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第369章 對於瓦剌 韃靼的提防

不過朱元璋此刻也沒多說什麼。

對於胡惟庸,朱元璋是信任的。

這種信任,來自於一直以來的積累以及最近這兩年胡大老爺的各種騷操作。

也不知道是胡大老爺這鹹魚人設是不是立得太穩了。

反正如今的朱元璋,是真心覺着,但凡胡大老爺能拉出來乾點活兒的話,那真是給他面子了。

胡大老爺硬生生用自己那成天憋在府裡釣魚、樂呵、吃飯、樂呵、睡覺、樂呵的節奏,讓人不得不相信,他就是這麼一條鹹魚。

朱元璋可不傻!

他或許當時沒看出來,可事後他自己稍稍一琢磨,再結合胡大老爺的做法一思量,便能弄明白。

胡大老爺這就是自污加鹹魚,爲的就是躲遠點。

這種人,對朱元璋來說簡直不要太友好。

更別說胡大老爺身上還有一層兒女親家的保護罩呢。

因此,當胡大老爺壓根不知道朱元璋在外面聽着的情況下,直接開始說起周邊各國的時候,朱元璋忍了。

他很好奇,在胡大老爺這等人眼中,會不會看到的東西就有些不一樣。

結果,他還真聽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了。

“我們看完下邊,也就是南方以後,我們把視線轉移到北方看看!”

“北方,歷來被我等中原漢家兒郎看做苦寒之地。”

“而實際上,也確實如此!”

“固然那些地方能放牧、能養馬,可在我等漢家兒郎眼中,不能種地種糧食,還水源稀少,那可不就是苦寒之地?”

“但正因爲那裡是苦寒之地,所以,本官才說爾等需要小心這邊。”

胡大老爺非常認真的在地圖的上邊畫下了兩個標記。

“韃靼、瓦剌,這兩個遊牧民族勢力,此刻就在此處慢慢發展着。”

“爲何本官要着重提他們兩個?”

“因爲這兩個民族可以說是我等的心腹大患。”

胡大老爺說到這兒非常的嚴肅,沒有半點之前玩笑嬉鬧的模樣,反而一臉沉凝的認真說道。

“我中原王朝跟異族之間,尤其是這遊牧民族之間,那是千百年來從未放鬆過的敵對。”

“從五胡亂華一路下來,可以說千百年來,中原王朝但凡軍力、國力稍稍弱一點,那麼遊牧民族便會趁虛而入。”

“這些事兒,想必你們平日裡聽老師講解史書的時候,也聽過不少,可誰想過,爲何非得如此呢?”

“那遊牧民族難不成真就個頂個的沒腦子?”

“爲何非得跟咱們中原王朝過不去?”

“一次次被揍得頭破血流,一次次死不悔改,爲啥?”

別說一衆皇子們來興趣了,連朱元璋也來興趣了。

從五胡亂華一直到元末亂世,可以說中原王朝那跟北方的遊牧民族之間那幾乎是從未消停過。

這種事情,固然讀過書的都知道。

可從來不曾有人去分析去了解,爲何這異族就死揪着中原王朝不放?

因此,胡大老爺這話一出來,所有人都來興致了。

“有些話,放在外間不好說,可放在你們這些皇子面前,那說一說也就無妨了。”

“國與國之間,看似講究個以禮相待、迎來送往的規矩,可實際上,國與國之間,就只有利益相關。”“若是滅了某個小國對我大明有大好處,那幹嘛不滅?”

“無非就是衡量一下風險、開銷以及好處之間的關係罷了,想好了該打就要打!”

“而實際上,遊牧民族,對於我等中原王朝,就是這麼看待的。”

說到這兒,胡大老爺輕蔑的一笑。

“哈,我中原王朝強大的時候,哪怕他們熬不住了,再怎麼眼饞,他們也只能老老實實俯首稱臣。”

“可若是我中原王朝弱小的時候呢?”

“要知道,遊牧民族之所以南下襲擾我中原邊境,無非就是日子過不下去了而已。”

“雨雪、大風、霜凍等各種天災,但凡出現一點,他們那日子就沒法過。”

“因爲他們不會種地,只會養牛養羊!”

“一旦天災來臨,牛羊開始死了,怎麼辦?”

“那麼他們便只有一個選擇,與其在大草原上餓死、凍死,不如搏一把,來中原打打秋風!”

“無論是搶着糧食也好、人口也罷,乃至金銀、兵刃甲冑等各種東西,他們都要!”

“因爲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什麼國仇家恨,更沒有什麼規矩、禮儀,他們不過就是爲了活命而已。”

“當然了,當遊牧民族強大以後,他們也會想着來中原走一遭。”

說到這兒,胡大老爺的臉色有些譏諷了。

“畢竟,有如宋朝一般,寧可大筆大筆的給歲銀,也不敢正大光明的拼一把的名聲,早已在草原上流傳開了。”

“中原腹地,比起草原上來說,富饒太多了!”

“人口多、氣候好、糧食遍地更別說還有藏富於民的習慣!”

“你們說,這比起北方那苦寒之地,是不是要好太多太多了?”

“那麼,他們憑什麼會放過中原?”

