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榮升工部主事

“改之啊,這次遣你去淮安府,是因爲你在江西的時候曾經築過水庫。如今淮河水患頻頻,右都御史潘季馴總督河道,治水多年,未能治根,聖上的意思,是想讓你去助那潘季馴一臂之力。”

依然是在德福樓上,太監李龍與蘇昊對面而坐,向蘇昊解釋着此次差遣的緣由。

“這只是皇上的意思,還是有其他人的意思?”蘇昊問道。

李龍道:“這個提議,其實是王錫爵王次輔提出來的,這也算是一個權宜之計吧。”

“權宜之計是什麼意思?”蘇昊繼續問道。

李龍道:“依咱家看來,這王次輔當是頗爲欣賞你的,聽說爲了提拔你的事情,他還和申時行吵了一架呢。”

蘇昊道:“怎麼,爲了我這個小小的六品武將,首輔和次輔居然還吵起來?那我豈不是太榮幸了?”

李龍笑道:“改之有所不知,朝堂之上,爲了比這還小的緣由吵架的事情,也多得是呢。唉,說起來也是咱家照顧你心切,急了一點。若是咱家不請皇上下聖旨召你進京,兵部那幫人也會召你的,這樣內閣就會把你當成自己人了。現在這樣一來,內閣把你看成了咱家的人,豈能不給你使絆子?”

蘇昊道:“李公公真心待我,我本來就是李公公這邊的,內閣願意怎麼看,是他們的事情。爲了當官而賣身求榮,這種事情蘇昊是做不來的。”

“哈哈哈哈,改之是真性情,說得好。”李龍大笑起來,蘇昊這個表白,讓他覺得頗爲滿意。

蘇昊只是微微一笑,他剛纔這話也是半真半假,更多是爲了不得罪李龍。在蘇昊的心裡,對於拉幫結派的太監和朝臣都沒什麼好感。他沒打算與其中的任何一方結爲死黨。不過,這種話是不能當着李龍的面說出來的,既然李龍想招攬他,他就投其所好,說幾句表忠心的話好了。

“改之啊,這些話咱們之間說說就好了,這天下畢竟是讀書人的。你可萬萬不能開罪於他們,否則你不但前途毀了,沒準還會墮入萬劫不復之道啊。”李龍真誠地勸告道,“這一次,聖上和王次輔好不容易纔讓內閣同意給你授了一個六品的官職,你可要千萬珍惜。別因爲得罪人而被罷了。”

“哦?居然給了個六品官?不知是個什麼官職啊。”蘇昊饒有興趣地問道,他現在身上還背了一個百戶銜,也是六品,但六品的武職與六品的文職相比,根本就拿不上臺面。

比如說,一個知縣僅僅是七品官,但能夠管轄一個縣的數十萬百姓。即便是比較清廉,一年撈上幾千兩銀子也是很容易的。俗話說,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這並不算什麼誇張的話了。

但武職就不同了,一個六品的百戶,能夠管轄的只是自己的百戶所,連上自己在內。不過是112個人。百戶所的收入,來自於屯田,也就是一個小型農場,滿打滿算,一年不過幾千兩銀子的產出,應付這100多號人以及他們家屬的吃穿用都有困難,自己名下能夠落下幾文?

正因爲權力不同、利益不同。所以一個六品的武將在七品文官面前,基本上是擡不起頭的,武官向比自己低三個品級的文官行禮的事情,在明代並不奇怪。

聽到蘇昊的詢問。李龍便一五一十地把這些天發生的事情,向蘇昊做了一個介紹。

萬曆和王錫爵都與蘇昊探討過治國方略的問題,對於蘇昊頗爲欣賞,有委以重任的念頭。但萬曆與內閣鬧翻了,不敢主動提出提拔蘇昊,只能私下委託王錫爵去辦此事。王錫爵倒是內閣成員之一,無奈一說到蘇昊的事情,首輔申時行加上內閣的另外兩位大學士許國和王家屏都表示反對,王錫爵孤掌難鳴,只得妥協。

