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第250章 朱元璋聽得毛骨悚然

第二百五十章朱元璋聽得毛骨悚然

對於胡大老爺關於“經濟”的說法,在聽完胡大老爺的解釋以後,朱元璋沉思了片刻,而後緩緩點了點頭。

此時的大明,商稅這東西基本等於沒有。

但是,一個地方繁榮與否,那相差可是很大的。

畢竟,老百姓有錢有糧的情況下,纔會生孩子,繳納人頭稅。

況且,商稅這東西,雖然朝廷定的並不高,甚至不少有實力的商賈其實早就能繞過去了。

沒錯,哪怕是眼下大明僅有的那麼一丟丟商稅,這些人實際上也懶得交。

他們會想盡各種辦法,把原本的收入打散、瞞報等手段,消散完畢。

可是,終究一個地方經濟若是發展起來了,對於當地無論是官府還是百姓來說都是有大好處的。

不說別的,哪怕是老百姓做點小買賣都要好上許多啊!

更別說當地富裕之後,衙門裡也能寬裕一點,那麼至少也能掏出點銀錢出來興修水利、疏通溝渠了吧。

這麼一想的話,朱元璋覺着,這事兒還真有點道理啊。

眼見着朱元璋的表情慢慢舒緩,胡大老爺也暗暗鬆了口氣。

嗯,能聽進去就好。

就怕跟個炮仗似的一點就着,那就屁都沒得聊了。

那得趕緊溜!

多待一會兒都是對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可如今嘛!

胡大老爺倒是不介意給朱元璋好好上上課。

“陛下,經濟的事兒,還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你之前核準的那本奏摺裡所說之事,便是商賈眼饞海上商貿中的巨利,如此知法犯法、鋌而走險。”

“這個事情固然是視朝廷法紀於無物!”

“可若是反過來想的話,那麼是不是可以說,這海上商貿實際上獲利頗豐,所以他們才如此的前赴後繼?”

“那麼,如果把這事兒規範起來,然後徵收重稅呢,是不是反過來百姓的日子都能好過一點,國庫也豐盈不少了?”

“同時,陛下既然覺着商賈的貪慾是嚇不住的,那麼這些商賈是不是甭管是否有禁令都會繼續下去?”

“那麼與其讓他們偷偷摸摸積攢下富可敵國的身家並且把一衆官員拉下水,那爲何不能光明正大的徵稅?”

朱元璋一聽這話,來興致了。

沒別的,他就是喜歡給家裡摟錢,這種感覺讓他格外的爽快!

可按照胡大老爺的說法,這海貿壓根就是禁不絕的,那爲何不能徵收重稅呢?

不得不說,胡大老爺到底是瞭解朱元璋的,這一提議還真就戳中朱元璋的心尖尖了。

不過,胡大老爺可不會在這件事上說得太過詳細。

畢竟說了就要擔責任嘛,讓老朱自己去勞心勞力的琢磨去。

他啊,只負責煽風點火,可不負責後邊的苦力活!

“其次呢,陛下,這禁海之策,實際上便是閉關鎖國啊!”

“陛下,在臣看來,閉關鎖國曆來都是弱國才幹的事兒啊!”

“畢竟國家實力弱,因此才需要閉關鎖國來抵禦番邦外國的襲擾、攻擊。”

“可我大明雖然定鼎中原不久,但我天朝上國、漢家正統,國力蒸蒸日上,我等難不成還怕了別人不成?”

朱元璋一聽這話,頓時老臉一黑,沒好氣的說道。 “惟庸,你這激將法未免太過拙劣了,咱可不吃這一套啊!”

胡大老爺哪怕被朱元璋當面挑破了,他也沒覺着不好意思,反倒是哈哈一笑道。

“哈哈,陛下看破不說破嘛!”

“只是在臣看來,大明閉關鎖國吃虧吃大了!”

“因爲一旦完全禁海,那麼大明不僅不能從周邊小國掠奪他們的礦產、糧食,還沒法獲得各種技術。”

“老話說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師,指不定這會兒哪個番邦裡就冒出個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人物呢?”

“有這種聰明人在,指不定在軍事裝備、民生器械或者其他學問、手藝上,就能突飛猛進呢?”

“可結果我大明一個閉關鎖國,徹底斷絕了我等獲得這種好東西的渠道!”

“這豈不是非常的可惜?”

朱元璋徹底陷入了沉默當中。

有一說一,他被胡大老爺說動了!

因爲胡大老爺壓根不跟他玩什麼道德綁架、戴高帽子之類的文人手段。

胡大老爺拿出來的,都是赤裸裸的利益、好處。

就把一切放在了明面上,讓朱元璋自己去衡量。

而老朱順着胡大老爺的思路往下一想,他便會覺着,胡大老爺說的簡直不要太正確。

而實際上,胡大老爺是悲從中來啊。

上輩子學習歷史時,見到野豬皮一通胡搞,徹底把我中原王朝打落塵埃,何等的悲涼?

要知道,雖然野豬皮纔是閉關鎖國的集大成者!

但閉關鎖國這個源頭,認真追溯起來的話,實際上便是來源於朱元璋時期的禁海令。

後世已經有無數人分析過了。

閉關鎖國這種政策,對於大明來說,就是百害而無一利。

這是連軍事實力,國家實力,都會大大減弱的愚蠢政策。

按照朱元璋之前的想法,如今大明強盛,即使完全禁海,跟其餘國家脫軌,也無所謂。

可爲何就不能趁此機會,趁着大明屹立在世界巔峰的時候,大肆收割這個世界呢?

