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薊鎮練體

薊鎮邊兵的訓練就是在長城之上,不斷的進行着,沒別的,只有跑字,這已經成爲了皇上的標誌之一,當然也是體能訓練最好的一種方式。二千多裡的薊鎮長城之上,邊兵們除了訓練神弩之外,那就是跑,這是一個硬指標,二個半時辰,跑完八十里。這可是最關鍵的半個月,成則一步昇天,不成則可能終生籍籍無名。當然這種訓練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一旦哪裡有警,跑在附近的軍士,必須要去把守關隘。現在的邊兵可是巴望着建奴來攻,那樣的話一旦有了軍功,直接可以進入薊鎮鐵血隊??。

看到了邊牆之上瘋狂跑動的邊兵,倒是把牆外的黃臺吉給唬了一跳,這是要調動軍隊嗎?這急行軍也太奇怪了。調動也不能雙向跑啊?當得知了這是邊兵在瘋狂訓練之後,黃臺吉更是驚恐萬狀,要知道明軍的九鎮平均每個鎮都有七八萬的兵馬,薊鎮更有着十二萬人馬,如果一個個都訓練成了精兵,再配上明皇那種變態的神弩,甚至是那種火槍的話,大金還怎麼混?

但明軍訓練他又有什麼辦法?如今他們和明國是絕緣的,以前還可以在山海關以東,那些軍鎮、軍堡裡做一做文章,隨便的圍一圍,引誘明軍的來援,消耗下明國的力量。但現在已經沒有這些機會了,那裡已經成爲了大金的地盤。攻打邊牆?這個現在根本就不現實。但如今的確就剩下這道邊牆,是明國和他們唯一的交界點了。不攻打邊牆。難道要去搞抗議、譴責嗎?

在如此的情景之下,朱由校開始不斷的沿着邊牆搞視察工作,看着小夥子們是如此的賣力,薊鎮的戰鬥力提高那是肯定的,一旦選出了薊鎮鐵血隊,再配合上給力的神弩,甚至是燧發槍,大明的戰鬥力只能是越來越強。

十月九日,這是入冬後的第一天,也是淨軍、錦衣衛登上蓋州的第一天。袁可立和毛文龍在接到了皇上聖旨之後。對聖意當然是知之甚詳了。雖然毛文龍對於皇上搞的‘同工不同酬’政策有所吃味,但好在,自己已經習慣了,皇上還是不錯的。還把如此多的繳獲留給自己。可以讓東江軍還一個肥肥的冬天了。

對於那種羽絨服。穿起來是又輕又暖和。真是讓毛文龍饞涎欲滴,這裡不比內地,冬天冷的早了一些。冬天冷的也是特別的厲害。這裡還算是好一些的而再往北,現在已經冰天雪地了,如果有了這樣的衣服,過個冬天,那是多幸福的事情。

這天子親軍就是好、就是牛啊,東江軍的兵士們,眼光赤熱的盯着人家,這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看看人家的伙食待遇,再看看自己的,那還是人的日子嗎?真想跟着他們一樣變成親軍啊。(但估計這樣的一種願望,估計是屬於妄想了。東江軍的投降滿清的效率,並不比祖大壽他們少了多少,相反只會多。對於忠誠性要求相當嚴的朱由校,首先對於東江軍的政審就是不會通過的。)

袁可立對於淨軍的到來,可是一點不敢大意,現在的宦官可是權勢沖天,武裝力量更是變態。現在無論是誰的權勢可以和魏忠賢相比,基本上是監國太監了;而戰鬥力、戰績方面,誰又可以和淨軍相比?錢的方面,那就更不要再說了,就數他們爲皇上賺錢最多。

