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老朱覺得自己又行了

第81章 老朱覺得自己又行了

剛回到自己房間,就見朱雄英鬼鬼祟祟的跟過來。

“景恪景恪,剛纔皇爺爺和皇祖母吵架了。”

額……看着滿臉興奮的朱雄英,陳景恪那叫一個無語。

你爺爺和你奶奶吵架,你這麼高興是幾個意思?

太孝了啊。

“陛下怎麼惹着娘娘了?”

“嘿嘿……”朱雄英壓低聲音笑道:

“有外臣跑皇祖母這裡哭訴,說趙瑁案牽連太廣了。”

“毛驤先後已經抓了六千多官吏進去,現在又把手伸向了地方大戶……”

已經進展到這一步了嗎?陳景恪心中想道。

“皇祖母認爲這麼做會動搖國本,讓皇爺爺少殺一點。”

“皇爺爺就說,這些人貪張枉法必須嚴懲。”

“地方大戶和官吏勾結,侵吞良田禍害百姓,也不能放過。”

“還說皇祖母婦人之仁……”

陳景恪心道,老朱這是覺得自己又行了啊,竟敢這麼吼馬皇后。

“娘娘怎麼說的?”

朱雄英臉上表情更是激動:“皇祖母說,她就是婦人怎麼了?伱是不是看不起婦人。”

“還說皇爺爺也是從婦人肚子裡生出來的,當了皇帝就忘本了……”

陳景恪心中豎起大拇指,敢這麼說老朱的,也就是馬皇后了。

老朱也是不長記性,兩人吵架他啥時候贏過。

竟然還敢當面硬A,這下被懟了吧。

“然後皇爺爺就很生氣,讓皇祖母在坤寧宮好好反省。”

“還說皇祖母身體不好,讓外臣不要去打擾她靜養。”

呦,這是要禁馬秀英的足了,老朱膽子可以啊。

就是不知道她想出宮,哪個人敢阻攔。

陳景恪也八卦的道:“然後呢,娘娘說什麼了?”

朱雄英攤了攤手:“皇祖母就將皇爺爺給攆出來了,說她身體不好要靜養,讓皇爺爺以後別去煩她。”

陳景恪追問道:“陛下呢,就這麼走了?”

朱雄英嘿嘿笑道:“哪能呢,皇爺爺在門口轉悠了半天,吃了好幾個閉門羹才走的。”

果然,這兩口子吵架,每次都是老朱先紅怒。

然後被馬皇后一通狂削,最後被攆出來。

接着就是老朱各種賠不是。

次次如此,老朱還總是不吸取教訓,次次都想彰顯一下皇帝威嚴。

然後就是被鎮壓。

都習慣了。

但是……

看着一臉興奮的朱雄英,陳景恪也不禁樂了。

這小子,看戲都看到自家爺爺奶奶頭上來了。

太孝了啊。

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朱家真就只有四口人啊。

倒不是和別的後代不親,而是相比起來,這四口才是最親的。

然後才輪到其他人。

陪着朱雄英八卦了一會兒,就開始了今天的講課。

說是講課,其實就是閒聊。

話題大多由陳景恪起頭,然後倆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

偶爾朱雄英碰到感興趣的事情,會主動起話題,陳景恪再展開給他講。

半個小時後話題講完,看看天色還不是很晚,就各自忙自己的事情。

朱雄英有功課要做,畢竟他現在還處在學習階段。

陳景恪則拿出從太醫院借的醫書翻看。

古中醫體系非常龐大,他不可能靠記憶將所有知識點都記住。 想要完成醫書編寫,還需要借鑑前人留下的醫書才行。

而且隨着和諸多御醫交流增多,再加上翻看了來自不同地區的醫書。

他發現了一個問題,一個對中醫來說很致命的問題。

理論體系不統一。

這是一個一直被他忽略的問題。

前世大家基本都知道,中醫講究陰陽五行什麼的。

可在古代,陰陽五行只是流傳比較廣的一套體系。

同時期還流傳着許多不同的理論體系。

這就造成了一個後果,同樣的病在不同的地方,找不同的醫生去看,就有可能得出兩個結果。

原因就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醫生,採用的可能就不是同一套醫理。

還有就是,不同地域生長的藥材不同,治療同一種疾病的藥方也不同。

因爲藥材大多都具有可替換性。

外來藥加上運費,價格會翻好幾倍。

本地藥也能用,價格還便宜,幹嘛用外來藥?

