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海權論(求收藏)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願意學的,半天就學會了,不願意學的,就算是半年也學不會。不用了,等後日早朝朕直接接見他們即可。”

“諾。”王禮乾恭敬地答道。

……

這才幾天的功夫,就得了八十萬兩銀子,讓朱由校感覺輕鬆了許多。有了銀子,一切的計劃才能實施。朱由校首先想的新軍的軍餉問題,軍餉關係到軍心的安穩。

“熊提督,朕決定在新軍中推行存摺制度。有什麼不懂的,你都可以問,此事最後的執行人會是你。”朱由校說道。

“何爲存摺制度?”熊廷弼疑惑地問道。

“所謂的存摺制度,就是朕會給每個新軍印製一本空白冊子,這本冊子就叫存摺,新軍可以憑藉這本冊子和身份令牌去帝國銀行支取他的餉銀。”朱由校解釋道。

“此舉的確可以避免吃空餉,貪墨士兵的軍餉等問題,但是如果這本冊子和身份令牌發生了遺失怎麼辦?”熊廷弼說道。

“這個很簡單,身份令牌遺失的話,軍隊可以補辦,但如果存摺發生遺失的話,軍隊開具證明,可以到帝國銀行補辦。當然此舉並不能完全避免吃空餉的事情發生,未來等軍法局成立之後,這件事情會由軍法局協助來處理。”朱由校解釋道。

“帝國銀行怎麼知道每名士兵應該發多少餉銀?”熊廷弼繼續問道。

“軍隊這邊三個月造一次花名冊,然後交給指定的帝國銀行,銀行這邊會根據花名冊來發放餉銀。將來只要有新軍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帝國銀行。”朱由校說道。

“如果士兵死亡那該怎麼處理?”熊廷弼接着問道。

“如果士兵死亡,其親人依然可以憑藉其身份令牌和存摺來領取他未領取的餉銀。如果士兵暫時不想將餉銀領走,十兩銀子以上,帝國銀行都可以開具銀票,在任何帝國銀行都可以支取,十兩銀子以下,帝國銀行會在存摺上標註,不過他只能在存錢的銀行取錢,而無法去別的銀行取錢。”朱由校說道。

這個時期銀行間無法聯網,銀行之間聯絡又非常不方便,小額存款不可能做到通存通兌,只能做到在哪裡存,就必須在哪裡取。

至於存貸業務,朱由校暫時不打算做,暫時也不能做。現在他的旁氏騙局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難保有人不會想着從銀行貸款出來了投入到所謂的“金山”開發中去。

朱由校的解釋非常清楚,熊廷弼暫時能想到的問題,朱由校都給他了一個明確的答案。他現在只需要回去等存摺送到新軍營之後,就開始執行這項工作了。而存摺的印製將會交由帝國銀行來負責。

……

朱由校的到來,使得原本在1624年即將爆發的中荷澎湖海戰消匿於無形。

“南御史、俞總兵朕此次準備與紅毛、佛朗機等國商議通商之事,不知幾位可有什麼意見?”朱由校說道。

“紅毛狼子野心,竊據澎湖,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臣以爲並不適宜與紅毛等國通商,而且臣已聚集數萬精兵,戰船兩百餘艘,不日定可攻克澎湖,擒匪首於城下。”南居益反對道。

“俞總兵,王守備,你等以爲如果發兵澎湖,需要軍費多少?時間多長?”朱由校問道。

“回陛下,臣以爲發兵澎湖,需軍費五萬兩,百日之內定可攻克澎湖。”俞諮皁回答道。

“臣附議。”王夢熊說道。

“可是朕不這樣認爲,紅木埕城要塞炮樓堅硬如鐵,易守難攻,一旦與紅毛開戰,戰局必定需要半年以上,耗費不下十五萬兩。”朱由校肯定地說道。

關於中荷澎湖海戰,朱由校是看過的,當時這場戰爭,大明贏了,但贏得比較辛苦,這場戰爭打了七個多月,耗費十七萬七千餘兩。這場戰爭也將當時橫行一時的荷蘭打怕了,後面許多年荷蘭人都不敢再與大明開戰。

