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

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

黃金能成爲錢,代表着人類對錢的認識,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朱元璋越琢磨就越覺得這句話含義很深刻。

說起來,這玩意兒的功能真的很雞肋。

質地柔軟沒辦法制作成武器,又很沉重製作成器皿使用也不方便,還沒有銅鐵結實。

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裝飾。

照理說,這種東西不應該成爲錢纔對。

可事實上,它確實成了財富的代名詞。

爲什麼?

稀有?

不,不對。

貝殼也很稀有,當初大家一樣不願意接受。

不能接受貝殼?爲何能接受黃金?

難道僅僅是因爲認知上的提升。

不,問題不應該如此簡單,這其中必然有自己還沒參透的玄機。

如果我能參透這個玄機,是不是也能讓大家接受寶鈔?

想到這裡,朱元璋就變得激動起來。

不禁催促道:“快說,後面呢?”

朱標心下詫異,老爹怎麼忽然變得這麼着急起來了?難道他領悟到什麼新東西了?

畢竟當了多年的副皇帝,有了這個想法,他也很快就想到了關鍵節點。

黃金很雞肋,爲何能成爲錢?莫非陳景恪找到其中的原因了?

若真如此,那寶鈔就有救了。

難怪老爹這麼着急。

陳景恪卻並沒有如他們所願,講黃金爲何會獲得所有人的認可。

他就是要吊兩人的胃口,讓他們主動去思考。

這樣等到揭曉答案的時候,他們纔會更加的認同。

“但黃金稀少且價格昂貴,普通百姓根本就用不到,所以銅依然是最主要的錢。”

“……先秦諸國都有自己的錢,秦始皇一統六國,廢除其它錢幣,統一採用圓形方孔錢。”

“……到漢朝推行五銖錢,成爲了最優秀的錢幣。據說一直到隋唐時期,都還能直接使用。”

朱元璋父子倆見他磨磨唧唧,就是不進入正題,心中那叫一個着急。

又怕胡亂出聲打亂了陳景恪的思路,只能耐着性子聽。

同時,心中也忍不住一遍又一遍的思考,爲何大家會認同黃金。

以兩人的見識,自然想出了許多理由,可最後都被自己一一否認。

只是他們沒有發現的是,隨着思考他們對‘錢’的認識,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

陳景恪一直在觀察父子倆,感覺時機差不多了,就話鋒一轉道:

“要論對錢的認識,我個人首推三國時期蜀漢的劉巴。”

父子倆精神一振。

劉巴?

很陌生的名字,他做過什麼經天緯地的大事嗎?陳景恪竟然如此推崇他。

陳景恪很滿意這種效果,提問道:

“陛下,殿下,你們可曾聽說過直百錢?”

得到提醒,朱元璋率先想到了這個人,道:

“咱知道了,劉巴提出鑄造直百錢,解決了蜀漢錢荒問題。”

是了是了,直百錢和寶鈔無異,若是知道時人爲何接受直百錢,不就能解決寶鈔問題了嗎。 想到這裡,他變得激動起來:“陳景恪,你知道直百錢的秘密?”

陳景恪點點頭,卻依然沒有揭曉答案,而是繼續問道:

“北宋蔡京曾經鑄造過當十大錢,卻被萬民唾棄。”

“同樣是大錢,直百錢通行魏蜀吳三國,直到梁武帝時期民間還在使用。”

“而當十大錢,在當時就失敗了呢?”

宋朝離的畢竟比較近,明朝時期的人,對當時的情況瞭解還是比較多的。

朱標回道:“當十大錢是爲了掠奪民財,供宋徽宗享樂……”

話說到一半,他突然停住了。

因爲他也醒悟過來,這只是結果,並不是原因。

是啊,直百錢更誇張,爲何成功了?

當十錢反而成了掠奪民財的惡政?

朱元璋終於憋不住了,一拍桌案:“你小子再吊咱的胃口,小心咱打伱的板子,快說緣由。”

陳景恪‘嘿嘿’憨笑一聲,連忙道:“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決策者發行此種錢幣的初衷,纔是最重要的。”

朱標有些疑惑,什麼意思?這和決策者的初衷有什麼關係?

朱元璋畢竟執政時間更久,瞬間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贊同的道:

“言之有理,因人成事,決策者的初衷決定了後續政策以及施行手段。”

“蜀漢發行直百錢,是爲了緩解錢荒造福於民,所以他們會想辦法穩定直百錢的價格。”

“蔡京發行當十大錢是爲了掠奪民財,所以他們不顧後果。”

朱標恍然大悟:“原來如因此,兒子受教了。”

陳景恪也頷首道:“陛下英明,若決策者思想不正,再好的政策也會變成害民的苛政。”

“蜀漢決策者們的初衷是好的,然後圍繞這個初衷去解決遇到的問題,纔有了直百錢通行天下。”

“劉巴懂錢,更懂民心。”

“他知道百姓並不在乎手中的錢是什麼,真正在乎的是,這些錢能否從發行者手裡換取物資。”

朱元璋父子倆都有些疑惑,不是聽不懂說的什麼,而是不理解這一點真的就這麼重要?

“最初的錢是交易中自發形成的,所以選擇了本身就具備價值的銅。”

“後來發行錢幣的變成了國家,每一枚銅板裡,都蘊含着國家信譽。”

“如果百姓拿着國家造的錢,卻沒有辦法從官倉裡換取一粒糧,這種錢就算是用黃金打造的,也沒人用。”

“原因很簡單,朝廷自己都不認可的錢,百姓就更不敢信任了。”

“如果百姓拿着錢,可以從官倉裡兌換任何物資,那麼就算這錢是一張紙,也照樣能獲得百姓信任。”

朱元璋恍然大悟,然後臉色就變得難看起來。

因爲他只發行了寶鈔,卻不允許百姓用寶鈔從官方兌換任何東西。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陳景恪心下暗笑不已,面上卻不動聲色的道:

“劉巴正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發行直百錢之前,先一步建立了好幾座倉庫,堆滿了各種物資。”

“規定百姓只要拿着直百錢,可以在任何時候,從官倉兌換等價的物資。”

“如此,直百錢迅速獲得百姓的信任,通行蜀地。”

他停頓了一下,才繼續說道:

“與之相反的是魏國和吳國,他們的操作,變相的幫助蜀國直百錢通行天下。”

(本章完)

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210.第209章 陽謀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第80章 發個單章第24章 奇藥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177.第176章 異常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218.第217章 無題第347章 明朝的蘇武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第70章 開啓華夏紀元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57章 實踐第82章 心眼真多啊180.第179章 藍玉竟成嘴替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102.第102章 假鈔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268章 無題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218.第217章 無題218.第217章 無題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第265章 直搗黃龍第350章 時代的需求第348章 屠殺繼續第323章 安置成年親王第11章 鴕鳥朱標第237章 無題第12章 大幕開啓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87.第87章 病之源第242章 新羅婢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禪位大典第79章 擴招的緣由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這種病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第51章 老朱強大的理解能力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206.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13章 思烹狗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116.第116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166.第165章 新都設計圖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第297章 建文?嘉文?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第54章 目標,倭國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13章 思烹狗97.第97章 繼續說啊159.第158章 藍玉:誰敢居功自傲我殺誰第342章 無題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第254章 何爲盛世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第335章 永恆的變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258章 得償所願119.第119章 新鈔問世驚羣臣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242章 新羅婢150.第149章 太孫好像有點不正經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319章 天竺攻略第21章 從調教太孫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