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帝國時代

第253章 帝國時代

只有帝國才能構建體系,而非體系成就帝國。

因果關係不能搞反了。

前世大致出現過兩個世界性體系,全都是帝國建立的。

第一個是英國建立的全球殖民體系。

遍佈全球的殖民地,成就了日不落帝國的威名。

後來各殖民地反抗激烈,英國無奈的發現,殖民體系無法維繫了。

或者說,維繫殖民體系已經入不敷出。

於是他們就建立了第二套體系,自由貿易。

誰最喜歡自由?

強者。

總結起來就是,燈塔神話破滅,自由貿易體系即將崩潰。

去掉公平的自由,你追求一個試試。

是的,恐怕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大家正處在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鍵節點上。

陳景恪也不知道了,他的能力也只能做到這一步。

各個主要經濟體,都在想辦法渡過難關。

比如某些特定貨物,必須要用英國商船運輸,殖民地不得和英國的主要商品競爭。

他雖然對全球體系不甚瞭解,但只要知道一個大致方向,慢慢摸索就行了。

有人要擡槓了,我是弱者也追求自由。

這之後發生了很多事情,因爲說這事兒被屏蔽了,修改不知道多少次都不給過,這裡就不細說了。

自由貿易,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競爭的過他。

但全球體系是前所未有之事,沒有人知道有這玩意兒,更沒有人知道該怎麼去建立。

經濟總值佔世界的三分之一,後世甚至有人說是三分之二。

最終的目的就是宣揚華夏文明,讓華夏的聲音主導世界。

套用一句惡俗的話,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到了。

然後就是尋找合適的時機,移民建立新的藩屬國。

等這個計劃完成,後續該怎麼做。

當前世界,有資格建立全球體系的,只有大明。

但弱者追求的自由,是以公平爲前提的自由。

是的,殖民和自由貿易體系同時存在,主打一個靈活運用。

只能說,相信後人的智慧。

二戰結束後,英國國力衰退,自由貿易的大旗被美國接過。

我們將見證很多歷史。

“這就是大明。”

言歸正傳。

還有就是體系內的成員國,不得擅自和敵對國貿易等等。

是的,每個人都追求自由。

拿起筆,在紙上點了一個點。

靠着掠奪殖民地財富,英國實現了工業化,成爲全球最發達的國家。

然後再以這個組織爲核心,搭建殖民和自由貿易體系。

於是他建立了一套自由貿易體系。

反正大明的家底夠厚,而且也有足夠的時間去嘗試。

強者追求的自由,是沒有公平的。

這纔是帝國所謂的自由的本質。。

工業總產值佔全球工業總產值的百分之四十。

陳景恪的計劃,以大明及其藩屬國爲核心,構建一個核心組織。

當然,所謂的自由也只是單方面的。

但有了陳景恪就不一樣了,大明相當於開卷考試。

直到有一天,將地球大部分的土地,都納入大明的宗藩關係之內。

大明可以毫不謙虛的說,自己就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自由讓強者愈強。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說服朱元璋開始着手打造體系。

又圍繞這一點畫了一個小圓:

“這就是藩屬國體系。”

在小圓的外面,畫了一個大圓:

“這就是商業聯盟體系。”

“當聯盟足夠強大的時候,就可以制定世界性的規則,所有國家不遵守就寸步難行。”

“到時候,沒有進入聯盟的圈外國家,都是待宰的羔羊。”

“甚至到了必要的時候,圈內的部分國家,也可以作爲羔羊宰殺掉。”

“不用害怕他們反抗,只要給他們留一口氣,他們就不會反抗。”

“不過不到最後一步,儘量不要拿圈內國家開刀。”

“大明要利用全世界的資源來發展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將來就算商業聯盟體系崩潰,大明還有宗藩體系當後盾,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棋手。”

“如果連宗藩體系都無法維繫,那……咳,您懂得。”

“……”

