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馬皇后一刻三驚

第32章 馬皇后一刻三驚

朱元璋憂心忡忡的走了,步伐也變得非常沉重。

科舉帶來的惡果,讓他腦子亂哄哄的,無數雜念生出。

他想找個人述說心中的煩悶,腳步下意識的走進坤寧宮。

對內侍的行禮,他充耳不聞,只是不耐煩的道:

“都給咱出去。”

衆侍者不禁打了個哆嗦,連忙退出房間。

馬秀英正拿着一本書翻看,見他這副模樣就玩笑道:

“你有氣可別到我坤寧宮來撒。”

話音剛落,就看到他手上纏着的紗布,臉色一變。

“你的手怎麼了?”

說着起身走過來,抓起他的手,看着紗布上的血跡心疼不已。

髮妻的關心,讓朱元璋心中一暖,心中的沉悶也散去一些。

“不礙事,不小心割破了皮,陳景恪那小子給咱包紮過了。”

馬秀英嗔怪道:“都多大的人了,怎麼還這麼不小心。”

朱元璋只是嘿嘿笑着,也沒有解釋。

見他無事,馬秀英也放下心來,在旁邊坐下道:

“說說吧,又是誰惹你生氣了?莫非是趙瑁那些人又有新罪證了?”

往日裡提起這些貪官污吏,朱元璋就會暴怒,但今天竟然很平靜的搖搖頭。

“咱方纔是找陳景恪聊了聊,遇到了些難題,所以才心中煩悶。”

馬秀英驚訝不已:“伱怎會去找陳景恪閒聊?又有什麼問題讓你如此煩悶?”

連貪官污吏的事情都可以暫時放下,可見這個問題有多嚴重。

朱元璋就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講了一遍。

聽到陳景恪對朱標說的那一番話,馬秀英眉頭微皺:

“那陳景恪平日裡表現的很謙虛謹慎,爲何今次會如此猖狂?”

“莫非他以爲有了太孫伴讀的身份,我的病又離不開他,暴露本性了?”

朱元璋搖搖頭:“初時咱也做此想,怕他教壞了咱的乖孫。就想假借考較爲難於他,取消他侍讀的身份。”

“誰知一番考較發現,他竟真有經天緯地之才……”

他先講了關於內閣制度的問題。

聽完之後馬秀英震驚的嘴巴大張,“你莫不是在哄我?”

朱元璋苦笑道:“當時咱比你還驚訝,可這確實是他提出的建議。”

馬秀英依然不願意相信:“會不會是恰巧有人給他講過這個問題?”

朱元璋有些口乾,端起馬秀英的杯子,咕嘟咕嘟一口氣喝了大半杯。

“咱也懷疑過,所以又問了一個問題。”

接着他就將科舉制的事情講了一遍,不過只說了前半部分:

“不論這條脈絡是不是他自己梳理出來的,僅憑這份見識就已經超過了大多數人。”

即便已經有了心理準備,馬秀英依然感到震撼。對於這個評價,她也深以爲然:

“我只以爲他醫術不凡,又有點小智慧,不成想竟有如此不凡的見識。”

朱元璋說道:“是的,這份見識在同齡人裡少有人能及,若加以磨礪,未來必是朝廷棟樑。”

“所以我就改變了主意,讓他繼續當伴讀也好,將來可作爲英兒的左膀右臂。”

馬秀英點點頭,又搖頭道:“還需要觀察,若他恃才傲物,就算有才也不能大用。”

“若他當真如之前表現的那般謙遜,就讓他繼續留下。”

朱元璋也認同的道:“還是妹子你考慮的周祥,就這麼辦吧,我會讓人嚴密監視他的。” 事情說完,馬秀英笑道:“陳景恪幫你解決了兩個難題,這是好事啊,爲何你還如此煩悶?”

