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施粥

沂州,因沂河而得名,屬兗州府,轄兩縣,即:郯城和費縣。沂州是今年受災最嚴重的地方,而且差點就爆發了瘟疫。幸得朱由校早有準備,在瘟疫爆發之前,就被吳有性有效地控制住了。

現在朝廷有一整套的救災的措施,朱由校趕到沂州之時,一切都還算是井然有序。

“吳愛卿,沂州的情況如何?”朱由校問道。

“沂州的疫情暫時控制住了,身患疫病之人都已被分開隔離在城外,臣每日都會去派人查看沂州各地的情況,每日一報。而山東其他地方暫時沒有疫情的通報。”吳有性回答道。

“吳愛卿,接下來的工作會更加辛苦,疫情纔剛剛開始,朕擔心明年會有大爆發,絕對不能有一點鬆懈,一定要堅持住,這次災情結束之後,朕會封賞三名錶現最突出的人員爲男爵。”朱由校說道。

“謝陛下隆恩!”吳有性施禮道。在這個時代,醫療保護措施非常落後,深入疫區就是拿自己的命在拼,朱由校覺得有必要拿出重賞。

“皇上的意思是明年還會是災年?”張嫣輕聲問道。

“朕感覺明年應該又會是一個災年,挺過明年一切就都好了,這纔是朕一定要來災區的原因。”朱由校說道。

“陛下,臣發現瘟疫爆發跟饑荒有很大關係,如果明年還是災年的話,保證糧食的供應纔是最重要的。”吳有性說道。

朱由校知道吳有性的話是有很道理的,根據歷史記載,明末爆發的瘟疫一定伴隨着饑荒同時產生的,人在飢餓的情況下,抵抗力會下降,而且當時人餓得沒辦法,只能吃死人,導致瘟疫迅速蔓延。

“糧食的問題,朕會來想辦法。朕保證明年一定有糧食來救災。”朱由校看着遠方說道。

“如果能滿足糧食供應的話,只要不是鼠疫這種傳染性極強疾病,臣一定都有辦法控制,就算是鼠疫,只要處理及時,也是能控制的。”吳有性說道。

“防疫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了,朕一定會全力支持你的。”朱由校說道。

“諾。”

……

待吳有性離開之後,張嫣問道:“皇上,明年的糧食問題怎麼解決?”

“糧食不會有問題的,今年幾個重要的產糧地區並沒有受到影響,隨着拓荒面積的增加,這些產糧區今年的產量會進一步提高,而且紅薯、玉米、土豆等農作物種植的效果很好,雖然帝國今年受災的地方很多,但這些在災荒年也是極好的口糧,朕已經傳旨讓地方衙門去收購這些糧食作物運到災區了,所以明年的糧食問題根本就不用太擔心了。”朱由校說道。

“聽到皇上這麼說,妾也放心了。”張嫣說道。

“明天你就要登場了,皇后要做的是母儀天下,你既然來了,這次可就要做好吃苦的準備。”朱由校說道。

“妾知道,妾早就準備好了,明天施粥的時候,妾會親自給災民施粥。施粥完成之後,妾會給他們發毛毯。”張嫣說道。

“嗯,到時候朕會陪着你,另外還有一件事情要做。”朱由校說道。

“什麼事情?”張嫣問道。

“吃蝗蟲。”朱由校微笑着說道。

“吃蝗蟲?!”張嫣驚訝說道。

“蝗蟲味甘、辛,性溫。能健脾消食,息風止痙,止咳平喘,通絡,是可以吃的,朕準備辦一次蝗蟲宴。帝國近兩億人,如果蝗蟲能上餐桌的話,從今以後就不會再有蝗災了,如果你吃不下的話,也不用勉強,朕一個人吃就可以了。”朱由校說道。

在蝗蟲的處理上,在明朝已經對防治蝗災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甚至在弘治三年,朝廷下旨捕捉蝗蟲一升便可以換米兩升。朱由校要做就是要推廣吃蝗蟲的方法,根據記載,在唐代就有人吃蝗蟲了,只是吃的方法不對,導致吃的人太少了,沒有普及到民間,朱由校希望將蝗蟲變成一道菜,真正地端上餐桌。

如果現在能像後世吃蝗蟲一樣,吃得蝗蟲都不敢成雙成對出來跳了,那裡還會有什麼蝗災。後世吃得蝗蟲都要靠家養了。

“妾試試。”張嫣說道。

“從古到今,水災、旱災以及蝗災對百姓來說都是致命的,以後在春秋夏三季的每月裡,每七天都會上一道蝗蟲做的菜,朕要從宮廷開始普及吃蝗蟲,徹底將蝗災消滅在臣民的肚子裡。”朱由校說道。

“陛下聖明!”張嫣說道。

……

在沂州施粥的地點有六個,施的粥是用紅薯、土豆以及玉米等熬製而成的,這三種在帝國並不是主糧,朝廷特意專門用來製作成粥,而調撥過來大米、小麥等就用來出售平抑物價。

朱由校、張嫣以及顧媚的施粥地點安置在城南。朱由校三人一出現,現場軍民官員立刻山呼“皇上萬歲,皇后娘娘千歲!”

