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建奴評戰

“諸位,如今明皇在河套地區已經大展手腳,其對蒙古諸部的鐵血政策,諸位也應該有了耳聞,待河套地區穩定之後,就將是明皇東征之時,此點明皇已經在各種公開場合公開宣傳過了,無須置疑。UC小說網:朕與諸位也是脣齒相依,若任憑明皇一步步的做大,那明朝又將再次重回萬曆之時,繼續欺凌我等。先皇以七大恨討伐明朝,正是忍受不了明朝的凌辱、壓迫。大金以十三副盔甲起事,今日終於達到了如此的局面,絕對不會讓歷史輪迴。諸位今日會聚一堂,爲的就是不讓歷史再次在我輩身上再次發生,讓我諸族對明朝非人的統治表現我們的不屈,任何人等想要凌駕在我們的頭上任意的欺壓,都是不可能的!”

黃臺吉的話裡,把明朝醜化的很厲害,把自己扮成了抵抗漢族侵略的民族英雄一般。

“誓不服明!”

“殺進大明京師!”

“大明戰力羸弱,不堪一擊,只要皇上一言,我蒙古勇士,誓殺明狗!”

、、、、、、

“諸位,明朝這幾年在我大金手上一直是敗多勝少,不敢野戰。連遼東諸將也對大金暗送秋波,最終也投了大金。只是如今明皇制了神弩、阻擊汽油彈等武器,似乎是專門的剋制吾等的‘射’字,如今黃泥崗之戰,又使用了火槍,才使其戰力出現了驚天逆轉,打敗了歸化土默特部、河套的聯軍以及林丹的大部隊。而且每次交戰均是以少勝多,戰力的確不凡。而大金也先後兩次被袁可立這個老匹夫襲擊了兩次。損失巨大。所以諸位,明皇的威脅已經是越來越大,如任其發展下去,我們將沒有任何的活路,現在就是阻止他的時候了。”

黃臺吉對於明皇的關注是持續的,如今當上了皇上那更是使盡了手段,點點滴滴的收集明皇的情報,右屯堡一戰,大金損失巨大,還被人俘走了二貝勒阿敏。大額駙李永芳。至今仍被種在了明國的皇宮之前,金國視爲奇恥大辱。蓋州一戰,損失了整整一個州的兵馬,以及全部的物資都被搬的一點不剩下。旗人更是被明國掠走當了奴隸。這一切都是大金國所不能容忍的。好在遼將的叛投。給大金來了一塊遮羞布,也算是和明國互有勝負了。

但兩國之間的戰爭卻並沒有止於山海關前,蓋州的失落。使得很少的人敢來和大金做生意,大金的產出本來就少,沒有了外來到補充,物質當然的短缺。所以必須儘快的找到一個物質供給地,周圍的鄰居林丹已走,那就只剩下了朝鮮。結果,在莽古爾泰節節勝利之時,卻遇到了明軍的有效抵抗,使但莽古爾泰無法成功的攻入朝鮮的國都陽漢。

從先皇努爾哈赤起兵之日,到大金的稱帝,和明國已經是無法和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明國強大之後,就是困也能把大金困死,這是大家有目同睹的事實,所以黃臺吉認爲,趁着明皇氣候尚淺,就該把他給掐死,越早越好。

“皇上,所言極是,從大同開始,明皇的武器是越來越多,從一個神弩豎盾,到有了阻擊弩、汽油彈,再到了阻擊汽油彈,然後又到了黃泥崗上的火槍,和以往的火槍根本不同,打的又快又準,而且輕鬆的可以打穿木盾,讓人根本無從躲藏,這纔是黃泥崗之敗的關鍵原因,將林丹所埋伏的三萬餘豎盾兵剋制住了,而林丹其他的兵在神弩兵面前根本是不堪一擊,最後只能被迫撤退,但明軍卻趁機掩殺,林丹除了敗亡之外,別無他法。”郭爾羅斯部的布木巴站出來說,他是追隨奴爾哈赤的老人,一直是能征善戰,受到了老奴酋的好評,賜了許多了朝服,甲冑、雕鞍、銀器等。皇太極登基後,舉行了隆重的稱尊大典,論功行賞,敘科爾沁、郭爾羅斯等部征戰之功,封布木巴爲郭爾羅斯鎮國公,世襲罔替。

