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被發現了

而當朱瞻基他們準備出發的時候,一萬五千大軍彙集在一起,同時朝着勃土城外出發。

眼下他們雖然想鎮守勃土城,防止其他別國勢力插手,但是兵力卻嚴重不足,導致了他們雖然有這個想法,但是卻完全做不到。

如此一來,在這裡留兵鎮守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所以保寧公主倒也沒有強求,而是直接將自己的五千大軍一起帶着,跟隨着朱瞻基的大軍一起,朝寧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朱瞻基原先還以爲,保寧公主的馬速不夠快,可能還需要再拖延一些時日,但未曾想到這保寧公主的馬技竟然與她的美貌一致,速度非常的快,就只比朱瞻基差了一些而已。

就連趙王都震驚了,他的眼神中帶着不敢置信之色,一個女子竟然馬術也騎得這麼好嗎?

不過這些都只是小插曲。

就在他們都離開的時候,勃土城之外,忽然又有幾道人影一閃而過。

那些人站在勃土城的城牆上,遠遠地看着朱瞻基的大軍離去的模樣。

他們的眼神中閃過了一抹冷厲。

“原來大明真的派軍過來了,源義力那傢伙在大明是怎麼辦事的?竟然沒有拖住大明一時半刻,簡直就是一個最大的蠢貨。”

其中爲首的一名男子,他手中握着武士刀,眼神中帶着森冷之色,看着朱瞻基離去的大軍,目光幽冷。

他們早就知道,勃土城鎮守的士兵極有可能被一鍋端掉,所以就在不久之前,足利義持又派了一名將軍,讓他前往勃土城視察情況。

若是有大明的軍隊前來,要立刻向他們彙報,如此一來也好讓他們倭國的大軍有一個準備。

而眼下的情況是,勃土城的軍隊果然被幹掉了,這位將軍纔剛剛趕到這裡,就看見了朱瞻基的大軍以及保寧公主的殘餘部隊,還在這裡活動。

大明的旗幟是非常鮮明的,而大明的軍隊,他們的裝備,以及他們的鎧甲盔甲制式等等,倭國都瞭解得十分透徹。

爲何呢?因爲他們一直都想模仿大明,想學大明,想從大明的強大中學到那麼一兩分。

在他的身旁,也有幾位屬下望着朱瞻基離去的大軍,眼神中露出疑惑之色。

“將軍,難道大明就只帶了一萬人過來嗎?”

“我怎麼都有些不相信啊,若是大明只帶了一萬人,那如何與我們我國大軍相抗衡,到時候這一萬大軍,也極有可能埋沒在這裡呀,大明的軍隊雖然強大,但是想要戰勝我們倭國五倍的兵力,是很困難的吧。”

“對呀,我們倭國雖然沒有紅衣大炮,沒有他們的火銃,但勝在比他們漢人要兇猛得多。”

“李朝國都之內,所剩餘的兵力已經沒有多少了,現在都是百姓們在鎮守城池,那些百姓都是烏合之衆,可以直接無視,眼下我們所需要對付的只是大明的這一萬大軍。”

那位將軍便點了點頭,目光莊重且深冷道:“你們說得對,大明絕對不僅僅只有這一萬大軍。”

“他們一定還有其他的殘餘部隊,不,不是殘餘部隊,應該是大規模的正規軍。”

“只是不知道這一次來的主將到底是誰?是否能夠用金錢賄賂,又或者這一次來的軍隊是三大營中的哪一營呢?”

將軍喃喃地說着,眼神中越來越迷惑了,因爲他們對大明給予了無比的重視。

爲什麼呢?

因爲大明實在是太強大,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們實在是不想和大明產生任何的糾纏。

然而,就在此時,派出去打探的幾個探子終於跑了回來。

他們匆匆地跑上了城牆,然後來到了那位將軍的面前,直接屈膝跪下:“將軍已經查清楚了。”

“這一次大明真的只來了一萬人啊。”

“千真萬確,千真萬確啊。”

那幾名探子臉色中帶着狂喜,他們的神情中興奮無比,因爲這一次大明真的只帶來了一萬人。

僅僅只有一萬人啊,這個數目太少了,他們倭國完全能夠應付得來。

只不過想要對付這一萬大明軍隊,卻不能將他們全部剿滅,而是應該想盡辦法將他們俘虜,到時候再還給大明朝,就算大明對他們進攻李朝很不滿,也沒辦法找他們倭國的茬了,因爲倭國已經給了大明面子。

面對這般情況,那幾個探子是非常高興的。

然而那位將軍的臉色卻黑了下來,繼續詢問道:“那對方的主將是誰?這一次大明到底派了誰來?是將軍還是皇子?”