非要等到大明衰弱了,然後咬牙切齒的看着一衆跳樑小醜在自己眼前蹦躂?

就好比大明中後期,禁海令有什麼用?

那些倭寇還不是想來就來?

說白了,國家強大才是最根本的。

要不然,只能防住大明的百姓出去,卻防不住強大的敵人進來啊。

胡大老爺如同閒聊一般,斷斷續續的補充了自己對於禁海令的一些看法。

尤其是對於禁海令各種壞處的推演,簡直聽得朱元璋頭皮發麻。

關鍵是,胡大老爺不是瞎嗶嗶啊,他是有理有據的推演啊。

只是嘛,那結果讓老朱覺着毛骨悚然罷了。

不過,哪怕真心覺着胡大老爺說得都挺有道理的。

朱元璋實際上還是有些猶豫!

畢竟禁海令已經頒佈了一些年頭,效果貌似還行,難道要這樣取消?

206.第206章 這大明沒了胡大老爺得散79.第79章 茶藝驚人小娘皮60.第60章 收穫時刻!土豆成熟了!116.第116章 胡惟庸,這考題是認真的嗎?143.第143章 被胡惟庸唬住了,使臣們嚇傻了267.第267章 無事一身輕的胡大老爺88.第88章 胡惟庸:禿驢,你要害我!276.第276章 胡大老爺上任工部318.第318章 不要臉更不要工作的胡某人93.第93章 朱棣也是個老色批?277.第277章 工部救災應急會議393.第393章 金瓶梅的魅力222.第222章 婚禮上的熱鬧94.第94章 朱棣:這姑娘好生特別242.第242章 解縉居然撿便宜了?196.第196章 報紙上市的轟動135.第135章 加班的氣息瀰漫在禮部138.第138章 胡惟庸不理解,並且大受震撼279.第279章 胡大老爺帶來的驚喜104.第104章 胡惟庸的懲罰第25章 朱元璋:你胡惟庸濃眉大眼的,也好這337.第337章 奇葩的考生412.第412章 帝王欲拜師205.第205章 再來幾個美女就好了289.第289章 苦逼的工部尚書360.第360章 胡大老爺重出江湖289.第289章 苦逼的工部尚書356.第356章 狠辣到底的下馬威359.第359章 胡大老爺惹出的風風雨雨346.第346章 朱元璋:我太難了291.第291章 李善長的新套路188.第188章 有請下一位受害者64.第64章 胡惟庸乃老朱家肱股378.第378章 沈萬三撞槍口上了383.第383章 給朱標補補身體203.第203章 胡惟庸要撂挑子了180.第180章 形勢莫名其妙的反轉420.第420章 皇家的反轉和安排370.第370章 胡惟庸他不一樣307.第307章 李善長窮途末路274.第274章 老朱覺着胡大老爺太閒了344.第344章 胡惟庸的新招第45章 棲霞寺求籤98.第98章 胡惟庸的叮囑:要低調啊!362.第362章 不出意外的來意外了274.第274章 老朱覺着胡大老爺太閒了第2章 朱元璋人麻了!84.第84章 朱元璋: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239.第239章 將計就計的胡大老爺再坑人65.第65章 馬皇后登場第48章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解縉!296.第296章 誠意伯劉伯溫離世424.第424章 女兒奴老父親不樂意了279.第279章 胡大老爺帶來的驚喜370.第370章 胡惟庸他不一樣220.第220章 胡馨月要過門了第43章 胡大老爺又準備忽悠人了第51章 胡惟庸:看來這拯救大明學子思想的重247.第247章 解縉的逃難之旅第10章 朱元璋要大開殺戒了!420.第420章 皇家的反轉和安排368.第368章 朱元璋的嘴角壓不住了59.第59章 胡惟庸:坐等楊憲被噶359.第359章 胡大老爺惹出的風風雨雨381.第381章 沈萬三的取死之道第44章 終於把朱標忽悠瘸了!174.第174章 胡大老爺忽悠朱元璋第12章 管他冬夏與春秋129.第129章 胡大老爺抱美看戲416.第416章 少女懷春的安慶公主第26章 各方雲動!劉伯溫和李善長銳評胡丞相110.第110章 胡惟庸和如詩的新方式,盪鞦韆379.第379章 吃了閉門羹的沈萬三386.第386章 命硬的好處太多了66.第66章 胡惟庸:馬皇后爲何害我420.第420章 皇家的反轉和安排170.第170章 鄉試來臨的前的各種亂象60.第60章 收穫時刻!土豆成熟了!405.第405章 胡大老爺的小課堂開張了85.第85章 胡大老爺迴歸日常60.第60章 收穫時刻!土豆成熟了!100.第100章 胡馨月的風采!宴會一言驚衆人249.第249章 給老朱上上課70.第70章 胡仁彬:我有一個夢想313.第313章 還是你們會玩啊第36章 胡惟庸的日常,釣魚,賞舞,陪美人,第6章 胡惟庸:終於不用當丞相了!119.第119章 院試的考題,朱元璋聽了都說好422.第422章 迅速敲定的婚事194.第194章 先把人忽悠住215.第215章 賽華佗再傳神功221.第221章 胡馨月和朱標大婚第14章 胡惟庸的損招第57章 楊憲要搞事了!350.第350章 被套路的徐達175.第175章 鄉試終於開始了第50章 朱元璋:這個陳近南很不錯啊!261.第261章 殿試徹底完結198.第198章 這破事兒不想幹了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