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薊鎮鐵血

一夜的辛苦,是把這項戰果給固定住了,如今有了這批蒙古勞役,以及十幾萬匹戰馬,的確爲山海關到京城修路問題解決了相當大問題。對於蒙古軍來說,十年的苦役並沒有太難,特別是沒有了那可怕的宮刑了。還是能夠接受的。而對於朱由校來說,十年的時間,大明應該能夠解決了內憂外患,進入正常的發展了。

隨軍一起從大同跟隨而來的鄭芝龍,當然對這一戰看的是一個清清楚楚,除了震驚之外,還是震驚。無論是從計謀的層面,還是從戰術方面,更從戰鬥力方面,都他帶來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雖然說陸地作戰和海上作戰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但卻絕對有着相通之處。

鄭芝龍不止一次的侵入陸地,搞一些‘殺富濟貧’的勾當,當然也屢次和明軍作戰過,但那些明軍的十人,也頂不過天子親軍的一人。想想看,如果自己遇到的不是普通的明軍,而是現在的親軍,那毫無疑問,自己除了逃跑到海上之外,別無他途。

幾千人堵住了三四里寬的地方,愣是讓八萬蒙古軍衝不過來。雖然皇上是調動了十餘萬百姓在那邊搞了一道火牆,把蒙古人給困住的。但沒人懷疑,天子親軍們的戰鬥力是多麼的強悍。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鄭芝龍對皇上再次的重新認識。皇上擁有着如此大的財富、軍力、民心等等是他一個小海盜根本無法抗拒的。雖然自己的志向高遠,要做一個海上王。稱霸與東海、南海這些海域。但現在皇上欲插手其中,自己真得能和他抗衡嗎?自己越想越覺得膽寒。

閻鳴泰現在忙得更是腳不沾地了,一方面是百姓的安置,累了一夜的百姓,當然是需要管飯的,這個重責肯定是他這個薊鎮總督的責任,而防務、看俘、災民等事物當然也是他的責職。一夜未閤眼的閻鳴泰幸福並困着,幸福是得到了皇上的青睞,把一項項的工作佈置給他,讓他再忙也樂意。如今朝廷的格局已經變化的太大了。不是神宗年間。萬曆帝幾十年不上朝,也不是前幾年,魏忠賢和東林黨在朝廷上分庭抗爭,現在是皇上一家獨大。要錢有錢、要軍有軍、要民心有民心、要大義有大義。什麼朝廷大佬。那都是往年的舊黃曆了。想要升官或者保官,就只有一個方法,靠近皇上。除此之外別有他法。所以閻鳴泰積極的工作着,熱情洋溢的照顧到每一個方面的百姓、事物。

孫承宗依然勞累,因爲關內的建奴附庸軍是解決了,但關外還有一支建奴隊伍在那裡虎視眈眈。僅昨天夜裡,潘家口、鐵門關、遊鄉口、董家口、青山關、榆木嶺口、大嶺寨口、城子嶺口、擦崖子關等就相繼傳來了建奴攻關的消息,只是因爲三屯營的邊兵及時的補充到了那裡鎮守,暫時沒有讓建奴得逞,如今還得一面調軍過來看守俘虜,一面得派親軍們分別趕赴這些關口,徹底的打退建奴。

撤出喜峰口的黃臺吉,是越想越不對勁,明皇如此佈置,是不是別有用意?慢慢的越想越不是滋味,和謀士們商量之後,更是對兵部尚書孫承宗說的‘你的水準備的怎麼樣了’這句話仔細的斟酌一番,最終確定了明皇已經洞悉了自己的大計。

這一下推斷最終敲定了明軍種種不正常,范文程也不斷的爲黃吉臺分析戰局,把明軍的佈置、蒙古聯軍的位置等一一的列出,如今的蒙古軍就是此局中的陣眼了,而解此局就是打破這個包圍圈,往邊牆內衝突。