“平身!”朱由校說道,“你們受苦了!朕和皇后本應該早日前來的,只是國事繁忙才拖延到現在。今日由皇后和顧婕妤親自爲你們施粥作爲彌補。你們也都餓了,朕的話就多說了,現在開始施粥!”

在朝廷一系列舉措之下,糧食價格得到抑制,但是對於很多貧苦的百姓來說,顆粒無收就意味沒有一點收入,他們必須依靠政府救濟才能挺過去。所以被施粥的百姓都是沂州最窮困的一羣百姓,不說每一個都是衣衫襤褸,但最少五成的人都是這樣。

張嫣自幼出身在富裕之家,一直恪守女德,根本也沒見過這樣的情況,當她看到這羣人的時候,忍不住熱淚盈眶,她完全沒想到在帝國還有窮得穿不起衣服的人。

其實回顧歷史上的每朝每代,爲什麼開國的時候總是能做到治世,而到後期那些皇帝總是會鬧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話?這裡追根究底就在於皇室與百姓脫鉤了,他們不瞭解民間的情況,不瞭解民間發生了什麼,而大臣們又欺上瞞下,纔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二十九章 騙局開始第三百七十章 經濟危機對大明的影響第一百九十章 孤兒院第一百七十章 歷史的諷刺第四百一十五章 罪無可赦,情有可原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次生擒皇太極第四百零六章 四國的戰報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兩百五十章 圖謀馬尼拉第四百五十四章 學習天魔舞第三百一十一章 顧媚第兩百八十五章 城破第三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分第兩百三十二章 風陵渡之戰大勝第一百九十六章 張妍進宮第一百零四章 海外貿易第三十一章 訓話第一百九十九章 生離死別第四百四十八章 俄國人出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影子第兩百七十一章 遼東風雲第三百一十三章 賞賜第六十四章 市舶司第十二章 一鳴驚人(求收藏)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二百零四章 寧錦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易所第三十八章 火耗歸公第兩百二十八章 叛亂起第三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分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不了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迎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鈔的計劃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五稅一第兩百四十四章 “妖孽”第三百五十一章 第七條新政第兩百七十七章 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第兩百一十四章 聯盟第三百六十一章 合圍盛京第四百六十二章 《經濟學》第三百九十六章 布庫克臺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棉第三十章 宋應星第一百二十八章 坊津第兩百九十三章 軍大衣第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第一章 穿越第四百三十二章 奪取廣島藩第三百一十五章 得償所願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報》第三百二十章 阿魯科爾沁第兩百三十五章 洛陽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逃跑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連鎖的青樓第四百四十八章 俄國人出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月山富田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島原第三百三十五章 閣臣候選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自東瀛的花魁第兩百零一章 《專利法律》第三百九十六章 布庫克臺第二十一章 小目標一億兩(求評論)第三百九十三章 糧食保護價第二十三章 小小(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 輿論交鋒第兩百四十三章 流放冷洲第九十五章 斬!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壽第三百六十二章 炮戰第兩百五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一十九章 顧媚的毛紡策略第四百三十六章 逃離江戶第四百九十二章 哥薩克騎兵第兩百四十七章 學術討論會第四百四十七章 牙兒幹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上海盜第八十五章 晚上出宮(求收藏)第四百三十六章 逃離江戶第兩百一十四章 聯盟第一百七十二章 無所出第四百九十九章 邊界勘定協議第三百零二章 復社大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南征第三百五十三章 阿芙蓉第四百四十九章 尋找金礦第三百九十五章 挺進庫倫第一百九十三章 鳳求凰,你值得擁有!第兩百九十九章 貴族院第四百四十六章 帝國的藍海第一百二十九章 坊津決戰第七十九章 腹黑(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火上澆油第四百六十九章 興子天皇的安排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城迎戰第八十九章 財政預算第四百一十九章 西藏的戰略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不了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自東瀛的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