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

毫無根基的孫炎,突然脫穎而出,登上相位。

衆人在短暫吃驚之後,更想看熱鬧,誰知道他能幹幾天?一年?還是半年?

要不咱們開個盤,歡迎大傢伙下注,看看誰能猜得準。無論如何,大家也不會覺得能超過一年。

沒法子,這個倒黴位置,實在是太難坐了。

眼下的大明,就是諸神齊聚,李善長雖然罷官,但是他用的舊人尚在。

張希孟不再管具體的事情,但是他的門生弟子,遍及朝野,甚至這一次罷免李善長,這些人就出了大力氣。

而且老朱尚在,天子高居九重,雖然這一次太子驅逐了李善長,初步樹立權威,但是大傢伙都公認的,只要老朱尚在,就有一言九鼎的權柄。

提到了朱標,這位監國太子以不可思議的方式,解決了李善長,接下來他要怎麼處理朝政,人們也說不好。

除此之外,就是徐達統御的御史臺,還有背後的勳貴武人,他們又是什麼想法,更沒人說得準!

反正上面有天子,太子,下面有張相人馬,李相人馬,旁邊還有勳貴武臣,待時而動。

試問一個小小的孫炎,能得罪哪一方?

只要一個處理不妥,他就可以滾蛋了,絕對沒有僥倖。

甚至有人還預測,孫炎只是暫時拿來充數的,等陛下和張太師談妥了,就會有新的人選。

總而言之,無一例外,都不看好孫炎。

他這一次拜相,甚至都沒有人來道賀。

面對此情此景,孫炎也是一聲長嘆,無可奈何。我就這麼不招人待見?孫炎盤算了再三,他先召開一場會議……包括中書省,門下省,御史臺,翰林院。

各方齊集一堂,孫炎的主題也很簡單,就是讓大傢伙暢所欲言,看看接下來要怎麼辦……孫炎擺出了一副虛心求教的態度,效果還算是不錯,各方都暢所欲言,毫不顧忌。

這也是李善長在位的時候,很難做到的。

畢竟老李很多事情,都已經有了定見,召集大傢伙過來,就是走個過場,你要是猜不透老李的心思,沒準還會倒黴。

可孫炎不一樣,他人畜無害,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因此衆人都敞開了談論,有人提出吏治的問題,現在是左相,右相,一起空缺,孫炎執掌中書,門下此刻還缺一位宰相。

是遞補新的宰相,還是另外安排……中書、門下,應該怎麼分工?

這問題孫炎只能咧嘴,我要是有那麼大權柄,還用得着聽你們的嗎?

不過雖然他沒法解決,但是孫炎依舊老老實實,記在了小本上。

隨後徐達提出了一個問題,各地倉場的虧空怎麼辦?

李善長罷相,就是因爲監督不嚴,用人不當,現在新相上任,該拿出對策纔是。

孫炎打起精神,立刻告訴徐達,原來的清查,還要繼續,而且要嚴查,如果還有問題,絕不姑息養奸。

孫炎甚至表示,可以從山東開始,有差錯,他願意負責。

他的這個表態,還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讚許,至少有點以身作則的氣象。

可接下來一些老生常談的事情,讓孫炎腦殼疼,主要是財政的虧空,各地賑災,還有地方的教育,黃河治理,漕運,海運……

一天會議下來,孫炎只覺得手都不會動了。

這也太兇險了,你們把我當成什麼人了?

神仙降世嗎?

這些破事,張希孟在京城,沒有主意,只能出去講學,李善長也解決不了,還把官位都丟了。

我孫炎何德何能,居然能解決這些事情?

你們是太高估我的本事,還是想看我的哈哈笑?

孫炎一連忙活了好幾天,也沒有什麼頭緒。

但偏偏這時候朱標請他過去,議論政務。

孫炎死的心都有了。

殿下,要不你再想想,還有別人嗎?

朱標沒有客氣,“現在朝政一團亂麻,李相去職以後,朝廷上下,都混亂一團,孫相,你要拿出方略纔是。”

孫相?

我不是叫孫炎嗎?

他愣了片刻,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是中書丞相了。

身份變化太大,一時適應不過來。

殿下問自己辦法?

有什麼辦法?

朝廷重要人事,他管不了,清查府庫,也不是他能左右的……可以說朱標關心的事情,他一樣也解決不了。

東宮大殿,陷入詭異的沉默,汗水從孫炎的鬢角流下,多少有點尷尬,必須找個事情才行。

“那個……殿下,臣,臣琢磨着,陛下已經下旨征討倭國,爲什麼應天還有不少倭國人在?”孫炎急中生智,想起了這件事。

朱標一怔,你問我啊?

他長嘆一聲,“這事情毛貴毛尚書提到過,原本他的意思是將外面人員往來,都納入外務部,可李相公覺得上國自古好客,來去不禁,因此只需外務部管理使者,不許干涉商賈往來。你說的那些人,應該是倭商!”

