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火!火!火!

?少男少女的甜蜜就是一種相思。

一個眼神,一個笑臉都動人心魄。

楊銘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爲在張文娟的眼中已然成了睡夢中不可缺少的回憶,不經意間那挺拔而並不高大的身影是那麼的讓人胡思亂想。

府試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張文才也在楊銘的指點下有針對的經行復習,時而寫幾篇文章,時而寫幾篇策論,

楊銘覺得此次的策論很有可能便是針對白蓮餘孽,畢竟從種種跡象上看來如今雖然白蓮餘孽並沒有什麼大動作,但是一次次的虎口脫險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遂州府內必然已經被收買不少,況且幾年來大旱,雖然有着都江堰之水利不過確實也是影響不少,特別是其他省,比如貴州、甘肅等地幾乎就是赤地千里,早就有流民入川這並不是假話。

流寇之事向來必爲大事,這麼長時間官府幾乎都是空手而歸,對於知州或者是其他官員又何嘗不是一個天大的巴掌?

尸位素餐!

這四個字就好比一把利劍時時刻刻的懸浮在官吏們的頭上。

可以想象,如此之局面無論是遂州的文官還是武將,想必如今都想盡快的解決掉老翁山的麻煩,那麼集思廣益便是最好的辦法。

當然,集思廣益需要一個前提。

需要足夠多的有一定智慧的高才,這樣的人足夠多想的辦法也就多,正所謂量變產生質變,其中有一兩個好的法子並不是不可能。

而府試便是其中的關鍵,一州之內但凡有文化的人幾乎都囊括其中,這些人早就參加過縣試,被洗去了表層的塵沙,即使是隨便找個人出來不說是學富五車至少也是有識之士,楊銘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作爲知州的話也會在府試這樣好的機會來一個投石問路。

雖然府試的試題是由知州或者知府表同州學學正一同出題,想必一道策論並不是難事,何況策論原本就是科舉中對於一些事情處理提供意見的一種表章如果引用爲府試其實並不違規,更可以說是正好。

只不過想要把這白蓮餘孽這事用於府試卻是需要莫大的勇氣。並不是每個官員都可以把自己的失利之處公佈天下。

所以楊銘並不敢確定,不過他還是好好的想了想這方面的事情,從艄公對老翁山的地理、成員構成等一一表述開始研究。

首先,他憑着記憶開始繪圖,他需要一張足夠精確的地圖,包括老翁山以及周邊地區的詳細資料,還有白蓮教餘孽的藏匿位置,這是研究策論送必須的。

老翁山與其說是位於遂州蓬溪縣內還不如說是在三縣的交集之處,周圍環繞羣山如果窮途末路還可以就近而退從水陸逃逸,是個天然絕佳的藏身之所。

大明朝地圖的繪製水平非常差,一個三角形便代表一座山,然後便是代表路的墨線,不僅尺度不標準,而且也沒有註解,楊銘也是看了好半天才摸索出了一些門道。

這樣的地圖即使是後世一些沒有學過繪圖的小學生想必也比他們做的好!親赴老翁山取景?楊銘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一來是路途遙遠,二來他確實也不敢隻身犯險,那些可都是亡命徒,他可不想把考驗匪徒的忍耐力。

一副山地版的老翁山地形圖整整繪製了兩天,這其中還是因爲楊銘因爲有着讀書人的身份在州府衙門裡借來了遂州地貌圖之後的產物。這其中的心酸和無聊簡直是讓楊銘難以述說。

繪成的地圖很有後世地圖的風格,雖然這個比例確實無法搞清楚但是勝在詳細,從山脈、地形、道路以及水源的諸多方面的非常詳細,楊銘覺得自己可以拍着胸脯保證,這絕對是世界上爲詳細最完善的地圖,沒有之一。

白蓮教餘孽,也就是馬匪,藏莫在老翁山的雲川洞中。這也是楊銘經過打聽才知道這雲川洞其實就是下通涪江的一個暗河口子,從老翁山區暗河經過不到一里路的路程便直通涪江。在通道的口子上被其中花費巨大的人力更是開鑿出了數個出口,姑且不說老翁山如何險要,即使是被攻佔賊人也能從容就水路逃逸。

只要進了涪江,這過往商船如此之多,到時候隨便搶兩艘鹽船誰還能追上?

