚有暗線來報,說今天會有走私米上市,弟兄們都在這裡埋伏着,他們真地來了。”

‘走私米?’李維正心中一動,連忙放開衙役向米鋪望去,只見一羣衙役押着三個人出來,爲首之人身材魁梧,長一隻奇大的鼻子,正是幾天前遇到地走私商陳萬里,他的衣服已經被撕爛,臉上被打得不輕,手臂被反剪在後面,另外兩個被抓之人似乎是他的夥計,都十分年輕,眼睛裡充滿了恐懼。

一羣衙役拎着收繳地贓銀,罵罵咧咧地押着陳萬里走上前來,李維正見這漢子渾身肌肉油亮,眼睛裡充滿了憤恨和無奈,他心裡忍不住起了惜才之心,這種能深海里劈波斬浪的船老大,不知大明還剩下幾個?

他馬鞭一指道:“你們站住!”

一羣衙役嚇得停住了腳步,一名典史模樣的小官連忙上前施禮諂笑道:“小人番禹縣典史嚴二,參見千戶大人。”

李維正臉一沉道:“我們也是來抓捕安南奸細,正是此人,你們把他交給我。”

шшш_ тt kǎn_ co

這時,陳萬里也認出了李維正,他眼過閃過一絲希望,連忙低下頭,

發,典史面露難色,這可是已經立案的走私罪,要人被錦衣衛要走後,他怎麼交差,旁邊的朱權見這典史不識相,便冷笑道:“這位官差,這可是錦衣衛千戶,你現在不給,等會兒你們提刑使大人可就會親自來要人了,那時莫說你,就連你們知縣也吃不了兜着走。”

嚴典史已經被手下暗中連踢了幾腳,皆恨他不識相,也不看看是誰,嚴典史這才忽然醒悟,連忙一擺後,將三名案犯連同銀子一起交給了錦衣衛,他道一聲歉,率領衙役們狂奔而逃。

朱權見李維正凶名已立,也不由暗暗嘆了口氣,李維正催馬來到陳萬里面前,微微笑道:“陳船主,別來無恙啊!”

陳萬里嘆了口氣道:“這是我第二次落在你手上了,任你處置,我毫無怨言。”

“處置?”李維正搖了搖頭笑道:“我若想殺你,幾天前你就沒命了,我告訴你,我救得了你一次、二次,可救不了你第三次,你以後好自爲之吧!”

陳萬里‘撲通!’跪了下來,重重地磕了三個頭,“大人救命之恩,我銘記於心,我這就返回呂宋,不讓大人地苦心白費。”

他又磕了一個頭,站起身要走,李維正卻忽然叫住了他,“你剛纔說要回呂宋?你不是在安南貿易嗎?”

陳萬里連忙道:“回大人的話,這次去安南只是買米,實際上我地家在呂宋,父母妻兒都在那裡,米我已經賣了,這就返回呂宋。”

李維正聽到‘呂宋’二字,心中忽然生出個念頭,他知道有許多經濟作物都是明朝時引進大明,比如菸草、番茄、玉米、蕃薯等作物,而且很多都是來自呂宋,假如這個人有一天肯把一部分種子給自己的話,那豈不是做了一件大事。

他笑了笑便道:“說到呂宋,我以前認識一個人,他給我說過,呂宋有許多我大明沒有的農作物,如果有一天你再回大明,那替我帶一些種子來,你看如何?”

陳萬里鄭重地點了點頭道:“大人,這是小事一樁,我一定辦到。”

這時,旁邊的朱權接口笑道:“你要記住了,救你之人是京城錦衣衛三所李千戶,要報恩的話總得知道恩人是誰不是!”

“多謝公子,我記住了。”陳萬里躬身行一禮,便帶着手下匆匆去了。

朱權一直望着他們走遠,這纔對李維正笑道:“李大哥似乎對海禁有所保留啊!”

李維正笑着搖了搖頭,“我放此人倒不是因爲什麼海禁,而是前幾天在新安縣遇見他,見他對手下頗講義氣,我喜歡這樣地人,便幫他一次。”

朱權卻微微嘆了口氣道:“我久聞廣州唐宋時繁盛一時,心中不勝嚮往,結果到了這裡卻大失所望,父皇禁海雖是爲了防倭,但也傷了廣州這些沿海大城,得不償失啊!”

李維正不想和朱權深談此事,這時他見遠方跑來一名手下,便調轉馬頭迎上去問道:“有什麼事?”