“布木巴所言甚是,皇上,歸化所敗先爲輕敵,用騎兵衝擊的方式對付明軍,結果明軍的防禦比戚繼光之偏廂車戰術還要厲害許多,根本就是攻多少死多少。林丹之敗也緣於此,以爲憑着擋板大車或者是豎木盾,就可以擋住明軍的神弩了,但卻遇到了明軍的火槍。如今明軍的這種火槍纔剛剛生產,並投入到了戰場之上,數量並不太多,若一旦全軍裝備,請恕臣說句不中聽的話,大金的地位令人堪憂啊。”科爾沁的奇他特言道。他是奴爾哈赤第三女固倫端靖長公主的丈夫。

科爾沁是與大金聯姻最多的蒙古部落,努爾哈赤共聯姻39次,其中同科爾沁部聯姻竟佔11次,而到了皇臺吉這時候,還會增加許多,包括黃臺吉的妻子莊妃、孝莊文皇后。所以有人說,大清的皇宮是科爾沁的天下,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如今河套一戰,雖然涉及的是明朝和幾個蒙古部落,但蒙古和建奴之中,有許多許多的人,都在看着這一場戰爭,看着明皇的威風,他們一個個的目瞪口呆,而草原之上的血雨腥風以及後來明皇的政策,更是讓蒙古諸部不寒而慄,他們都在換位思慮,若自己是歸化的土默特部,或者是林丹,能打得過明皇嗎?這個問題看似沒用,其實不然,因爲歸化城已經算是和明朝友好的部落了,而林丹更是和明朝有盟約的。

明朝可以打他們,當然也不會放過自己這些與明朝不容的部落,這種擔心也就是正常的了。而看着這些戰爭‘紀錄’,他們更加的擔心。所以黃泥崗大捷之後,與其說是他們被大金找到了來伐明,倒不是說是他們想把大金一起拉上來對付大明。而黃臺吉,當然也和他們是一拍即合,達成了伐明的協議。

“諸位,明皇的厲害是肯定的,戰績是這點最好的證明。林丹狂妄自大,自以爲聰明,但聰明卻沒有到位,比如他使用的萬佈陣、煙霧瀰漫是用以迷惑明軍視力的,但爲什麼不能使用夜戰?夜冪與煙霧的接合,那纔是讓人更加的看不到,不是更加的方便嗎?夜戰弓箭的威力是被打了折扣不少,所以蒙古並不擅長或者是喜歡黑夜裡做戰,但白日作戰,又能什麼何作爲不成?”

黃臺吉不由的點評着,當然這樣點評並不是他想到的,而是他的漢人智囊團,有范文程如此有才能的人,把林丹和明皇的戰鬥拿過來分析一下,當然可以點評一下哪一步是好棋,哪一肯是臭棋,哪一步又將導致何等的結果,哪一步是最終失敗的原因。而聽了這樣鞭辟入裡的精彩回放,黃臺吉也是深有感觸,他本就是兵法大家,比林丹的智商又高上一層,對於林丹此可的可圈可點,當然更是明白透徹。

大家聽了都紛紛議論,是啊,因爲蒙古人之利主要靠的是騎射,沒了光線,視野不好,當然這個射就會大打折扣了,所以基本上不會選擇夜戰。但林丹的情況也是明擺着,秋高氣爽是不錯,但若在夜裡再弄個萬佈陣或者煙霧,無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至於射字,現在的蒙古諸部已經看出來了,那根本就失去了作用。與其這樣,還不能放棄了弓箭,與明軍展開肉搏,那利用黑夜,再加上煙幕,無疑是廢掉明軍神弩的最佳戰術。所以對於黃臺吉的提議紛紛稱是,對黃臺吉的智慧都是稱頌。