好在宦官讓皇上治理的已經是老老實實了,基本上不再有迫害老百姓的存在了,這讓百姓們倒是能接受不少。袁可立對這些皇上身邊嫡系的不能再嫡系的淨軍,可是不敢大託大,雖然說皇上把錦衣衛給他管,這讓他倒沒有太大的戒備之心,錦衣衛再囂張,那也是正常人一樣,自己就是他們的大人,但淨軍這不和正常人不太一樣嗎?而且還是有火槍的那種超級厲害人物。

而錦衣衛們可都是一個體系、一個城市、一個南苑軍校出來的,他們都是相互熟悉的,自然是相互熱情洋溢的訴說着戰友情深。從開始南苑那種讓人‘聞風喪膽’一般訓練,到了現在撐了下來,變成了大明帝國最爲強大的力量,是的沒有之一,無論是人數、裝備等,錦衣衛都是最強大的。就是目前最爲極端的遂發槍,也是先與其他親軍而擁有。一個個熱烈的擁抱在一起,恍若隔世。

袁可立很快的就把蓋州以北,唯一的一條官道之上,定爲了陣地,那裡是通往耀州城(已經成爲了遺址)的唯一可以大規模行軍的道路,而其他的小路,則只適合小股部隊通過,那裡只要一兩百人,就能堵得死死的。因爲皇上的目的相當明確,就是圍點打援,不斷的讓建奴自己送上門來,最後更是讓建奴的頭子也順利的撤回來,不要在大明那邊搞東搞西的。

雖然袁可立認爲,把建奴的頭子拖在了邊牆那邊,那可是最好的消耗建奴物質的。五萬人的外出,不僅僅讓明軍受不了,而建奴的以戰養戰,則更因沒有了‘供養者’而面臨着更大的困境。

袁可立的想法當然是正確的,但朱由校的策略也不能說是不正確。憑藉着‘堅盾利槍’,大明已經不再懼怕建奴,甚至是強壓建奴一頭,只要把袁可立的‘海軍陸戰隊’來一次擴編,再配上火槍,直上瀋陽,也不是不可以。但遼西地區、朝鮮地區如何解決?也憑着單純的征戰嗎?袁可立提出的是對朝鮮駐軍,但那樣就能徹底的解決大韓民族嗎?世界轉化的很快,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現在不是和平發展年代,仍然是叢林法則,但世界始終會進入和平時期,那時候什麼樣的局面,誰好說呢?再則說了中國的漢族除了越南那次之外,例來沒有對外侵略他國的例子,這種行爲行爲的確是一種最爲美好的品德,朱由校不想這種美德被滅,不徵之國之中,朝鮮是被大金滅掉的,日本是因爲侵略中國才被中國滅掉的。這纔是朱由校願意看到的,聽到的。

‘童養媳’在五個軍堡裡,已經意識到了事態的不妙,如今蓋州之事,已經通過了六百里加急,傳到了瀋陽,但左右不見援兵的到來。而軍堡裡的明國商人們,則在知道了明軍那邊的消息後,一個個的請求帶着他們的人走出軍堡,嚮明軍投降,從而免去被抄家滅族的待遇,因爲上次的商人已經接受處理了,就是一半的財產充公而已,並且這一半的財產,也可以通過從南洋諸國那面往明國倒買糧食,才把錢一二年的時間賺回來,這樣不算懲罰的懲罰,當然是商人們願意接受的。一聽話還是那個政策,當然就想走了。而且皇上的金口良言可不是一般的承諾,那是絕對的金字招牌。連東林黨搞的宮變都免死了,更何況是他們這些微不足道的商人呢?

這讓‘童養媳’有種他們要被叛的感覺,一開始的時候,都跑進軍堡裡來避難,但現在一聽有活路了,就要離開。按着他的脾氣,凡是要走的,一律屠殺掉。但商人的力量也是不小,幾十家的商人帶着的家丁,也是上千號人。而且商人是什麼人,那是平時爲商,不時客串海盜的人物,近戰之中,想要一點不損失人馬,把商人拿下也不是個容易事。如近十六個牛錄的漢軍旗已經損失了不少的人馬,再損失的話,下一步援兵到來之際,還拿什麼反攻?再則說了,商人已經提出了投降,強留下來,在交戰之際也不會用力抗敵,反而有搗亂的可能。還是放了吧,最起碼大金還是要善待商人的,一旦殺商人,誰還敢和大金作生意?

