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

朱由校一直有意降低田賦,明朝的工商業在這個時代是如此的發達,朱由校明白只要能將工商業的稅收徵收到位,田賦徵收與否問題都不大。只是現在天災人禍不斷,再加上科技水平等等原因,在一兩百年之內是不可能完全廢除田賦,但降低田賦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免除緬中與仰光兩省十年的田賦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相對於十年的田賦,移民的成本要低上許多。現在山西多地絕收,百姓全靠朝廷的救濟在續命,而連續幾年的旱災,讓許多百姓幾乎都看不到希望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根本就不需要朝廷的動員,百姓也都願意出去找尋希望。

而商人們在移民的成本控制上絕對要比政府做的合理,他們不可能像朝廷這樣無所顧忌的花錢,他們的每一分錢都會用在刀刃上,而在移民運輸上,他們依然是走海運,走海運要比走陸運的成本要低很多。

二月十七日,淮安武舉陳啓新奏陳時弊:今天下有三大病:一爲科目取人,一爲資格取人,一爲以推知行取科道。當內閣成員看到這份奏章之時,立刻就被內閣擱置了,而朱由校根本就不知道這份奏章,就連王禮乾都不知道。

朝廷重臣也都知道朱由校要廢除科舉取士,而這份奏章就像是在煽風點火,所以內閣一致同意暫時擱置。

三月份,朱由校再次收到了災荒的消息,河南南陽等地饑荒。朱由校記得這次饑荒是非常嚴重的,史載“甚有母烹其女以食者”。

“南陽等地的饑荒情況如何?”朱由校問道。

“回陛下,河南的饑荒跟山西不同,山西是連年受災,而河南只是去年受了災,當地的饑荒還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朝廷已經派人賑災了。”畢自嚴回答道。

“看來要比朕想象中的情況要好。”朱由校滿意地說道。

“自從新農作物推廣之後,帝國已經很少發生非常嚴重的饑荒了。”畢自嚴解釋道。

“徐少保功不可沒,只可惜走得太早了,農部可不要讓朕失望,更不能讓徐少保失望。”朱由校感嘆道。

……

而在此時,來自帝國各地的商人或者商人代表齊聚阿瓦,開始了緬中行省的田地買賣。緬中行省的田地平均價格在七兩一畝,這個價格放在整個帝國來說都是非常便宜的價格。

緬中行省將田地分爲上中下三等,下田分給移民,上中兩等田地拿出來拍賣。緬甸的土地肥沃在後世聞名於世,與泰國、越南並稱爲世界三大稻穀產區。

而此時經過《大明帝國報》長時間的宣傳,帝國許多商人都知道緬甸水稻一年可以種三季,而且每一季產量也是非常的可觀。

經過上次屠城之後的阿瓦,在這次土地買賣之中再次繁榮起來,此刻阿瓦城已經聚集了上萬人,而聚集在此處的人幾乎超過九成的人都是爲了購買田地而來的。

“所有的人都不用搶,此次緬中藩司和仰光藩司需要出售的田地多達數千萬畝,而且都是上田或者中田,所以說人人有份,人人都不會吃虧。只要有錢,就一定有好地。”城中負責田地買賣官吏大聲吆喝道。

“另外請各位看好購地的細則,這裡有幾點是需要注意的,第一,凡購買土地的人,無論購買田地數量多少都必須在兩年完成規定的移民數量,陛下考慮到實際情況,已經將移民的條件降低到每一百畝只需要完成一戶山西籍百姓的移民即可;第二,凡購買了的田地,如果某塊田地荒蕪的年限達到了三年,朝廷將會將這塊田地視爲無主的田地,朝廷將有權收回這塊田地;第三,緬中和仰光兩藩司雖然免除田賦十年,但日後田地所產,有三成必須賣給朝廷,價格則按江南一地的糧價徵收。”

“大人,緬中藩司被暹羅人殺得可是鬼影都看不到一個了,如何在三年之內完成耕種?這似乎有點強人所難吧。”有商人問道。

“根據本官的消息,在東籲應該還有五十萬人左右,其中逃到緬撾藩司的人就有二十多萬,其餘的大部分都藏在深山之中,朝廷已經下了安民告示了,暹羅人在帝國領土妄殺無辜已經全部被驅逐回暹羅了,現在不會再有人屠殺他們了。他們現在無錢無地,你們可以招募他們進行耕種,朝廷已經同意凡是在緬中和仰光兩藩司耕種五年以上者,帝國將會給他們頒發戶籍,允許他們的子女進入鄉學、縣學、府學等學校學習。我身邊的這位便是緬中布政使波道,他會協助大家招募百姓耕種土地的。”