除非是本地不長,又沒有可替代種類的藥材,纔會使用外地藥。

這就造成了一個惡果,醫生換一個地方,開出來的藥方可能別人就看不懂了。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本草綱目》了,它的出現解決了藥材上的地域差異。

只要熟讀《本草綱目》,不論跑到哪裡,都能按照當地情況開相應的藥方。

這就是它的偉大之處。

也是陳景恪,爲什麼要編寫醫書的另一個原因。

但藥材上的地域差異,可以靠一部醫書來解決。

醫學理論上的不同,就有些麻煩了啊。

前世還是解放後,國家集合了當時的中醫國手。

以陰陽五行爲主,吸收了各個體系的精華,才形成了統一的中醫理論。

陳景恪一直學習並使用的,就是這一套體系。

他倒是能將這一套體系給寫出來,可問題是,怎麼推廣啊。

前世是靠着國家力量推廣的,後來所有醫科大學都採用的這一套體系。

你不學,連行醫資格都不給你。

現在醫學傳承基本都是靠家傳,或者是師徒帶,想統一理論體系,很難。

實在想不到辦法,他只能搖搖頭嘆道:

罷了罷了,先把醫書寫出來,推廣的事情再慢慢想辦法。

大不了到時候我自己出錢,大量印刷免費給別的醫生送書。

這年頭知識都很寶貴,很少有人會和別人分享。

有免費的醫書,就不信他們不感興趣。

到時候自己再弄出現代醫學,他們不想學都不行。

接下來幾天,陳景恪的生活又恢復了正常。

每天看看書,寫寫醫書,朱標有需要就去給他幫幫忙。

這期間,他也旁敲側擊的找朱標打探了一下,爲什麼朝廷要擴招算科。

難道計官的缺口真的有那麼大?

朱標倒也沒有瞞他,將實情相告。

得知現狀,陳景恪心情也不由得沉重起來。

朱元璋殺伐果斷,是個敢掀桌子的皇帝,而且還是三番五次掀桌子。

這麼做的好處自然是有的。

但也帶來了一個惡果,官僚體系被破壞,大量職務出現空缺。

導致的後果就是,基層的混亂。

權力出現空白,就需要有人來接手。

朝廷派不出足夠的官吏填補空缺,那這個位置就會被地方大戶把持。

現在大明的基層已經出現了這種情況。

而這,對一個國家來說,太致命了。

(本章完)

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111.第111章 出關第249章 傳說中的大人物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第82章 心眼真多啊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125.第125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寫史?第80章 發個單章第366章 法第289章 政變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第309章 那啥無題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72章 共創佳話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367章 你們準備好錢了嗎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228.第227章 力學第242章 新羅婢第353章 社會模型第306章 師徒談心第344章 血染淡馬錫(上)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第309章 那啥無題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211.第210章 你家族是譜批發的?第356章 當面抽老朱大嘴巴子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寫史?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第55章 正義執行204.第203章 謀高麗220.第219章 打交趾?第2章 大明嫡長孫181.第180章 培養聖人?第316章 偉大思想159.第158章 藍玉:誰敢居功自傲我殺誰第45章 葬禮?秀場!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180.第179章 藍玉竟成嘴替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4章 力挽狂瀾第285章 衡量國力強弱的標準第73章 皇恩浩蕩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170.第169章 江南重稅第237章 無題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第75章 竹書紀年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359章 南洋清除計劃90.第90章 做人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春節快樂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第349章 政治是妥協的產物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22章 突破口227.第226章 日本必須要徹底消失第46章 回家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這種病第243章 呂宋第12章 大幕開啓第303章 你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第25章 明心志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356章 當面抽老朱大嘴巴子第297章 建文?嘉文?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4章 力挽狂瀾87.第87章 病之源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309章 那啥無題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211.第210章 你家族是譜批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