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遂州

?黃巾之亂禍及天下。

五斗米教之亂爲禍一方。

而這些打着迷信幌子的有心之人一見天下大亂之時立馬拆除僞裝席捲一衆不知真相的百姓揭竿而起,這不僅對朝政有着巨大的影響對於百姓更是受害頗深。

楊銘纔不會管什麼老天爺發怒,這些東西都是糊弄愚民的說詞,不過這遂州居然聚集了山匪難道知州就沒有派兵去再次剿匪嗎?

要知道無論是馬匪還是白蓮教只要剿滅那便是大功一件,這樣的事情換成是誰都會樂呵呵的去做,但是剛纔艄公的言語間這馬匪似乎已經存在了不少時間爲何官府遲遲沒有動作?

“老伯,這馬匪盤踞這老翁山難道就沒有官兵前往剿滅嗎?”楊銘想不出個所以然,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這股馬匪都不應該存在纔是。

艄公搖了搖頭,指着老翁山方向道:“我蜀中一帶本就是丘陵地帶,而那老翁山周圍更是山連山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官兵也不是沒去過,好幾次還沒到山腳便被那些個馬匪拋下巨石死傷慘重啊!

艄公說的確實是個問題,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恐怕除了這些在城裡應該還有這些人的眼線吧?

否則也不可能在官兵每次出動都能精確的把握住官兵的動向?

即使是換位思考,一個再愚笨的將軍明知對方處於有利防禦態勢的時候不知道偷襲。既然是偷襲那便不可能光明正大的攻打,即使是這樣還每次敗退而歸,這樣的話便很明顯的指出了一些人的存在。

比如官軍裡,又或者是知州衙門?

只有這樣的可能,也才說的清楚爲什麼每次官兵敗退的事實。

楊銘點了點頭,認可了艄公的話,當然他也不可能把自己心中的分析說出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如今練個童生都不是所謂人微言輕,根本不可能有人信他。

一路向北,因爲是順流船行的還算快,當遠處隱隱可見的碼頭上傳來熙熙攘攘的鬨鬧聲時三人這才發現遂州居然已經到了。

“兩位公子,小姐,遂州碼頭到了!”艄公將船停在了靠近碼頭不遠的岸邊,他的是漁船不可能進入碼頭,碼頭上停靠的都是南來北往的商船,船上有着許多貨物需要在這裡裝卸然後南下龍府又或者是北上成都。

服了五十文的船錢,拜別艄公後三人這才緩緩上岸。

遂州所謂南來北往最大的貨物集散中心不可謂不繁華,僅僅只是碼頭便比洪城大上了許多,一個個挑夫滿身汗水的搬運着一件件貨物在勞累中充滿着喜悅。

“哥,咱們就在這兒分頭行事吧,等你們去禮房辦好事就和楊大哥去福來客棧找我!”剛下船張文娟便準備前往張家煤炭的堆放處處理相關事宜。

那邊有人專門把守,況且有煙煤並不算很貴所以並沒有什麼人打主意,這東西燃燒後會產生濃煙即使是大冬天也少有人拿去生火,畢竟生命和寒冷比起來都會把生命看的更爲寶貴。

張順本還想跟着張文才的,只可惜因爲有了楊銘的出現他這個打算泡湯了,張文娟一個女孩子行走又確實不太方便,他正好跟隨左右處理一些事情。

“好!我和子樂兄弟去禮房辦好相關的手續便來找你!”張文才雖然愚鈍,但是並不傻,在張順的有意下他終於還是知道了家裡面的情況,對於妹妹這個年紀便要拋頭露面打理生意他非常過意不去,畢竟是老爹犯下的錯誤他並不好說什麼,如今有了解決的辦法他只能期望妹妹能夠輕鬆一些。

帶上了洪城禮房簽發的證明文書,楊銘和張文才將包袱丟給了張順便朝遂州衙門行去。

張文才作爲小土豪自然是來過遂州的,兩人輕裝上陣穿過幾條接便來到了衙門。

遂州衙門坐落在遂州城的南門方向,佔地頗大,並且衙門也更加高大。與其他衙門一樣通有六房主管民政事物。

科舉考試屬於學政節制但等級造冊以及其他事宜也需要禮房的協助。

照慣例,考生備案便是在這禮房之中,由相關的吏員覈實文書根據文書上描寫的考生容貌特徵來分辨考生的真實性。

比如楊銘的文書上便寫着:洪城青堤鎮光村人士楊銘,年十四,五官端正清秀文新,右手握筆第三指有老繭兩枚,左耳下有黑痣一顆.....

