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

這天下午未時,蓋州衛西邊北海漁港外的海面上突然出現百餘艘車輪舸,黑壓壓的一大片,看上去都讓人頭皮發麻。

如果後金守軍看到了,絕對會嚇得大驚失色,不過,這個時候北海漁港並沒有任何崗哨,甚至連個人影都看不到。

後金之主皇太極率八旗主力偷襲大明京城,留在遼東的只是一些臨時挑選出來的青壯諸申,他們就好比大明各衛所屯衛的餘丁,並沒有多少戰力,而且,他們還要駐守各處城池堡壘,根本就抽不出人來到處放哨。

再說了,這鬼天氣,冷得要命,誰敢出門,外面的寒風能把鼻子都凍掉了,他們認爲,明軍這時候跑來進攻,那簡直是自尋死路,所以壓根就沒怎麼防備。

但是,明軍偏偏就來了,車輪舸陸續靠上漁港碼頭,曹文詔第一個從船艙裡面走出來。

臥槽,好冷,他下意識把身上的白披風緊了緊,又把頭上包裹的白布好好整理了一下,儘量把漏風的地方堵住,這才擡眼看向四周。

好在毛文龍對此做了充足的準備,特意派人坐着車輪舸去登州衛,購買了大量厚手套,還買了一批厚棉布,拿回來簡單加工了一下,做成了披風和裹頭的長布條,不然,真會把人凍出毛病來。

漁港四周一個人影都沒有,曹文詔踏着厚厚的積雪來到漁港外的空地上,大致看了看,隨即下令道:“快,令所有人都到這裡稍微集合一下。”

他身後的傳令兵聞言,連忙跑到碼頭上吆喝起來。

這時候兩千東江軍和兩百多特戰營精銳已經開始下船,一隊隊士卒飛快的跑到曹文詔所在的空地上,整整齊齊的擠在一起。

當然,平時他們列隊的時候還是不會擠的,但是,這次來之前所有將領都特意交待過,列隊集合的時候儘量靠一起,因爲這樣也能防寒。

曹文詔略帶哆嗦的取出地圖,仔細看起來,什麼地方該派什麼人去,這個他們昨天商議的時候已經定好了,他只要對着地圖安排就行了。

正當他看的入神的時候,不遠處突然響起一聲壓低的呼喚聲:“王輔,別想了,趕緊去集合吧。”

王輔是這次帶隊的東江軍千總之一,他在想什麼呢?有什麼好想的?

曹文詔不由轉頭看過去,空地邊沿竟然有幾個人面朝西北方向跪在地上,看那肩膀一聳一聳的,明顯是在哭,東江軍的另一個千總呂世舉正站旁邊勸呢。

他不由好奇的走過去看了看,帶頭跪下的就是千總王輔,此時跪地上幾個人都是淚流滿面,也不知道他們在哭什麼。

他滿臉不解的轉頭問呂世舉道:“他這是怎麼了?”

呂世舉搖頭嘆息道:“曹將軍,他老家是錦州的。”

錦州的?這會兒關寧錦防線還在大明手裡呢,他想家鄉了可以申請回去看看啊,跪這裡哭什麼呢?

呂世舉見曹文詔滿臉不解的表情,嘆了口氣,悠悠的道:“天啓二年正月,奴酋努爾哈赤親自率領建奴大軍渡過遼河進攻廣寧,遼河以西錦州、義州的平民紛紛逃人深山之中,躲避建奴的搶掠燒殺。奴酋努爾哈赤擊退明軍之後,決定遷移錦州平民到遼河以東的遼陽,遷移義州的平民到遼河以東的蓋州衛和威寧營。錦州和義州的平民不願遷徙,很多人都逃進了深山之中。”

天啓二年,那個時候曹文詔還沒來遼東呢,他好奇的問道:“王輔那個時候也跟着逃進深山了?”

