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通商協議

朱由校現在急着收集糧食,明年就是災荒年,大明很多地方因爲災害絕收,災荒嚴重到了爲了活下去,有人開始吃人了,這可是真的人吃人,是有縣誌記載的。

“陛下,我們在東印度控制了大量的殖民地,可以收集到大量的糧食,但是從馬尼拉等地將糧食運送過來耗費極大,在價格方面可不便宜。”路易斯說道。

“這個朕明白,價格方面我們可以商議,但是糧食必須運送到天津衛。”朱由校說道。

“天津衛,不,不,這太遠了,我們最多隻能運送到福建月港。”路易斯拒絕道。

“必須送到天津衛,朕可以給予每石米五兩銀子的價格,只有運送了糧食商船朕纔會允許在帝國境內的開放的港口靠岸,否則的話,朕絕不會允許你們靠岸的,而且在這場交易中,朕會實行配額制,運送了多少的糧食,朕纔會允許你們從帝國運送多少的貨物走。”朱由校說道。

這時候,大明平均米價大概在一兩銀子一石,但是各地的價格相差的非常巨大,在遼東平均每石的價格是大概在八到十兩左右,而在京師每石的價格在一兩左右,而在大同等地平均價格是兩到三兩左右。

“陛下,這個價格實在是太低了,從馬尼拉運送糧食到天津衛需要耗費數月的時間,消耗極大,這個價格我們無法接受。”路易斯搖頭強調道。

“朕乃一國之君,這些事情本來不該是朕來談的,但朕覺得其他人談不好,所以朕才親自出面,朕不喜歡討價還價,八兩銀子一石,另外你們所需的貨物朕可以派人去幫你們收購,朕保證都是最好的,價格也是最實惠的。你們覺得可以,我們就簽訂協議,如果你們覺得不行,朕覺得也沒有談的必要了。”朱由校冷冷說道。

這個時期的外貿可不同,最好的東西是給達官貴人用的,其次纔是中產階級用的,剩下的纔是用來出口。朱由校出面,肯定最少能給他們弄來中等檔次的商品。

“陛下,您稍等,我們商議一下。”看到朱由校要發火了,路易斯趕忙說道。

“可以。朕等你們。”朱由校說道。

這個時期的大明,無論是百姓還是達官貴人,壓根從心底就看不起西洋人的東西,根據當時的西班牙人記載,在隆慶開關的時候,西班牙的商船試圖在中國出售他們商品,結果半個多月過去了,一船的貨物根本就沒人要,反而是中國的商品在歐洲大受歡迎,擁有極大的國際競爭力。

正是這個原因,才讓外國來的商船大部分運送來的都是銀子。

朱由校的提議很有誘惑力,雖然運送糧食並不賺錢,但卻可以獲得通商的資格,中國有他們需要的生絲,絲織品,麻織品,棉布,瓷器,茶葉等等商品,以前只能通過走私,現在卻可以通過官方的路徑獲得他們需要的商品。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西班牙人自己終於達成了協議。路易斯代表西班牙人說道:“陛下,糧食價格我們可以按照五兩一石,但是我們要求商船免稅,而且我們的商船不能全部只運糧食。”

“在糧食運送上,朕可以按一比一的模式,一艘全部運糧的船,可以配一艘運送其他商品的船,但只有運送糧食的船可以免稅。”朱由校說道。

“我們需要的商品也是在天津衛交易嗎?”路易斯問道。

“不,你們糧食送到天津衛之後,朕會派人接收,然後有人會給你們開具交易證明,憑藉交易證明,你們可以在朕指定的任一開放的港口進行交易。”朱由校說道。

“陛下準備開放哪幾個港口?”路易斯問道。

“把你們的地圖拿過來。”朱由校說道。

路易斯很快就將地圖呈了上來,西班牙人繪製了很詳細的地圖,朱由校指着地圖說道:“暫時會開放上海,新安,月港三處地方,未來朕會逐步開放更多的港口。另外,這裡,這裡,這裡……這幾個地方有大量的大米,朕相信你們肯定有辦法去獲得這些地方的大米。”朱由校指着印度,越南,泰國等等這些產大米的地方說道。