就這樣,十月九日,四十九家商人均出了軍堡,向着明軍繳械投降,沒什麼可說的,有的還想套套近乎的,其中兩淮的鹽商李家竟然還以自己家裡有聖物,是大明善人榜排行第一爲由。聖物?善人榜?這樣強大的理由還真把袁可立給唬了一下,經過一問,才知道,那聖物竟然是當今皇上親自打造的名爲《寒雀爭梅圖》的漆器,善人榜當然是皇上立的第一塊善人碑,是爲了京城大爆炸搞的義賣。知道情況後的袁可立,也揮手拒絕了他的特殊待遇,不過答應把這點說明的。皇上仁慈,自己也不便計較,押往北京,交給田爾耕處理就是。

而就在今天,淨軍的火槍手們也是第一天開張,把代善從瀋陽派來的二萬多建奴派來的救援人打的是一個爽字了得。留下了四千屍體,跑了回去。

十月十二日,蓋州之事也已經傳到了仍然在去留之間徘徊的黃臺吉,如今的黃臺吉已經焦頭爛額了,對於邊牆上不斷的訓練,他是一點招都沒有了。明軍就是龜縮在邊牆那邊天天的跑步,讓他能夠如何應付,不停的騷擾,根本就是不起作用。人家本身就是在不斷的運動,在跑動,又能騷擾到哪裡?……

第176章 京師抄家第759章 張氏手爐第40章 衆無名白第339章 同樂開業第600章 秒計安天下第20章 諸葛連弩第37章 御膳始末第452章 千里急行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490章 重建東林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155章 戰前準備第197章 草原傳旨第623章 忠義挺身第562章 漢5奸之路第358章 上將首級第78章 神弩降世第493章 戰馬賭馬第51章 白銅大錢第793章 鬼子來了第668章 夢醒時分第532章 千古英烈第81章 藥店火藥第16章 造衛生紙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504章 可立召兵第87章 羣測皇上第318章 寧遠矛盾第185章 提煉汽油第213章 銀行擠兌第447章 精忠報明第192章 宮刑淨身第35章 魏公貪權第808章 大戰之始第683章 墨攻之解第580章 瑞雪成災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四十七 瘋玩牧場第69章 義賣前奏第42章 又見抄家第241襄陽炮現1第388章 煙霧瀰漫第782章 丈母孃來了第471章 薊鎮鐵血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742章 對大明精英抵賴第656章 北岸大勝第665章 異想天開第238章 留聲制謠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139章 汪卿批孔第428章 兵指張掖第387章 偏方百病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798章 大明氣節第153章 防守反擊第493章 戰馬賭馬第527章 韃靼之計第829章 收復澳門第706章 北逃鐵嶺第488章 釋放大儒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527章 韃靼之計第161章 宮廷政變6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305章 大同將集第34章 親力而爲第446章 讓利與人第663章 業餘劊子手第136章 水泥出產第229章 黃粱之伏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803章 大明關稅第515章 京城規劃第51章 白銅大錢第395章 應天夜行第510章 建水電站第185章 提煉汽油第255章 神弩被劫第19章 抄家收穫第614章 情報消息第285章 可立逆襲第552章 侯家沒了第744章 地道戰再現第366章 遼將降了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777章 萬般無奈第182章 阻擊神弩第657章 穿透敵陣第784章 容妃探望第64章 天軍罷訓第511章 天主之聲第265章 大破蒙軍5第122章 浮力大解第511章 天主之聲第111章 天主傳教第281章 山海關內第274章 遼東失地第132章 礦權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