“大人,陳百戶已經得到消息,要稟報大人。

刺客案也是李維正關心的重要事情,他立刻對朱權笑道:“小王爺,我還有公務在身,要先回去了。”

朱權也點點頭道:“算了,我也不想逛了,一同回去吧!”

兩人騎馬返回了會館,在門口告了別,李維正快步走進房間,一進房間,等候在這裡地陳瑛立刻上前稟報道:“大人,刺客的屍體送官府後,那羅家果然派人來打聽消息了,官府的鑑定是服毒自殺身亡,羅家應該不知道刺客已經招供。”

“羅家的背景呢?查到沒有?”李維正冷冷問道。

“已經有弟兄打聽到了,在廣州幾乎家喻戶曉,羅家家主叫做羅南生,是廣東第一鉅富,世代在廣州經營海外貿易,從前是廣東有名的鉅商大賈,海禁後便洗腳上岸購買土地,遂成爲大士紳,也有傳言說羅家仍在進行不法勾當,指的可能就是走私。”

陳百戶彙報完已經退下去了,李維正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第一天來廣州,紛繁複雜地事就撲面而來,他處理了清官漏糧案,卻引出了賑災糧貪污案的隱情,問題竟是出在軍隊上,不知查下去會牽出多大地碩鼠窩,但這不是他來廣東的重點,他來廣東是查處秦王走私日本銀船案,可這件事他一點頭緒都沒有,儘管知道和南海衛有關,可證據呢?他抓不到證據,也無法向朱元璋交代。

就在他紛亂無頭緒之時,一件偶然地刺殺案卻牽出一個廣東土豪,羅氏家族,李維正不知道他們爲什麼要刺殺自己,但他有一種直覺,這個羅家恐怕就和銀船走私案有關,這種直覺並不是憑空生出,而是羅家海外貿易的背景,秦王若走私白銀會委託誰來做?

李維正地眼睛漸漸眯攏了,看來自己必須要抓住這個羅家不放才行。

這時,一名錦衣衛校尉走到門口稟報道:“大人,有人送來一份請柬。”

李維正隨手接過,請柬做得很考究,是請他今晚赴宴,而落款正是廣東士紳羅南生。

第28章 表妹顧英第19章 絕境求生第193章 制槍造炮第134章 夜襲耽羅第127章 出發前夕第22章 父子夜談第149章 危機悄現第264章 景隆復出第136章 出使日本(一)第144章 耽羅後裔第34章 各有門道第250章 大軍北上第238章 高熙出逃第32章 偶遇故人第253章 致命錯誤第185章 明暗兩線第75章 一份手諭第78章 啞妹歸來第53章 最後爭奪第259章 小露鋒芒(下)第286章 紅參案(一)第141章 出使日本(六)第160章 燕王軍師第211章 權力染缸第161章 劍拔弩張第67章 保定春色(上)第174章 遼東事變第62章 挺身而出第190章 雙面間諜第88章 早朝前夕第267章 調糧事件第241章 反間之計第93章 好事難雙第239章 齊王之爭第146章 齊人之福第292章 收網前夕第208章 取捨之間第1章 重回大明第239章 齊王之爭第291章 內外交困第58章 千里追蹤第六十章 冤家路窄第237章 燕王之斷第31章 失蹤兩人第296章 喜訊傳來第225章 京都風雲(四)第74章 太子力薦第20章 取捨之間第7章 有了牽掛第177章 困獸欲鬥第214章 李檀抓週第36章 生死一線第23章 初入京城第77章 秦王幕僚第103章 紫童進門第107章 北使被殺第251章 奇襲容城第230章 京都風雲(九)第148章 暗流潛伏第255章 聖旨之下第230章 京都風雲(九)第163章 最後爭鬥第292章 收網前夕第39章 意外發現第88章 早朝前夕第251章 奇襲容城第224章 京都風雲(二)第222章 風雲疾變(下)第261章 奉旨入朝(下)第50章 王府夜宴(二)第43章 無忌其人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74章 太子力薦第216章 視察臺灣(上)第46章 把水攪渾第240章 孟德故計第99章 等待機會第161章 劍拔弩張第285章 奇襲關中第227章 京都風雲(六)第134章 夜襲耽羅第220章 風雲疾變(上)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93章 好事難雙第212章 拜訪寧王第43章 無忌其人第28章 表妹顧英第11章 家厚養廉第1章 重回大明第51章 王府夜宴(三)第229章 京都風雲(八)第111章 風吹草動第50章 王府夜宴(二)第184章 建州女真第210章 高麗女王第98章 各方所謀第13章 池州飛鼠第六十章 冤家路窄第99章 等待機會第263章 道衍遠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