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貨幣

第47章 貨幣

回到家後,陳景恪拿出了從宮裡帶出來的禮物。

基本都是朱元璋、馬秀英和朱標賞賜的。

御賜之物自然不能隨意轉增,不過這是他父母,攜帶使用沒有什麼問題。

陳遠的是一個玉佩,馮氏的是一對手鐲,玉質相當的好。

當然,就算不好他們也不會在意。

御賜之物,意義大於本身價值。

之後馮氏拉着他說了很多話,多是生活瑣碎事情。

陳景恪並沒有覺得囉嗦。

前世叛逆期,他確實很煩母親嘮叨。後來年齡漸漸長大,想法就變了。

母親的嘮叨就是愛,且聽一句少一句。

這一世他自然不會再有叛逆期,馮氏的話每一句都聽的進去。

陳遠也問了許多問題,不過他關注的都是軍國大事,宮裡大人物的八卦什麼的。

陳景恪自然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只是說一切都好。要問具體的,就是秘密不能說。

陳遠雖然很失望,可也很懂分寸的沒有繼續追問。

趁馮氏去做飯的時間,陳景恪問了寶鈔的事情:

“爹,給我說說寶鈔是怎麼回事兒唄。”

陳遠知道,他聽到剛纔的談話了,就不在意的道:“嗨,沒事兒,十天半個月是降不了價的。”

陳景恪追問道:“寶鈔降價很厲害嗎?”

陳遠點頭道:“每個月都要降個十文八文的,年初一貫寶鈔能兌換七百文銅錢,現在只能兌換六百文了。”

“百姓手裡有寶鈔,都是趕緊花出去,生怕在自己手裡的時候降價了。”

他只是個普通百姓,且家境殷實,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陳景恪卻知道,這個問題太大了。

不過他並沒有給陳遠解釋那麼多,只是問了一些寶鈔的情況。

陳遠知道的也不多,說來說去就三句話:

寶鈔每個月都會降價,百姓不願意使用,商家也不樂意收。

這讓陳景恪心情很沉重。

第二天,陳景恪正想着要不要出門去轉轉的時候,杜同禮登門拜訪。

並送上了一份不輕的禮物。

陳景恪客氣了幾句就收下了,然後兩人就談了起來。

“最近杜大哥在忙什麼?趙瑁案嗎?”

杜同禮搖搖頭,苦笑道:“不瞞老弟,我並非指揮使的心腹,這種肥差哪輪得到我。”

“現在我還是帶着手下的兄弟們,幹打探消息的活兒。”

刺探消息,永遠都是最苦最累的活兒。

抄家纔是肥差,尤其是趙瑁案這種大案,經辦官吏都能吃的腦滿腸肥。

杜同禮自然是眼紅。

陳景恪卻不這麼認爲,有時候吃的少反而是好事。

他雖然不知道毛驤是什麼下場,卻聽過一個八卦,明朝錦衣衛指揮使,貌似就只有一任得了善終。

就是嘉靖朝的陸炳。

毛驤的所作所爲,他在宮裡都聽說過,只能說利令智昏,權欲讓人迷失自我。

以老朱的性格,早晚會清算他。和他走的近,很可能會被牽連。

不過這些猜測涉及的東西太多,他自然不能和杜同禮說。

只是意味深長的道:“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置身事外或許並非壞事。”

杜同禮眼睛一亮,追問道:“陳老弟,你可是聽到什麼消息了?”

陳景恪搖搖頭道:“我就是個小小的太孫伴讀,哪能聽到什麼消息。”

杜同禮一副我瞭解的模樣:“我懂我懂,嘿嘿。大恩不言謝,今天這份情老哥記下了。”

陳景恪只是笑了笑,轉而說道:“老哥,你對寶鈔瞭解的多嗎?”

杜同禮疑惑的道:“寶鈔?不是很瞭解,怎麼了,出什麼事情了嗎?”

陳景恪隨意的道:“只是對這東西比較感興趣,一張紙竟然能當錢花,很難不讓人好奇。”

“勞煩老哥幫我查一下如何?”

