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朱元璋都懵逼了!這是啥題目?

第22章 朱元璋都懵逼了!這是啥題目?

第二十二章朱元璋都懵逼了!這是啥題目?

事情就這麼詭異的大起大落,而後轉入了一片平靜。

畢竟鬧騰來鬧騰去,也不過是一幫連功名都沒有的學子罷了。

多嘴說上幾句,在酒樓、客棧、學院裡抱怨抱怨,罵一罵也就頂天了。

這題,又不是針對一個人。

所以,當打聽到這題的出處以後,一幫人徹底老實了。

而這一切的原因,不過是胡惟庸三個字而已。

但凡有志於朝堂的,誰會傻了吧唧的還沒入朝爲官呢,就把這等高高在上的大佬得罪了的?

哪怕他們自己想不明白,他們的師長也會死死地捂住他的嘴巴,然後抽上一頓,再給他說明白的。

你自己找死不要緊,可若是因爲這點事兒連累上一衆師長,那就別怪師長們大義滅親了。

在世人眼中,胡惟庸固然眼下不是丞相了,可依舊簡在帝心不說,那門生故舊也多如牛毛啊。

那收拾幾個新晉士子或者幾個在野的教書匠、讀書人,恐怕都不用吱聲,就有聰明人幫着去辦了。

所以,一場波及甚廣但影響並不大的風波就此消停。

只是,一衆今年參考的學子嘴上雖然不說了,可心裡的怨念,那可是更深了啊。

而就在外間雲起雲涌之時,應天府裡的禁宮之中,洪武皇帝朱元璋此時卻如往日一般端坐在御案背後,皺着眉頭翻看着奏摺。

手裡的硃筆,時不時的就會在奏摺上畫上一筆或者寫上幾個字。

甚至有時候,看到某個摺子的時候,他還得轉頭又去翻一翻之前的摺子。

而站在他對面的,則是最近沒怎麼進過宮的錦衣衛指揮使毛驤。

毛指揮使平日裡雖然在外間威風八面,無論是面對朝臣還是下屬都能雲淡風輕、淡然處之。

可此時站在朱元璋的對面,他卻始終覺着心中一片忐忑。

這種感覺,每次來都有。

來一回嚇一回!

可他又不得不來!

誰讓他乾的就是給皇帝私人賣命的差事呢。

不多時,朱元璋可能也是奏摺處理得告一段落了,又或者是要臨時歇口氣,放下奏摺看着對面站着的毛驤,隨口問道。

“縣試考完了吧?”

朱元璋問的隨意,可毛驤卻不敢答得隨意,規規矩矩躬身答道:“回陛下,已如期考完!”

“嗯,沒鬧出什麼亂子吧?民間可有什麼風浪?”

這話一出,毛驤本能的一頓,而後才說道。

“回陛下,縣試前後倒不曾出現什麼紕漏,就是一衆學子之前怨聲載道,好在如今已經消停下去了,倒也無虞!”

朱元璋一聽這話,一雙虎目微微一眯,嘴角都往下耷拉了不少,沉聲道:“給咱細細講來!”

“是!”

毛驤應了一聲後,不加思索、平鋪直述的說起了事情的經過。

“此事,其實起源於陛下任命的本屆恩科主考官,翰林學士胡惟庸。”

“胡學士上任以後,旁的事都不曾言語一切照舊,讓禮部照舊例施行便是,唯獨在出題的時候,在考卷的最後補了一道策論題。”

“而考試後,無數學子認爲,此題太過晦澀壓根不知道如何破題、答題,故此怨氣滔天。”

“可終究胡學士此事並不是針對某人,故此抱怨一陣後,此事便也消停了。” “因此事從始至終不曾鬧出什麼大的風浪,且起來得快平息得也快,錦衣衛因此未曾加急報送御前,還望陛下恕罪!”

毛驤的態度很老實,沒多說什麼也沒少說什麼,把事情直接彙報了個底掉不說,還替錦衣衛解釋了一句。

對於錦衣衛而言,這種級別的監測簡直不要太簡單,整件事幾乎就是在他眼皮子底下發生,所以毛驤才能彙報得如此詳實。

朱元璋聽到這兒,眉頭皺得愈發深了,甚至不自覺的拿起了一旁擺着的一個玉如意把件在手上把玩着。

良久,他才幽幽地問道:“所有學子都在抱怨胡惟庸的題太難?”

“是的,陛下!”

“嘶……胡惟庸這是幹啥?這纔是縣試,他出那麼難的題幹啥?而且,啥題能讓咱大明所有學子都抱怨上了?”

似是提問,又好似自言自語的感嘆了一番後,朱元璋忽然吩咐道:“宋利,去,弄一份縣試的考題給咱瞧瞧!”

“是,皇爺!”

宋利但凡不吱聲的時候,便永遠都是朱元璋身旁一道不起眼的影子。

可只要朱元璋有任何吩咐,卻總能第一時間得到迴應。

宋利不帶半點聲音的墊着腳輕飄飄的出了宮殿,徒留下朱元璋在那兒沉思。

不多時,朱元璋拿起手裡的玉如意在桌上輕輕一敲,看着毛驤問道:“毛驤,咱問你,這中間可有人出面壓下學子的非議?”

毛驤這次倒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沉吟片刻後,才認真答道:“據臣所知,沒有!”