當然朱由校這也是無奈之舉,現在他沒辦法從這些地方掠奪大米,也沒辦法跟西洋人在海上一決雌雄,就只能指望西洋人來幫他了。

“我們西班牙人一定會讓陛下滿意的,祝陛下萬歲,也祝大明和西班牙友誼長存!”路易斯高舉酒杯說道。

“祝大明和西班牙友誼長存!”朱由校也端起酒杯說道。

……

最主要的事項已經談好了,簽訂協議的事情朱由校就交給了鴻臚寺,當然還有一些細節上的事情,朱由校也只能交給下面的人去處理了。

朱由校和西班牙達成協議的事情,讓荷蘭人非常震驚。荷蘭人顯然沒想到朱由校和西班牙僅僅一天的時間就達成了協議。

當天晚上,荷蘭代表團內部就達成了協議,德卡本特力排衆議,決定退出澎湖以換取和大明達成通商協議。荷蘭這個由商人組成的國家再次將利益至上放在首位。翻開荷蘭的歷史,完全不難理解荷蘭人的這個決定。

第二天,德卡本特就再次求見朱由校。

這次談判進行得非常順利,朱由校給予荷蘭人同樣的條件,也一樣地告訴了荷蘭人哪裡有大量的大米。

關於通商地談判結束之後,朱由校對德卡本特說道:“朕希望荷蘭人能幫朕購入襪子編織機,玻璃的製造技術,還有你們棱堡的建造技術。”

至於戰船和大炮,朱由校並不打算從西方購買,在鄭和時期,中國人已經擁有了超越西方的造船技術,現在在大量的資金支持下,朱由校相信很快在造船上就會有收穫。而大炮的技術,中國人已經在仿製了,而且馬上要取得成果了。

在幾項中,朱由校最想要的是荷蘭的棱堡建造技術。

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娘半老第兩百三十章 風陵渡之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布庫克臺第三十一章 訓話第四百六十三章 《經濟學》的反響第兩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十稅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丹汗來襲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丹汗來襲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舉閣臣第一百三十六章 開戰第兩百八十二章 搶人頭第兩百二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兩百四十六章 觀察細胞第一百八十九章 買贈模式第三百五十四章 瘋狂的王賽兒第三百四十五章 緬中承宣布政使司第三百零二章 復社大會第九章 上朝第兩百一十章 學游泳第四百六十三章 《經濟學》的反響第兩百一十三章 安置土司第兩百三十八章 洛陽之戰落幕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籲亡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兵繳械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兩百三十九章 帝國公益金第三百八十一章 連鎖的青樓第一百七十一章 杯酒釋兵權第兩百二十章 召藩王進京第四百三十八章 國債第三百二十二章 印花稅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自東瀛的花魁第兩百三十三章 兵兇戰危第一百九十六章 張妍進宮第四百九十四章 決定禪位第四百七十三章 平北陸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條新政第三百零八章 呂宋的問題第兩百九十七章 漕工鬧事第七十一章 審訊第三百五十七章 滿清重騎兵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三百零一章 威廉?哈維第兩百七十七章 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第兩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四百零一章 天下歸心第四百零一章 天下歸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花樓第五十四章 月息兩錢第三百四十一章 馬祥麟第兩百九十九章 貴族院第兩百七十章 朱由檢的改變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二喬第一百九十三章 欽褒天學第四百五十二章 曼加澤亞之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姬路城第四百九十二章 哥薩克騎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不了手第一百三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九十六章 張妍進宮第五十三章 臉盲(求收藏)第八十八章 嚴打第兩百五十章 圖謀馬尼拉第六章 規矩第三百一十二章 李十娘第兩百一十一章 第一次北伐第三百八十四章 股票交易所第一百四十四章 削藩的意圖第十八章 裙褲(求推薦)第一百一十章 關於立儲第四百一十三章 坑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招工第兩百八十六章 釋放皇太極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徵收第五十一章 勸說(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間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就是在搶劫!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不了手第兩百零一章 《專利法律》第九十四章 劉宗周第兩百零一章 《專利法律》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啓槍第三百四十章 安正國城之戰第兩百六十章 馬尼拉之戰第兩百九十四章 皇家海運公司第兩百四十四章 “妖孽”第七章 標點符號(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零六章 玻璃鏡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伽利略第一百零四章 海外貿易第三百七十六章 閱兵儀式第四百七十四章 駐紮京都第四百二十八章 十稅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寧錯毋縱第三百一十三章 賞賜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七十三章 七出第兩百七十四章 翼騎兵第兩百九十一章 第五條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