“陛下,紅毛竊據澎湖,對福建來說有巨大的威脅,紅毛依據澎湖,進可功退可守,不可不防啊。”南居益勸諫道。

“南御史的意思朕明白,通商的前提條件就是紅毛必須退出澎湖和小琉球。”朱由校說道。

“小琉球?可是太祖高皇帝曾經將小琉球列爲不徵之國。”南居益說道。

“小琉球曾經的確被太祖高皇帝列爲不徵之國,但是現在情況已經不同,小琉球即將被西洋人竊據,小琉球的漢民已經在被奴役,朕乃天下共主,必須搭救被奴役的漢民,因爲他們也是朕的子民,這就叫義務,保護帝國的百姓是朕的義務。”朱由校激動地說道。

朱由校說得慷慨激昂,南居益一下不知該如何反駁。

“朕決定學紅毛等國,造戰船組建新的福建水師,不但要清繳海盜,而且在未來極有可能會在海上與西洋人一決雌雄。”朱由校說道。

“海外乃蠻夷之地,爲取蠻夷之地而大舉興兵,實不可取。兵者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陛下乃是明君,切不可有此想法。”南居益勸諫道。當然南居益的思想代表了當時國人一個很普遍的看法,這就是時代的侷限性,無關於其他。

“朕記得三寶太監在勸諫仁宗之時,曾說過‘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海洋,危險亦來自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我國船隊戰無不勝,可用之擴大經商,制服異域,使其不敢覬覦南洋也。’朕很認同三寶太監所言,建虜乃疥癬之疾,根本不足爲慮,朕有把握十年之內平定建虜,而接下來幾百年之內來自海洋的危險才最大的,朕必須禦敵於國門之外。”朱由校反駁道。

這就是鄭和的海權論!

“陛下……”南居益還想繼續勸諫。

朱由校揮揮手,打斷了南居益的話,說道:“這件事情朕意已決,無須在議。俞總兵,王守備,朕令你兩人回福建之後全力組建福建水師,朕在三年之內會撥銀五百萬兩給爾等做爲福建水師的軍費。”

“諾。”兩人是軍人出身,跟南居益的想法就完全不同了。

第兩百四十六章 觀察細胞第四百八十九章第四百一十章 出兵安南第四百九十九章 邊界勘定協議第一百八十二章 輿論交鋒第四百一十九章 西藏的戰略第四百四十章 追馬城遇險第一百零八章 逃跑失敗(求收藏,求推薦)第九十八章 木邦大捷第四百八十章 招募女兵第四百九十八章 朱慈炅南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顧媚的毛紡策略第兩百二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兩百三十四章 公益第二章 親政第四百一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八十三章 第八條新政第一百四十九章 馬戶第八十三章 輿論引導(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破盛京第三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第兩百九十五章 菸葉專賣第四百八十三章 勃泥第三百零七章 賞賜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未來寫下來第兩百五十三章 天啓獎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兩百一十四章 聯盟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巡第八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徵收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未來寫下來第六十九章 拒收銀元(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三十四章 租借水師第兩百二十五章 情況不明第四百四十一章 請旨改變戰略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行國債第兩百三十三章 兵兇戰危第三百六十五章 士兵移民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求推薦)第一百一十二章 水泥廣告第八十九章 財政預算第一百五十二章 來秀才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兩百五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四百六十七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勃泥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北伐滿清第十九章 太醫院(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八章 第九條新政第五百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零三章 宮女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易所第四百三十六章 逃離江戶第三百六十五章 士兵移民第兩百零三章 巡視遼東第十四章 操勞過度第二十章 陳美人(求推薦)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兩百六十七章 帝國女子學校第六十五章 經略日本的計劃(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易所第一百七十八章 困難與固執第八十七章 僞造證據第五十二章 有點味道第三百七十章 經濟危機對大明的影響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伐喀爾喀第三百七十三章 販奴第四百五十七章 姬路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特事特辦第兩百一十三章 安置土司第四百三十一章 奪取長州藩第四百九十五章 禪位第一百六十四章 分歧第一百五十五章 兀良哈朝貢第兩百五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九十三章 欽褒天學第三百二十章 阿魯科爾沁第三百七十二章 董小宛第兩百九十八章 進入鄂爾多斯第四百二十八章 十稅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一百七十七章 新政十條第一百二十九章 坊津決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七十七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三十章 宋應星第三百七十章 經濟危機對大明的影響第五百章 最後一戰第兩百六十章 馬尼拉之戰第兩百八十二章 搶人頭第兩百二十八章 叛亂起第三百九十八章 希望第一百八十八章 孫雲球第一百五十九章 拍賣進入白熱化第一百三十七章 絕不後退一步第兩百一十九章 衝突第一百四十一章 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