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徐達還朝

第84章 徐達還朝

陳景恪並不知道,朱標竟然產生了讓他當駙馬的想法,否則絕對嚇的睡不着。

不過還好,朱元璋心裡還是有數的,並沒有同意朱標的意見。

時間緩緩流逝,很快就到了十月底,離科舉開考只剩下幾天時間。

一股緊張的氛圍蔓延開來。

讀書人臉上在沒有了之前的輕鬆,也很少再有人聚在一起指點江山。

然而就在此時,朱元璋來了一個大動作。

新任吏部尚書李信,呈送一份多達七千人的名單。

別誤會,這不是死亡名單,而是吏部統計的在野人才簡歷。

不過,以洪武朝官吏的危險性而言,這也約等於是死亡名單了。

陳景恪偶然看到這一大堆簡歷,那叫一個無語。

不是說好的,洪武朝的官狗都不當的嗎?

怎麼這麼多狗都不如的東西?

吐槽歸吐槽,對朱元璋的手段,他再次感到佩服。

之前他還在想,光清理地方大戶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朝廷現在的問題是,缺少足夠的地方官吏,纔給了大戶攫取權利的機會。

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將缺口補上。

可一時間上哪弄那麼多合格官吏去?

光靠科舉選官,哪怕一年舉辦一次,二十年也填不滿空缺。

恩蔭倒是能可以。

可恩蔭官靠着父輩關係更容易結黨,數量太多隱患更大。

陳景恪也一直在想,到底該怎麼解決。

現在他終於知道了。

同時也更清楚的明白了一個道理,永遠都不缺想當官的人。

不過想想也正常,大明六千多萬人口,哪怕識字率只有百分之一,都有六十多萬人。

這些人裡面挑選幾千個能當官的,並不困難。

其實陳景恪不知道的是,自從宋朝私人書院興起,古代的識字率就逐年攀升。

宋朝約莫在百分之八左右,明朝的識字率在百分之十左右。

六千多萬總人口,就有六百多萬人識字,大明還真就不缺官吏。

這麼多份簡歷,朱元璋自然不可能一個個挑選。

他採用了科舉的名額分配製度,按照地區來挑選。

儘量做到每個布政司,每個府縣都有人員被選中。

最後挑選出了四千九百人,分別授予官職。

這些人除了極少數被直接任命爲主官,大多數都是次官。

精髓的地方來了,主官空缺,次官主政的情況下,哪個次官不想着再進一步?

否則,哪天空降一個主官過來,他就會被打回原形。

一旦嘗過權利的滋味,自然沒人願意放棄。

想轉正,就要拿出成績。

在當前的局勢下,如何才能儘快出成績? шшш✿ ttκa n✿ ¢ 〇

配合朝廷打擊腐敗,打擊爲富不仁的地方大戶。

想通了這些,陳景恪不得不再次發出那句感嘆:

老朱果然不愧是靠一個碗得天下的人啊。

而一次性任命如此多的官吏,也徹底點燃了所有讀書人。

朝廷官吏缺口如此大,我們的機會就來了啊。

不過朝廷可沒空顧慮他們的想法,因爲馬上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魏國公徐達回朝述職。