杜同禮不疑有他,拍胸脯道:“此事簡單……只是不知道老弟想讓我調查哪方面的情況?” “全部。”陳景恪特意指出了幾個重點。

大明的貨幣政策,寶鈔的發行情況,使用情況,價值變化等等。

“我後天就要回宮,勞煩老哥在這天給我送來。”

杜同禮將要點一一記下,道:“好,交到我身上。”

兩人又聊了幾句,杜同禮就起身告辭。

陳景恪攔住他,給了他一個巴掌大的青瓷細口花瓶。

並非是什麼特殊玩意兒,宮裡到處都是,他專門問馬秀英討要了幾個,而且說明了是用來送人的。

馬秀英也沒在意,就給了他一堆。

但對宮外的人來說,這東西就稀罕了。

好不好看,價值多少不去說,關鍵是從宮裡拿出來的。

就好比前世有人從國宴上拿了幾個打火機,在很多地方都成了稀罕物。

果不其然,杜同禮那叫一個喜歡,假裝推辭了一下就小心翼翼的收了起來。

送走杜同禮,陳景恪也沒了出門的興致。

來到書房,回憶了一遍各朝代的經濟情況。

又將自己所知不多的,關於金融貨幣的知識給寫了下來。

然後用現代金融貨幣知識,對各朝代的經濟情況進行了分析。

他已經準備好,回宮好好給朱元璋和朱標上一上金融課。

古代重文輕理,算學都掌握在少數人手上,賬房更是技術門檻非常高的工作。

至於金融知識,古人是沒這個概念的。他們對金融經濟的認識,還非常的樸素。

但也並非所有人都不懂,幾千年的歷史,總會出現一些妖孽的。

比如三國時期蜀漢發行的直百錢,這就是最早的信用貨幣。

有效的緩解了蜀漢的貨幣壓力,激活了經濟。

只是可惜,直百錢在古代被視爲惡政,是壓榨百姓的手段。

甚至二十一世紀都有人持這種觀點。

只是他們沒搞清楚,什麼叫濫發貨幣,什麼叫有計劃的發行信用貨幣。

直百錢可以在蜀漢各個國有倉庫裡,購買等價的物品。

這種有保證金的貨幣,怎麼都和壓榨扯不上邊吧?

到了唐朝,因爲銅荒,搞出了通寶。

開元通寶是歷史上第一種半信用貨幣。

爲什麼說是半信用呢,因爲它依然是金屬貨幣。

但含銅量只有購買力的三分之一。

之後,通寶的概念就被各朝代所接受。

宋朝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信用貨幣,交子。

只是並沒有大面積普及開來。

而且宋朝人還是比較保守的,交子只是輔助貨幣,國家準備了大量貨物作爲擔保。

明朝時期,寶鈔就變成了法定貨幣,朝廷也根本就沒有準備保證金。

官吏工資、繳納賦稅等等,都要用寶鈔。

結果就是,寶鈔迅速貶值。

百姓平日裡有寶鈔也不敢存起來,必須要抓緊用掉,否則就會貶值。

可是等到繳納賦稅的時候,朝廷規定必須使用一定額度的寶鈔。

怎麼辦?

只能高價問別人買。

於是就有人開始囤積寶鈔,平時低價收購,等到繳納賦稅時高價賣給百姓。

老百姓裡外裡被坑兩次。

可以說,明朝的經濟政策,是歷代以來最拉胯的。

最終也因此而亡。

之前沒想到也就罷了,現在既然發現了,陳景恪就不會袖手旁觀。

定個小目標,給老朱科普一下什麼叫金融,什麼叫貨幣吧。

(本章完)

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34章 新篇章第254章 何爲盛世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第318章 洛下學宮第268章 無題第326章 有錢任性第266章 破王廷182.第181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第46章 回家第60章 老狐狸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第318章 洛下學宮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第46章 回家第9章 腦回路不正常的陳遠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309章 那啥無題第313章 見聞第3章 奪嫡旋渦第243章 呂宋166.第165章 新都設計圖第302章 竊取國運155.第154章 兩個億啊兩個億第341章 挖坑殺人第30章 預見能力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第7章 將計就計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191.第190章 海貿啊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第85章 咱的乖孫怎麼樣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227.第226章 日本必須要徹底消失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第11章 鴕鳥朱標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201.第200章 稅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第75章 竹書紀年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137.第137章 朱標釀成的惡果(求月票)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第283章 留聲機第54章 目標,倭國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第32章 馬皇后一刻三驚191.第190章 海貿啊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第13章 思烹狗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第276章 朱標要強化內閣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第243章 呂宋220.第219章 打交趾?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228.第227章 力學第318章 洛下學宮90.第90章 做人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第7章 將計就計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75章 竹書紀年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第309章 那啥無題100.第100章 廷議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