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遼東在行動

崇禎二年,明末小冰河自然災害的徵兆已經相當明顯,這個冬天,氣溫變的奇寒無比,甚至連福廣兩地都下起了大雪,遼東更是冷的如同天地都要被冰封了一般。

這也正是皇太極敢於將大部分八旗兵全部帶去偷襲大明京城的主要原因,這麼冷的天,路上都凍的硬邦邦的,走路都要小心摔跤,你還敢跑去攻城,別還沒爬上城牆就滑下來把自己給摔死了!

就算有人攻城也不怕,直接提桶熱水倒下去,瞬間就能把人凍成冰棍,有種你就攻城試試。

正是這個時候,曹文詔和曹變蛟帶着九百多特戰營精銳來到了皮島。

不過,曹文詔他們到達皮島的時候,都十二月中旬了。

皮島的氣溫倒還算罷了,因爲四面臨海,還沒冷的那麼出奇,畢竟這個位置的海水還沒結冰,水溫還能將氣溫中和一下,讓氣溫低的不是很離譜。

這個時候皮島也不是張斌過來的時候那副荒涼的模樣,在皮島南部大海灣的入口處已經依據山形地貌修起了一座二層棱堡,海灣裡的港口旁也修築了一座能容納三四萬人的小城池,各處兵營都是磚石結構,既牢固又美觀,跟原來的石頭房子簡直是天淵之別。

當俞成龍和鄭明率上百艘蒼山船進入港灣時,兩百多艘車輪舸輪船已經在那裡等候多日了,毛文龍更是已經急的不行了。

他倒不是急着建功,主要遼東那邊的天氣越來越冷,越來越冷,冷得人都快出不了門了,遷移遼東平民的難度也越來越大了。

所以,俞成龍和曹文詔他們一到,毛文龍便迫不及待的召集相關將領召開會議,商討起遷移平民的具體計劃來。

無獨有偶,毛文龍也將會議地點選在了棱堡的膳堂裡,主要這膳堂的小房間保暖做的好,在圓桌子底下燒盆炭火,整個房間便暖意融融,基本上感覺不到冷,甚至毛文龍這些天都是在這裡辦公,東江軍值守的將領也被他叫過來,大家聚在一起不但節省炭火,吃飯還不用挪地方。

這邊與京城不同,沒有那麼多高官顯要,聚集在這裡的將領沒有張斌這會兒手下那些將領奇葩,大家都是正正經經的武將。

東江軍這邊,列席的將領有三個,分別是副總兵陳繼盛、參將徐敷奏、遊擊將軍劉光祚。

張斌派來的就比較多了,有參將曹文詔、俞成龍,遊擊將軍曹變蛟、張勇,還有東番左衛指揮使鄭興和東番中右衛指揮使鄭明。

加上毛文龍,正好十個人,衆人圍坐在圓桌四周,就那麼對着桌上的遼東地圖討論開了。

毛文龍首先臉色凝重的開口道:“告訴大家一個很不好的消息,遼東這個時候相當冷,我派出的偵騎都只能在海岸附近轉一轉,再往裡走,不但人受不了,連馬都受不了。”

先前就在這裡的將領早就知道了這個情況,只有俞成龍和曹文詔等後到的將領對此一無所知。

曹文詔畢竟是遼東出去的將領,對遼東相當的熟悉,他不由驚訝道:“沒這麼誇張吧,馬都受不了,那人不得凍死啊!”

毛文龍點頭道:“是啊,我估計,現在遼東內陸的老百姓都不敢出門了,我們想要把他們遷移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俞成龍聞言,不由臉色難看道:“那豈不是說我們沒法完成巡撫大人交待的任務?”

毛文龍搖頭道:“那倒不至於,我們可以從沿海遷移平民,如果能把沿海的平民全部遷移出來,差不多也有十餘萬人,應該勉強能達到張大人的要求了。”

俞成龍點頭道:“十餘萬人的話,勉強湊合吧,只是可惜了這麼一個大好時機啊。”

毛文龍嘆息道:“問題還不止這個呢,沿海雖然冷的還不是那麼厲害,但冰封的也比較嚴重了,人在路上走都容易摔跤,攻城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要他們在城牆上潑點水,雲梯都搭不穩,就算人爬上去也會掉下來。”

這時候,曹變蛟好奇的道:“我們的任務不是遷移平民嗎,爲什麼要去攻城呢?”

毛文龍解釋道:“我們這次可不是偷偷遷移,而是擺明了去搶,肯定會驚動所有城池和城堡的建奴,他們如果跑出來阻止,我們可能沒多大事,平民可就危險了。”

曹變蛟不解道:“我們守在外面不也一樣嗎?出來一個宰一個,比攻城可簡單多了。”

毛文龍聞言,眼珠子都快鼓出來了,他一直想的是把城池和城堡攻下來,然後明目張膽的遷移平民,壓根就沒想過在城外設伏,不讓人出來。

這辦法好啊,他一拍巴掌道:“對啊,在城外設伏,敢出來的,全部給他宰了,這樣他們就不能到處去阻止平民遷移了,好主意,好主意,就這麼辦。”

這個問題,一直是他最困擾的問題,現在被曹變蛟這一提醒,他頓覺豁然開朗,既然沒什麼大問題了,那麼就開始行動吧。

他指着地圖介紹道:“諸位,巡撫大人在京城與建奴浴血奮戰,我們遼東也不能閒着,必須馬上行動起來。結合偵騎探得的情況,我決議,在鎮江、金州衛、復州衛、蓋州衛四地同時展開行動,解救和遷移當地十餘萬平民。”

衆人聞言,均低頭看向地圖,鎮江、金州衛、復州衛、蓋州衛四地幾乎囊括了整個遼東的沿海地區,這麼大的區域,都相當於福建十多個州縣的面積了,竟然只有十餘萬平民!