就這樣黃臺吉最終敲定了利用此不利的戰局,並將其改變的策略,那就是打蒙古軍這個已經不利的‘廢棋’,再度利用起來,把明軍到嘴的美食變成燙嘴的山藥。具體的戰術則是利用明國如今集中在薊鎮的兵力會因爲八萬蒙古軍充當內應而不足的特點,急攻邊牆。黃臺吉的攻擊線路很多,因爲無論攻打邊牆的哪些個關隘,都是險峻之地,都將無法展開所有的兵力,這樣倒不如來個全面開花,每個關口都去急攻,只要破了一處,這盤旗就算是做活了,那時候頭疼的就是明皇了。因爲峰營口上有着火槍、神弩,明皇親軍的部隊黃臺吉是不會去碰的,他們憑藉着雄關險地,搶關和雞蛋碰石頭沒有什麼區別。而其它的關口仍然還是邊兵,雖然搶關難了一點,按照范文程的分析,爲了應付那八萬蒙古軍,十萬薊鎮邊兵必然是要分薄了兵力的,這就有了可乘之機。

所以這一夜就是黃臺吉全面搶關之刻。但是邊牆上那些邊關已經加強了兵力,爲了分守這些關口,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朱由校都認爲這個時候都需要加強。而且因爲有明皇在薊鎮親自坐鎮,薊鎮的邊軍打的的確買力氣,以前打野戰他們有心理障礙,現在經袁可立的兩次遼東大捷,第一次全殲,俘虜了頭頭,第二次則是一個舉城大搬遷,把建奴的男女老少全部都抓了來,在大明賣身,已經打消了他們不少的恐懼感,而當下三千多天應軍就把營峰口給搶了過來,打傷打死建奴上千人,再說更是憑牆而守,所以薊鎮邊兵根本就沒有了心理障礙。

兩個因素導致了建奴在搶關的過程之中,處處碰壁,一夜下來損兵折將,死了三千多人,仍然是沒有得到一絲的便宜。

現在天色大亮了,建奴獨自的撤守在了一處,等着蒙古兵的消息。只怕此次蒙古兵們真是凶多吉少。

晚上,基本上所有的事情已然處理的差不多了,各關口也安置了三百名親軍,其餘的看守着八萬蒙古軍,可謂是萬無一失了。昨天的勝利,一是親軍的,二是邊兵的,朱由校很是高興。在三屯營殺豬宰羊的,犒賞全軍和百姓。這一戰敲掉了建奴的一大臂膀,遼西的蒙古諸部一下子就變得兵力空虛起來。此消彼長之下,大明將會越來越強盛。

昨夜一戰,薊鎮的邊兵表現的相當勇猛,沒有讓正在包圍蒙古兵的親軍部隊有一絲的分心,充分表現出了大明官兵的血性,當然傷亡也是挺大的。這些爲了大明而奮戰的死難英烈,是讓人尊敬的,朱由校沒有小氣,都是爲大明而戰,沒有任何的區別,讓戰士們流血又流淚的事情,朱由校幹不出來,若沒有他們的勇敢忘死的搏鬥,一旦讓建奴衝進了關中,恐怕這份戰績又將改寫了。所以對於死難的英靈們,朱由校決定建碑留念,對於撫卹待遇,也和親軍的待遇等同。而傷殘者,給完撫卹金後,令其退役,安排到皇家的作坊,或者店鋪,算是有一份養活自己和家人的工作和收入,殘廢者,養活到老死。

這一份政策一公佈,把邊軍們激動死了。當兵的死了連一頭豬都不值,皇上這潑天的銀子撒了下來,讓五六千名傷殘的邊兵家裡再沒有了後顧之憂,死的、傷的都是太值了。所以大家都在感激、感動着皇上的仁慈。