胡大老爺這番講解一出,在場的皇子們或許還有些迷糊,似乎這些話跟他們平日裡所知道的有些不一樣。

可落在朱元璋耳朵裡,那可謂就是振聾發聵了。

實在是這番話一語道破天機啊!

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

這話看似直白,可何嘗不是至理?

國與國之間,強大就是能欺凌弱小,弱小就只能臣服於強大。

什麼關係、淵源,都是狗屁!

而且胡大老爺關於遊牧民族因爲生存原因,從而不斷襲擾中原的說法尤爲認同。

這些話,可謂是一舉解開了他心中的迷惑。

之前他只知道要提防這些狼子野心之輩。

可拿出來的理由,也無非是一句讀書人說爛了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而已。

但爲何異族就死揪着中原王朝不放?

爲何這異族前赴後繼的就朝着中原不斷襲擾?

如今,胡大老爺終於從根子上給人分析清楚了。

說白了,不是什麼異族不異族的,跟那沒關係,無非就是爲了利益而已。

他強了,就得來搶伱!

402.第402章 奇妙的緣分406.第406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337.第337章 奇葩的考生75.第75章 花魁如詩姑娘的規矩446.第446章 驚動了整個應天府332.第332章 胡大老爺再次擺爛242.第242章 解縉居然撿便宜了?405.第405章 胡大老爺的小課堂開張了243.第243章 解縉你是真該死啊308.第308章 官不聊生的大明222.第222章 婚禮上的熱鬧114.第114章 死性不改的方孝儒173.第173章 禮部的官員們忍不了了第47章 胡惟庸:看我來裝個大的!239.第239章 將計就計的胡大老爺再坑人274.第274章 老朱覺着胡大老爺太閒了200.第200章 神奇的話本勾人心180.第180章 形勢莫名其妙的反轉330.第330章 朱元璋的驚喜和認可259.第259章 這個狀元武德充沛257.第257章 前兩名打一架,誰贏了當狀元?441.第441章 讓老朱破防的兒子們133.第133章 醉風樓老鴇哭了!第9章 空印案爆發!老朱震怒!310.第310章 教坊司是胡大老爺罩着的第55章 胡大人,您能不能幹點人事啊!第45章 棲霞寺求籤398.第398章 馬皇后的醋味223.第223章 胡馨月掌權東宮419.第419章 跳腳的胡大老爺徹底破防了447.第447章 胡惟庸:這一幕很尷尬第6章 胡惟庸:終於不用當丞相了!413.第413章 教坊司蒸蒸日上的業績175.第175章 鄉試終於開始了350.第350章 被套路的徐達129.第129章 胡大老爺抱美看戲417.第417章 有些離譜的答案119.第119章 院試的考題,朱元璋聽了都說好第9章 空印案爆發!老朱震怒!238.第238章 解縉的神奇理論407.第407章 錢去哪兒了?364.第364章 臥槽,有大佬出沒!423.第423章 被抓回家的胡家少爺134.第134章 胡大老爺再添外室68.第68章 朱元璋的疑心368.第368章 朱元璋的嘴角壓不住了293.第293章 胡大老爺有點煩277.第277章 工部救災應急會議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174.第174章 胡大老爺忽悠朱元璋361.第361章 青樓三劍客再聚首433.第433章 對小兩口的安排230.第230章 胡大老爺的視察之旅100.第100章 胡馨月的風采!宴會一言驚衆人第21章 原來是胡大人出的題目啊!那沒事了!第21章 原來是胡大人出的題目啊!那沒事了!253.第253章 陳近南怎會在此?203.第203章 胡惟庸要撂挑子了251.第251章 君臣奏對出新招126.第126章 醉風樓上新茶了399.第399章 胡馨月有喜了275.第275章 誠惶誠恐的工部362.第362章 不出意外的來意外了第37章 朱元璋的敲打!李善長慌了!260.第260章 對解縉的順手安排118.第118章 求求了,放過我們這幫學子吧!408.第408章 階級的劃分第11章 李善長:這丞相不好當啊!210.第210章 巧計破解太子最後一個隱患313.第313章 還是你們會玩啊229.第229章 方孝儒的驚訝206.第206章 這大明沒了胡大老爺得散第11章 李善長:這丞相不好當啊!90.第90章 胡大老爺的謀劃308.第308章 官不聊生的大明277.第277章 工部救災應急會議第50章 朱元璋:這個陳近南很不錯啊!431.第431章 真相大白後的尷尬250.第250章 朱元璋聽得毛骨悚然357.第357章 朱元璋的滿意和皇子的苦243.第243章 解縉你是真該死啊261.第261章 殿試徹底完結253.第253章 陳近南怎會在此?205.第205章 再來幾個美女就好了370.第370章 胡惟庸他不一樣191.第191章 胡大老爺又要裝逼了443.第443章 朱元璋的胡府之旅442.第442章 親自登門的老朱409.第409章 剛建國就走向了亡國之路394.第394章 金瓶梅引發的狂潮138.第138章 胡惟庸不理解,並且大受震撼145.第145章 使臣覲見的新花樣232.第232章 紅薯成熟了223.第223章 胡馨月掌權東宮第14章 胡惟庸的損招65.第65章 馬皇后登場385.第385章 再次上課的胡大老爺321.第321章 胡大老爺是個正經人158.第158章 莫名其妙成了主角375.第375章 胡大老爺的高風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