俞成龍有點難以置信的問道:“毛將軍,你意思,這麼大的地方只有十餘萬平民?”

毛文龍聞言,嘆息道:“是啊,這幾個地方,原本在遼東也算是比較富庶的地區了,人口不下百萬,但是,這建奴一來,逃的逃,死的死,天啓元年人口就減少了將近一半,後面各地平民不斷反抗建奴,建奴不斷鎮壓屠殺,再加上我歷年也救出來一部分,現在就剩下十餘萬人了。”

十室九空,這正是整個遼東平民最真實的寫照,衆人聞言,不由唏噓不已。

毛文龍搖頭嘆息了一聲,緊接着臉色一正,朗聲道:“諸將聽令。”

在座諸將聞言,連忙擡頭挺胸,坐直腰板。

毛文龍緊接着下令道:“陳繼盛,命你率兩千東江軍和兩隊東番特戰營精銳去將鎮江所有平民遷移出來。”

陳繼盛得令,立馬站起來拱手道:“末將遵命。”

毛文龍揮了揮手,示意他坐下來,緊接着下令道:“徐敷奏,命你率兩千東江軍和兩隊東番特戰營精銳去將金州衛所有平民遷移出來。”

徐敷奏得令,立馬站起來拱手道:“末將遵命。”

毛文龍揮了揮手,示意他坐下來,緊接着下令道:“劉光祚,命你率兩千東江軍和兩隊東番特戰營精銳去將復州衛所有平民遷移出來。”

劉光祚得令,立馬站起來拱手道:“末將遵命。”

毛文龍揮了揮手,示意他坐下來,緊接着下令道:“曹文詔,命你率兩千東江軍和兩隊東番特戰營精銳去將蓋州衛所有平民遷移出來。”

曹文詔得令,立馬站起來拱手道:“末將遵命。”

毛文龍揮了揮手,示意他坐下來,緊接着下令道:“曹變蛟,命你率兩千東江軍和兩隊東番特戰營精銳在蓋州衛以北的官道設防,伏擊海州和遼陽前來支援的建奴。”

曹變蛟得令,立馬站起來拱手道:“末將遵命。”

毛文龍揮了揮手,示意他坐下來,緊接着下令道:“俞成龍、鄭興、鄭明,命你們指揮所有車輪舸和蒼山船轉運各路人馬和各地平民。”

俞成龍、鄭興、鄭明得令立馬站起來拱手齊聲道:“末將遵命。”

毛文龍揮了揮手,示意他坐下來,緊接着便指着地圖開始安排具體的作戰計劃。

第二天一早,辰時,皮島碼頭熱鬧非凡,一萬東江軍和九百餘名東番特戰營精銳陸續等上停泊在港口的車輪舸和蒼山船,毛文龍帶着一衆將領筆直挺立在港口的炮臺上,注視着下面的一切。

大約半個時辰後,四百餘艘車輪舸和蒼山船基本滿載,碼頭上的將士也差不多全部上船了,毛文龍轉過身來,鄭重的對陳繼盛、曹文詔等將領揮手道:“去吧,去將遼東的老百姓救回來。”

衆將轟然應諾道:“末將遵命。”

第二十一章 八員虎將第二十九章 醫藥產業化第一三九章 封鎖消息第八十二章 治國之道第三十二章 無法善了第九章 不齊心第三十五章 敗逃第八十六章 入閣爲相第一章 密議第四十五章 嶽託示警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二十九章 賣關子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九十三章 巴蜀驚變第二十三章 日月明第七十六章 經撫不和內鬥起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四十四章 輕型鐵甲戰艦第二〇三章 左將軍你有病啊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三十九章 孫元化來投第十六章 戚家餘烈第二十六章 夜探詔獄第二八一章 小克倫威爾公爵第四章 遼東風雲變第三十八章 雄關破第五十三章 挺進遼河第一五〇章 克瀋陽第四十二章 豐收第五十九章 寧遠祖家第一六二章 用東林第一二二章 欲奪遼東兵權第二十六章 東盛堂第三一二章 戰東籲第七十六章 圍攻熱蘭遮城第三十九章 繡樓姑娘第二十三章 步子太大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二十八章 東門山第四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四十八章 要變天了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一一五章 建奴潰逃第一四六章 了結第三章 圍剿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三十七章 匠戶慘第一四六章 了結第三章 農民軍來了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師艦隊第七十七章 還是打洋人收穫大第六章 東番特戰營(下)第七章 這傢伙好毒第二六九章 恐怖的大明海軍第十九章 助紂爲虐第二四六章 有錢人的生活第一三一章 斷建奴根基第九章 不齊心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七十八章 帝師出鎮關寧錦第五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併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二十六章 東盛堂第五章 東番特戰營(上)第五十二章 驚天大捷第九十三章 復起第一一九章 這次大明要報復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四章 招撫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門口第十二章 強盜邏輯(下)第五十章 率軍衝陣第六十四章 列強嚇到了第四十章 拜訪第十四章 投其所好第八章 通風報信第二十章 年不好過第二七一章 荷蘭人望風而逃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二五五章 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第五十九章 望風而逃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二十一章 京城內鬼(上)第九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八章 貪財好色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計第一五六章 鉅貪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詞第八十八章 請尚方寶劍第九十六章 入川受阻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五十章 率軍衝陣第四章 遼東風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