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工業園區

大明地師212 工業園區

楊來禎說的那個莊子,位於京師西南的良鄉縣境內。整個莊子的面積很大,粗粗估計下來,足有兩三千畝。但正如楊來禎自己所說,這個莊子根本值不了多少錢,因爲其中耕地的面積只有百十畝,而且極其貧瘠,其餘的部分都是山坡地和河灘上的砂礫地,根本不能耕作,連開荒的價值都沒有。

楊來禎當初圈起這個莊子,主要就是用來養些野兔、梅花鹿等,供閒時打獵所用。但作爲一個商人,他能夠用來打獵遊玩的時間是很少的,所以這個莊子一直就荒廢着,連保管的人都沒有。聽說蘇昊想要一處場地建工廠,楊來禎索性就把它白送給蘇昊了,對於他來說,未必就沒有甩一個包袱的想法。

蘇昊拿了楊來禎差人送來的地契,帶着郝青、馬玉等人按圖索驥來到楊家莊子,當然,現在應當改名叫蘇家莊子了。衆人站在高處極目望去,只見茫茫一片都是枯黃的野草,風吹草低,還能夠看到幾隻野獸站在遠處警惕地看着他們這羣不速之客。

“好荒啊,四周走出去十幾裡都碰不上幾個人。”馬玉感嘆道。

“用來建工廠倒挺合適的。”蘇昊說道。後世那些工業園區在剛剛開始圈地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的,不出幾年時間,就會變得廠房林立、人流如織。蘇昊完全有理由相信,這一塊荒地在未來也會成爲一片繁忙的工業園的。

郝青不解地問道:“蘇師爺,咱們就是鍊鋼和煉玻璃,用得着這麼大的場地嗎?這麼荒的地方,若是要蓋房子,花費只怕也不少。有這些錢。若是在城邊上租一個小莊子,也足夠建幾個作坊了。”

蘇昊擺擺手道:“郝大哥,從現在開始,你要把觀念變一變了。咱們要建的,是工廠,不是作坊。”

“何謂工廠啊?”郝青問道。這個詞他已經聽蘇昊說過很多遍了,他實在想不出工廠和作坊之間的區別在哪裡。

蘇昊想了想,說道:“簡單說吧,作坊是生產單件產品的,而工廠是批量生產的地方。在工廠裡,數以千計的工人。按着工藝流程進行分工,每個人只完成一個步驟的工作。通過分工協作,最後完成一個產品的生產。因爲有分工,每個人的工作都變得很簡單,效率也能夠大幅度提高,最終整個工廠的生產效率也就提高了。

比如說,一家作坊一個月能夠生產出10把刀。而一家工廠一個月能夠生產出1000把,這就是它們二者的區別。”

“分工協作……”郝青在嘴裡唸叨着蘇昊說的概念,想象着一羣人分工做事的場景。其實分工協作這種方法。在明朝的很多作坊裡已經存在了,只是規模還達不到蘇昊所說的程度而已。想到上千人一起做事的壯觀場面,郝青心裡也忍不住有些激動起來了。

“在這片地方,我們要建一批工廠。”蘇昊蹲下身子,拿着一塊石頭在地上划起來:

“首先,要有一家鍊鋼廠,專門冶煉特種鋼材,當前主要是高錳鋼。一家玻璃廠,負責提供透明玻璃。與這兩家工廠配套的,需要有一家金屬製品廠,一家玻璃器皿廠,分別製作高錳鋼產品和玻璃產品。”

“這幾家廠子,小人都能夠包下來。不過,鍊鋼和煉玻璃,都需要用到坩鍋,若是要上規模,坩鍋也要很大,所費不菲啊。”郝青說道。

蘇昊道:“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董、楊二位已經說了,咱們能夠生產出多少腰刀和梳妝鏡,他們都能給賣出去,一把腰刀500兩,夠你造多少個坩鍋了?”

郝青咧開嘴笑了起來,與這些產品的高利潤相比,投入的確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蘇昊繼續說道:“然後,我們要建一家硫酸廠,也就是綠礬了。缸塔法制綠礬的圖紙,我已經畫好了,鬆生兄,你就催着郝大哥趕緊給你建起來吧。硫酸是化工之母,很多東西都需要用硫酸作爲原料的。”

蘇昊說的鬆生兄,是豐城龍光書院的生員羅餘慶,他家裡是開染坊的,所以他自幼就有一些化學底子。上一次蘇昊讓陳觀魚制硫酸,又以濃硫酸製作濃硝酸,再生產出硝化甘油,這一套技術最終都由羅餘慶繼承過去了,羅餘慶還在蘇昊的指點下,用硝化甘油爲原料製成了黃色炸藥。

蘇昊從自己在播州的親身經歷中,體會到了黃色炸藥的價值。軍隊需要這種炸藥,開礦也需要這樣的炸藥,蘇昊決定未雨綢繆,先把硫酸廠和炸藥廠建起來,這也算是大明化學工業的啓蒙吧。

羅餘慶也是這一次隨着陸秀兒等人一起進京的,聽到蘇昊的交代,他鄭重地點了點頭,說道:“改之兄請放心,小弟定不負兄之重託。”

“最後,就是機械廠了。我說的車牀、鑽牀、鏜牀等等,都要在這家機械廠研製出來。子先兄,你的任務非常艱鉅啊。”蘇昊把目光投向了徐光啓。

徐光啓的臉上帶着幾分自信,他點點頭道:“改之兄已經把道理說得如此透徹了,若是光啓還不能把這些機械造出來,豈不是太丟臉了?”

