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

徐旭彷彿爲了教化朱辰,將朱辰拉回正軌,各種程朱理學的奧義註解,融合他自身的理解,不斷喃喃而出。

國子監的監生們,看見周圍的學子們,紛紛拿出紙筆謄抄,頓時胸前微微一挺,臉上掛着淡淡的驕傲。

不爲別的,就爲這是他們的老師,而他們都是徐老的弟子!

徐邈往身後一看,監生們個個昂首挺胸,滿臉自豪,不由笑了。

“平日裡我是怎麼教你們的?低調,低調一些。”

“這些都是小意思,精彩還在後頭。”

大師兄發話,師弟們紛紛答應,面色略作收斂。

山東大儒郭慶,聽着這一番理學精講,不住的點頭:“徐老的理學造詣,早已登峰造極了。”

白鹿洞書院,趙敬頷首笑道:“學生們,都好好聽,這場辨法難得。”

他的身後,白鹿洞書院的學生們,連忙拱手作揖,點頭。

東林書院,吳晗神色顯得有些興奮。

幾位大儒,尚且聽得有所收穫,使得學子們就更加興奮了。

兩個鐵憨憨跟在小紅裙身後:“這老頭唸叨什麼呢,一個字聽不懂。”

小紅裙耐心講解:“在講三綱五常,君臣,父子,祖宗之道。”

翠花道:“噢。”

朱棣叉着腰,兩側自有暗中的錦衣衛爲他擋着,生怕這些人挨着皇爺。

老爺子站在江畔,摸了摸鬍子:“這酸儒,果然一股子酸臭氣,搞什麼之乎者也這一套,聽聽都要煩死了。”

“我孫兒站在他邊上,跟唸經似的,腦袋得被他念掉咯。”

紀綱賠笑:“公子他會贏的。”

違心話,絕對違心話!!

不過,當奴才的還敢貶低太孫不成?

而也就在這時,一道肥胖的身影,帶着一個瘦弱的文人,拼命的往裡面擠。

瘦弱文人在前,擠得氣喘吁吁。

肥胖的胖子在後,同樣擠得氣喘吁吁,滿臉青紫。

沒辦法,他們可沒錦衣衛開路。

好不容易擠到前頭,太子爺肥胖的身形,硬是被擠得瘦了一圈兒。

“長這麼肥還擠,你想擠死我啊。”

“後面去後面去,別煩人。”

“哪來這麼胖的胖子?”

被擠的人受不了了,太子爺一臉和善的賠笑:“對不住,對不住哈,讓個道。”

楊士奇將太子爺拉到了前方,有些抱怨,低聲:“太子爺,該喊侍衛來的。”

“這不是怕被老爺子發現麼?”

太子爺回答,望着小亭中央,喘氣道:“可算趕上了。”

“老爺子那一大堆的摺子都留給我批,得虧我批得快,否則哪趕得上瞻基這場。”

老爺子把事情都留給他,自己跑出宮逍遙快活,也不是第一次了。

望着朱辰的身影,太子爺呵呵一笑:“這小子,要是能把徐老斗敗了,那可揚名天下了。”

小亭中,徐旭還在辨法,講道!

講完之後,徐旭的聲音逐漸落入尾聲,望着朱辰:“小兄弟,你,能夠理解麼?”

這老頭,的確厲害。

幾十年的書,不是白讀的。

朱辰深吸了一口氣,爲辯駁做準備。

先是拱手一禮,朱辰搖頭:“徐老所說的這些,不過是理學中的弊端,卻將其講得大義凜然。”

“三綱五常,我們得遵守,但也需要根據時代去變化。”

“存天理滅人慾,人心豈能禁錮得住?”

“商稅不改,百姓因苛捐雜稅不堪重負,人人生怕餓死,遇到災年就需要朝廷賑濟,這豈是盛世?”

“家無餘糧,這豈是盛世?”

頓了頓,朱辰的語氣鏗鏘有力,吐字清晰。

他不僅是在與徐老辨法,更是在講給全天下人聽。

“商稅不改,商人便更有錢了,他們有了錢就會去買地,讓更多百姓爲他們做工,成爲佃農,土地兼併。”

“眼下,這個勢頭越來越猛了。”

話罷,看向兩岸上的那些百姓,學子們,朱辰繼續道:“敢請問大家,我說的對不對?有沒有發生這種情況?”

朱辰知道,這句話扔下去,定然會激起千層浪花!

因爲這是真實在發生,在演變的。

兩岸的百姓,學子們微微一愣。

當即便有許多百姓迴應起來。

“別說是各地,就是應天,這種事也不少啊。”

“那年鬧災荒,我的地就賣給劉大戶了。”

那些家境稍貧的學子們,也愣住了。

他們本不想承認朱辰這種理論,但仔細回想一下,他們只能沉默。

“我家的田,就在災年賣給士紳了,現在我父母俱是佃農,不夠我讀書。”

“我二叔家也是。”

“我表叔公家,也有這種情況。”

兩岸引起了騷動,朱辰笑道:“理學只注重綱常倫理,和表面的事務,你們站在天上,又豈能看得見百姓疾苦呢?”

“這和紙上談兵有什麼區別?”