別看這文書寫的簡單,上面還有從村、鎮以及洪城學政大人和縣尊的官印,一層一層防弊作假的可能。

除此之外在文書上還需要註明保人一人,倘若考生作假這保人也需要同罪。

楊銘的保人自然是劉老夫子,若不是他作保楊銘即使學問有成也必須找一位童生以上的保人作保後方能參加縣試。

辦理文書的手續並不複雜,在禮房備註後被告知了考試時間,九月二十六。

楊銘必須在九月二十五日之前再次前來領取考牌。

與洪城一樣,由於考生衆多必須新建搭棚,這樣才能如此多的考生,禮部官吏會根據考生的人數設置考棚的座位以及編號。

“張兄,你我如今已經在禮放辦完了手續不如還是早些與令妹匯合,有了落腳處也方便我等安心溫書纔是!”對於逛城,有了一次經驗後的楊銘再也沒有什麼興趣,古道的街道第一次接觸也許還會覺得新奇,見的久了也就麻木了。

“如此甚好,我也想早些去客棧吃點東西,要不是擔心暈船早上哥們就只吃了五個包子,都快晌午了早餓的不行了!”張文才也同意了楊銘的意見,不過這傢伙一門心思全放在吃上。

來福客棧就在碼頭的不遠處,主要是招待來往的客商。

店如其名,佔地二十多畝二進一出外帶個大堂的複試建築,包含居住、飲食於一身算的上是一間有點兒名氣的地方,

近點後招呼了小二,經過打聽張文娟已經包下了四間上方,分別是清心、明義、拂月和秋蘭四房。清心是張文才的房間,而楊銘被分到的便是明義,這房間名還真有些怪怪的,明義?明什麼意?

ps:新書求收藏,求推薦!

第二十三章 護短?第231章 漕幫白爺第301章 功勞第八十八章 委屈第一百六十章 私奔 中第286章 水車的作用第一百二十四章 造勢第六十四章 彌補 中第228章 鏵式犁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條狗可以毀滅一個民族第九十六章 老婆子,你打我?第八十六章 狐媚子第317章 讓楊銘去廣東第一百三十二章 鴻信傳書 上第214章 論政 下第263章 降低成本第211章 何爲富足 下第331章 醪糟水真甜第274章 各有心思第206章 授官 中 求訂閱第一百十四七章 施政?第207章 外放知縣第一百六十章 私奔 中第十八章 借書下第226章 楊銘的煩惱第269章 祭祖第223章 楊三刀要去思南第337章 再回蜀中第335章 喜聯第207章 外放知縣第一百九十二章 連鎖店 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底蘊 下第257章 貴州來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勝飲第三章 秘方第278章 動向第248章 大舅哥回來了第六十章 遂州第276章 思南的規劃 中第六十四章 彌補 中第295章 沿江城破第九十四章 時間差第206章 授官 下 求訂閱第206章 授官 下 求訂閱第213章 論政 上第247章 出事了第五十七章 方案第328章 鹽田 中第304章 當官就是做生意 中第八十章 護衛 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運集團 上第294章 李嫣然的擔憂第322章 李嫣然當狼外婆第二十六章 最狠不過讀書人第七十五章 鄉愁第278章 動向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行第四十章 初見第314章 楊銘的計劃第六十四章 彌補 上第229章 第二章圖紙第260章 楊銘早就動手了 下第269章 祭祖第216章 心甘情願的掏銀子第279 對自己狠纔是真的狠 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家的人 下第二十一章 救人第208章 隆恩浩蕩第251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七十九章 生意不是這麼做的 上第四十三章 張文才的希望第一百八十三章 滷菜出世 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聖旨到 下第213章 論政 上第四章 君子和小人 上第291章 民之利 下第五十九章 老翁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帝王的聲音第九十九章 奏摺第一百九十六章 倭寇 下第三十八章 雨鈴霖 上第一百零六章 文曲星下凡?第208章 嚴嵩啓奏第231章 漕幫白爺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躍進第八章 白龍馬蹄朝西第一百三十九章 震驚 上第六十七章 流民第九十三章 收益太大了第310章 自己把自己玩完第一百三十六章 驛票 中第七十五章 鄉愁第221章 跟隨第208章 嚴嵩啓奏第一百二十六章 沉思第226章 楊銘的煩惱第一百九十三章 連鎖店 中第230章 侍讀第三十一章 金飯碗 中第三十四章 李嫣然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