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原來是胡大人出的題目啊!那沒事了!

第21章 原來是胡大人出的題目啊!那沒事了!

第二十一章原來是胡大人出的題目啊!那沒事了!

不止是江南考生在哀嚎,大明所有疆域內,此時若是仔細去聽,到處都是士子們的抱怨聲。

實在是被坑慘了啊。

科舉可不是一家一姓之事。

固然自家今年沒有士子參加,可明年呢?後年呢?

但凡家裡有個小崽子的,都得關心關心每年的科舉。

更別提那些家中本就有開蒙了的孩子的了,那叫一個關心啊。

就算是一般老百姓,直到科舉之事跟自己沒啥關係的,那也得多聽幾耳朵。

當個趣聞聽都好啊,多好的八卦。

可越聽,他們就越是迷茫。

因爲,無論是在高朋滿座的酒樓,還是人來人往的客棧,但凡是今年參考了的學子,就沒有一個不罵街的。

“正理兄,你是我等當中最有經驗的,你說說,這題,他正經嘛?”

被叫做正理兄的,其實年紀不大,也纔剛二十出頭,可臉上卻滿是風霜,聞言苦澀一笑,而後一口喝乾手中的酒盞。

“嘶……哈,正經?”

“這特孃的是正經不正經的問題?”

“這是特孃的能不能活着出來的問題。”

“你們在考場裡難道沒見到有多少人考完以後,看着考場都兩腿發抖的樣子?”

“那特孃的都是被嚇的,他們以爲科考每一次都是這種難度!”

“別說他們了,要不是我機緣巧合考過兩次,算是正兒八經見識過科考的模樣,我恐怕都得道心崩潰!”

一旁的學子聽到這兒同樣不自覺的打了個冷顫。

似乎一想到當日裡看到那奇葩的最後一題時的感覺,便覺着渾身發冷。

那真是一種懷疑人生,感覺自己求學寒窗這麼些年全白過了,自己是個廢物的崩潰。

所以,這會兒被這位正理兄一提,那簡直就是心底裡尚未癒合的傷疤又被人翻出來撕裂了一遍,那感覺……簡直了。

一位猛然間紅了眼眶的學子,猛的端起酒盞衝着正理兄高高舉起,甚至都舉過頭頂了,而後嘶啞着嗓子說道。

“正理兄,李某敬伱!”

“謝謝你的大恩大德,自考場出來便安慰我、疏導我!”

“不然的話,李某怕是當場就得投河自盡了!”

“敬你!”

說完一口把那酒盞裡的酒喝了個乾乾淨淨。

被這人一帶,連續好幾人都是恍然大悟般的連連敬酒。

正理兄被這突如其來的一遭給弄得手忙腳亂的,臉上都不自覺佈滿了羞紅,連連擺手道。

“我不過是比你們多考了兩回罷了!”

“我雖然運氣差點,第一回考到一半急病,第二回考到一半被掉下來的瓦片砸了,可終究是進過考場的。”

“所以啊,我太知道坐到那裡面的滋味是什麼樣的了。”

“咱們啊,都是在熬,熬過去了再熬下一關,等所有關卡都過了,纔算是功德圓滿,可若是連這最開始的一關都熬不過,那心裡可能就只有一個想法,萬事皆休。”

正理兄此時臉上滿滿的都是苦澀和感慨。

“我也不怕告訴你們,我爲何能開導你們?”

“實在是因爲今年我居然能囫圇個考完試,我就覺着格外幸運了。”

“至於題目怪了點、難了點,那又如何?”

“總不能就我一個人的難吧,難嘛大家都難,都是一樣的,那這樣看起來,我反而是轉運了!” “所以,我纔有心思安慰安慰你們!”

聽到這兒,一衆知道正理兄之前遭遇的學子也是哭笑不得。

要是照這麼說的話,還真沒錯。

畢竟相較於以前正理兄連個正常的考試都沒法考完來看,這次簡直就是小兒科啊。

不過,有一位個頭稍矮身子較爲敦實的學子忽然沉聲道。

“不對!”

“不能這麼算!”

衆人有些摸不着頭腦的看向他,這位學子卻毫不在意的憤憤不平道。

“正理兄說的固然沒錯,大家都一樣難,可這不是我能原諒出題人的理由!”

“若是他出了是一道古書裡晦澀難明的經義,或者乾脆拿出朝堂某個事兒來讓我等寫個爲難的策論,那我不怪他!”

“畢竟,我哪怕一個字都寫不出來,我出來後也只會怪自己沒本事,那我埋頭去學去請教老師便是了。”

“可眼下這是什麼?”

“這是拿我等當猴兒耍!”

“就那麼個圈圈,我想查查從擱哪兒弄出來的都沒法查!”

“所以,我現在就想知道,這題,到底誰出的,哪個缺德玩意兒弄出這麼一道題來!”

這話一出,衆人無不頷首。

因爲這話說出了他們的心聲啊。

若是晦澀一點、用典隱晦了一點或者乾脆用國政乃至朝堂大事當策論題,寫不出來也不怕,至少知道方向、知道怎麼去提高。

可眼下這缺了大德的題目,哪怕他們都考完了,到現在還沒一個人都拍着胸脯說自己弄明白這題了呢。

甚至不僅他們,連他們的師長都束手無策。

而這匯聚了大明上上下下數萬學子的怨念,終究還是爆發了。

衆人這會兒都想知道,冤有頭債有主的,這題到底誰出的,他們就找誰去!