呂世舉點頭道:“是啊,王輔和家人一起逃到了十三山山城,據他說那時候光是十三山山城就聚集了四五萬人,還有前寺山有萬餘人,還有查角山有四五萬人,還有義州城南的張家堡,錦州城南的雙堡、十官屯這些地方總共聚集了十多萬平民。他們拒不歸降建奴,拿着鋤頭菜刀拼命抵抗。”

曹文詔聞言,不由目瞪口呆,裝備火槍火炮的明軍都不是建奴的對手,拿着鋤頭菜刀的平民和建奴幹,簡直不敢想象!

說到這裡,呂世舉哽咽道:“那時候,毛帥奉命率船前去接應,但是,我們沒有那麼多船,我們集結了所有大小戰船,總共也就二十餘艘,最多隻能坐下六七百人!”

曹文詔聞言,臉色一變,只能坐下六七百人,去接應十多萬平民!

呂世舉繼續哽咽道:“我不知道山上發生了什麼,反正四萬多人,最後就下來七百餘人,聽說,聽說......。”

曹文詔有一種很不好的預感,這絕對是個慘劇,但他還是小心的問道:“你聽說什麼?”

呂世舉抹了把眼淚,繼續哽咽道:“我聽說,爲了讓王輔帶着他兒子跑,他父母和妻子都自殺了,可是王輔上船的時候,他兒子,已經被捂死了!很多,很多,他們帶出來的小孩,差不多都......。”

“嘶”,曹文詔聞言,倒吸一口涼氣,爲了保證大家能逃出來,竟然......。

呂世舉又抹了把眼淚,悽慘的道:“毛帥後面去寧遠問了,那次,錦州和義州逃進深山的平民,除了我們接應的七百餘人,其他的,唉,十三山血流成河,最後逃到寧遠的,只有兩個!”

十多萬平民,除了毛文龍接出的七百餘人最後逃掉的竟然只有兩個!

曹文詔心裡隱隱抽搐了一下,隨即便打起精神,強壓住心中的悲痛,上前拍了拍王輔的肩膀,安慰道:“唉,事情都過去了,不要想了,我們一起把蓋州衛的老百姓救出去,讓他們跟我們回大明。”

王輔緩緩的站起來,抹了把眼淚,隨即重重的點頭道:“曹將軍說的對,我們不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們在這裡受苦,我們帶他們回大明。”

這邊勸說完,那邊兩千多名將士已經列好隊了,還有兩百多匹戰馬,也由特戰營的戰士牽着,集結在隊伍兩側。

曹文詔開始按地圖安排任務,負責在各城池和城堡外埋伏的都是東江軍的將士,而特戰營的戰士則由東江軍中挑選出來的本地士卒帶着,去各處村莊遷移平民。

按理來說本來應該是對這裡更熟悉的東江軍將士去遷移平民的,但是,蓋州衛方圓足有兩百餘里,村莊足有上百個,這些東江軍將士體力可沒特戰營將士好,讓他們跑過去可能沒問題,再幫助平民遷移,可能就沒力氣了,所以,最後定下來都是特戰營的將士牽着馬去遷移平民,這馬也不是用來騎的,主要是拉平民的,這麼冷的天,騎馬,沒幾個人受的了。

任務分配完畢,留下一百人駐守港口,其他兩千餘名將士開始四散出發,曹文詔和王輔帶着一千人去蓋州城外埋伏,呂世舉帶着手下一千人分散到城外各甲喇牛錄的駐地外埋伏,李季和錢亮則帶着特戰營戰士分散趕往各處村莊,開始遷移平民。

錢亮是土生土長的大金所人,福建那邊,最冷的時候最多也就結個薄冰,連雪都很罕見,遼東這寒冷的天氣他還真第一次遇到,真冷啊!