“哥們!瞧你這兩天把自己關在屋裡感情還在爲這白蓮教餘孽傷腦筋”

推開楊銘的房門,張文才大咧咧的坐在了楊銘的對面,正一臉鬱悶的看着楊銘對着張地圖皺眉。

楊銘爲這事忙活了好幾天他是知道的,不過楊銘早就把後續的經義及以往考題給他背誦所以他也忙活了兩天。一背完書,正想着找楊銘出去大吃一頓,卻發現這傢伙居然彷彿沒看見自己似得坐在哪兒發呆。

他本就是個自來熟,而且張家與楊家如今的關係也很難說清楚,是恩人也對,是姻親?這個好像又太早,反正在張文才的心裡楊銘就是他哥們,不等楊銘發話,他便一把將地圖抓到手裡,道:“別婆婆媽媽的了,走跟哥們去外面好好大吃一頓,你若是再呆在這裡,信不信我一把火給你燒了,省得你像入了魔正症似得。”

聽張文才一說,楊銘突然靈光一動,隱隱約約覺得抓住了點什麼!

他仔細回憶,火燒?

“啪!”的一聲!

楊銘一拍大腿,興奮道:“對,就是火燒!”

常言道水火無情!

老翁山雖然地勢險要,只要不被有心之人通風報信,想要攻破其實並不難,這一點大家都明白。想要將這白蓮餘孽一網打盡最重要的便是水路。

有了如此之多的出口想要將其中全部捉拿簡直就是難上加難。

不過火攻就不同了!雲川洞雖然通地河,但是卻有一里多路程,這便是關鍵。

一個人想要活命,便需要呼吸,只有不停的呼吸才能維持器官的運轉。而這長達一里多路的水道如果不能呼吸那便只有被悶死!

只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上老翁山,然後藉以火攻,那麼賊人事必從水路逃匿。可是火不僅可以燃燒,還會在燃燒之時產生濃煙,只要事先在老翁山附近的水路周圍設下兵船,那濃煙冒處便是出口所在,那時必然可使賊人無可遁形。

而且這通道之長,賊人在煙火中長時間的閉氣絕對不可能,大多會窒息而亡,即使是有一兩個幸運兒暈死逃脫外有把守之兵士還能逃脫?

ps:這幾天確實有點事情,先保持一更吧!等過了這幾天就好了!再次厚顏無恥求下收藏,推薦!

第一百五十章 拜見 下第一百零六章 文曲星下凡?第七十五章 鄉愁第288章 民如野草第十一章 猴子第268章 瑣事第206章 授官 中 求訂閱第277章 思南的規劃 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驛票 上第二十二章 再問第333章 工具第一百零八章 誤會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驛票 下第259章 楊銘找就動手了 中第九十五章 拜訪很順利第四十三章 張文才的希望第十三章 雨一直下第九章 時光如梭第224章 要吃皇糧第273章 劉儀的心思第230章 侍讀第286章 水車的作用第一百六十六章 顛覆第314章 楊銘的計劃第一百七十二章 仁第一百八十三章 滷菜出世 中第四十一章 道盡相思、當年第301章 功勞第202章 瘋狂的石頭 上第261章 訂購第234章 回鄉第六十三章 保媒拉縴張胖子第301章 功勞第249章 買命錢第203章 瘋狂的石頭 中第251章 興師問罪第九十一章 震驚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家的人 中第338章 楊銘回京了第204章 全是石頭第一百三十六章 時代第206章 授官 下 求訂閱第五十一章 名帖第八十九章 拜訪李家第二十五章 受驚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貨運集團 下第289章 民之利 上第321章 李嫣然的懷疑第203章 瘋狂的石頭 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連鎖店 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張胖子要發財 下第一百零二章 覲見第一百三十六章 驛票 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少年說 求收第一百三十五章 驛票 下第326章 到達惠州府第一百零七章 李嫣然來了第四十章 初見第203章 瘋狂的石頭 下第二十章 李府第七十七章 歸程第十章 窮酸第一百零一章 密報第274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四十七章 楊府第四十四章 入場第311章 忽悠第八十二章 舊識?第一百一十一章 燒白 下第293章 好官第五十五章 大利第十八章 借書下第八章 白龍馬蹄朝西第十四章 風寒第229章 第二章圖紙第218章 御廚的手藝也不怎麼的!第四章 君子和小人 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少年說 求收第五十一章 名帖第312章 楊銘回來了第221章 跟隨第一百零九章 燒白 上第289章 民之利 上第五十七章 方案第一百零四章 冠禮第287章 劉儀被警告過第一百四十二章 覲見第257章 貴州來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外放第一百一十五章 底蘊 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聖旨到 中第278章 動向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少年說 求收第241章 當堂審問第275章 思南的規劃 上第七十七章 歸程第二十九章 人頭稅第十七章 借書 上第302章 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