所有人都懂,這麼龐大的體系都能玩崩,亡國也活該。

朱元璋沒有說話,盯着這個圓看了許久。

雖然他無法理解,商業是如何將這些國家聯繫在一起的。

但已經能明白,陳景恪說的體系是怎麼回事兒了。

他只有兩個字評價,宏偉。

這是前所未有的宏大手筆。

如果真的能完成,那大明才真的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了,不敗是不可能的。

可擁有如此強大的體系,就算後世子孫敗家,也能多敗幾年不是。

即便知道陳景恪善於高屋建瓴,可依然讓他爲之震撼。

原來世界還可以這麼玩。

反過來想想,如果這個體系是外國建立的,用來對付大明……

那種情況讓他不寒而慄。

想到這裡,他由衷的慶幸,還好陳景恪生在大明。

還好自己早早的就開始拉攏他,還破例下嫁了公主。

之前朱元璋一直覺得,之前的改革就是下嫁公主的回報。

今天才知道,這個回報大的超乎了他的想象。

構建世界性帝國體系,只是聽一聽就讓人激動的血脈僨張。

但……他已經不是小年輕,很快就冷靜下來。

“這一切的前提,是你的商業計劃能夠成功,它能如你所想嗎?”

陳景恪還沒回答,朱雄英就激動的道:“試一試又何妨?”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景恪經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

“以前我總是很疑惑,雖然我們施行了很多新政,可類似的革新在歷史上發生過許多次。”

“真正稱得上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事情,我以爲只有黃帝登基,大禹建立夏朝,秦滅六國完成大一統……”

“和這些大事件比起來,大明所做的一切,實在配不上這句話。”

“但現在我終於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

“我大明要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帝國時代。” 換成平時,看到大孫子這麼爭氣,朱元璋肯定很高興,現在則是深深的無奈。

他知道,大孫子已經接受這個策略了。

就算自己不搞,將來他掌權了也一定會去做。

他卻沒有怪罪陳景恪什麼,這本來就是約定好的。

陳景恪提出建議,朱元璋、朱標和朱雄英選擇執不執行。

如果三人都聽不懂,他不許強行遊說。

現在朱雄英聽懂了,並願意去做,就不算是強行遊說。

更何況……

這不正是咱希望看到的嗎。

要開創前所未有的時代,必然需要一個前所未有的君王。

將乖孫教給陳景恪培養,不就是爲了這個目的嗎。

現在不過是當年種下的種子,開花結果了而已。

朱元璋心中這樣想着,緊繃的情緒放鬆了不少。

不過,這麼大的事情不可能放任他們亂搞。

這個體系一看就知道,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

咱要從現在開始,就爲乖孫打基礎。

等將來他自己掌權要搞的時候,起點會更高。

還有一層原因,朱元璋想親自看看這個計劃到底如何。

能行得通他死了也能安心閉眼。

要是行不通,或者中間有什麼差池,他也有自信能兜底。

總之一句話,爲大孫子打好基礎。

“好,你的計劃咱暫時同意了。”

陳景恪欣喜的道:“陛下英明。”

朱雄英也高興的道:“皇爺爺英明。”

朱元璋臉上浮出一抹笑意,說道:“別拍咱的馬屁,帝國體系太過於宏大,具體如何實施你可有計劃?”

陳景恪點點頭,正色道:“有,不論多麼宏大的計劃,都要從小處做起。”

“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將宗藩體系打造好,徹底掌控整個南洋。”

“具體措施,就是方纔我說的那些。”

“統一的度量衡、統一的錢幣、統一的語言等等,這是爲了打造宗藩體系。”

“商業方面,先在淡馬錫打造一座中心貿易之城。”

“以此爲中心,搭建南洋貿易聯盟,強化大明與藩屬國的關係。”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摸索出一套適用的貿易規則,作爲未來世界貿易聯盟的框架。”

“做到這一步,大明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然後利用宗藩體系的力量向外擴張,打造世界性的貿易聯盟。”

有清晰的計劃,朱元璋心情放鬆了不少,說道:

“第一步好辦,就算沒有後續的商業聯盟計劃,對大明也是有極大好處的。”

“但那個許柴佬真的能承擔得起這個重任嗎?”