既然內閣不想讓蘇昊這樣一個打着閹黨標籤的人進入朝堂,王錫爵便想到了安排他到地方上去做些事情的念頭。此時,正好泗州、鳳陽等地的官員聯名上書,指責潘季馴治河不利,導致淮河中游幾府被淹,萬曆和內閣都頗爲頭疼。王錫爵靈機一動,想到了派蘇昊去協助潘季馴治河的點子,這項工作在明朝官場中是數一數二的出力不討好的差事,讓蘇昊去辦這樣的差事,想必朝臣們總無話可說吧?

也許是因爲萬曆和王錫爵聯手,內閣也不好一直不給面子,也有可能是因爲內閣也認爲治河是一件苦差事,樂得讓蘇昊去受累。最終雙方達成妥協,給蘇昊封了一個“淮安河道主事”的官銜,正六品,隸屬於工部的都水清吏司,算是工部派往淮安主持河道治理工作的專員。

“工部主事,這個官,權力大嗎?”蘇昊笑着問道。

“這權力嘛,還真不好說,算是可大可小吧。”李龍說道。

“李公公是什麼意思,還請明示。”蘇昊道。

李龍道:“這淮安河道主事,顧名思義,就是分管淮安一帶河道治理的總管。淮安的清口,是河、淮、運三者的交匯口,是治河、治淮、保運的關鍵,每年朝廷拔付的帑金多達數萬兩,這些錢都是歸你使用的,你說權力大不大?”

“呃……也算是挺大吧。”蘇昊點點頭。對於貪官來說,能夠控制的公款越多,就越有上下其手的機會,這當然是好差事。但蘇昊沒想過貪污的事情,在他看來,管的錢越多,就意味着責任越大,也就越累了。

“但是……”李龍話鋒一轉,“現在總督河道的是潘季馴,這老頭三下四上,可謂六親不認,你在他名下做事,只能小心謹慎,若是讓他抓住了把柄,請出尚方寶劍把你的頭砍了,也沒人會說什麼的。”

“這砍頭……總得講理吧?”蘇昊摸摸自己的脖子,頗有幾分心驚,誰知道這姓潘的老爺子是什麼脾氣,萬一是個老頑固,自己跟他講幾句現代科技,鐵定把他惹惱了,屆時手起劍落,真把自己砍了,自己找誰講理去?

“李公公,據你所知,這老潘到目前爲止,砍過幾個人的頭了?”蘇昊問道。

李龍道:“砍了誰的頭,咱家倒是沒聽說過。不過經他撤職或者彈劾的官員,已經不下百名了,所以大家都說這老頭脾氣倔。”

“哦,那就好。”蘇昊鬆了口氣,自己的官是揀來的,撤了就撤了,他還真不是太在乎,只要腦袋能保得住就好辦了。

“改之,聖上的意思是,你去治河,做點成績出來給大家瞧瞧。只要你能夠做出成績,聖上就繼續提拔你,別人也無話可說了。對了,改之,治河的事情,你懂不懂?”李龍問道。

蘇昊在心裡默默地回憶了一下自己前世的知識,黃河和淮河的治理,在後世的中國也都算是大工程了。蘇昊雖然不是搞水利的,但也參加過這兩個流域的幾項大型水利樞鈕工程論證。因爲修建大水庫之類的工程,地質勘探都是最基礎的工作,蘇昊作爲行業裡的專家,沒理由不瞭解這些情況。

“上游保土,中游蓄水,下游泄洪,淮河治理,不外如此吧。”蘇昊簡單地說道。

“對了,聖上專門交代我跟你說一聲,這潘老爺子的得意之作,在於束水衝沙,你若是到了淮安,別的方面啥都可以說,唯有這束水衝沙,萬萬不能有所微辭,否則就犯了潘老爺子的逆鱗了。”李龍提醒道。

“束水衝沙是什麼意思?”蘇昊問道。

李龍搖搖頭道:“我就聽聖上說了這麼一句,哪敢多問啊。這束水衝沙一事,知曉的人不少,你再向別人問問吧。”

“嗯,好的。”蘇昊道,“對了,若是我去淮安治河,那我現在這個勘輿營怎麼辦?是不是得讓兵部另派人來接手啊?”

