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本堂開課

第35章 大本堂開課

這天陳景恪起的格外的早,比往日裡還要早上一些時間。

圍着院子跑了不到一圈,朱元璋和朱雄英也相繼到來。

簡單的行禮之後,三人一起跑了幾圈,然後打了一遍太極拳。

早在十來天前,朱元璋就加入了他們,只要無事就跟着鍛鍊身體。

一開始陳景恪還很拘束,時間長了也就慢慢習慣了。

老朱這個人,不發怒的時候還是很好說話的,也沒有什麼架子。

當然,他對你和藹,不代表你可以蹬鼻子上臉。

君臣之禮絕不可廢。

陳景恪始終遵守禮儀,從不逾矩。

練完功,三人皆渾身冒汗,休息一會兒就開始用膳。

早飯一如既往的簡單,包子、白粥加一碟鹹菜。

“今日是大本堂第一天開課,景恪你也去吧,認識一下先生們。”

陳景恪將嘴裡的食物嚥下去:“是,臣會隨太孫一起過去。”

之前他還有些擔心,自己想去就去,不想去不去,會不會惹惱先生。

有了葉兌這個主講的關係在,這重隱憂也消失了。

朱元璋沒有再說話,默默地將食物吃完,就起身離開。

這是他的習慣,鍛鍊結束吃完飯,就去上早朝。

陳景恪和朱雄英將剩下的飯吃完,收拾了一下就前往大善殿。

今日是大本堂重開的第一天,出於禮節他們也要早到。

穿過走廊來到大善殿,剛靠近大本堂,就聽有人在遠處喊道:

“雄英。”

朱雄英高興的道:“十二叔,我就知道伱會早早過來。”

來人陳景恪也認識,正是朱元璋第十二子朱柏,今年才十一歲。

“參見湘王。”

朱柏對他很是客氣:“陳郎中免禮。”

然後對朱雄英道:“哈哈,咱們想到一塊去了,我也猜到你會先到。”

“昨天冊封大典,你真是太威風了,哈哈。”

朱雄英嘿嘿一笑道:“是吧,我也這麼覺得。”

朱柏湊近道:“以後我遇到麻煩了,你可不能不幫忙。”

朱雄英一拍胸脯:“十二叔你放心,一切有我在。”

“那我就放心了。”

陳景恪陪在一邊,默默不語。

他對朱元璋的兒子們瞭解不多,也就那幾個年齡比較大的瞭解多一點。

對朱柏這個人,還是穿越後才知道的,所以並不瞭解他前世做過什麼。

通過僅有的幾次接觸,他發現這個人很爽朗,也沒有什麼架子。

朱雄英也經常提到他,雖然年齡差了三歲,還差着輩分,私下卻是意氣相投的好朋友。

在陳景恪出現之前,兩人玩的算是最好的。

在大本堂門口等了一會兒,其餘人陸續趕到。

烏泱泱五六個,大的十四五歲,小的才五六歲,皆是身着錦緞的大明諸皇子。

見到朱雄英,衆人嘩啦上來行禮。

“參見太孫。”

朱雄英臉上帶着三分笑意,一一打招呼:“八叔、十叔、十一叔……”

陳景恪只是行了一禮,就繼續默默的跟在後面,打量着幾位皇子。

這些人大多數他都沒有見過,也不知道性格如何。

不過無所謂,有朱雄英和葉兌在,也不怕受氣。

這些人裡面有兩個給他留下的印象比較深。 一個是皇十一子蜀王朱椿,才只有十一歲,卻文質彬彬,氣度雍容高雅。

一個是皇十三子豫王朱桂,方纔八歲,卻滿臉怒氣。

給朱雄英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好端端的開什麼大本堂,害我睡不成懶覺。”

雖然沒有明說,但話裡對朱雄英的指責之意誰都能聽得出來。

年長一些的皇子都眉頭皺起,腳步輕挪遠離了他幾分。

年幼的還沒有意識到問題所在,傻呵呵的站在那裡,甚至心裡還覺得他說的對。

和朱雄英關係最好的朱柏,臉上帶着怒意,呵斥道:

“閉嘴,太孫乃是君,不敬尊長休怪我懲罰你。”

朱桂滿臉不服,但似乎有些怕這個兄長,嘴裡嘀咕幾句就不敢說話了。

陳景恪暗自搖頭,三歲看大,八歲看老,這人不經歷一場大變,將來大概率是個禍害。

以後要遠離。

有了朱柏站出來,再無人敢不敬。

畢竟生在皇家,比普通人更能感受到階級差異。

以前朱雄英只是他們的晚輩,現在不一樣了。

天地君親師,先君臣後叔侄,敢對他不敬少不了一頓懲處。

很快又有幾人到來,大的十八九歲,小的也有十一二歲。

穿的都是華服錦袍,皆公卿子弟。

這些人裡陳景恪一個都不認識,不過等這些人自我介紹過後,他的目光就放在了兩個人身上。

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

徐增壽。

徐達的兒子,靖難功臣。

徐家一門兩公爵,其中一個公爵之位就是他掙來的。

另一個就更有名了,大明第一代‘戰神’李景隆。

此時他有十八九歲年紀,看起來器宇軒昂,走路虎虎生風,一看就是一員大將。

然而陳景恪卻知道,這位還不如趙括馬謖。

趙括馬謖是第一次獨立領兵沒經驗,輸了還情有可原。

李景隆是打了好幾年仗,一點長進都沒有,葬送了朱允炆幾十萬大軍。

他敗真不是因爲對手太強,完全是自己太蠢。

要知道朱棣發動靖難,足足用了四年時間纔打到南京。

期間李景隆換了好幾個對手,不論和誰打都是輸。

第一草包名副其實。

真就白長了這一副好皮囊。

陳景恪一直很低調,始終站在朱雄英身後。

但他依然看到,不少公卿子弟向他投來鄙夷的目光。

不過並沒有人愚蠢到,當着朱雄英的面羞辱他之類的。

又過了一會兒,葉兌帶着葉雲流到來。

朱雄英帶着衆人向他行禮。

葉兌還禮後,命人開啓大本堂大門。

很寬敞的房間,擺滿了座椅板凳。

先是給大家分了座位,朱雄英自然坐在第一排最中間的位置。

本來葉兌想讓陳景恪也坐在第一排的,理由都想好了,太孫的伴讀自然要坐他旁邊。

但被陳景恪拒絕了,他可不想這麼引人注目。

葉兌想到朱元璋的叮囑,也沒有強求,就讓他坐在了最後一排。

安排完這些瑣事,第一節課正式開始。

(本章完)

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馬皇后第3章 奪嫡旋渦第67章 溫馨的一家四口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第1章 揭皇榜第21章 從調教太孫開始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132.第132章 因爲尊重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319章 天竺攻略119.第119章 新鈔問世驚羣臣第8章 御下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第286章 意外之喜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第289章 政變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258章 得償所願第12章 大幕開啓119.第119章 新鈔問世驚羣臣第25章 明心志第12章 大幕開啓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第3章 奪嫡旋渦第11章 鴕鳥朱標100.第100章 廷議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102.第102章 假鈔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158.第157章 藍玉:太孫心裡有我第303章 你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第263章 無名宰相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153.第152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第58章 唯儒獨尊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第15章 太孫伴讀第242章 新羅婢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第44章 這孩子,能處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228.第227章 力學第72章 共創佳話第75章 竹書紀年187.第186章 定黃第299章 繼續無題第70章 開啓華夏紀元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第303章 你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第249章 傳說中的大人物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23章 再出手96.第96章 對世界貢獻最大的大明藩王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72章 共創佳話第261章 亂認祖宗第326章 有錢任性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辦事第239章 下次一定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211.第210章 你家族是譜批發的?第3章 奪嫡旋渦第38章 聖人言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15章 太孫伴讀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111.第111章 出關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寫史?219.第218章 改土歸流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15章 太孫伴讀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第295章 思想武裝142.第141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第299章 繼續無題第47章 貨幣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