陳景恪沒有給出肯定答覆,而是說道:“至少到目前爲止,我沒有見過比他更合適的人了。”

朱元璋微微頷首道:“懂了,咱會派人去將淡馬錫拿到手中,和楚國一同打造。”

“這需要大概半年的時間。”

“在這期間咱會給你派一些人手,你將他們和許柴佬一起調教。”

“半年後,讓他們一同前往南洋。”

陳景恪道:“是,我一定將他們教好。”

他也準備從算學班和計官體系裡挑選一些人加以培養,然後放到南洋去鍛鍊,希望能培養出一批新式官員。

朱元璋想了想,又說道:“不要將整體計劃告訴他們,只需要告訴他們,這一切都是爲了強化宗藩關係就好。”

陳景恪自然明白保密的重要性,說道:

“是,在南洋打造完成之前,我不會讓他們知道朝廷的真實目的的。”

這時朱雄英插話道:“需要改變的不只是南洋,大明纔是核心,我們也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

朱元璋瞭然的道:“咱這就給你爹去信,讓他儘快迴應天,具體該如何做,伱們和他商量吧。”

朱雄英雖然很有才華,也跟着陳景恪學到了真本領,可還是太年輕了。

遇到大事,朱元璋更信任的還是朱標。

朱雄英想要獲得足夠的信任,還需要做更多的事情,來證明自己不是紙上談兵。

會議結束,朱元璋立即下旨,召太子朱標火速返回應天。

陳景恪也沒有閒着,帶領朱雄英一起,開始制定第一步的計劃。

正如前面所說,再宏大的計劃都要從細微處做起。

陳景恪先着手敲定的就是度量衡。

他直接照搬了幾何研究院私底下采用的標準。

長度單位全部改成十進制和百進制。

重量單位,十六兩一斤改成十兩一斤。

十六兩一斤的標準歷史悠久,最早北斗七星加南斗六星共十三星,所以一斤爲十三兩。

秦朝一統,又加了福祿壽三星,變成十六兩一斤。

缺斤少兩就是缺自己的福祿壽。

寓意很深,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奸商該缺斤少兩照樣缺斤少兩。

一斤十六兩,反而不利於計算。

陳景恪對這種花裡胡哨的東西沒有什麼特殊的愛好,重量單位是爲了方便使用。

給它弄再多寓意,都不如簡單便捷有意義。

朱元璋雖然覺得多此一舉,但也知道十進制的優勢,最終還是同意了。

接下來,陳景恪又找來工匠,用黃金打造了一整套度量衡工具,作爲標準。

爲什麼用黃金?

倒不是爲了搞什麼噱頭,而是他能找到的,常溫下最穩定的材料,就只有黃金了。

以後所有的度量衡,都要以這一套爲標準進行仿製,減少誤差。

之後又根據這一套度量衡,仿造了數百套。

各個藩屬國、各個布政司、州郡衙門,全都發放一套進行推廣。

關於統一的語言文字……文字好辦,語言確實有點困難。

沒辦法,只能先從文字着手。

語言可以帶翻譯,沒翻譯了還能通過文字交流。

這些其實都還好,真正難弄的是淡馬錫該如何打造。

這玩意兒陳景恪也是真的不懂,只能根據前世的見識,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一點點琢磨。

就在他頭疼的時候,朱標回京。

並且還帶回一個好消息,洛陽城主體已經修建完成。

最多半年就可以全面竣工,明年就可以遷都了。

放在平時,朱元璋肯定很高興,但這會兒他的心思全在帝國體系上,只是淡淡的說了句知道了。

然後就讓陳景恪將計劃,詳細的告知了朱標。

得知了全盤計劃,朱標有多震驚可想而知。

而他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信任,很快就搞懂了這個計劃的內核。

正因爲了解,反而更加的震撼。

(本章完)

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227.第226章 日本必須要徹底消失第11章 鴕鳥朱標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第36章 能不能換句話?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第23章 再出手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111.第111章 出關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148.第147章 軍功爵制第38章 聖人言第321章 不會寫,是真的不會寫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228.第227章 力學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44章 這孩子,能處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150.第149章 太孫好像有點不正經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102.第102章 假鈔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275章 百萬常備軍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89.第89章 恩及父母第21章 從調教太孫開始第20章 聽你爹我的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辦事第20章 聽你爹我的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234.第233章 誰能比陛下更疼媳婦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203.第202章 沒那麼簡單(新年快樂!)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第325章 再造乾坤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辦事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86.第86章 我能治啊第11章 鴕鳥朱標221.第220章 啥條件我們都答應169.第168章 毛驤:好像哪裡不對206.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第251章 新的課題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70章 開啓華夏紀元第50章 老朱臉上掛不住了第346章 血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54章 目標,倭國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辦事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89.第89章 恩及父母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80章 發個單章89.第89章 恩及父母第320章 他怎麼捨得的啊?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辦事第22章 突破口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第71章 自古以來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28章 給朱元璋講史221.第220章 啥條件我們都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