朱辰深吸了一口氣,望着兩岸上的無數人,語氣鄭重,深沉!

“心學注重的是民生,講的是看得見的,爲生民立命,爲天地立新,爲往生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你們理學不敢做的事情,心學敢做!”

“你們不敢開的先河,我敢開!心學敢開!”

“知行合一,心即理,知道百姓疾苦,就要去做,一味的空談和迴避,都是在耍流氓!”

朱辰一字一句,講的鏗鏘有力!

他的聲音不大,但卻傳遍了兩岸,傳遍了橋頭之上。

兩岸上的那些百姓和學子們,都紛紛愣住了。

就連徐老,也一時間無法再辯下去。

朱辰要的就是這樣,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他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心學的理念,要讓大家知道,心學纔是正確的,如此一來,商稅改革纔有希望!

四周,逐漸的傳來聲音。

“他說的好像沒錯。”

“我覺得他說得有理……”

“我三歲就開始背書,背的是三字經,孔孟之道,朱熹註解我也看了部下數百本,可他說的,好像的確有道理。”

“不可能,理學怎會是空中樓閣,不講實際?”

學子們,對自己的認知產生了迷茫。

他們開始懷疑自己這麼多年通過學習所塑造起來的世界觀,他們難以置信,朱熹聖人的學說竟然成了百姓興盛的阻礙物?

不僅是學子們迷茫了。

這一刻,那些站在河邊的五位大儒,也都心中一陣。

朱辰將心學最精華,最吸引人的部分給講了出來。

也正因爲王陽明的心學,講究實際,所以纔會在明中受到追捧,這就是心學的魅力所在啊。

山東大儒郭慶,陡然沉思了起來,他的臉上露出一絲難以置信之色,喃喃道:“難道理學當真是在空中建閣樓嗎?”

白鹿洞書院趙敬,彷彿被戳中了痛點,沉聲道:“哼,這小子胡說八道,譁衆取寵。”

江西王安石六世孫,王之境雙目微微發亮,他彷彿忽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脈。

他的理學造詣,早已登峰造極。

實際上,比起徐老來,也不差多少了。

在與徐老的鬥法中,他也是堅持得最久的一位大儒。

在做學問的時候,伴隨着瞭解得越深,他越來越覺得似乎有些不對勁,彷彿哪裡不對。

可他一直說不明白。

現在,朱辰此言一出,他豁然開朗!

讀書幾十年,爲何百姓蒼生還是如此疾苦?爲何理學知識無法切實的幫到百姓身上?

因爲理學之說,在某些方面的確是空中樓閣了。

王之境喃喃的念着:“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即理……”

第279章 震撼第401章 太孫選妃第510章 火拼第523章 去道歉第244章 火併第66章 祖宗之法第287章 我不是宰相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170章 知行合一第291章 奪嫡之爭第250章 瓦剌萬歲第548章 較量第488章 太孫殿下千歲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第155章 小永樂,朱辰第225章 漢王計劃第432章 應天風雲第265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584章 征途第172章 這詞是朱公子作的第455章 塵埃落定第153章 將李朝培養成大明馬場第145章 宰附屬國,反向朝貢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592章 收兵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581章 你想開戰啊?第635章 金元吉的悲痛第257章 徵北大將軍第544章 搶奪糧食第104章 天不生我朱瞻壑第552章 重頭戲第573章 賣掉玉佩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44章 永樂盛世第347章 太子妃的高光時刻第51章 朱瞻壑嫉妒第649章 上朝第163章 朱辰一生,豈能落後於人第319章 再等等第549章 總攻第393章 捲鋪蓋逃第142章 解縉悔恨第425章 身在廟堂第九章 朱辰前十一年生平第456章 郭慶離開第70章 解縉的勸說第266章 孫兒,爺爺祝你旗開得勝第441章 老丈人幫忙第347章 太子妃的高光時刻第46章 錦衣衛詔獄滿員第33章 老爺子大怒第422章 收服成陽侯第618章 威脅第627章 金元吉的憤怒第629章 見保寧公主第440章 太祖本紀第395章 朱棣回朝第199章 擊鼓鳴冤第628章 割讓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第516章 兵部第134章 治癒長公主的良方第305章 淮王大義第521章 謠言四起第63章 造反當太子第488章 太孫殿下千歲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595章 出發第62章 望子成龍第77章 太子爺發飆了第403章 入朝選妃第258章 嚇壞的胡善祥第十一章 被懟的老爺子第521章 謠言四起第333章 老爺子舉起屠刀第240章 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第73章 老爺子高光時刻第九章 朱辰前十一年生平第88章 官員無能就是罪第91章 我是大明皇嫡長孫第574章 殺人第436章 國子監遊街第48章 朱棣哭了第484章 徐州危機第93章 糟糕,戲演砸了第230章 朱辰死了第436章 國子監遊街第615章 足利義持單刀赴會第229章 大事不敢廢第60章 朱棣的擔憂第263章 將士的信念第125章 長公主的心疼第434章 再見青衣女子第388章 大侄子,二叔來了第465章 漢王的焦慮第569章 胡榮的想法第74章 爺倆的真情流露第288章 夏玉珏的心思第547章 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