聽到這位將軍的話,那幾個探子便連忙迴應。

“將軍,事情我們已經打探清楚了,大明來的主將正是漢趙兩王,而所率領的部隊正是神機營,其中有六千神機營,四千人是五軍營的。”

聽到這話,那將軍臉色頓時就黑了:“你把本將軍當作傻子了嗎?”

“那漢王不是早就已經死了嗎?”

“難道你們是覺得本將軍好欺騙嗎?就用這樣的言語來敷衍本將軍,你們到底有沒有認真查探?”

聽到這話,幾個探子都被嚇得不輕,連忙跪了下來。

“將軍我們不敢啊,我們是真的聽見了那少年親自承認,說自己是漢王,而他身邊跟着的便是趙王。”

“而且那漢王的確喊趙王叫做三弟啊。”

聽到這話那將軍的臉色都黑了。

漢王是絕對不可能復活的,這一點不會有任何錯誤。

而唯一的可能就是那位大明主將在騙人,他不想暴露出自己的真實身份,所以用漢王去誆騙他人。

那麼現在擺在面前的就只有一個問題了。

那位大明的主將到底是誰呢?

“繼續給我查,一定要探聽到那位大明主將到底是誰,我們纔好對症下藥,至於漢王以後再都別提了,漢王早就死了,你們聽明白了嗎?”

那幾個探子連忙點頭,聽明白了,聽明白了。

倭國的將軍冷哼了一聲,隨後看向了遠處,再次鄭重的吩咐道:“你們之中再派出幾人,分批去將消息送往李朝國都去,告訴大將軍,讓他務必要有所防備,大明的軍隊真的已經來了。”

第88章 官員無能就是罪第597章 北上第70章 解縉的勸說第547章 報仇第103章 官兵退走第194章 正統第151章 給藩國的下馬威第508章 黑衣人第220章 民族英雄第562章 太子仁慈第71章 誓言:開創超越永樂的盛世第372章 犧牲第147章 老爺子的憂愁第248章 改進新式火銃第622章 圍剿足利義持第349章 太孫選妃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406章 逼供(爆更)第366章 捨生取義第421章 拉攏興國公第290章 申斥漢王第116章 你想造反稱帝?第40章 老朱家不興這套第536章 陷阱第54章 參觀大明第640章 掌控李朝第338章 老爺子的自述第242章 大明將士,榮耀加身第301章 老子要造反!第550章 大戰起第587章 部署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567章 朱瞻基的想法第435章 天下興亡第346章 賢妃娘娘第542章 壞人第334章 趙王瑟瑟發抖第586章 久等第571章 我知道你女兒在哪第八章 漢王倒黴了第272章 震驚第533章 中箭第174章 長公主薨第331章 漢王被貶爲庶人第394章 永樂大帝的威名第465章 漢王的焦慮第233章 獵殺時刻第139章 回家第509章 抓人第443章 禍及家人第177章 朱氏人前顯聖法第300章 朱瞻壑發瘋了第512章 朱棣大喜第487章 平南的勇猛第80章 韋妃獻身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463章 回皇宮第493章 叔侄扭打第433章 進入雞鳴寺第127章 折服衆皇親第648章 回家第430章 翰林院開團第362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425章 身在廟堂第14章 牆角偷聽太子爺第220章 民族英雄第150章 開宰第431章 翰林院搞事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245章 爲孫子出氣第597章 北上第四章 你的親人不會忘記你的。第372章 犧牲第581章 你想開戰啊?第350章 追回她第279章 震撼第97章 朱棣的煩惱第188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第590章 情況第439章 下獄第276章 步入黃泉第647章 捱打第115章 丘鬆搗亂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114章 獲得鐵礦的快樂第33章 老爺子大怒第127章 折服衆皇親第591章 回來第468章 建軍就是浪費錢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187章 沒臉見人了第273章 退出長城,保爾全屍第549章 總攻第267章 三書六聘,你豈可自稱我妻第428章 一切爲了天下第186章 小紅裙的能力第394章 永樂大帝的威名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51章 朱瞻壑嫉妒第496章 漢王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