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吃蝗蟲

次日,朱由校邀請沂州當地的官員和百姓們一起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蝗蟲宴。

在中國歷史上的三大自然災難,一是水災,一是旱災,一是蝗災,在蝗蟲沒走上餐桌之前,蝗蟲一直都是在“吃人”的,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因蝗災而死的人,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在很長的一段人類歷史中,人類和蝗蟲可以說生死仇敵。

根據正史的統計,從兩漢到清末,幾乎平均三年左右會有一次大的蝗災,但實際上這個數字很不精確的,朱由校推測,應該平均每年最少會有一次蝗災爆發。至於因蝗災死了多少人,更是沒有記載,史書一般都是記載“飛蝗蔽日,赤地千里”,或者是“某某地區大飢”等等,總之一句話,蝗災一來屍橫遍野。

朱由校不知道如何杜絕蝗災,這個時候也沒有農藥,朱由校選擇最簡單粗暴的辦法——那就是吃蝗蟲,只要帝國有三成人吃蝗蟲,蝗災應該不會成爲威脅了。所以朱由校選了兩種他認爲最好吃最簡單的蝗蟲做法,一是燒烤,一是油炸。

“蝗蟲要先餓一個時辰,讓蟲子裡的糞便排空,接下來再用開水燙,燙成棕色即可,然後在撈出去翅去刺腿,這第一道工序就算完成了。”朱由校說道。

朱由校端起一盤蝗蟲說道:“首先朕教大家制作油炸蝗蟲,將蝗蟲瀝水之後,放入滾油中炸。”

朱由校說完將手中的一盤的蝗蟲全部倒入了油鍋之中,這次是廚子親自動手,朱由校指揮,將蝗蟲炸成焦黃之後,便撈了起來。

等油瀝乾之後,朱由校挑了一隻,在油碟中酌了一下,一口就吃了下去,便吃邊說道:“肥而不膩,又酥又香又脆,味道真的很好,這纔是真正的山珍海味,衆位都來嘗一嘗。”

蝗蟲這東西不是每個人都能下得了口,雖然朱由校吃得津津有味,除了吳有性之外,其他的人還有點猶豫。

“臣也來嘗一嘗!”吳有性首先說道。

“吃啊!真的很好吃!”朱由校接着又吃了一隻。

“妾也來嘗一嘗!”顧媚也夾起一隻學朱由校的方法吃了起來。

……

很快一盤蝗蟲就被分完了。

“味道怎麼樣?”朱由校問道。

在朱由校面前,就算不好吃,也沒人敢說不好吃,很多人都是違心地說着好吃,可能只有少數幾個人認可,而吳有性更是發自內心地說道:“味道真的很好!”

“吃不習慣不用勉強了,但朕告訴你們,以後只要朕設宴必定會蝗蟲這一道菜,而且朕要求每一個皇子都習慣吃蝗蟲,那就意味蝗蟲從今天會成爲帝國餐桌上的一道主菜,朕建議你們一定要喜歡上這道菜。”朱由校微笑着說道。

“來,再炸一盤,朕纔剛剛吃上癮。吃完這盤,朕教大家蝗蟲的新做法,這種做法畢竟需要的大量菜籽油,而新的做法,味道也很好。”朱由校說道。

……

一頓蝗蟲宴,耗費了朱由校上萬兩銀元,但朱由校覺得很值得,雖然成年人接受度不高,但是小孩子的接受度極高,在這個每天喝稀飯的時候災年,能吃上肉,對他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美食時間。而朱由校的目的也就是要培養人們吃蝗蟲的習慣。

在沂州待了五天之後,朱由校一行人再次啓程前往蘇州。在歷史上,北方的直隸、山東、山西、陝西、河南等省一直都是重災區,而在南方,這兩年蘇州也變成了一個重災區。

雖然在沂州只待了五天,但卻爲朱由校和張嫣贏得了極大的聲望。朱由校等人離開之時,百姓自發地前去送行。正如朱由校所說,永遠免除了沂州的田賦之後,使得沂州當地的百姓對張嫣真的是感恩戴德,不久之後,沂州就出現了張嫣的生祠,真的是“萬家生佛把香燒”。

而《帝國報》對朱由校的此行也詳細地進行了報道,甚至大篇幅地介紹了蝗蟲以及如何吃蝗蟲。

而在蘇州的程序跟沂州是一樣的,施粥、發毛毯、永久免除蘇州的田賦以及吃蝗蟲,蝗蟲是朱由校從沂州帶來的。接連永久免除沂州和蘇州兩地的田賦,爲張嫣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名聲,“菩薩娘娘”這個稱號不脛而走。