他帶着一小隊特戰營將士,牽着戰馬,在一個蓋州衛本地士卒的帶領下,沿着鄉間小路哆哆嗦嗦的走了將近一個時辰,終於趕到了一處村莊。

這個村莊大概三四十戶人家,可能有兩百來人,但是,這會兒,外面同樣一個人影都見不到,要不是各處屋頂的煙囪中還時不時冒出點青煙,錢亮會以爲這裡壓根就沒有人。

帶路的東江軍士卒叫小順,他就是這附近的平民,不過,他們整個村子的人不是死了,就是逃到皮島去了,這會兒他們那個村子已經不存在了,這次之所以讓他來帶路,是因爲他家在這附近幾個村子都有些遠房親戚,有熟人帶路要取得這裡老百姓的信任畢竟要容易一些。

一行人就這麼悄摸摸的進了村子,直朝一棟低矮的平房走去,爲了防凍,馬蹄上都包裹了厚厚的棉布,倒不會發出太大的聲音。

他們之所以這麼小心,是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因爲按建奴的規矩,每個村子都會安排一兩戶諸申看着,如果讓那些八旗諸申事先發現了,跑出來搗亂可就不好了。

很快,一行十多人就來到了那平房外面,步卒小順直接上前輕輕敲門道:“三哥,三哥,開門。”

敲了一會兒,裡面終於有了動靜,一個男子的聲音小心的問道:“你是誰,你不是我們村的吧?”

步卒小順連忙解釋道:“三哥,我鄰村表叔家的小順啊。”

“小順,你們不是早就逃出去了嗎,怎麼又回來了!”,那男子焦急的說着,飛快的打開了大門,但是,他擡眼一看,差點又把門關上了,因爲這會兒門外悄聲無息的站了十多個人,而且他們都牽着馬。

小順連忙上前頂住門小聲道:“三哥,別怕,別怕,他們不是建奴,是毛帥手下的東江軍。”

那男子聞言,小聲道:“東江軍,你們這是,有任務?”

小順連連點頭道:“是啊,我們是來救你們的。”

那男子疑惑伸頭的看了看門外,隨即驚奇道:“救我們,就十來個人!”

小順含笑搖頭道:“哪能就十來個人啊,我們來了幾千人,都分散開了。”

那男子還是有些驚奇道:“幾千人有用嗎?建奴八旗軍聽說好幾萬呢。”

小順自信道:“三哥,你放心,建奴八旗軍全跑去偷襲京城去了,剩下的都是些諸申小兵,沒那麼厲害的。”

那男子聞言,眼睛一亮,隨即邀請道:“要不你們進屋說,這外面怪冷的。”

小順回頭看了一眼錢亮,意思讓他來決定。

這會兒遼東可不是所有的平民都心向大明,也有人爲了生活得更好一點投入了建奴的懷抱,所以,救人的時候也要辨別一下,免得上了人家的惡當。

小順就是個帶路的,他可不敢妄下定論,只能讓帶隊的錢亮來辨別。

錢亮上前仔細看了看那男子,三十來歲年紀,瘦的很,身上的棉衣補丁套補丁的,也不知道穿了多少年了,這時候他正被外面的寒風吹的瑟瑟發抖呢。

他判斷,這人應該沒問題,如果投靠建奴,絕對不會這幅模樣。

他點了點頭,將手中的繮繩交給後面的小隊長,同時叮囑道:“你們在外面等一會兒,我進去了解一下情況,等下就行動。”

說罷,他便跟着小順一起進了眼前的小平房。

進去一看,他簡直驚呆了,這平房整個就一個房間,裡面和外面一樣,牆上都能看到土磚,連石灰沙土都沒刷一層,整個房間裡面除了竈就是牀,其他幾乎什麼傢俬都沒有,牀上一個三十來歲的女人正抱着個小孩縮被窩裡呢。

那男子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她娘倆棉衣不夠穿,這天太冷,躺炕上能暖和點。”

錢亮聞言,不由皺眉道:“其他村民都差不多嗎?”