朱元璋這纔將科舉惡果以及賦稅漏洞講了一遍。

馬秀英再一次感到不可思議。

如果以前有人給她說,有一個人能在短時間內帶給她三次震撼,她絕對不會相信。

可現在真實的發生了。

內閣是在四輔官的架構上完善得來,並不算特別驚豔。

梳理選官制度的脈絡並點評優缺點,雖然需要很深厚的積累,但也有很多人能做到。

真正讓她震驚的,是陳景恪的年齡,而不是這兩個建議本身。

但科舉漏洞和科舉惡果的推測,需要的已經不是閱歷和經驗,而是天賦。

非常非常高的天賦。

她沒想到陳景恪竟妖孽到了這般地步。

即便這些東西不是他想到的,可現在掌握在他手裡,這份學識也足以讓他名動天下。

不過這種震驚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馬上她就將注意力轉移到了科舉惡果和賦稅漏洞上面。

這兩個問題,一個比一個嚴重。要是不解決,大明的未來堪憂。

“他既然預見到了這個問題,可曾給出建議?”

朱元璋嘆了口氣道:“若他有法子,咱也不會發愁了。”

馬秀英也頭疼不已,想了一下說道:“科舉惡果要百年之後纔會顯現,咱們可以慢慢想辦法。”

“賦稅漏洞必須儘快解決,拖的越久百姓受的壓榨就越狠。”

朱元璋先是點點頭,又搖頭道:“這兩個問題其實就是一個問題。”

“就算咱不再限制各地繳納賦稅的數量,那些大戶一樣會將自己應繳的賦稅轉嫁到百姓頭上。”

“若咱能解決這個問題,也就不用怕那些士紳大戶了。”

馬秀英略微一想也明白了其中的關節所在。

朝廷若是能正常從士紳手裡徵收到賦稅,自然也就有辦法限制他們。

可問題就在這裡,官官相護,潛規則一旦形成就極難破除。

正如陳景恪所說,你能殺一縣的士紳,還能將全天下的士紳都殺了不成?

只要朝廷還需要官僚治理天下,這種事情就沒辦法杜絕。

但這並不意味着什麼都不做,聽之任之。

“不論如何,賦稅漏洞都必須要堵住,剩下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我就不信想不到法子解決這個問題。”

朱元璋點點頭,猶豫的道:“你說科舉還要重啓嗎?”

馬秀英肯定的道:“必須重啓,陳景恪已經將所有選官制度,都剖析了一遍。”

“科舉制雖然有很多漏洞,然確實是眼下最好的選擇,我們不能因噎廢食。”

這其實也是朱元璋的想法,只是他需要一個人給他肯定。

馬秀英既是他的妻子,也是他最信任的戰友,沒少爲他出謀劃策。

只是她從來不搶丈夫的風頭,將所有的成績都歸於朱元璋。

朱元璋有困惑解不開,就會找她商議,這次自然也不例外。

“那好,咱將制度完善一下,就推行天下。”

馬秀英點點頭,若有所思的道:“你說,陳景恪的學問是跟誰學的?”

(本章完)

第45章 葬禮?秀場!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第268章 無題150.第149章 太孫好像有點不正經227.第226章 日本必須要徹底消失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32章 馬皇后一刻三驚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第79章 擴招的緣由第35章 大本堂開課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第46章 回家第80章 發個單章175.第174章 送子伴讀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第47章 貨幣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97.第97章 繼續說啊第311章 用工荒150.第149章 太孫好像有點不正經第283章 留聲機第309章 那啥無題227.第226章 日本必須要徹底消失109.第109章 他是最高明的棋手第277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第20章 聽你爹我的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150.第149章 太孫好像有點不正經208.第207章 禪讓就是笑話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第35章 大本堂開課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第258章 得償所願99.第99章 你們父子逗大家玩是吧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第80章 發個單章221.第220章 啥條件我們都答應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第83章 讓他當駙馬?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281章 自絕於軍方第325章 再造乾坤111.第111章 出關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51章 老朱強大的理解能力第66章 傲嬌的父子倆第303章 你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第344章 血染淡馬錫(上)155.第154章 兩個億啊兩個億121.第121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60章 無題196.第195章 徐家要出皇后啊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第83章 讓他當駙馬?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寫史?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第4章 力挽狂瀾第79章 擴招的緣由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111.第111章 出關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第60章 老狐狸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第58章 唯儒獨尊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314章 朱元璋的智慧154.第153章 這畫面不對啊第67章 溫馨的一家四口228.第227章 力學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第254章 何爲盛世220.第219章 打交趾?191.第190章 海貿啊第342章 無題218.第217章 無題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153.第152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193.第192章 化學源於愛情?150.第149章 太孫好像有點不正經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280章 你的心真髒啊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200.第199章 錢錢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