暹羅人成了這次大屠殺的背鍋俠,對此,暹羅人對帝國不敢有絲毫的不滿,巴塞通王也想得明白,這些殘餘的東籲人以後是不可能威脅到暹羅的。

“另外有三年的時間,我相信你們完全可以從緬撾,雲南,四川,貴州等地招募百姓來開墾,這四藩司距離此地也並不太遠。”

“如果三年都不能解決耕種的問題,我建議你還是不要買了,這點能力都沒有,還不如早點回家守着自己家那點祖業混日子。”此時人羣有人起鬨道。說話的人是海運公司的股東派來的代表,實際上也算是朱由校的託,當然他也的確是來購買土地的。

“還未請教這位兄臺的尊姓大名?”剛開始的商人強忍着心中的怒火問道。

“跟你這種人沒什麼好認識的,我買兩萬畝地。”說完,此人身邊的人搬上來一個箱子。當打開箱子之時,現場一片譁然,箱子裡裝滿了寶鈔。

“我也買兩萬畝。”此時在人羣中另外一個人大聲喊道。所有人的目光又被第二個豪商給吸引了,喊話的人此時也搬上來一個箱子,箱子裡同樣裝滿了寶鈔。而這個人也是海運公司的股東派來代表。

等兩人表演完畢,現場頓時就沸騰,此時所有的問題瞬間都被掩蓋了,所有人都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買地,買更多的地。

第二十八章 新兵招募第兩百六十二章 向西班牙宣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張妍進宮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棉第一百六十二章 影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學習天魔舞第一百零九章 英雄不死,其志永存!第一百五十九章 拍賣進入白熱化第九十三章 發媳婦第三百九十一章 瀨戶內海海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第三百零八章 呂宋的問題第一百九十九章 生離死別第六章 規矩第兩百一十三章 安置土司第兩百五十三章 天啓獎第一百八十五章 伽利略第四百九十章 戰前準備第六十七章 銀子的分配第一百六十二章 影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土地徵收第四百零四章 北伐四國的計劃第一百九十章 孤兒院第兩百四十三章 流放冷洲第三百六十七章 盒子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坊津決戰第八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七章 標點符號(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零八章 鬼火第一百四十一章 抓捕第三百七十三章 販奴第三百零五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三百三十八章 衍聖公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第一百四十章 步兵方陣對騎兵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求推薦)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兩百六十五章 移民呂宋第五十九章 金山的效應第兩百四十九章 冷洲總督第二十章 陳美人(求推薦)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南征第三百零二章 復社大會第四百一十章 出兵安南第一百九十章 孤兒院第六十五章 經略日本的計劃(求收藏)第兩百五十九章 馬尼拉海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招工第兩百六十五章 移民呂宋第三百二十章 阿魯科爾沁第兩百六十四章 發行彩票第四百零七章 斬蝗神第三百八十八章 陳圓圓第一百零五章 抽籤第兩百二十七章 藩王所爲?第七十六章 李成妃懷孕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伐喀爾喀第八十九章 財政預算第兩百四十一章 內閣波動第兩百六十九章 遼東用兵之事第七十五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兩百四十八章 女子學校第兩百零七章 演習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六十章 通商的前提條件(求推薦)第八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二十九章 販賣男奴第三百一十三章 賞賜第四百三十二章 奪取廣島藩第一百零七章 逃跑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啓大爆炸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三十一章 訓話第兩百零七章 演習第兩百章 封閉東林書院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伐喀爾喀第六十五章 經略日本的計劃(求收藏)第兩百四十九章 冷洲總督第兩百六十五章 移民呂宋第六十五章 經略日本的計劃(求收藏)第九十八章 木邦大捷第兩百六十八章 東廠的目標第三百零八章 呂宋的問題第四百八十六章 糧食問題第一百九十三章 欽褒天學第三百一十章 曲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新政十條第三百六十五章 士兵移民第四百二十六章 統一西藏第兩百八十一章第兩百一十二章 興和所之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三十二章 心理學第三百三十五章 閣臣候選第五十三章 臉盲(求收藏)第兩百一十三章 安置土司第九十九章 賣報第二十一章 小目標一億兩(求評論)