“我對子先兄是充滿信心的。”蘇昊說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蘇昊既然想到了要在明代發展工業,首當其衝的,就是要把工業機牀研製出來。各種機牀的原理,蘇昊大致都瞭解一些,比如最傳統的車牀,不外乎是一根能夠高速旋轉的主軸,加上一把能夠水平進給的刀具。至於更多的細節,蘇昊沒有學過,但他相信,憑着明代匠人的聰明才智,一定是能夠琢磨出來的。

在這些天,蘇昊把自己能夠想得起來的一些機械原理都向徐光啓做了一個介紹,諸如曲軸、凸輪、液壓之類的,把徐光啓聽得如醉如癡。徐光啓天生就是極具空間想象力的人,蘇昊大致說出一個思想,徐光啓就能夠在腦子裡模擬出相關的形狀。經過幾天的交流,蘇昊最終決定把建立機械廠的工作交給徐光啓去完成。

蘇昊當然知道,研製各種機械並非易事,可能在數年之內都很難有什麼收益。但他也明白,這些事情總是需要有人去做的,一旦這些機械被研製出來,整個大明的工業加工水平就會躍上一個臺階,這將促成許多其他機械的誕生,其中也包括了蘇昊向王錫爵等人說起過的蒸汽機。

如果蒸汽機出現了,工業革命就隨之而來了,那將是一種什麼樣的場景啊。

任務明確下來了,緊接着就是場地的平整、建廠房、僱工匠。所有這些都是需要用錢的,不過這些投入對於蘇昊來說已經不算什麼了。

在過去一年中,蘇氏商行通過爲軍方造望遠鏡、採煤、賣石灰和磷肥等業務,掙到了幾萬兩銀子的利潤。這其中,光是望遠鏡一項就掙到了2萬兩,雖然蘇昊拿出了一部分用於勘輿營的訓練,但剩下的仍然是大頭。此外,考慮到與蘇昊合作可能帶來的龐大利潤,董天章和楊來禎二位也拿出了一部分銀兩,聲稱是借給蘇昊,用於啓動的。

良鄉的這個工業園區,承載着蘇昊的工業夢想,爲了實現這個夢想,他是不吝惜往裡面投錢的。

時值農閒,四處打零工的農民很多,蘇昊僱了一大批農民工,開始了工業園區的建設。爲了管理這些農民工,蘇昊從勘輿營裡找了十幾名比較活絡的士兵,加上從董天章和楊來禎那裡借來的幾名夥計,組成了一個監工隊,負責監督農民工們的工作。而整個監工隊的領導,則是蘇氏商行的大掌櫃陸秀兒。

工匠的招募也在熱火朝天地進行着。明代的匠人地位不高,收入也很可憐。蘇昊開出了優厚的條件,招募鐵匠、金銀匠、琉璃匠、木匠、泥瓦匠等。這些招募來的工匠,根據各自水平的高低,被分成了幾個級別。高級的工匠充當工廠裡的技師,做一些精細的工作;低級的工匠則安排在流水線上,做一些程序化的工作。

爲了避免技術外泄,蘇昊與郝青等人反覆商量,也想出了一些方法。比如說,將配方嚴格控制在自己人的手裡,把一些生產環節拆分開,分別交給不同的工匠,使他們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掌握整個流程的訣竅。

除此之外,照着董、楊二位的建議,蘇昊還和工匠們簽了生死協議,規定如果工匠盜走工廠裡的技術,將要承擔最嚴重的後果。工匠們對於蘇昊的這種威脅深信不疑,他們知道,像蘇昊這種有背景的人,要收拾一個工匠實在是太容易不過了。

工業的種子已經撒下去了,要收穫成果,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蘇昊對此有着充分的心理準備。他把自己能夠想到的工作思路都寫成了文字,交給徐光啓、羅餘慶等人去執行,至於他自己,則收拾起行李,帶着勘輿營,準備踏上新的征途了。

原來,王錫爵在無法得到內閣支持的情況下,與萬曆商量出了一個妥協方案,給蘇昊找了一個施展才華的地方,這個地方名叫淮安府。

281 欲擒故縱123 侍候145 王尚書042 看飛碟264 宿營劉店鎮093 蘇百戶044 工程測量082 簿記之法277 小乞丐007 農村婦女參觀團018 韓倩的心思262 發配汝寧033 吳家便宴029 培訓340 火器專家368 原來如此172 合法身份223 國難財111 繡娘302 土地問題025 知縣的胡蘿蔔380 歸心256 實彈訓練012 豐城縣城196 簽約037 小意思097 神奇的測繪術215 南下淮安216 抑河奪淮保運432 另一個大明大結局346 着力兔出兵喜迎馬年4000字390 心動330 邊貿048 夜宴011 知縣召見130 始作俑者376 誰的地利008 人情世故090 韓倩的解決方案234 動真格的379 死亡山谷364 善後139 陳觀魚和平獎203 萬曆389 老道215 南下淮安139 陳觀魚和平獎336 備戰平虜城280 投靠369 出乎意料的逆轉163 尋煤002 鬥神棍336 備戰平虜城004 窮家355 合兵165 扣押人質159 貴州巡撫290 老千432 另一個大明大結局130 始作俑者245 蕩平倭巢198 喜獲豪宅118 有文化的土匪076 地師的傳說380 歸心386 混入大營086 鉀基玻璃007 農村婦女參觀團403 窮提舉259 只怕秋後拉清單382 大興土木052 回城157 各有來頭323 塞上江南078 準備工作032 技術癡吳達094 張都司的交易025 知縣的胡蘿蔔064 鬥毆250 百戶所288 盤根錯節227 募兵038 兩個井位107 礦監407 水師總兵393 說服107 礦監132 銅鼓石233 鐵證如山356 狂妄的李如鬆221 靠山136 獻寶049 老將鄧子龍005 省柴竈056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267 女醫生293 交涉417 藩國的求助110 國本之爭106 懷璧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