徐達,當之無愧的開國功勳第一人,他還朝絕對是一件大事。

朱標出城三十里迎接,朱雄英作爲太孫自然也不能例外。

陳景恪身爲太孫伴讀,也要跟隨出迎。 對於這位傳奇人物,他是非常好奇的。

徐達是洪武十四年元月出徵北元,獲勝後留在北平鎮守。

北平是燕王朱棣的封地,而朱棣是徐達的女婿。

老朱這麼做的目的不言而喻,好好調教一下你女婿吧,別見外。

陳景恪在宮裡這麼長時間,從未見過徐達。

還有藍玉,出征雲南還未回來,也沒見過。

現在徐達回來,他自然想瞧一瞧這位傳奇人物。

朱雄英也同樣很興奮,受陳景恪影響,他對開疆拓土可是很感興趣的。

對徐達這樣的軍中大將,自然就多了幾分好奇和重視。

——

一大早朱標就帶着衆人出發,來到長江畔的碼頭等候。

禁軍將碼頭團團圍住,江面上的船隻也早就接到通知,全部開走。

江面顯得異常的開闊,舉目望去只見波光粼粼,讓人心潮澎湃。

徐達的船隊直到中午時分纔到達。

舉目望去,只見江面上出現一支龐大的船隊,當先一艘上懸掛着大大的‘徐’字帥旗。

別人都還好,朱雄英是最興奮的,踮着腳尖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這些戰船。

看樣子,似乎恨不得親自統帥大軍,將敵人打的落花流水。

陳景恪心下莞爾,這小子雖然聰慧,可有時候還是難脫小孩子心性啊。

等船隊靠近,一位身穿戰袍的將領當先走出。

他胸膛挺立如一杆長槍,步履沉穩,目光堅毅深邃。

哪怕從未見過,只一眼陳景恪就敢肯定,他就是魏國公徐達。

徐達從船上下來後,腳步加快幾分來到朱標面前,下拜道:

“末將徐達,參見太子殿下,參見太孫。”

朱標連忙托住他的手臂,道:“魏國公免禮。”

徐達順勢起身,感激的道:“勞殿下親迎,末將愧不敢當。”

朱標笑道:“魏國公爲國征戰勞苦功高,我身爲晚輩自當親迎。”

然後又對朱雄英招了招手道:“英兒,還不快來拜見你徐叔祖。”

朱雄英上前一步道:“雄英拜見叔祖。”

徐達連忙下拜:“使不得使不得,太孫折煞末將也。”

朱雄英剋制住興奮情緒,說道:“皇爺爺常說,叔祖乃大明開國第一功臣。”

“我等見到您,當以父祖視之,不可有絲毫不敬。”

徐達感激的熱淚盈眶,朝皇宮方向下拜道:“陛下天恩,達唯有以死相報。”

隨行的人無不爲這一幕感到動容,君明臣賢不過如此了。

陳景恪在一旁默默的看着這一切,不論是真是假,至少樣子是做出來了。

而且根據歷史來看,這一齣戲當也有幾分真情實意在裡面。

至於朱元璋忌憚徐達的功勞,用一隻燒鵝將他弄死。

這種毫無根據的傳聞,陳景恪自然是不信的。

作爲醫生,他還從未聽說過,有哪一種病是不能吃鵝肉的。

大明開國功臣裡面,要說朱元璋最信任的,那肯定非湯和莫屬。

但徐達絕對能排在前三。

且因爲能力和個人操守,他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還要更高。

老朱又不是真的昏聵了,這樣的肱股之臣他只會嫌死的太早,實在想不到加害的理由。

一番流程走完,衆人也沒有在耽擱,啓程回宮。

朱元璋還在等着他的老戰友呢。

(本章完)

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79章 擴招的緣由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第258章 得償所願第263章 無名宰相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9章 腦回路不正常的陳遠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137.第137章 朱標釀成的惡果(求月票)第298章 無題第58章 唯儒獨尊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第73章 皇恩浩蕩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292章 河西戰略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第292章 河西戰略226.第225章 我不養閒人第76章 因時而變第355章 公平交易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第81章 老朱覺得自己又行了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24章 奇藥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204.第203章 謀高麗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第71章 自古以來第311章 用工荒第312章 敢於打爛一切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231.第230章 無題第82章 心眼真多啊第303章 你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請假一天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187.第186章 定黃第65章 組建海軍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52章 解決之法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第39章 聖人言可殺人203.第202章 沒那麼簡單(新年快樂!)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第289章 政變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209.第208章 無題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第348章 屠殺繼續第297章 建文?嘉文?第363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335章 永恆的變164.第163章 功勳九轉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266章 破王廷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第286章 意外之喜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第42章 愜意的朱標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第306章 師徒談心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第311章 用工荒87.第87章 病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