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廠的改變

在女色面前,朱由校再次被倒下了。好好的天魔舞學習,最後變成了朱由校的趴。

“寶珠……”用早膳的時候,朱由校見到了張嫣,看到張嫣,他想起昨天說的話,朱由校有點打臉的感覺。

“皇上年富力強,寵幸幾名女子,乃是常倫,皇上不比介懷,只是這天魔舞不該任由在宮裡蔓延。”張嫣輕聲道。

“此事真跟天魔舞真的無關,只能說朕的意志力薄弱,這世上可能有無數坐懷不亂的柳下惠,但朕偏偏卻是登徒子,朕吃碗裡看着鍋裡的,有了上百的妃嬪卻在這方面依然控制不住自己,不管有沒有天魔舞,朕在這上面肯定還是會犯錯的,寶珠,你認爲呢?”朱由校解釋道。

“皇上,妾準備讓人從民間挑選幾名女子進宮侍候皇上。”

“朕才修改了《婚姻》,現在又從民間選女子入宮這不是打朕的臉嗎?如果朕這麼做了,那頒佈《婚姻》可就都廢了。”朱由校斷然拒絕道。

“妾只是不希望皇上因沉迷於天魔舞而耽誤了國事。”張嫣坦白地說。

“天魔舞真沒有你說得那麼厲害,朕建議你也可以練練天魔舞,這樣也許你就能理解朕所說的了。”朱由校堅持道。

“妾去看看的。”張嫣無奈地說。

“寶珠,朕明白你的一片苦心,你是一個好皇后,得妻如此,夫復何求?但朕也向你保證,朕自有分寸,絕不會讓你失望的。”朱由校安慰道。

……

在東瀛,鄭芝龍挾天子以令諸侯,原本鐵板一塊的大名也出現了鬆動了。鄭芝龍現在已經在積極地備戰,準備討伐幕府,而幕府也在散佈謠言,說王賽兒的兒子良仁並不是政仁天皇所生的。

現在的政仁天皇已經被王賽兒所控制,這個的謠言雖是事實,但王賽兒肯定不會承認,她讓政仁天皇親自出面證實良仁的身份。

“鄭王爺,你這邊準備何時出兵?”王賽兒問道。

“娘娘,不是臣不想出兵,九州的情況您是知道的,現在九州糧餉軍火根本無法支撐這樣一場大戰。”鄭芝龍解釋道。

“不如讓我回一趟帝國,請求陛下直接出兵東瀛。”王賽兒說。

“娘娘,這……這不太好吧!”鄭芝龍知道如果朱由校肯出兵的話,拿下幕府一定不是問題,只是就怕到時候會出現請神容易送神難的局面。

“鄭王爺有什麼疑慮嗎?”王賽兒問道。

“明年三月,九州一定出兵討伐幕府,娘娘你看如何?”鄭芝龍問道。

“好,但是按照約定,平定幕府之後,你出任徵夷大將軍掌天下兵權,而其他的事務須還政於天皇,此事你可不得反悔。”王賽兒說。

“娘娘放心,臣絕不會反悔。”鄭芝龍信誓旦旦地說。現在大明如日中天,鄭芝龍真的不敢起反叛之心,何況就是他統一了東瀛,最少需要數年的時間來穩定東瀛的局面。

“還有明年無論戰況如何,我都必須回一趟帝國。”王賽兒說。

“明年我會派人護送娘娘前往帝國的。”

“嗯。”王賽兒點點頭。但她實際上並沒有打算讓九州的海軍護送,她已經依靠東廠在東瀛的勢力聯繫上朱由校了,王賽兒準備讓帝國的海軍來東瀛接送她回帝國。

……

到十月,趙率教因重病,辭去了大都督一職,洪承疇正式接任大都督一職。而王禮乾幾乎同時也得了重病。

“王伴伴,今日可曾感覺好一點。”得知王禮乾重病的消息,朱由校特意趕來探望。

聽到朱由校喊“伴伴”,王禮乾顯得非常激動,自從天啓四年,朱由校再沒稱呼太監爲“伴伴”,“謝陛下關心!可惜臣無法再爲陛下盡忠了。”

“朕相信你一定會痊癒的。”朱由校安慰道。

“臣今年七十有五了……”王禮乾輕聲說。

“你安心休養,朕會調派最好的醫生來給你診治的,東廠都督的位置朕給你留着。”

“謝陛下!臣恐怕無法再繼續勝任東廠都督一職了,陛下應早做打算。”

“朕心裡明白。你且安心休養。”

離開王禮乾的住所,朱由校問道:“王禮乾的病情如何?”