孫承宗、閻鳴泰看的也是一陣陣的眼跳,皇上這收買人心的招數雖然尋常的很,但那幾十萬兩的銀子砸了出去,這種收買人心的招數代價也太大了,並不是什麼人都能玩得起的。

而更讓邊兵們感動的是,皇上表示,此戰過後,將把薊鎮邊兵擇優選擇進入薊門鐵血隊,而因爲薊鎮此次的保衛大明的表現,即便是不被選中入伍的,也將安排到驛站或者作坊、商鋪之中,這更讓邊兵們興奮。薊門鐵血隊,這就是進入天子親軍這個集團的前身,當然表現的好了才能進入,就象天應軍一樣,前途無量。而現在因爲皇上的許多作坊在招人的過程中,名額有限,卡的也很嚴,但待遇無疑是最好的。

這一夜,薊鎮過的相當的快活,無論是軍還是民,都在勝利之中陶醉着。

但這一夜,黃臺吉他們過得是相當的不好,蒙古軍全軍覆沒的消息,黃臺吉已經通過他們的情報網得知的是一清兩楚,本來也不是什麼機密,明軍當然是玩命的宣傳着。現在黃臺吉就面臨着一個選擇,是就這樣等着明皇出關來戰,還是直接的班師回朝。

等着明皇出關,這個估計不難,但出了關後,明皇會否按着他所設計的路線,追着自己的屁股跑?這個問題不僅他回答不出來,連范文程也不敢說。因爲明皇‘慧如炬’一下子就看穿了自己的計謀,這對於黃臺吉體系來說,已經是一個相當大的打擊了。明皇計謀比黃臺吉高出一等的思想,更是深入了心頭。不敢再隨意的判斷。

而直接班師回朝,這個本想着藉此一戰,鞏固自己統治地位的黃臺吉,現在又不忍心如此的勞米傷財、損兵折將,換來了一個師老無功的結局。(……)

第764章 休妻風波第533章 戰功之改第625章 建奴陣營第216章 進軍大同第392章 峽谷疑雲第361章 阻擊汽油第401章 陰謀終現第682章 城牆之解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611章 毛帥來了第704章 戰略轉變第441章 大同邊兵第522章 理論大儒第597章 運籌帷幄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727章 侯家軍滅第176章 京師抄家第622章 天塌地陷第411章 步步爲營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159章 宮廷政變4第577章 天津港口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114章 京源糕點第148章 斷腸之草第756章 鼠目寸光第598章 登陸灘塗第687章 萬事俱備第572章 毀滅軍需第731章 神童傳說第792章 慈善宣傳第572章 毀滅軍需第90章 氮磷鉀肥第134章 見袁可立第726章 遼東西線第238章 留聲制謠第329章 建奴有炮第349章 出兵峽谷第346章 封鎖海峽第565章 戰前準備第379章 佈置戰場第64章 天軍罷訓第559章 被發現了第442章 環保精神第478章 建立軍校第91章 邯鄲攻略第161章 宮廷政變6第51章 白銅大錢第264章 大破蒙軍4第102章 制望遠鏡第28章 連弩改造第98章 亂點中醫第676章 指天爲誓第8章 敲打老魏第134章 見袁可立第30章 地磚水泥第430章 意外之喜第361章 阻擊汽油第191章 說服老臣2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542章 近臣產業第668章 夢醒時分第377章 草原之主第313章 草原會戰8第313章 草原會戰8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777章 萬般無奈第6章 災難預言第55章 水泥出產第525章 西北戰事第766章 衝發一怒爲紅顏第70章 重返司禮第四十七 瘋玩牧場第356空中飛人第22章 驛站光報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328章 整俘牛錄第385章 突襲大同第377章 草原之主第190章 說服老臣1第631章 毛帥戰績第798章 大明氣節第673章 滅族之戰第789章 錦衣再改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329章 建奴有炮第397章 大同之防第645章 港口添堵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779章 這事大了第399章 兵臨城下第688章 欲擒故縱第387章 偏方百病第199章 大儒願歸第762章 風力發電第255章 神弩被劫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277章 巧治大臣第12章 準備造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