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北上

那幾個探子聽到了將軍說的話,也連忙紛紛點頭答應了下來。

“是,將軍,我們一定會將消息送往李朝國都的,還請將軍放心。”

“將軍,這件事情我們一定會完成的。”

幾個探子說完之後,便紛紛離開了城牆之上,隨後騎着大馬,朝着不同的方向狂奔而去。

這麼做,也是爲了防止中途某人突然被攔截,那麼消息就傳不到足利義持的耳中了。

所以爲了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傳到足利義持的耳中,並且中途不出現任何意外,幾個人是必須要分開去通報的。

眼前這一幕,雖說將軍已經派人去通知足利義持了,但問題是眼下大明軍隊進入李朝,就已經讓他們焦頭爛額了呀。

大明身爲天朝上國,介入這件事情對他們產生的影響是很大的。

……

數日之後,朱瞻基急速北上,他距離寧城越來越近,而保寧公主的軍隊也在這一路上,不停地召集殘兵舊部,五千人的規模已經擴大到了八千多人左右。

這八千多人也將會成爲他們的一大助力。

只不過趙王多多少少有些不滿,爲什麼呢?

因爲保寧公主那邊人數實在是太少了,他們只有八千人,連打主力都不夠,現在是他們的國家有難,反倒是大明要出盡全力了。

所以趙王是有些不滿的。

然而朱瞻基卻不這麼想,因爲他知道自己有利可圖,他雖然幫助了李朝,後續成功自然是少不了好處的。

而且朱瞻基所圖,所謀的,比趙王更深遠得多。

目前這個情況,朱瞻基只能帶着保寧公主一條道走到黑。

很快,距離寧城越來越近了,朱瞻基的眼神中也多了一抹興奮。

馬上就要與倭國的軍隊交戰了,他倒是要看看倭國的軍隊到底有多麼的兇狠,多麼的強悍。

而保寧公主卻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她神色中盡顯凝重,顯然沒有朱瞻基那般淡定,這是爲什麼呢?

因爲他們李朝自始至終都無法對付倭國,在李朝的眼中倭國是很強大的。

所以保寧公主很擔憂,她擔心能否成功地將寧城的糧草全部都燒燬。

……

另外一邊。

李朝國都之下。

在這般緊張的戰鬥環境中,李芳遠愣是帶着百姓們再次堅持了四五天之久。

這幾天的時間,百姓們也是拼死的鎮守的城牆,不管倭國的大軍如何猛攻,他們仍舊沒有放棄,幾乎是已經殺紅了眼。

面對這樣的情況,那倭國的軍隊也已經殺得雙目通紅了。

而且足利義持非常擔心大明的軍隊已經朝着這邊趕來了,若是他再不加快速度,儘快將李朝國都覆滅的話,那麼到時候他一定會面臨兩難的境地。

所以他很擔憂,也導致了他幾乎是不顧一切,不顧任何代價的瘋狂命令大軍朝着李朝國都進攻。

這樣一來他們的速度上就快了很多。

而李朝國都在這樣瘋狂的進攻之下,也是風雨飄搖,艱難度日,只不過因爲有李芳遠這麼一個強大的君主,所以李朝國都遲遲都沒有被攻破,能堅持這麼久,也幾乎都是這位國王的功勞。

李方遠站在城牆之上,望着這硝煙四起的戰爭,望着城牆之下,堆積如山的屍體,望着那些死去的百姓,他的眼神中露出悲痛之色。

“大明啊,大明,你什麼時候纔會到達?”

“我們李朝已經快要撐不住了啊。”

“永樂大帝,不知道你能聽到我的呼喚嗎?”

真的,李朝已經是窮途末路了。

城內的百姓已經死了將近一半了,剩下的都只是一些老弱婦孺,若是再打下去,只怕是要將老弱婦孺都一起送上戰場。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也一定會在最快的時間內被倭國攻破城牆,而導致發生更嚴重的事情。

那就是亡國啊。

金元吉站在李芳遠的身邊,低着頭也不說話,而其他李朝的大臣們也紛紛站在李芳遠的身後,默不作聲。

樹倒胡孫散,而這句話在李朝也同樣是應驗的。

爲什麼呢?因爲李朝的這些大臣幾乎有一大半,都已經向倭國效忠了。

所以這裡面到底誰是奸臣誰是忠臣,李芳遠根本就分不清楚。

大難臨頭的時候,大家都想着明哲保身,都想保住自己的項上人頭。

“金元吉,你說大明會來嗎?”李芳遠的眼神中充滿了迷茫之色。

不僅是李芳遠,就連金元吉聽到這話也微微一愣。

金元吉喃喃道:“皇上放心吧,會來的,大明一定會來的。”