“一則錦衣衛一應人等確實沒發現此類蹤跡。”

“二則,此事波及的乃是整個大明今年恩科所有參考學子,臣不認爲誰有這個能力能讓這麼些人同時閉嘴。”

朱元璋聽到這兒不置可否的微微點了點頭。

而後,殿內再次陷入到了沉寂之中。

毛驤汗都出來了,總覺着自己今兒明明沒犯錯,卻總是提心吊膽的。

好在這時候,救命恩人宋利捧着一張大大的試卷快步走了進來。

得救了!

毛驤倒是鬆了口氣,可拿過試卷,直接把視線落在試卷最末的朱元璋傻眼了。

“這是啥?”

“宋利,你不會拿錯了吧?”

宋利苦笑着躬身答道:“回皇爺,小的自禮部調取考卷時也以爲拿錯了,還特意覈對過!”

朱元璋驚駭的看着試卷最末尾那個異常扎眼的“0”,無語的撇了撇嘴。

這什麼玩意兒?

咱怎麼也看不明白呢?

想到這兒,朱元璋那好奇心還真上來了,乾脆扭頭吩咐道。

“宋利,去一趟胡惟庸府上,讓他進宮一趟!”

“咱倒想聽聽,他到底是怎麼弄出這麼個玩意兒的!”

“既然天下學子弄不明白,咱不是個讀書人也弄不明白,那就讓他這個出題的,給咱說明白!”

(本章完)

第55章 胡大人,您能不能幹點人事啊!125.第125章 胡惟庸:居然跟老子一個德行234.第234章 胡大少爺要官兒81.第81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第49章 和方孝孺 解縉相約科舉後再聚!337.第337章 奇葩的考生第3章 擺爛從釣魚佬開始156.第156章 這年頭就沒個老實人了295.第295章 朱元璋心態崩了73.第73章 想見見世面的方孝儒第50章 朱元璋:這個陳近南很不錯啊!245.第245章 解縉已有取死之道227.第227章 朱元璋:這兒子怕是不能要了319.第319章 胡大老爺主考的威名414.第414章 被忽略的胡家大少131.第131章 胡惟庸:有驚喜啊!287.第287章 上元縣令的試探和討好118.第118章 求求了,放過我們這幫學子吧!309.第309章 胡維庸置身事外看熱鬧259.第259章 這個狀元武德充沛292.第292章 始終在錦衣衛監視範圍內的人132.第132章 上醉風樓尋寶的胡大老爺416.第416章 少女懷春的安慶公主409.第409章 剛建國就走向了亡國之路第54章 學渣和學霸的區別410.第410章 老朱搞出來的亡國之策151.第151章 爭寵帶來的好處67.第67章 胡大老爺上眼藥105.第105章 論自我修養177.第177章 鄉試考場上的各種怪象162.第162章 胡馨月真就要成太子妃了?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終於能享受官二167.第167章 整個應天府亂成了一鍋粥第19章 考生們要罵娘了!誰出的考題啊?第32章 胡惟庸:累了,直接斬立決吧!287.第287章 上元縣令的試探和討好334.第334章 學子們的小聰明229.第229章 方孝儒的驚訝第54章 學渣和學霸的區別164.第164章 如詩姑娘屬性全開了429.第429章 朱元璋暗戳戳搞出的事226.第226章 朱標饞哭了414.第414章 被忽略的胡家大少第35章 胡惟庸:教訓混賬兒子也有獎勵?361.第361章 青樓三劍客再聚首228.第228章 胡大老爺要視察167.第167章 整個應天府亂成了一鍋粥141.第141章 胡大老爺以理服人83.第83章 金屋藏嬌的胡惟庸382.第382章 沈萬三背後的秘密331.第331章 考生們太難了啊235.第235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104.第104章 胡惟庸的懲罰第14章 胡惟庸的損招131.第131章 胡惟庸:有驚喜啊!第15章 一件衣服的學問364.第364章 臥槽,有大佬出沒!第25章 朱元璋:你胡惟庸濃眉大眼的,也好這80.第80章 方孝孺和解縉酸了!64.第64章 胡惟庸乃老朱家肱股416.第416章 少女懷春的安慶公主289.第289章 苦逼的工部尚書275.第275章 誠惶誠恐的工部447.第447章 胡惟庸:這一幕很尷尬305.第305章 李善長要栽了?第16章 胡惟庸開始搞事了226.第226章 朱標饞哭了200.第200章 神奇的話本勾人心第35章 胡惟庸:教訓混賬兒子也有獎勵?174.第174章 胡大老爺忽悠朱元璋190.第190章 胡大老爺又來獎勵了64.第64章 胡惟庸乃老朱家肱股316.第316章 官員們私底下鬧出事兒了224.第224章 胡馨月回門趾高氣昂120.第120章 胡惟庸:這世道看不懂了346.第346章 朱元璋:我太難了274.第274章 老朱覺着胡大老爺太閒了204.第204章 老朱被胡大老爺整破防了67.第67章 胡大老爺上眼藥438.第438章 胡大老爺又辭官了433.第433章 對小兩口的安排203.第203章 胡惟庸要撂挑子了第34章 朱元璋都給整不會了131.第131章 胡惟庸:有驚喜啊!281.第281章 惟庸是老朱家福將67.第67章 胡大老爺上眼藥374.第374章 錦衣衛的出路和希望208.第208章 胡仁彬種地有成197.第197章 牛人寫牛書336.第336章 禮部給朱元璋的驚喜281.第281章 惟庸是老朱家福將131.第131章 胡惟庸:有驚喜啊!232.第232章 紅薯成熟了247.第247章 解縉的逃難之旅425.第425章 老朱要親自出馬375.第375章 胡大老爺的高風亮節186.第186章 真要回丞相位了113.第113章 院試前最後的瘋狂73.第73章 想見見世面的方孝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