“林丹的埋伏之戰,派死士在溺便之處藏匿,爲何不能挖一壕溝鋪上蓋板,到時既能藏兵、又能阻敵,在明軍踩到頭頂之時,抽出蓋板,使其陷落,彼還能拿什麼弩、樹什麼盾?只會陷入困境廝殺而已。而明軍的組成是什麼?不是宦官就是錦衣衛,廝殺對其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恐懼,他們既沒有廝殺的技能、又無廝殺的經驗,將會不堪一擊,如此何愁明軍不滅呢?”

黃臺吉的話再一次體現了事後諸葛亮的神奇,把衆人說的更是羣情洶涌,一將無能累死千軍啊,若叫黃臺吉指揮歸化之戰或者是黃崗之戰,土木堡之變的歷史必將重演,所以一個個的更加的信服。

“林丹的策略都是不錯的,都找到了剋制明軍的一些法門,比如火牛陣等,但使用的方法、時機、地勢等均有所欠缺,反屢屢被明軍抓住,並不斷的克敵制勝。纔有了最終林丹部無一勝績,兵士的膽子被屢次失敗殺寒了膽,纔有了黃泥崗那種大潰敗,一因一果,絲毫不爽啊,幾十萬人被幾萬人殺的丟盔卸甲、大敗而逃,真是奇恥大辱啊!”

對於明皇的戰績,黃臺吉是真的眼熱,這樣的機會應該是讓他來完成的,但林丹這頭蠢驢,卻巴巴的跑到了河套那裡,成就了明皇的英明神武,塑造了戰神的神話,使得其在明國,成爲了名副其實的第一人,沒有人敢對其言敢有任何的不滿、反對,其威望如日中天,成爲了大明中興的希望。。)

第535章 困鎖蛟龍第717章 漢奸的擔憂第716章 勞師團隊第460章 臺吉很煩第622章 天塌地陷第666章 空城之計第413章 明確敵蹤第303章 衝車破綻第810章 可憐的命中率第72章 義賣現場1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530章 親兵之威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142章 義子國棟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67章 送行應升第378章 留聲留情第535章 困鎖蛟龍第582章 孿生姐妹第51章 白銅大錢第711章 血脈相連第699章 各懷心思第737章 兵兇戰危第130章 朝會小事第204章 靈丘地震第423章 大捷之後第29章 玻璃課堂第487章 水土不服第151章 衍聖公叛第401章 陰謀終現第687章 萬事俱備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777章 萬般無奈第285章 可立逆襲第215章 河套投資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428章 亂石之中第768章 羣臣密謀第141章 全部留下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95章 川貴總督第376章 朝鮮規劃第172章 早朝之前第625章 建奴陣營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598章 登陸灘塗第663章 業餘劊子手第530章 親兵之威第419章 黃泥之阻第288章 錦衣屠奴3第175章 裁撤京營第511章 天主之聲第399章 兵臨城下第804章 天啓治海第284章 應元論戰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30章 地磚水泥第304章 常州風災第37章 御膳始末第607章 兵發鄭屯第681章 六朝古都第150章 仲尼日月第178章 皇上休妻第428章 亂石之中第484章 候家投敵第470章 一夜奮戰第115章 銀行水泥第250章 大明英烈第289章 錦衣屠奴4第307章 草原會戰2第83章 合法權益第686章 掃蕩莊子第65章 勝利油田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524章 軍魂永傳第350章 谷中血戰第134章 見袁可立第4章 災難現場第15章 滅口客氏3第523章 大明軍校第250章 大明英烈第24章 八千淨軍第494章 河套產權第234章 戰車訓練第804章 天啓治海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363章 圍追堵截第825章 三族會盟第183章 天主造人第115章 銀行水泥第258章 遼東世族第669章 恩養漢人第409章 騎兵輕盾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117章 見袁崇煥第366章 遼將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