那男子點頭道:“是啊,都差不多,所以,這天大家都不出門,衣服不穿夠,出門非凍出病來不可。”

錢亮爲難道:“那怎麼辦,這裡離漁港二十多裡地呢,總得走個把時辰吧。”

那男子焦急的想了一會兒,突然咬牙道:“要不把門板拆了,讓她娘倆抱着被子坐門板上,我拉着她們走,反正這會兒地上不是冰就是雪,應該不是很難拉。”

他實在是不想再在建奴手底下苟活了,現在有機會,哪怕爬他都要爬着逃走!

拆門板倒是個辦法,不過馬不夠啊,這裡可是三四十戶人家,十多匹馬不夠拉啊。

錢亮想了想問道:“你們這裡有沒有牛啊,馬啊,馬車什麼的,我們才帶來十三匹馬,不夠拉啊。”

那男子聞言,眼前一亮,激動的道:“你們的馬可幫我們拉人啊,那太好了,我們這原本牛馬和馬車都有,不過都被建奴搶去了,這會兒都在那諸申家呢,要不我去叫上所有人,一起把那諸申家的人和他手底下那幾個狗腿子全殺了,把牛馬和馬車搶回來?”

錢亮聞言,不由一愣,他們去殺諸申,那自己來幹嘛,他連忙搖頭道:“殺諸申的事情你們不用管,我們去就行了,你說他們還有狗腿子,那些人也是平民百姓嗎?真要連他們一起殺!”

那男子咬牙切齒道:“是啊,他們原本就是我們村遊手好閒的無賴,這建奴一來,他們就跟狗一樣搖着尾巴貼上去了,成天幫着那諸申家欺負我們,簡直壞透了。”

錢亮聞言,點了點頭,冷冷的道:“他們住哪兒,你幫忙指一下,我帶人先把他們收拾了。”

那男子聞言,指着一個方向道:“就那邊不遠的那個大院子,他們和諸申一家都住裡面,很好認的,我們村就那麼個大院子,還是建奴強迫我們建的呢。”

錢亮點了點頭,淡淡的道:“好,小順,你陪你三哥在這裡等一會兒,我去去就來。”

第六十四章 秦檜府第九十一章 海州城將陷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三十八章 控制輿論第八十六章 入閣爲相第三〇七章 永興改制第十三章 功過全憑一張嘴第三十五章 自生火銃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三〇一章 勸皇上放權第二十四章 推廣中成藥第四十四章 苦命鴛鴦第四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十四章 投其所好第十章 爭相跑路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三十三章 試種第五十六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章 天災人禍(下)第三十六章 榮歸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第九章 建奴又來了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九十四章 裝病第二七九章 自釀的苦果第一九四章 隻手遮天第十六章 暖牀丫鬟第十三章 海盜終滅第二四〇章 解決蒙元問題第十五章 畢自嚴告狀第十七章 弄死個大奴酋第六十六章 這裡是大明的領土第五十二章 測試第十四章 不歸路第一一六章 離間之計第四十二章 遼河阻擊戰第五十二章 測試第十八章 應招而來第一四二章 氣數已盡第三一六章 權臣只有末路嗎(全書完)第九十章 皇太極傻眼第二十五章 自保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第二十六章 松浦氏慫了第二十二章 王徵進京第二十三章 成親記第一五五章 誰收拾誰第八章 下金陵第二卷 序章 亂世序曲誰奏響第三十九章 繡樓姑娘第九十三章 復起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二十一章 京城內鬼(上)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六十六章 無法無天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二十五章 蘄州李氏第四章 糊弄第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六章 圍攻熱蘭遮城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第一三〇章 看誰耗不起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七十七章 落子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四十章 狀元郎對奸相第一五一章 復遼東第二十七章 產量第十三章 至交第六十章 血仍未冷第十章 查抄貪官污吏第二十六章 東盛堂第八章 貪財好色第十八章 大明水師的英勇第二六五章 遠洋生意不好做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第十五章 衆怒難犯第二十一章 未來帝師第八十二章 治國之道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們的事第五十三章 致仕名臣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四十三章 缺銅第一六一章 啓復社第一八七章 弒君否第四十三章 見面禮第七十二章 無恥者自毀長城第三十四章 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