讓朱由校沒想到的是,在這裡他再次碰到了董小宛。

朱由校的出現改變整個帝國命運,也改變了董小宛的命運,在歷史上,董家繡莊因被夥計搞鬼虧空了上千兩的銀子,董小宛不得不去秦淮河河畔的畫舫賣藝爲生。而在時空,因董小宛無意中結識了小小和顧媚,使得董家繡莊得以維持了下來,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在這場席捲長江三角洲的水災中,董家繡莊還是破產了,董家也由此欠下了上千兩銀子的債務。

顧媚見董小宛陷入絕境,便主動幫了董小宛一把,然後將她帶到張嫣這裡。

“娘娘,這位便是皇上念起的董白,說來也巧,當年皇上巡幸江南,董白還未取字之時,那一日妾安排了一場盒子會,皇上便問起了董小宛,但當時在秦淮河畔並沒有叫董小宛的人,待董白及笄之後,取字便取了小宛這個字,而今年水災,董家繡莊破產,董家揹負了上千兩銀子的債務,爲了償還債務,董小宛只得準備去秦淮河河畔賣藝,妾不忍心董小宛淪落,便將她帶來了,如果這次妾不帶她來,皇上今年再問秦淮河邊的董小宛之時,董小宛便真的已經有了。”顧媚說道。

聽到顧媚的話,董小宛一臉愕然。此刻在董小宛的心裡充滿了震驚和好奇,她震驚和好奇的是朱由校的未卜先知。她知道朱由校肯定不會去設計她的,如果朱由校要想得到她,只需要一句話就可以了,而且她董家是遭遇到了天災才破產的。

“既然你跟皇上有緣份,那你就留在本宮身邊吧。你家債務,本宮會安排人去處理的。”張嫣說道。

“小宛還不快謝謝娘娘。”顧媚說道。

“奴婢謝皇后娘娘隆恩!”董小宛恭敬地說道。

第兩百三十一章 劫營第一百九十章 孤兒院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八歲出嫁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兩百七十三章 嚴肅的話題第一百四十三章 晉王朱求桂第四百零六章 四國的戰報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人內閣第四百二十八章 十稅一第兩百三十四章 公益第三百零七章 賞賜第四百一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兩百一十九章 衝突第兩百四十三章 流放冷洲第八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兩百一十一章 第一次北伐第兩百一十三章 安置土司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十條新政第四百四十七章 牙兒幹之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坊津決戰第二十六章 遼東對策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兩百八十二章 搶人頭第三百一十三章 賞賜第九十三章 發媳婦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舉閣臣第一百七十一章 杯酒釋兵權第三百章 西方局勢第三百一十八章 cosplay第一百三十六章 開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顧媚的毛紡策略第兩百二十章 召藩王進京第三百三十八章 衍聖公第四百二十二章 東渡美洲第一百零六章 班師(求收藏)第兩百六十五章 移民呂宋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一百九十八章 蜂窩煤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未來寫下來第四百一十九章 西藏的戰略第兩百四十七章 學術討論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提拔胥吏第一百零九章 英雄不死,其志永存!第三十一章 訓話第三百一十二章 李十娘第十八章 裙褲(求推薦)第四百六十二章 《經濟學》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兵繳械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籲亡第七十章 暴怒(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爭風吃醋(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就是在搶劫!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一百四十一章 抓捕第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票選閣臣第八十九章 財政預算第二十章 陳美人(求推薦)第一百九十章 孤兒院第兩百二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六十四章 市舶司第三百四十四章 阿瓦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孤兒院第兩百三十三章 兵兇戰危第一百七十七章 新政十條第兩百六十四章 發行彩票第四百七十二章 滅廣南第一百七十七章 新政十條第三百五十四章 瘋狂的王賽兒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舉閣臣第四十六章 除逆行動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間第八十一章 孫元化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就是在搶劫!第四十三章 金山第一百零三章 宮女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州王第四百二十八章 十稅一第二十二章 犯倔第兩百八十一章第三百九十章 生產天啓槍的機器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花樓第三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分第一百六十一章 藍海戰略第十八章 裙褲(求推薦)第五十一章 勸說(求收藏)第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襪機第兩百一十章 學游泳第兩百五十二章 八連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娘半老第兩百六十二章 向西班牙宣戰第七十一章 審訊第八十五章 晚上出宮(求收藏)第十三章 競爭上崗第四百九十九章 邊界勘定協議第三百七十章 經濟危機對大明的影響第七十五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求收藏)第兩百一十章 學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