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國債

東瀛的地形並不適應大規模的騎兵作戰,這也是東瀛騎兵發展滯後的原因。根據歷史記載,織田信長的母衣衆數量都只有二十人,還分別組成赤母衣衆和黑母衣衆。這次九州軍大規模的使用騎兵,不但幕府不太適應,而且九州軍自己也非常的不適應。

雖然九州軍的龍騎兵和大明的龍騎兵在裝備、馬匹、戰法上並沒有太大區別,但甘輝鑑於東瀛的地形,在戰時,他將騎兵分成十到二十人一隊,不停的發起衝鋒。

甘輝的戰法在實踐中不停的改進,三千騎兵利用其機動性如同夢魘一般緊緊地纏繞着幕府軍,使得幕府軍的後勤補給遭受到了重大打擊,使得德川家光不得不派出大量的部隊維持後勤補給,這使得月山富田城的前線的九州和幕府兩支大軍一直處於勢均力敵的狀態。

三月二十三日,甘輝率領的龍騎兵突然出現在江戶附近,在這裡有一個幕府重要的軍事物資倉庫。

“出擊!”甘輝一聲令下,第一隊二十名騎兵跑了起來。

騎兵火器的射程雖不如步兵,但九州軍的騎兵突然出現,讓防守的守軍措手不及。守軍缺乏有效的陣型,在騎兵面前根本佔不到便宜。騎兵依仗的棉甲和火器和守軍展開了對射,待靠近以後,騎兵紛紛丟出套馬索,套住攔馬柵。

攔馬柵被騎兵迅速地拖走,第二隊衝鋒的騎兵瞬間就殺了進來,緊接着第三隊,第四隊……

九州騎兵的每次戰鬥都是速戰速決,從來不以殺死敵軍爲目標,他們衝進倉庫之後,立刻驅散敵軍,四處縱火,焚燒軍需物資。

待幕府的援軍趕到的時候,九州騎兵早已經撤退。雖然德川家光也試過用陷阱引誘甘輝,但是在來去如風的騎兵面前,甘輝從不將自己置於絕地,所以那怕甘輝中了幕府的圈套,他都總是能逃出德川家光的陷阱。

這一次甘輝的出擊,使得德川家光決定撤兵。疲於應付的後勤補給,已經讓德川家光不堪重負,尤其是這次九州騎兵突然出現在江戶附近,讓他覺得他的老巢都受到了九州軍的威脅。

四月初二,德川家光開始撤退。而九州軍在這場大戰中也消耗極大,無力追擊德川家光。此戰過後,德川家光再也無力討伐九州,而九州也暫時無力討伐幕府,整個東瀛陷入了短暫的平靜之中。

但這場戰役卻爲九州軍贏得極大的聲望,岡山藩主池田光政宣佈加入九州軍。池田光政的這一決定,使得整個東瀛都震動了,這也預示着幕府從內部開始瓦解,更是預示着九州王開始獲得東瀛貴族的認可。

池田光政加入九州之後,被鄭芝龍委以重任,出任內大臣一職。

……

朱由校也同意了再借五百萬兩銀元給鄭芝龍,這次借款一半以軍事物資的方式支付,一半以寶鈔支付。在九州,現在帝國的金屬貨幣已經通行無阻,而且在九州島,帝國銀行都已經設立了分行,但是寶鈔卻還沒有打開局面,朱由校想借這次機會,讓寶鈔在東瀛也打開局面。在還款的方式,朱由校同意九州可以使用實物來抵賬。

隨着《帝國報》上十年來不間斷的宣傳,民間的存錢觀念已經在發生改變,這使得帝國銀行現在已經是朱由校和朝廷最賺錢的項目之一,而且帝國銀行的網點遍佈整個大明以及周邊國家,帝國銀行成爲朱由校手中最重要的金融利器。

五月初,京師都督府的五萬大軍誓師西征衛拉特蒙古的和碩特部。這次大軍由黑雲龍統領,在京師完成誓師之後,便會開赴蘭州都督府,與蘭州都督府五萬大軍匯合,一起西征衛拉特蒙古。這次十萬大軍西征和碩特部,調動了超過三十萬的民夫。這是近幾年來消耗最大的一場戰役。