要論消息靈通,那自然得是應天府的學子。

天子腳下、首善之地,誰家還沒個吃公糧的親戚來着。

很多消息就這麼不知不覺的摸了出來。

本屆恩科主考官,最後一道奇葩題的始作俑者,前丞相現翰林學士胡惟庸胡大老爺,就此暴露了出來。

這消息既然傳出來了,那也就瞞不住了。

一傳十,十傳百,沒用幾天功夫,伴隨着鴻雁傳書和口耳相傳,不僅應天,連整個江南地區都知道了!

可事情到了這一步以後,卻發生了驚人的變化。

因爲……學子們全都消停了!

沒錯,就是那麼詭異的、不約而同的消停了。

罵街的、抱怨的、吐槽的、口口聲聲要去主考官府上討說法的……

全不見了!

原因嘛,非常簡單!

胡惟庸!

就憑這三個字,就憑這名字,那就不是一般二般的人能談及的。

這可是簡在帝心當過丞相的猛人呢。

這幫學子辛辛苦苦考試,可不就奔着官場去的?

那……誰敢得罪這樣一位大佬呢?

有什麼怨念,都只能往心裡憋了。

(本章完)

245.第245章 解縉已有取死之道101.第101章 胡家子弟亮相了111.第111章 好一個盪鞦韆424.第424章 女兒奴老父親不樂意了164.第164章 如詩姑娘屬性全開了333.第333章 即將到來的下一輪面試390.第390章 胡大老爺又想躺平了160.第160章 圖窮匕見的朱元璋第13章 你來我往忙爭利423.第423章 被抓回家的胡家少爺411.第411章 亡國之策這麼多?244.第244章 落難的解縉很適合看樂子63.第63章 自作自受的楊憲263.第263章 皇權相權的衝突424.第424章 女兒奴老父親不樂意了295.第295章 朱元璋心態崩了151.第151章 爭寵帶來的好處77.第77章 在下應天府韋小寶107.第107章 八卦的威力291.第291章 李善長的新套路第14章 胡惟庸的損招186.第186章 真要回丞相位了第17章 胡老爺繼續回府擺爛253.第253章 陳近南怎會在此?第58章 早朝上的彈劾鬧劇164.第164章 如詩姑娘屬性全開了309.第309章 胡維庸置身事外看熱鬧402.第402章 奇妙的緣分167.第167章 整個應天府亂成了一鍋粥94.第94章 朱棣:這姑娘好生特別280.第280章 胡大老爺擺爛也能立功184.第184章 李善長一黨羣攻楊憲247.第247章 解縉的逃難之旅109.第109章 胡惟庸突如其來的拒絕344.第344章 胡惟庸的新招220.第220章 胡馨月要過門了215.第215章 賽華佗再傳神功152.第152章 老朱家的大消息第51章 胡惟庸:看來這拯救大明學子思想的重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第33章 樑甫:胡公,這還是不是你親兒子了?206.第206章 這大明沒了胡大老爺得散83.第83章 金屋藏嬌的胡惟庸404.第404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146.第146章 大明火銃隊威震諸國第25章 朱元璋:你胡惟庸濃眉大眼的,也好這第12章 管他冬夏與春秋254.第254章 殿試開始,衆人迷茫365.第365章 慫得很快的朱昱358.第358章 搞人心態的胡大老爺135.第135章 加班的氣息瀰漫在禮部83.第83章 金屋藏嬌的胡惟庸393.第393章 金瓶梅的魅力321.第321章 胡大老爺是個正經人129.第129章 胡大老爺抱美看戲91.第91章 系統獎勵還怪好的嘞137.第137章 朱元璋驚呆了!胡惟庸的接待工301.第301章 新奇的日子開始了325.第325章 引發轟動的招考公示第18章 縣試開始了,考生們懵逼了!365.第365章 慫得很快的朱昱268.第268章 胡大老爺的新玩具101.第101章 胡家子弟亮相了179.第179章 擺在明面上的解題思路65.第65章 馬皇后登場74.第74章 哥,別摸了,喝口酒吧第43章 胡大老爺又準備忽悠人了第1章 我,胡惟庸!要辭官歸隱!360.第360章 胡大老爺重出江湖第40章 胡惟庸:逆子,都是因爲你!118.第118章 求求了,放過我們這幫學子吧!166.第166章 終成定居的親事113.第113章 院試前最後的瘋狂285.第285章 胡仁彬再回應天府第42章 胡惟庸:朱標這心眼子是真多啊!390.第390章 胡大老爺又想躺平了第1章 我,胡惟庸!要辭官歸隱!141.第141章 胡大老爺以理服人115.第115章 不正經的考題134.第134章 胡大老爺再添外室392.第392章 送上門的好東西178.第178章 鄉試結束,士林爆炸330.第330章 朱元璋的驚喜和認可第10章 朱元璋要大開殺戒了!318.第318章 不要臉更不要工作的胡某人336.第336章 禮部給朱元璋的驚喜283.第283章 朱元璋人麻了!337.第337章 奇葩的考生356.第356章 狠辣到底的下馬威356.第356章 狠辣到底的下馬威269.第269章 突如其來的朱元璋上門了427.第427章 婚禮完成和鬧劇174.第174章 胡大老爺忽悠朱元璋144.第144章 萬國來朝的盛景234.第234章 胡大少爺要官兒109.第109章 胡惟庸突如其來的拒絕75.第75章 花魁如詩姑娘的規矩285.第285章 胡仁彬再回應天府380.第380章 用錯了規則的沈萬三第5章 李善長升丞相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