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聖人言

第38章 聖人言

作爲伴讀,是有權利監督太孫學習的,還有義務輔佐他學的更好。

所以回來之後,陳景恪就找到朱雄英:

“太孫,今日課程你可能聽懂?”

朱雄英說道:“之前啓蒙先生講過幾篇論語,其中就有這一篇,倒是能聽得懂,但也生出了許多疑惑。”

“哦,不知是何疑惑?”

“聖人之書教人向善,那些讀書人做了官,爲何會變成貪官污吏?”

陳景恪很是意外,沒想到他竟然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不禁也陷入了思考,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

朱元璋和朱標父子倆,終於忙完想來問問朱雄英白天學的怎麼樣,還沒進門就聽到了這個問題。

朱元璋伸手攔住朱標:“先等等,咱想聽聽陳景恪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朱標心下很不以爲然,陳景恪確實很有些見地。

可人力有限,不可能做到事事精通。

他已經在醫術上做出瞭如此成就,還對歷史有很深的研究,難不成在學術上還能有研究不成。

但自家父親都發話了,他也只能停了下來。

屋內,陳景恪並不知道外面有人偷聽,思考了一番才說道:

“學聖人言會經歷三個階段。”

朱雄英疑惑的道:“不知是哪三個階段?”

之前可從未有人和他說過這個啊。

“相信,質疑,再相信。”

“啊?”朱雄英更是疑惑:“不知是何意?”

陳景恪解釋道:“人之初猶如一張白紙,不能言不能行,需要一點一點認識這個世界。”

“那麼就需要一個標準來告訴大家,何爲善何爲惡,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

“這個標準就是聖人言。”

朱雄英撓撓頭,顯然沒有聽懂。

陳景恪想了一下道:“舉個例子,先秦時期曾有以人肉爲食者。”

“還曾有人祭,就是將活人殺死祭祀蒼天。每逢祭祀,都要殺死數千人。”

“當時的人視之如常,並不認爲有什麼問題。”

“後來聖人言,當物傷其類珍視生命,吃人、人祭、殉葬皆非正道。”

“從此之後,大家就不再吃人,也不再行人祭。”

“這就是聖人立下的標準在引導大家。”

朱雄英恍然大悟:“我懂了,聖人說這是惡的,我們才知道是惡的。聖人說這是對的,我們才知道這是對的。”

外面,聽聞此言,朱元璋發出無聲大笑。

壓低聲音道:“標兒你聽到沒,你聽到沒,咱乖孫的悟性就是高,像咱。”

朱標也很高興,不過聽到老爹的話,很是無語。

伱這是誇孩子呢,還是在誇自己呢。

陳景恪驚訝不已,這小子的悟性也太高了吧。

“對,正是如此。”

“所以我們初學聖人言,要相信它,視之如圭臬。”

得到誇獎朱雄英很是開心,隨即又問道:“既然聖人言是對的,爲何還要質疑呢?”

陳景恪回道:“因爲隨着年齡長大,見識越來越多,你會發現這個世道和聖人所言並不相同。”

“就如你方纔所說,按照聖人言行事,天下早就太平了,爲何還會有那麼多貪官污吏?” “是人心壞了,還是聖人言有問題?”

“閱歷越廣疑問就越多,你自然而然的,就會進入質疑階段。”

朱雄英畢竟年齡還小,並不是很能聽得懂這番話的意思。

但也隱約明白,聖人言和世道是兩回事兒。

“那爲何要再相信呢?”

陳景恪繼續說道:“等你開始質疑聖人言,就會思考,用自己的辦法去解決遇到的問題。”

“然後你就會發現,解決的辦法全寫在經書裡。到了這一步,就可以稱之爲大儒了。”

“有些人想不到解決辦法,又不願意再相信聖人言,就會墮落。”

朱雄英不服氣的道:“可是那麼多人學了聖人言,世道也沒變好啊,難道不是聖人言有問題嗎?”

小子不錯嗎,這就開始質疑了。

陳景恪笑道:“如果你能拋開聖人言,找到屬於自己的解決之法。那麼恭喜你,已經是新的聖人了。”

朱雄英傻眼了:“啊?這……這……”

朱元璋和朱標也陷入沉思,這個角度確實很新穎,而且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

兩人更驚訝的是,陳景恪竟然能說出這樣一番話。

顯然,縱使沒有鑽研過學問,也應該是進行過一定研究的。

在學習醫術的情況下,還有心思研究那麼多東西。

關鍵他沒有老師,全靠自己讀書去悟,天賦太妖孽了。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們絕對不相信會有如此天賦絕倫之人。

屋內,陳景恪決定多給他講一點東西,別管能不能聽懂,灌灌耳音也是好的。

“聖人言就是我們所謂的道德,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遵守道德,如何來保證道德不被踐踏呢?”

朱雄英正想說不知道,眼睛不經意間掃過書架上的大明律,腦中靈光一閃脫口而出道:

“刑罰。”

陳景恪都有些震驚了,這小子悟性太高太聰明瞭吧。

“對,正是律法。”

朱雄英小臉樂開了花,好不得意。

“若無律法兜底,人人皆可違反道德,那道德將毫無意義……”

“其實律法就是根據道德來制定的,但對人的要求遠低於道德。”

“比如道德要求扶危救困,律法就沒有相應的法條。”

“故德與法是相輔相成的,道德是律法的根本,律法是道德支撐。”

朱雄英連連點頭,這個解釋簡單易懂,他完全能聽的明白。

門外,朱元璋和朱標倒是還好,這個道理他們早就明白了。

真正讓他們驚喜的是,朱雄英竟然能自己想到道德需要律法來維護,實在太難得了。

屋內,陳景恪繼續問道:“那你可知道,律法的尊嚴是靠誰來維護的?”

這次真把朱雄英問住了,思考了好一會兒都沒有頭緒。

臉上也再無方纔的得意,羞愧的道:

“不知,還請景恪解惑。”

還真是小孩子心性啊,陳景恪心下好笑,也不再兜圈子,道:

“靠兵家,準確說靠軍隊。”

“正是因爲有百萬大軍的威懾,大明律才能通行全國。”

(本章完)

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124.第124章 從批閱奏疏開始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第289章 政變227.第226章 日本必須要徹底消失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第11章 鴕鳥朱標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209.第208章 無題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第292章 河西戰略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218.第217章 無題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107.第107章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第1章 揭皇榜第362章 大明週報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第38章 聖人言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第253章 帝國時代第54章 目標,倭國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第289章 政變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第20章 聽你爹我的第58章 唯儒獨尊第67章 溫馨的一家四口第33章 學問哪來的?第319章 天竺攻略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第360章 無題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170.第169章 江南重稅第251章 新的課題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346章 血第355章 公平交易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237章 無題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第348章 屠殺繼續第66章 傲嬌的父子倆204.第203章 謀高麗第298章 無題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242章 新羅婢170.第169章 江南重稅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第75章 竹書紀年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第360章 無題96.第96章 對世界貢獻最大的大明藩王214.第213章 來自日本的情報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第57章 實踐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210.第209章 陽謀第236章 我去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228.第227章 力學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353章 社會模型177.第176章 異常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第281章 自絕於軍方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219.第218章 改土歸流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第268章 無題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133.第133章 天降異象第274章 團隊力量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319章 天竺攻略第26章 做你爹的魏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