連年的征戰以及帝國大規模的馳道修建等基礎建設,使得國庫的財政再次出現了赤字。在朝會上,內閣請求停修部分馳道。

“今年國庫赤字預計會達到多少?”朱由校問道。

“預計會達到八百萬到一千萬兩銀元左右。”孫元化說道。

在今年的內閣選撥中,孫元化再次出任內閣首鋪,在這一屆內閣中,只有溫體仁因連續出任內閣閣臣而退出內閣之後,新加入了一人之外,其他的並無太大的變化。

“不會影響此次西征吧?”朱由校問道。

“不會,西征所需錢鈔在去年年底就已經做好預算了,而且國庫會優先保證西征所需,只是在馳道的修建上該朝廷支付的款項恐怕暫時無法支付。”孫元化說道。

“能不能先欠着?就當是朝廷借的。”朱由校脫口而去道。

“商人的款項倒是可以先欠着,而民夫的款項,臣認爲最好還是不要欠,馳道修建牽扯到數十萬民夫,如果時間拖得太久,臣害怕會生變。”孫元化說道。

“民夫的錢的確不能欠,是朕欠考慮了。”朱由校輕聲說道。

這時朱由校靈光一閃,說道:“其實朝廷也可以借錢的。”

朱由校早就考慮過發行國債的事情,但是時機一直都不成熟,現在帝國銀行的網點已經遍及周邊國家了,朱由校可以通過帝國銀行來發行國債,採用全額包銷的方式。這樣做的話,首先國債的銷售對象擴大了,其次賣不出去的國債可以由帝國銀行包下來。

“借錢,朝廷可以跟誰借錢?”孫元化好奇地問道。

“跟民間借錢,當然這跟民間借的錢,朝廷也是要承擔利息的。”朱由校說道。

“陛下,準備如何跟民間借錢?”孫元化繼續問道。

“朝廷可以發行一年期限的國債,由帝國銀行來銷售,利息比帝國銀行利息略高一點,到期之後,本息一起支付……”朱由校將心中的想法仔細地解釋了一遍。

“陛下所說的國債如果由帝國銀行全額包銷的話,的確值得一試。”孫元化大致聽懂朱由校的意思了

第十九章 太醫院(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六章 金山的事情第三百九十六章 布庫克臺第二十一章 小目標一億兩(求評論)第一百五十七章 拍賣第四百三十二章 奪取廣島藩第四百八十五章 票選太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削藩的意圖第四百六十六章 奪取本州東北第八十二章 國子監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巡第一百七十二章 無所出第三百七十五章 島原起義第四百四十三章 妃嬪們的安排第一百零一章 搓麻將第四百九十九章 邊界勘定協議第四百一十八章 第九條新政第四百八十九章第四十四章 矛盾第八章 殺人遊戲(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九十六章 朱慈炅南下的計劃第兩百零六章 玻璃鏡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水泥招商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削藩的意圖第八章 殺人遊戲(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六十章 拍賣結束第四百二十一章 影響第四百八十一章 稅收問題第三百七十六章 閱兵儀式第一百七十章 歷史的諷刺第三十九章 設局第六十九章 拒收銀元(求收藏,求推薦)第九十一章 試金石第三百五十五章 節約悖論第十九章 太醫院(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一章 懷寧公主第兩百三十三章 兵兇戰危第兩百五十三章 天啓獎第九十二章 搶第三百五十四章 瘋狂的王賽兒第三百一十五章 得償所願第三百六十五章 士兵移民第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第兩百一十五章 開平衛決戰第六十一章 通商協議第五十四章 月息兩錢第三十章 宋應星第四十八章 新軍測試第一百七十一章 杯酒釋兵權第三百九十七章 偷襲碩壘第兩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東廠第兩百七十六章 範慧妃的安排第一百一十章 關於立儲第四百八十一章 稅收問題第兩百五十五章 慈善晚會第五十七章 起疑(求收藏)第三百零八章 呂宋的問題第七十四章 新幣流通(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金山第四百零九章 斬殺蝗神第三百七十章 經濟危機對大明的影響第四百一十八章 第九條新政第兩百零二章 顯微鏡第兩百零八章 行刑第四百七十九章 女兵師第四百四十五章 花樓的服務第兩百七十一章 遼東風雲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四十四章 矛盾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兩百一十四章 聯盟第七十七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百零二章 吃蝗蟲第四百章 施粥第三十五章 湯若望(求推薦)第三百一十三章 賞賜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日不封刀第三百一十六章 鎖國令第二十三章 小小(求收藏)第兩百五十九章 馬尼拉海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寧錯毋縱第四百六十三章 《經濟學》的反響第三百二十二章 印花稅第兩百七十五章 捷報第兩百九十四章 皇家海運公司第三百三十八章 衍聖公第四百八十章 招募女兵第三百零八章 呂宋的問題第一百九十六章 張妍進宮第一百九十七章 京師的房價第四百四十六章 帝國的藍海第四百七十章 儲君候選人第一百章 顏思齊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寶鈔第兩百二十五章 情況不明第兩百零六章 玻璃鏡子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五十二章 有點味道第一百零七章 逃跑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