“呵呵,此事改之就不必擔心了,王次輔已經和兵部那邊商量妥了。因爲治河一事也需要勘測,所以勘輿營隨你一道前往淮安,仍歸你調遣。爲了加強勘輿營的力量,兵部同意把勘輿營升爲千戶所,掛在淮安衛之下,不過淮安衛只是代管,並無指揮之權。改之,你可知這個安排其中的深意?”李龍詭秘地笑着問道。

“升爲千戶所,那我豈不是要當千戶了?這文職和武職一肩挑,合適嗎?”蘇昊問道。

李龍道:“怎麼不合適,這邊鎮之上,文官兼管武事的,並不罕見,當然,在內地這樣做的,就不多見了。你可知道,做這個安排是聖上的意思,他是怕你到了淮安之後,受人欺負,無法施展手腳,所以破了例,把勘輿營撥給你,讓你有幾個體己人可用。觀我大明開朝200餘年,能夠得些聖眷的,可是寥寥無幾啊。”

“這樣的安排,難道內閣就看不出來?”蘇昊問道。

李龍道:“此事在內閣倒是頗有一些爭議,不過兵部尚書王一鶚說了,這不過是想讓你幫着兵部培養一批勘輿人才而已。你的勘輿營日後還要承擔全國邊鎮的山川勘測事宜,現在讓他們隨你到淮安去練練手罷了。”

“我明白了。”蘇昊道,“煩請李公公轉告聖上,蘇昊定不負聖上的恩典,這治河之事,蘇昊若做不出一些名堂,絕不再回京城。”

“好!”李龍大喜道,“那咱家就在京城恭候改之的喜訊了。”

389 老道034 行政壟斷033 吳家便宴135 晉見李龍122 接骨251 精兵強將008 人情世故196 簽約096 測繪表演174 軟禁290 老千057 分錢371 翻越賀蘭山384 初遇挫敗038 兩個井位126 提親028 改之205 秀兒進京324 進攻是最好的防禦417 藩國的求助314 崇王的覺悟196 簽約024 迸發王八之氣152 盯梢120 英雄救美393 說服332 激化110 國本之爭310 鬱悶的程棟283 世子的豔羨163 尋煤326 寧陝路上130 始作俑者166 初入播州城035 韓氏省柴竈301 各使狠招239 窮寇勿追349 後悔晚矣394 一針見血336 備戰平虜城061 少年意氣324 進攻是最好的防禦003 井位070 交保護費202 搜身193 董掌櫃026 龍光書院021 收了個小弟050 談論火器329 新鮮韭菜的理想213 榮升工部主事340 火器專家432 另一個大明大結局299 劉其昌出面078 準備工作058 收買人心168 自吹自擂001 大旱223 國難財148 以才學動之290 老千352 衝營264 宿營劉店鎮015 工房師爺420 老虎不發威408 便宜小舅子361 火炮攻城159 貴州巡撫181 追殺002 鬥神棍完本感言與新書預告416 報復068 縣衙政治292 收網090 韓倩的解決方案076 地師的傳說212 工業園區241 誓死不退182 忠州秦氏202 搜身374 動作遲緩399 傳授知識385 地雷327 火器威武231 周舉人獻計300 攤牌352 衝營232 清丈077 成煤環境421 接管縣衙107 礦監166 初入播州城099 搶飯風波359 遊說054 陸秀兒的狐朋狗友214 走馬上任286 子弟兵383 運動戰415 紅夷來了391 脣槍舌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