這下子孫炎長出一口氣,總算有主意了。

“殿下,臣在山東的時候,曾經巡視海防,擊退數次倭寇來犯,還俘虜了不少倭寇。根據臣的瞭解,這些倭商一旦到了海上,拿起兵器,就是倭寇。搶掠船隻,甚至登陸之後,禍害百姓,都是有的。而且他們能出海經商,背後都有大人物撐腰,如果非要把他們區分開,也很困難。”

朱標略微一怔,“也有這麼一說,那孫相以爲如何?”

“驅逐!”孫炎來了精神,“殿下,自從大明立國以來,沿海倭患不斷,百姓飽受搶掠之苦。黎民苦痛,常在我心。臣以爲朝廷務必拿出強硬的措施,徹底解決倭患,還百姓一個太平。這第一步,就是盡數驅逐倭國商賈,讓他們滾出大明。”

朱標心頭一動,連忙道:“孫相,咱們現在和倭國通商,以絲綢等物,換取倭國金銀,其實我們是賺錢的,填補戶部虧空。你現在禁絕貿易,久之必定傷損大明啊!”

孫炎搖頭,“殿下,臣以爲不然。既然陛下決定討伐倭國,這便是大明上下的決斷,生意上的損失,以後可以彌補,甚至還能賺得更多。但是在當下,我們必須忍受一些損失,上下一心,征討倭國,而不能猶猶豫豫,坐失良機。”

孫炎這套話語,讓朱標頗爲震動。

其實孫炎提出了個一個很好的問題,一旦成爲大明的敵人,能不能做生意呢?有人或許覺得,有賺幹嘛不做?

你們打你們的,我們掙我們的。

可孫炎卻認爲,要是對外用兵,必是上下一心,各種手段齊出,沒道理那邊打仗,這邊還繼續生意往來,這說不過去!

朱標思量再三,終於點頭,“孫相,此事就按你的意思辦吧!”

從東宮出來,孫炎長出了口氣。

我的娘啊,可算是有事可做了。

說實話,孫炎真沒想太多,他單純就想找點事情,以此破局。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他這個新相,要是連一把火都點不着,確實如別人的看法一樣,他該滾蛋了。

只不過萬般事情,都不是那麼好做的。

他能力威望,全都不夠,勉強去做,也只能把自己搭進去。

沒有辦法,只能委屈委屈倭商了!

孫炎把自己的決定公佈出去……出乎預料,整個朝堂,都是一片支持之聲,原本針鋒相對的各方,全都贊同,至少也不反對。

孫炎都懵了,這招這麼好使嗎?

既然如此,那就甩開膀子,狠狠幹吧!

孫炎一聲令下,封了市舶司,隨後散出去兵馬,沿海,長江,各地會館,反正有倭商的地方,就別放過。

短短時間裡,明朝這邊,一共抓起來五百多名倭商。

瞬間人心振奮,稱讚孫相手段霹靂,報紙上,連篇累牘,甚至有人稱孫炎,是心懷百姓的國之良相……

我的老天爺啊!

什麼時候給我這麼高的評價了?

真是受寵若驚。

孫炎還不算糊塗,他也咂摸出滋味來了,對倭國用兵,在張希孟這一派,是對外開拓,重塑華夏秩序,自然要大力支持。

徐達這些勳貴,那就不用說了,天下承平日久,急需開疆拓土,建功立業。

借倭寇人頭,鑄我功業。

至於李善長的故舊,這些人雖然不太願意打仗,但是在當下,折騰倭寇,總比折騰他們來得好。

唯一說起來,有些意見的就是那些出口貿易的商人,不過經過一番溝通,這幫人幾乎一夜變臉,反而成了最支持用兵的。

孫炎提出了兩件事,正中商人心坎。

其一,大明的貨物,要用大明的船隻……也就是說,鼓勵發展大明的商船隊,主動開闢海外航路。

生產的貨物,自己運輸,利潤全都歸自己。

其二,孫炎認爲倭國只是以土產金銀,換取大明的貨物……他們應該打開國門,准許糧食貿易,甚至同意向大明提供勞力。還有大明貨物進入倭國之後,面對高額的抽成,這也要解決。

總而言之,咱們大明不能只是生產物美價廉的商品,還要主導貿易航路,制定貿易規則!

試問這麼通情達理的孫相公,商人如何不支持啊?

就這樣,孫炎幾乎以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方式,站穩了腳跟,有了自己的基本盤。不過孫炎也不傻,牛皮已經吹出去了,能不能成,還要看將士們的本事。

萬一打輸了,他也完了。

因此孫炎立刻給張希孟寫了一封信,詢問昔日的老闆,到底能不能打贏,您倒是說句話啊!

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二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拖不得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三百章 真孔孟之道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六百章 廢了鹽運使司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二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看戲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悟了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四百六十四章 棄河南,守河北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八章 名滿濠州的朱公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八百一十八章 爲了咱們家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自老朱的賞賜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六百四十八章 遼東大捷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八百七十九章 開國舊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七十三章 羅貫中來訪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二百一十四章 影響深遠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