“咱們李朝,自稱小中華,是大明最親近的附屬國啊。”

“而且大明的永樂皇帝是什麼人?他可是雄偉天下的君主,倭國如此進攻,我們那就是損了大明的顏面,大明是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的。”

“所以還請王上放心。”

金元吉這麼說着,倒是給了李芳遠一些安慰,李芳遠的眼神中逐漸的平靜了下來,他的心中焦慮也減少了一些。

“你說得對,永樂大帝是偉大的君主,他一定不會容許自己的附屬國被別人滅國的。”

“你說得對,我們應該再堅持,再堅持,堅持到大明的軍隊趕到!”

他轉過身,激動地看向了身後的大臣,以及鎮守在城牆之上的百姓。

他的眼神中露出了激動的神色,隨後大喊道:“大家再等等,大明的軍隊馬上就要到了,大明的永樂皇帝是不會放過倭國的。”

“倭國是自取滅亡!”

李芳遠這麼說着,百姓們的眼中也重新燃燒起了希望的光芒,他們能支撐這麼久,其實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爲大明的原因,他們知道大明一定會來支援的,所以他們一直都在堅持,狠狠的堅持。

而李芳遠都已經這麼說了,百姓們頓時就更加激動了。

“對,我們要堅持下去,我們絕對不能讓倭國攻破我們的家園。”

“堅持下去,堅持下去啊。”

“我們要等着,等着大明將倭寇嚇跑。”

百姓們羣情激憤,彷彿那熱血再一次被點燃了。

……

與此同時,李朝國都,城牆之下。

那裡有許多的帳篷,這些帳篷都是軍帳,是倭國在這裡臨時休息的地方。

倭國膽子很大,他們甚至已經不將軍帳設在比較遠的地方,而是直接設在了城牆之下,大約一里左右的地方。

而足利義持的軍帳,就在這衆多軍帳的最中心。

他正在處理軍務,而且正在規劃着準備再一次進攻李朝國都。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大帳外面突然傳來一聲響動,有一位將士匆匆的闖了進來,隨後拱手道:“稟報大將軍,邊境傳來消息了。”

第389章 追殺第521章 謠言四起第36章 倭寇第641章 朱瞻基回國第480章 回憶第425章 身在廟堂第421章 拉攏興國公第53章 漢王的手段第604章 殺第634章 李芳遠赴死第479章 走第281章 代價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317章 大明再得勝利第598章 嚇怕了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376章 朝廷出兵第538章 逼死第288章 夏玉珏的心思第402章 徒兒真乖第200章 太子駕到第472章 孤身赴會第392章 帝王戍邊第118章 將朱辰踢出宗廟第63章 造反當太子第291章 奪嫡之爭第105章 騎手衛折服第485章 破了徐州第434章 再見青衣女子第562章 太子仁慈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172章 這詞是朱公子作的第146章 當街殺人,漢王必死第320章 太子妃決裂第485章 破了徐州第241章 東家,再忍忍第298章 朱瞻壑崩潰第537章 絕路第185章 聚衆鬧事第302章 長江暴動第519章 原因第278章 爺爺送你回家第588章 散開第149章 漢王無法無天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349章 太孫選妃第398章 射箭第590章 情況第164章 被呵斥的朱瞻壑第278章 爺爺送你回家第385章 夜襲兗州第615章 足利義持單刀赴會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490章 見到劉家主第477章 攻城第86章 新收了兩個狗腿子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254章 擊敗大明第327章 狂奔宮門,御林阻攔第519章 原因第489章 漢王增兵第621章 準備圍攻第364章 碰壁第456章 郭慶離開第551章 平南慌了第610章 對得起大明第605章 仇恨第649章 上朝第338章 老爺子的自述第427章 開海第526章 必勝第516章 兵部第354章 小富婆沈清秋第391章 兗州戰結束第646章 太孫回來第214章 老爺子到場第431章 翰林院搞事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433章 進入雞鳴寺第634章 李芳遠赴死第18章 引水分流第18章 引水分流第435章 天下興亡第126章 赴宴第181章 天佑我大明昌盛啊第460章 皇后孫若微?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33章 老爺子大怒第94章 抄了郭府的家第473章 登上倭寇船第391章 兗州戰結束第389章 追殺第256章 收徒三千的胡善祥第190章 宮門下鑰第83章 吹捧皇太孫第375章 揮師北上第138章 瓦剌偷襲第165章 姑姑的傷勢有救了第609章 大敗第221章 吾皇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