“恐怕熬不過這個月了。”

“王禮乾爲帝國盡忠數十載,你等當盡全力救治。”

“諾。”

“傳旨,讓陳四進京,升黑雲龍爲呂宋都督府都督。”朱由校下旨道。

朱由校準備讓陳四出任東廠的都督,這是朱由校廢除太監製度的最後一步。當聽到朱由校調陳四進京,朝廷裡許多人都意識到了朱由校廢除太監製度的決心。

“皇上,您準備讓陳都督出任東廠都督?”孫傳庭問道。

“正是,朕說過要完全廢除太監製度的,朕就一定會做到。”朱由校坦白道。

“只是讓陳都督出任東廠都督之後,東廠將歸於誰來管理?”

“東廠依然只對朕負責,這一點並不會改變。而且以後紫禁城內,帝王的居所只保留東西六宮,乾清宮,坤寧宮以及宮後苑,其餘的地方都將歸於外庭。”

聽到朱由校的解釋,孫傳庭沉默了,對於朱由校的決定,從他內心來說,他是贊成的,但他又覺得朱由校似乎對皇室有點苛刻了。

朱由校已經在削弱皇權,擴大相權,也就是內閣的權力,這爲廢除太監製度創造了條件。朱由校知道子孫後代不可能個個都賢明,那就要從制度上保證那怕出了昏君,國家也能照常運轉。而明朝在法律上確認的一夫一妻制,在朱由校的手裡得到了強化,他連帝王的妃嬪數量都做了明確的規定,這也爲朱由校廢除太監製度創造了條件。

朱由校知道總有一天皇權會旁落的,這是歷史的趨勢,絕不會因朱由校的到來而使得帝國一直都處在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總會到來的,這只是遲早的問題。

朱由校做出一系列的改革就是爲了迎合這一趨勢,在朱由校的扶持之下,帝國的資本主義萌芽的速度比歷史上快了許多倍,朱由校預計帝國在一兩百年之內一定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

第兩百七十一章 遼東風雲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丹汗來襲第兩百七十四章 翼騎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正品與贗品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行國債第兩百五十章 圖謀馬尼拉第六十一章 通商協議第九十二章 搶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不了手第兩百七十四章 翼騎兵第九十四章 劉宗周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次生擒皇太極第一百五十三章 整編軍隊第兩百七十九章 血戰第三十九章 設局第兩百六十二章 向西班牙宣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屠戮熊本城第四百零四章 北伐四國的計劃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第兩百五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十七章 新軍(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七章 絕不後退一步第四百零六章 四國的戰報第九十三章 發媳婦第三百一十九章 顧媚的毛紡策略第兩百零六章 玻璃鏡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懷寧公主第兩百九十一章 第五條新政第一百七十三章 金峰山之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籲亡第二百一十六章 開平衛大捷第四百零七章 斬蝗神第三百三十七章 罷市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廠的改變第兩百二十章 召藩王進京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二喬第兩百零八章 行刑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次生擒皇太極第兩百五十九章 馬尼拉海戰第一百零九章 英雄不死,其志永存!第二十章 陳美人(求推薦)第兩百六十一章 戰後處置第三百九十六章 布庫克臺第兩百七十四章 翼騎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秋明第三百九十八章 希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帝國的藍海第四百四十七章 牙兒幹之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阿芙蓉第十七章 新軍(求收藏)第兩百零二章 顯微鏡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丹汗來襲第四百九十七章 死亡之路第三百一十一章 顧媚第三百三十五章 閣臣候選第三百七十三章 販奴第四百六十四章 請求去冷洲第四百九十四章 決定禪位第三百一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北伐俄國的計劃第二十六章 遼東對策第七十八章 慷慨赴死,振我國威第一百一十四章 鳳求凰第兩百六十六章 彩票開獎第兩百七十一章 遼東風雲第四百三十九章 發行國債第四百六十章 王賽兒的大明之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兩百零五章 寧錦大捷第二十五章 葉向高辭官第三百三十七章 罷市第兩百五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家無私事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求推薦)第一百五十章 海外貿易帶來的後果第十三章 競爭上崗第三百七十四章 再見皇太極第三百零一章 威廉?哈維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董小宛第兩百八十三章 近衛軍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求推薦)第四百零四章 北伐四國的計劃第四百四十七章 牙兒幹之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鈔的計劃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寶鈔第九十四章 劉宗周第十六章 龐氏騙局(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四十章 安正國城之戰第六十五章 經略日本的計劃(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二章 奪取廣島藩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國船長第五百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兩百六十八章 東廠的目標第四百零九章 斬殺蝗神第兩百八十八章 巡幸朝鮮第一百零一章 搓麻將第一百五十九章 拍賣進入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